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 紫宸经纬·民生为本·政务如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紫宸经纬·民生为本·政务如磐

簡繁轉換
作者:紫霄流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15:33:26 来源:源1

紫宸经纬·民生为本·政务如磐(第1/2页)

紫宸殿的铜鹤香炉里升起的青烟依旧笔直,像根灰蓝色的柱子捅向殿顶的藻井。可今日这烟柱里似乎掺了铁屑,沉甸甸地坠在胡泉的视线里。那不是檀香,是政务院堆积如山的文牒在燃烧,是彻夜不熄的烛火熬干的灯油味,更是南大陆千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呼出的焦灼气息。胡泉站在那幅占据整面西墙的《炎华疆域图》前,目光像把钝刀子,缓慢地刮过那些新描上去的海岸线。悉尼湾的蓝色墨水还没干透,布里斯班的丘陵是用赭石混着朱砂涂成的,墨尔本平原上则晕开大片象征沃土的鹅黄。这些颜色在他眼里活了过来——海岸线变成渔民被海风吹裂的手背,山峦起伏是土著猎人黧黑的脊梁,平原的鹅黄下藏着婴儿嗷嗷待哺的黄瘦小脸。

阶下的青石板映出个佝偻身影。政务院使司张子轩捧着桑皮纸卷宗,像棵被霜打蔫了的稗草。他官袍浆洗得发白,袖口磨出的毛边如同秋后荒原上支棱的枯草,眼袋浮肿得能搁下一枚永历通宝。那卷《新南威尔士州春荒预警及应对条陈》有他小臂那么厚,羊皮封面被汗渍浸成了深褐色,边缘处还沾着几点昨夜熬粥时溅上的玉米糊。

“大统领,”他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铁器,“枢机院的《均田令》颁下去三个月,新垦的田亩数昨儿个刚统出来。”枯瘦的手指划过卷宗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深褐色,“可春播的节气不等人啊。悉尼旧城窝棚里挤着三千七百口,墨尔本码头还有两千多流浪汉,更别说那些刚归化的尤因族部落...”他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仓储分布图》。朱砂点的粮仓像溅在纸上的血滴,稀稀拉拉缀在广袤的疆域上,墨尔本附近的大片空白刺得人眼疼。

胡泉的指节叩在玄铁镇纸上,闷响在空阔的大殿里荡出回音。镇纸上雕的狴犴神兽龇着牙,眼珠是用波斯玻璃嵌的,此刻映着香炉里那柱扭曲的青烟。那烟柱忽而化作另一个时空里面,河南老家的炊烟,忽而变作黄河决堤时灾民锅里翻腾的霉米糊。

“常平仓存粮够吃七十三天,义仓顶多撑四十九天——这是按每人每日四两糙米算的账。”张子轩的指甲在墨尔本附近的空白处掐出个月牙印,“万一来场蝗灾,或是北边战事拖到秋收...”他没说下去,只把三张写着对策的麻纸递上御案。头一张写着“社仓”俩字,墨迹被汗水晕开了花,像滴落在旱地上的雨点。

胡泉突然站起,玄色大氅扫过犀角笔架:“仓正要选三种人。”声音震得铜鹤香炉的羽翅嗡嗡震颤,“华人推举的耆老,土著部落选出的猎手,流民堆里认字的先生。每月初五开仓查账——”他抓起朱砂笔在麻纸背面疾书,墨迹透过纸背洇成红霞,“账本用汉文和部落绳结符号誊两份,贴到州府照壁最显眼处!让不识字的老妪都能摸着米袋数清粒数!”

张子轩的脊梁突然挺直了些。他蘸着唾沫翻到第二页对策,指头点在“军屯田”三个遒劲的楷体字上:“李司令拨了三个工兵营,昆士兰的红土已经翻开...”话音未落,胡泉突然抓起案头那柄裁纸刀。刀尖唰地划过地图,从布里斯班一直割到凯恩斯。羊皮地图裂开的缝隙里露出檀木底色,像道新鲜的伤口。

“这刀口子里的地,”刀尖在红土区画了个圈,“专种抗旱的番薯土豆。收成七成入军仓,三成填进旁边的义仓——”他蘸朱砂在仓廪标记旁画了面三角旗,“仓顶要插赤旗,让百里外的饥民瞧见就心安!”裁纸刀当啷丢回案上,震得铜鹤香炉里的烟柱猛地一颤,散开的青烟中浮现出黄土高原上饿殍枕藉的驿道。

阶下的青石板突然扭曲晃动。都察院掌院王天行像截黑铁塔杵在殿门口,怀里抱着的弹劾奏章堆得遮住了下巴。“墨尔本周遭又闹起来了!”他嗓门炸雷似的,震得铜鹤香炉的羽翅簌簌落灰,“昨日申时,华商运粮队在南十字山口被劫,押车的伙计左耳让人削了半只!”

