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15章 人脉,该派上用场了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第215章 人脉,该派上用场了

簡繁轉換
作者:玄武湖的锖白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4 16:02:33 来源:源1

第215章人脉,该派上用场了(第1/2页)

当林雪在淮海的泥泞战壕里和李云龙斗智斗勇时,许峰乘坐的国际军列,终于在哐当了十天十夜之后,像一头疲惫的钢铁巨兽,缓缓驶入了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火车站。

车门打开,一股夹杂着煤烟和西伯利亚冷杉气息的寒流涌了进来。许峰背着那个半旧的帆布包,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踏上站台的那一刻,他有一瞬间的恍惚。

眼前的莫斯科,熟悉又陌生。

高大宏伟的苏式建筑穹顶,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显得肃穆而庄严。

站台上,穿着厚呢大衣的军官,戴着毛绒帽子的妇人,行色匆匆,脸上带着战后特有的疲惫与坚韧。

空气中,飘荡着俄语特有的卷舌音,和淡淡的伏特加味道。

这里的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样子重叠,又有所不同。

他记得,上一次他站在这里,还是在卫国战争最惨烈的时候。

那时候的莫斯科,天空被探照灯和高射炮的火光撕裂,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死亡的气息。

雅罗斯拉夫火车站,是运送新兵和伤员的中转站,站台上永远堆满了担架,和一双双年轻而绝望的眼睛。

他曾在这里,送别过无数战友。

他们拍着胸脯,笑着说等打败了法西斯,要一起在红场喝个烂醉。

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永远地留在了大林格勒的废墟下,或是库尔斯克的焦土中。

如今,战争结束了。

城市在废墟上重建,生活在继续,可那些鲜活的面孔,却再也回不来了。

许峰走出车站,站在广场上。

不远处,克里姆林宫的红色尖顶在薄雾中若隐隐现。

他没有急着去联系任何人,而是像一个普通的旅人,沿着宽阔的街道,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路过国家历史博物馆,墙体上还残留着弹片刮擦的痕迹。

他走过莫斯科大剧院,门口的海报上,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昭示着和平的回归。

他在一个街角停下脚步。

这里曾经是一家小小的面包店,他和他的小队,曾经用缴获的一块德军黄油,在这里换了半袋子黑面包,那是他们那一个星期里,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如今,面包店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国营书店,橱窗里摆放着领袖的画像和著作。

物是人非。

许峰在无名烈士墓前站了很久。

那不灭的火焰,在寒风中跳动着,像一颗永不屈服的心脏。

他没有敬礼,也没有默哀,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想起了大别山那座无名的小土坟,想起了林雪靠在他肩头,轻声说“他们都会被记住的”。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这样的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莫斯科的夜晚,比哈城还要寒冷。

许峰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房间里有一股潮湿的霉味。

他从独立位面里取出一些肉干和清水,简单地填饱了肚子。

他躺在吱呀作响的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周保中交给他的任务,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

“空手套白狼”的计划,说起来豪情万丈,但执行起来,却千难万难。

他手里唯一的筹码,就是那个“苏维埃英雄”的称号,和一堆画在纸上的农业蓝图。

苏维埃人不是傻子。卫国战争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自己也在勒紧裤腰带搞重建。

他们凭什么相信一个空头的承诺,把宝贵的机器设备,赊给一个一穷二白的邻居?

他不能直接去克里姆林宫,也不能去外交部。

那些官僚们只会按章办事,看到他的“赊账”计划,恐怕会当场把他当成骗子轰出去。

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绕开官僚体系,直接和决策层说得上话的人。

一个足够了解他,并且愿意相信他的人。

许峰的脑海里,开始飞速地闪过一个个名字。

那些在战火中与他并肩作战过的苏军将领,那些在情报战线上有过交集的格鲁乌特工。

最后,一个名字,定格在了他的脑海里。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别尔津。

格鲁乌的一名上校。战争期间,他曾是许峰所在敌后渗透小队的直接联络官。

这是一个典型的苏维埃情报官,精明、务实,信奉利益交换,但骨子里,对真正有能力的战士抱有敬意。

更重要的是,伊万曾欠许峰一个人情。

在一次深入敌后的行动中,许峰为了掩护他撤退,独自引开了一支德军党卫军巡逻队,身负重伤,差点死掉。

伊万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而且,以他现在的位置,一定能接触到许峰需要的信息和人脉。

第二天一早,许峰没有去任何官方机构,而是去了位于阿尔巴特街的一家旧书店。

这是他和伊万曾经约定过的一个紧急联络点。

他在书架上的一本《战争与和平》里,留下了一张夹着半片白桦树叶的纸条。

做完这一切,他便回到了旅馆,静静地等待。

他等了整整一天。

直到第三天傍晚,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三长两短,是约定的暗号。

许峰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灰色风衣,头戴礼帽的中年男人。

男人身材中等,面容普通,丢在人堆里毫不起眼。

但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却像鹰一样锐利。

正是伊万。

“许。”伊万进屋后,迅速关上门,给了许峰一个有力的拥抱:“我就知道,你这个家伙,命硬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5章人脉,该派上用场了(第2/2页)

