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以神通之名 > 第59章 教导

以神通之名 第59章 教导

簡繁轉換
作者:猪心虾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0 15:17:30 来源:源1

第59章教导(第1/2页)

混元。

陆昭从精神泥潭走出来,来到立于混沌之中的小道观。

老道士一如既往闭目打坐着,陆昭在门外等候。

他有些好奇老道士这种神仙,平日里修行都是在练什么?

根据陆昭了解到的,到达武侯层次的强者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保持日常的生命开发,因为已经看到头了。

一个人能走多远,冥冥之中似乎天注定。一到了某个生命力节点,一切的增长都会停止。

无论吃多少的生命补剂,进行多么严酷的锻炼,都无法再有一分一毫的进步。

学术上称之为生命上限。

一个人如果还能锻炼,哪怕一天只增长0.001,那也说明他还没到达极限,或许只需要某一个契机就能一飞冲天。

老道士这种层次还一直在修行,那是否说明他还能更进一步?

都长生了,还能更进一步吗?

我以后不知能学来老师几分本事。

约莫过去半小时。

老道士缓缓睁开眼睛,道:“进来吧,今天又是什么事。”

陆昭走进道观,先是拱手弯腰作揖,动作相比起第一次已经非常熟练。

虽然老道士一直说不拘泥于俗礼,但陆昭不会真认为对方喜欢没大没小的人。

他入座蒲团,讲述了最近的修行。

“弟子,参悟观想法,略有感悟又不确定是否为真。”

老道士面露诧异,又很快平复下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说来听听吧。”

陆昭道:“徒儿觉得凝神五感,并非**上的五感。”

老道士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些许满意之色。

学形不学意,徒劳百余年。

意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有些人学几十年连皮毛都学不到,有些人可能学个几天就领悟了。

他这个学生天赋很好,有领悟是正常的。要是连这点天赋都没有,那怎么做自己的弟子?

而且自己自创的法门肯定是要比那些名门大宗要好的。

“你领悟了几层?”

“嗅觉,味觉,触觉。”

陆昭回答道:“味觉是我对食物存在的感受,嗅觉是我对时间的感受,触觉是我对他人存在的感受。”

老道士并没有否定,问道:“那么视觉与听觉又是什么?”

陆昭回答:“听觉是对人心的辨别,我施展观想法,能察觉出一些人细微的情绪波动。”

虽然没有到读心地步,但一个紧张与否在陆昭眼里藏不住。

比如林知宴,她表情管理非常到位,很少表露个人情绪,就算有也是她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情绪。

这是一种表象。

但陆昭通过观想法,能够从多方面判断出她的精神状态。

而视觉……

陆昭稍加思索,进而陷入了沉思。

视觉是什么?明明是一个最直白的感官,却好像蒙了一层雾。

如果能看到,还需要精神力去感知吗?

陆昭坦言道:“学生愚笨,在视觉方面一窍不通。”

老道士露出一丝笑容,心底松了口气。

这小子至少有不会的地方。

他真怕要是随便给个法门都能练,那自己这个老师还有必要存在吗?以后还怎么收徒?

他提点道:“现代雅语简化过,你不妨想想以前的五感是什么。”

陆昭一点就通,思绪快如闪电。

形、声、闻、味、触。

视觉是形,指形态和形状,包括长、方、扁、圆……等一切形态和方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章教导(第2/2页)

“形是我所看到的世界?”

“善。”

老道士点头,进一步解答:“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外在世界,就没有“我”的存在,视觉是要认清外在世界。

那到底该如何认清呢?

陆昭又想起来了老师讲述历史上的至圣,悟道过程也都是研究世界,阐述世界。

那么答案很简单,至少对于陆昭来说,道的答案像一条溪流上的落叶。

他无法得到全部,却能轻而易举地捞起其中一片。

“认知世界,并改造世界,这便是闻与形。”

“……”

老道士注视良久,由衷的赞叹。

仙才,当真是仙才。

陆昭这已经不是在观想五感,而是在炼就道心,一如古往今来那些冠绝古今的至圣。

他悠悠道:“神去则死,神守则生,这便是五觉合一的关键。”

有时候不是他想谜语人,而是讲得太深反而会害了陆昭。

神去则死,神守则生。

坚守本心?

陆昭已经能够跟上老道士的节奏,至少能听得懂一知半解。

心思发散之际,一根戒尺打了过来,正中脑门。

啪!

直击意识体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

老道士手持戒尺道:“欲速则不达,你似乎很着急,可是现世遇到什么事情了?”

陆昭缓过神来,疼痛转移注意力同时,也确实让他精神微微松懈。

他问道:“老师,学生在除去修行之外,还有其他事情不明。”

老道士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惑不分修行与否。”

随后陆昭将近来发现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此前,老道士已经了解了陆昭处境,还给他取了一个‘陆钢峰’的外号。

平日里,除了修行以外,老道士最喜欢抓着他聊现代、又延伸进历史。

听完,老道士一语道破:“你想介入林陈两个世家的争斗,可又不想投靠任何一方。”

“同时,你想要借势高升,想要一个火中取栗之法。”

虽然拜师不足一月,但他将陆昭这个弟子看得很透彻。

陆昭拱手弯腰道:“求老师解惑。”

“以史明鉴,从古至今之事都是共同的,”

老道士反问道:“你觉得海瑞与严嵩谁是大明的忠臣?”

海瑞与严嵩?

陆昭不假思索回答:“自然是海瑞。”

老道士又问:“严嵩难道不是?”

“……”

陆昭嘴巴微张,随后略加思考。

如果老师问谁对天下有益,对百姓好,那毫无疑问是海瑞。

但定语是‘大明的忠臣’,也就是需要从大明角度出发,乃至是嘉靖角度出发。

他道:“如果从嘉靖角度,严嵩算是忠臣。”

“大明不是?”

“大明并非一人所建立,官僚体系也不是嘉靖一人撑起,所以不算。真要说的话,嘉靖朝之过是嘉靖之过,并非不在海瑞与严嵩身上。”

陆昭畅所欲言,直言不讳说道:“要我说,嘉靖才是大明朝最大害虫。”

“……”

老道士微微歪了歪脑袋,斜视着陆昭,手中戒尺直接打了过去。

啪!

“老师,我有说错吗?”

“对了能打,错了也能打,这是为人师者之权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