张子轩急急展开幅麻布地图。炭条画的七八个歪扭圆圈像结在疆域图上的疮疤,两个重叠的墨团下写着小字“血泉井”。“归化的尤因族猎不到袋鼠,华裔流民又占了他们采野果的林区...”他枯瘦的指头点在血泉井标记上,“前日为这口井,土著用回旋镖砸碎了华童的头骨。”地图上突然洇开水渍,把炭笔画的圆圈晕成模糊的泪斑。

胡泉抓起案头那方犀角镇纸。冰凉的犀角纹路硌着掌心,纹理间忽然涌出乔治湖畔的血战记忆。那个胸口插着三支箭的土著战士,倒下时手里还紧攥着半块吃剩的袋鼠肉干,血沫子从牙缝里嘶嘶往外冒,像只漏气的皮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紫宸经纬·民生为本·政务如磐(第2/2页)

“传习所...”镇纸重重按在悉尼湾的位置,震得笔架上悬挂的玉貔貅叮当作响,“悉尼城西拨五十亩官田,墨尔本港区腾出旧货仓——明日就挂‘百工传习所’的匾!”他忽然扯过张宣纸,狼毫笔蘸饱朱砂,画了幅奇怪的图样:左侧是华人的曲辕犁,右侧是土著的掘土棒,中间用道虹桥相连,“农具就照这个打,犁头加掘土棒的尖齿——”笔锋突然在虹桥处顿住,一滴朱砂坠在悉尼湾的海面上,“让华农教深耕,土著传火耕肥田的法子!每教会十户,赏铁犁头三个!”

阶下传来佩玉叮咚。枢机院老学士捧着《化导新附部落章程》草案进来,雪白的胡子随喘息上下翻飞,怀里的线装书散着新鲜墨臭。

“蒙学堂的课本...”胡泉的朱砂笔在土著孩童的草屋图案上圈了个红圈,“加十二课《部落狩猎歌谣》,添八章《雨林辨踪术》。”笔尖突然戳破宣纸,在檀木案上留下个鲜红的圆点,“凡华夷通婚者——”他蘸着那点朱砂在草案封面画了株并蒂稻穗,“赏同泽田再加五亩,官府出红绸两匹、活羊两头!”

铜鹤香炉的青烟晃了晃,烟柱里浮出张混血孩童的笑脸,左手攥着孔明锁,右手握着回旋镖。那孩子忽然变成胡泉在巴厘岛见过的混血船娘,棕皮肤衬着杏核眼,摇橹时唱的半是闽南调半是土语谣。

五钢火淬魂

殿角西洋自鸣钟当当敲响时,金瓯院总办刘德华踩着钟声尾音冲进殿门。他官袍前襟沾着团乌黑的油渍,怀里账册的金漆封皮被蹭掉大半,露出底下发霉的纸板。

“悉尼钢铁厂闹饷了!”他嗓子劈得像破锣,“股东说工人分红吞了他们三成利,工人举着铁钎要砸账房!”账册哗啦摊开在御案上,墨汁未干的数字像群打架的蚂蚁——工人分红栏涂着刺目的朱砂,股东利银处晕着泪痕般的墨团。

胡泉抓起狴犴镇纸。神兽的玻璃眼珠映着账册上淋漓的朱砂,恍惚变成炼钢炉里飞溅的铁花。他看见自己年轻时在汉阳铁厂当学徒的冬天,冻裂的手掌粘在铁锭上撕下块皮肉,监工却把擦机器的油布扔给他裹手。

“把分红账,”镇纸砰地砸在“三成七”的数字上,“抄七份贴到高炉前!用炼焦炭的粗麻纸写,让火星子都燎不穿!”他扯过半幅宣纸,朱砂笔唰唰划出三道杠,“都察院查纸墨钱,衡鉴院核铁锭数,工人代表点焦炭斤两——”笔锋突然穿透纸背扎进檀木案,“三方画押才准贴!少个指印,管账的提头来见!”

铜鹤香炉的青烟柱剧烈摇晃,烟雾里浮动着工人攥着银元开裂的手掌,股东打算盘时暴起的青筋。刘德华油脸上的汗珠滚进衣领,在油渍边缘洇出深色水痕。

“可...可布里斯班纺织厂的女工...”他袖袋里滑出团脏污的纱线,“她们...”

“每人每日加发二钱肉贴!”胡泉的朱砂笔在宣纸上戳出个洞,“钱从本统领的矿区分红里扣!”他瞥见铜鹤香炉基座刻着的“永徽三年御制”,突然想起昨日奏报里说,悉尼港有冻毙的流民怀里还揣着《均田令》的黄麻告示,那纸已被体温暖得发软。

六暮色苍茫

当暮色染紫窗棂时,张子轩抱着新拟的《社仓条陈》退出殿门。铜鹤香炉的青烟柱已融入殿内昏暗的光线,唯有炉顶鹤喙处还凝着点暗红的炭火,像只永不闭合的眼睛。

胡泉独自站在疆域图前。悉尼湾的蓝色墨水在暮色中漫漶成海,布里斯班的红土丘陵渗出血色,墨尔本平原的鹅黄凝成秋收的麦浪。他抚摸悉尼港的位置,指尖沾到未干的墨迹——那墨色里混着粮仓的霉味、纺织机的嗡鸣、土著孩童的呜咽、钢铁厂飞溅的铁花。

殿外突然传来钟声。“当——当——”,是新铸的同泽钟在报戌时。钟声撞进紫宸殿,震得铜鹤香炉的羽翅嗡嗡作响。香灰簌簌落在狴犴镇纸的玻璃眼珠上,那眸子在昏暗里亮了一下,映出悉尼城北番薯田冒出的嫩芽,墨尔本传习所转动的纺车,昆士兰军屯田猎猎飘扬的赤旗。

青烟彻底融入黑暗的刹那,胡泉听见乔治湖畔传来苍凉的狩猎号角。号角声里混着蒙学堂稚嫩的诵书声、钢铁厂锻锤的铿锵、纺织车间梭子的哒哒响。这些声音拧成股新的烟柱,从铜鹤香炉的鹤喙里笔直地升起来,撑住炎华国沉甸甸的夜空。烟柱顶端,那颗昨夜冻毙在悉尼港的流民怀里的麦种,正在星空间发出毛茸茸的绿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