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18章 交易达成,一切顺利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第218章 交易达成,一切顺利

簡繁轉換
作者:玄武湖的锖白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4 16:02:33 来源:源1

第218章交易达成,一切顺利(第1/2页)

许峰跟着副官走出主屋,一股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因高度紧张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

那扇厚重的橡木门在他身后关上,隔绝了屋内的温暖和壁炉的火光。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人走在雪地里发出的轻微嘎吱声。

那队流动哨远远地看见了他们,但看到元帅的副官,只是立正行了个注目礼,没有上前半步。

副官一言不发,将许峰送到大门口,为他拉开那扇沉重的铁门。

“许峰同志,请。”

“谢谢。”许峰点了点头,迈步走出大门。

铁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发出沉闷的声响。

许峰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在夜色中如同巨兽般蛰伏的别墅,转身消失在黑暗的白桦林中。

回到那家不起眼的小旅馆,许峰反锁上门,没有开灯。

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零落的雪花,脑子里还在一遍遍复盘刚才的每一个细节。

这是一场豪赌。他把自己的命,罗科索夫斯基的政治前途,甚至东北未来的希望,全都压在了赌桌上。

赌的就是他对人性的洞察,对克里姆林宫权力游戏的理解。

现在看来,他赌赢了第一步。

罗科索夫斯基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他最后那句“明天上午十点”,意味着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一夜的考虑,只是为了让他把所有的风险和收益,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说服他自己,这桩看似疯狂的交易,是眼下唯一能破局的棋。

许峰从独立位面里取出水囊,喝了一大口清水。

他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走在钢丝上的疲惫和清醒。他知道,从明天开始,才是真正硬仗的开始。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

阿尔巴特街的旧书店里,暖气烧得很足。

一个戴着眼镜的白发老者正在柜台后打盹,空气中飘着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许峰装作一个普通的顾客,在书架间慢慢浏览。

他拿起一本普希金的诗集,翻了几页。

十点整,书店的门被推开,风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一个穿着黑色呢大衣,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没有看许峰,径直走到柜台前,对打盹的老者说:“老板,我找一本关于库尔斯克战役的德文原版资料。”

老者揉了揉眼睛,指了指里面:“军事类的书在最里面的架子上,自己找吧。”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向里走去。经过许峰身边时,他脚步没有停留,只是用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句:“跟我来。”

许峰放下诗集,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

书店最深处是一个小小的储藏室,堆满了还没来得及上架的书籍。

中年男人推开门走了进去,许峰紧随其后,并随手关上了门。

“我是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元帅的副官。”男人脱下帽子,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正是昨晚在别墅外见到的那个人。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从大衣内侧口袋里取出一份文件清单和一个文件夹。

“这是元帅让我转交给你的。清单上是我们目前可以在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处理’掉的装备。你看一下,有没有问题。”

许峰接过清单,快速地扫了一眼。

T-26坦克,约三百辆。BT-7快速坦克,约一百五十辆。

莫辛纳甘步枪,超过十万支。

**沙-41冲锋枪,约五万支。

DP-27轻机枪,超过一万挺。

还有大量的76.2毫米野战炮,122毫米榴弹炮,以及配套的弹药、维修零件。

甚至还有两条完整的步枪生产线和一条迫击炮生产线,被标注为“待报废的工业模具”。

许峰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这份清单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罗科索夫斯基这已经不是在“处理废品”,这简直是在搬家!

有了这批装备,东北的部队鸟枪换炮,战斗力能直接提升一个台阶。

那两条生产线,更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根本问题。

“没问题。”许峰压下心中的激动,抬头看着米哈伊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8章交易达成,一切顺利(第2/2页)

“那就好。”米哈伊尔点了点头,又推过那个文件夹:“这是元帅草拟的合作框架。我们负责在三个月内,将清单上的所有装备,分批次‘处理’到黑龙江沿岸的指定地点。你们负责接收。作为交换,从明年秋收开始,连续三年,你们每年需要向我们提供二十万吨粮食,以及五万吨猪肉。价格,按照苏联国内国营农场的收购价计算。”

许峰的眉头皱了起来。

一年二十万吨粮食,三年就是六十万吨。

这比他承诺的五十万吨还多。

而且还加了五万吨猪肉。

最关键的是价格,按苏联国内的收购价,那几乎是白送。

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米哈伊尔同志,”许峰将文件夹推了回去,语气很平静:“元帅的慷慨,我心领了。但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

米哈伊尔的眼睛眯了起来:“哦?你觉得我们给你的东西,不值这个价?”

“不,这些装备是无价之宝。但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许峰不卑不亢地看着他:“首先,粮食,每年五十万吨,这是我的底线。而且只提供一年。一年之后,我们站稳了脚跟,可以继续谈,但那时候就是正常的国际贸易,价格另算。”

“其次,猪肉。很抱歉,我们现在连人都吃不饱,没有多余的饲料养猪。这个条件,我无法满足。但我可以承诺,在后续的贸易中,优先向你们提供大豆和豆粕,你们可以自己解决饲料问题。”

“最后,是价格。”许峰敲了敲桌子:“按你们的国内收购价,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的人民不能饿着肚子,用血汗换来的粮食,给你们当援助。价格必须是国际市场价的七成。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米哈伊尔的脸色沉了下来:“许峰同志,你要搞清楚,现在是你在求我们。没有这些装备,你们的同志就要在战场上多流血。元帅冒着上军事法庭的风险帮你,你却在这里讨价还价?”

“正因为是元帅在帮忙,我才更要算清楚这笔账。”许峰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这笔交易,表面上是我们占了天大的便宜。但实际上,我们双方各取所需。我们需要武器,元帅需要政绩和‘安全’。如果我全盘接受你们的条件,这就不叫交易,叫施舍。”

“一个靠施舍得来的胜利,是站不稳的。而且,一份明显不平等的协议,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将来万一有事,这东西就是元帅通敌的铁证。”

许峰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一些:“而一份公平的,有来有往的商业合同,哪怕价格上我们占了些便宜,性质也完全不同。那叫‘在特殊时期,为兄弟国家提供的特殊支持’。米哈伊尔同志,你觉得,哪个说法更好听一些?”

米哈伊尔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东方人考虑得比他还周全。

他不仅在为自己争取利益,更是在为元帅规避未来的风险。

把一份可能被定性为“叛国”的秘密协议,包装成一份“不规范但有远见的商业合作”,这其中的差别,大了去了。

他看着许峰,心里头一次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些许敬畏。

元帅说得没错,这家伙的脑子,比德子的炮弹还厉害。

“你这个家伙……”米哈伊尔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我算是明白元帅为什么会答应你了。你的条件,我做不了主。我需要向元帅汇报。”

“当然。”许峰点了点头,“请转告元帅,我的条件不会再变。另外,我还需要一样东西。”

“什么?”

“一部电台。小功率的,能和我在东北的同志建立单线联系就行。这东西,也算在这次的交易里。”许峰补充道。他想起了林雪,想起了她还在等着自己的消息。

米哈伊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将清单和文件夹都收了起来。

“我会把你的话,一字不差地转告元帅。三天后,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给你最终答复。”

说完,他戴上帽子,拉开门,头也不回地走了。

储藏室里又只剩下许峰一个人。他靠在冰冷的书架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又赌赢了一步。

一个真正高明的政治家,绝不会因为一时的贪婪,毁掉一个长期的,能带来巨大利益的合作。

罗科索夫斯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