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09章 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

第209章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第1/2页)

一番话,说得周保中热血沸腾。他猛地一拍桌子,那厚重的实木办公桌都震了一下。

“好!这个思路好!”他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唤醒的雄狮:“公平交易!说得好!我们龙国人,不靠乞讨过日子!”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许峰:“可是,许峰同志,你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部队的粮食供应,都是从老百姓的牙缝里挤出来的。现在是秋收刚过,还能撑一阵子。等到明年开春,青黄不接,怎么办?哪有多余的粮食去跟苏维埃人换东西?”

甘烁在一旁也暗自点头。司令员问到了点子上。

这个计划听着很美好,但基础是空中楼阁。

没米,怎么做饭?

许峰的表情,却依旧平静。

“司令员,在大别山,我用一年时间,让一个几千人的基地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有了结余。”

他看着周保中,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东北的土地,比大别山肥沃十倍不止。这里的气候,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手和政策,我有把握,明年一年,把整个东北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

“翻一番?”周保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甘烁更是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是不是疯了。

粮食产量是那么好翻的吗?那得是多大的口气!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许峰补充道。

周保中死死地盯着许峰,他想从这个年轻人的脸上,找出一丝吹牛或动摇的痕迹。

但他失败了。许峰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那里面只有两个字:可行。

“好,就算你能做到。那也是明年的事。”

周保中坐回椅子上,手指揉着太阳穴:“可前线的仗,等不了。工厂的建设,也等不了。我们需要的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能用的东西。”

屋子里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这是一个死循环。没有粮食,就换不来机器。

没有机器,就生产不出更多的粮食,也打不赢仗。

许峰看着陷入沉思的周保中,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让在场另外两个人,都感觉有些天方夜谭的话。

“司令员,生意场上,有一种做法。”

“我们可以先拿货,后付款。”

“用我们明年的收成,换今天就要的机器。”

“先拿货,后付款?”周保中咀嚼着这几个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一辈子都在打仗,搞政治动员,对这种纯粹的商业逻辑,感到既新奇又陌生。

“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站在一旁的甘烁,终于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能像村头二流子赊账一样?

“苏维埃人会信?”周保中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审慎:“他们凭什么相信一个空头的承诺?万一我们明年粮食歉收,或者……我们赖账不还呢?”

“他们会信的。”许峰的语气很肯定:“因为这个承诺,是我去说。”

他迎着周保中和甘烁怀疑的目光,平静地解释:“第一,我有苏维埃英雄的身份。在苏维埃人,尤其是军方看来,这个身份代表着荣誉和信誉。一个用生命保卫过他们国家的人,不会是一个骗子。”

“第二,我不是空口白说,我有东西给他们看。”

许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在大别山搞农业的全部技术资料,从堆肥到立体种植,再到病虫害防治,我都带过来了。”

“我会告诉他们,用这些方法,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粮食翻番不是梦。这是一个科学的、可行的计划,不是画大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许峰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并且能为他们提供充足农产品作为战略后备的邻国,对他们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笔账,大林同志,比谁都会算。”

“我们现在给他们的,是一个承诺。但这个承诺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无限的市场,和一个牢不可破的战略同盟。”

“他们今天拿出一些淘汰的机器和武器,赌的是我们的未来。这个赌局,他们没有理由不参加。”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把一桩看似不可能的“赊账”,硬生生拔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周保中彻底被说服了。他看着眼前的许峰,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个农夫,也不是在看一个战士,而是在看一个运筹帷幄的战略家。

这个年轻人,脑子里装的东西,和他见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

“好!”周保中猛地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两圈,最后停在许峰面前,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芒:“就这么干!”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在许峰的肩膀上,那力道,像是要把万钧重担都交给他。

“从今天起,我给你一个身份。东北军区后勤部,生产建设委员会,特派顾问。这个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9章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第2/2页)

“东北全境,所有适合耕种的土地,你看上了哪块,就圈哪块。所有的地方干部,兵团,农场,只要是跟生产有关的,你都可以直接调动。我给你一支笔,一张纸,你写下来的条子,就是我的命令!”