“伊万,你看起来老了。”许峰拍了拍他的后背,闻到了一股熟悉的烟草味。

“没办法,和平时期的文书工作,比在森林里躲子弹更让人心力交瘁。”伊万松开他,摘下帽子,露出了已经有些稀疏的头发。

他警惕地检查了一下房间,确认没有窃听器后,才在床边坐下。

“说吧,我的英雄同志。”伊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扁平的酒壶,拧开喝了一口,然后递给许峰:“什么风把你吹到莫斯科来了?我可不信你是来红场旅游的。”

许峰接过酒壶,灌了一口辛辣的伏特加。那股熟悉的灼热感,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

“我需要你的帮助。”许峰没有拐弯抹角,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

他隐去了关于农业规划的具体细节,只强调了龙国需要工业援助,而他,希望能用未来的农产品,来换取现在的机器设备。

伊万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慢慢变成了凝重。

等许峰说完,他沉默了很久,又喝了一大口酒。

“许,我的朋友。”伊万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天真。”

“现在的莫斯科,不是战争时期的莫斯科了。那时候,我们需要盟友,需要有人在背后捅德国人的刀子。现在,战争结束了,所有人都只盯着自己碗里的面包。”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

“最高苏维埃里,那些管经济的委员们,都是一群精明的会计。他们只认卢布和黄金。你跟他们讲什么战略同盟,讲什么未来的市场,他们只会觉得你在画饼。他们会问,粮食在哪里?猪肉在哪里?看不到实物,他们一个生锈的螺丝钉都不会给你。”

“更何况……”伊万停下脚步,看着许峰:“我们自己也缺粮食。乌克南的粮仓是恢复了一些,但远东地区,还跟以前一样,地广人稀,补给困难。他们宁愿相信自己手里的拖拉机,也不愿意相信你那片黑土地上虚无缥缈的‘明年收成’。”

伊万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许峰心里。

他说的,和周保中担心的,和许峰自己预料的,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通过正常途径,这条路走不通?”许峰问。

“走不通。”伊万回答得很干脆:“外交部和外贸部那帮人,会把你的计划书当成废纸一样丢进档案室,然后让你排队。等到排到你,你的国家可能都已经解放十年了。”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窗外,传来有轨电车驶过的“叮当”声,显得格外遥远。

许峰看着伊万,忽然问:“那非正常途径呢?军方呢?”

伊万的眼皮跳了一下,他重新坐回床边,压低了声音:“军方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朱可夫元帅他们这些真正打过仗的,很看重你们在东方战场的作用,也明白一个强大的龙国对我们远东防线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他们现在的话语权,不如以前了。大林同志,更信任那些经济专家和秘密警察。”

“而且,军方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有些人觉得,把武器和技术给你们,是在养虎为患。”

“也就是说,很难?”

“不是很难,是几乎不可能。”伊万看着他:“许,听我一句劝。这次任务,你完不成。我会帮你搞到一张回国的车票,你带来的那些东西,就当是一场梦。没有人会怪你,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战士能完成的任务。”

许峰没有说话。他低着头,看着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这双手,握过枪,杀过人,也刨过地,种过粮。

他想起周保中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想起那张写着“明年秋天,我要看到满载机器的火车”的军令状。

他不能就这么回去。

“伊万。”许峰抬起头,那双在黑夜里依旧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他的老朋友:“如果,我能找到一个既是军方大佬,又深受大林同志信任,而且……还欠我一个人情的人呢?”

伊万愣住了。

他看着许峰,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着符合这些条件的人物。

片刻之后,他的脸色变了。

“你疯了?”伊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恐:“你该不会是想去找……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吧?”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苏维埃元帅,白俄方面军总司令,莫斯科保卫战和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被誉为“常胜元帅”。

更重要的是,他是大林同志最信任的几位高级将领之一。

而在那次掩护伊万撤退的行动中,许峰引开的德军,正好是冲着罗科索夫斯基的前线指挥所去的。

许峰的行动,不仅救了伊万,也在无意中,为元帅转移指挥部争取了宝贵的几分钟。

这件事,罗科索夫斯基是知道的。

“去找他,和自杀有什么区别?”伊万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现在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他的家,他的办公室,周围全是国安部的眼睛!你连靠近他一百米都做不到!”

“我必须试一试。”许峰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伊万,我不需要你参与。我只需要你告诉我,元帅的达瓦,在什么地方。”

伊万死死地盯着许峰,他从那张平静的脸上,看到了一种他曾经在战场上见过的,属于顶尖战士的疯狂和执拗。

他知道,自己劝不住他。

良久,伊万颓然地坐下,从怀里摸出一支笔,在一张烟盒纸上,迅速画下了一张简易的地图。

“城西,昆采沃区。”他把烟盒纸推给许峰,声音干涩:“许,祝你好运。希望我下次见到你,不是在卢比扬卡的地下室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