他转头看向已经目瞪口呆的甘烁。

“甘烁!”

“到!”甘烁一个激灵,猛地立正。

“从现在开始,你和你的作战参谋组,全部划归许峰同志调遣!你们的任务,不是在地图上画箭头,而是帮他把这张生产蓝图,变成现实!”

“他要人,你们去协调。他要地,你们去丈量。他要物资,你们去仓库里给我刨!谁敢阳奉阴违,拖拖拉拉,军法从事!”

“是!”甘烁吼得嗓子都快破了。

他看着许峰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好奇和审视,变成了全然的震惊和……一丝狂热。

他意识到,自己即将参与的,不是一场普通的后勤生产任务,而是一场前所未闻的,用锄头和算盘打的,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

“司令员……”许峰想说些什么。

这么大的权力,几乎等于把整个东北的农业命脉都交到了他一个人手里。

“什么都别说。”周保中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重新坐下,身体靠在椅背上,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豪迈。

“我只要结果。”他看着许峰,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明年秋天,我要看到堆满粮食的仓库,和从苏维埃开过来的,满载着机器的火车。”

“至于你怎么跟苏维埃人谈,谈成什么样,那是你的事。我这边,只有一个原则。”

“无条件支持。”

……

走出司令部小楼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夹着雪籽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许峰裹紧了身上那件并不厚实的棉衣,跟在甘烁身后。

他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周保中给他的那张“空白支票”,分量太重,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以为自己只是来当个联络员,凭着过去的身份去跟苏维埃人拉拉关系,能要点东西就要点,要不到也无所谓。

可现在,他成了整个东北农业生产的总瓢把子,还要去跟苏维埃人画一张关于明年的大饼。

这步子,迈得有点太大,扯着蛋了。

“许……许顾问。”甘烁小心翼翼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现在对许峰的态度,恭敬得像对待自己的老师长:“司令员让我先给您安排住处,您看……”

“找个能烧火炕的,安静点的地方就行。”许峰随口道。

“好嘞!”甘烁立刻应下,带着许峰上了一辆吉普车。

车子在清冷的街道上行驶,路灯昏黄,行人稀少。

许峰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脑子里却像放电影一样,飞速地规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第一步,要摸清家底。整个东北有多少亩耕地,土壤情况如何,水利设施怎么样,有多少劳动力,有多少农具……这些都需要精确的数据。

第二步,要制定计划。哪些地方适合种大豆,哪些地方适合种高粱,哪些地方可以开辟成养猪场。轮作,育种,肥料,这些都要有详细的方案。

第三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是人的问题。他需要把那些习惯了传统耕作方式的农民,组织起来,培训起来,让他们接受科学的种植方法。这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干部。

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像一座座大山。

许峰下意识地伸手入怀,摸到了那把温润的小木梳。

梳子上,仿佛还残留着林雪发间的清香。

他想起在大别山,他也是这样,面对着一片贫瘠的土地和一群迷茫的农民。

可那时候,他身边有林雪。无论多晚,耳房里总有一盏灯为他亮着。无论多累,总有一碗热汤等着他。

那是一个家。

而现在,在这片广阔而寒冷的黑土地上,他只有自己。

不,他不是一个人。

许峰睁开眼,目光穿透车窗,望向那片被夜色笼罩的,一望无际的荒原。

他身后,站着周保中,站着整个东北军区,站着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新生政权。

他的手里,握着来自另一个时代的,足以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知识。

他忽然觉得,自己胸中那股被大别山田园生活磨平的豪情,又一次,像地火一样,开始燃烧起来。

“甘参谋。”

“哎,许顾问,您吩咐。”

“给我找一间最大的办公室,墙上,要挂满东北三省最详细的地图。另外,把后勤部所有关于土地、人口、物资的档案,全部给我搬过去。”

“现在?”甘烁愣了一下。

“现在。”

许峰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从今天起,睡觉,是件奢侈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