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089 声名鹊起

我的饭馆通北宋 089 声名鹊起

簡繁轉換
作者:庄申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0 15:17:33 来源:源1

问:从籍籍无名晋升为小有名气需要多长时间?

答:半个时辰。

在大相国寺摆摊的商贩许多都是老摊主了,尤其是做饮食生意的,大多有一定的口碑和知名度。

吴记川饭初次入驻,一切从零开始,大约八点摆好摊开卖,初时无人识,全靠吸睛的广告词和李二郎的吆喝引来一些客人。

不久后,因醉翁三人和王安石一家的光顾带来不少客流。

寻常百姓未必识得这几位文坛巨匠,但他们识得衣裳,一群衣着不俗的士大夫围聚在摊前谈笑品肴,多少有几分名人效应,人气自是越聚越旺。

待寺里敲过巳时的钟声,客流已显著增加。

现如今,不消二郎吆喝,亦无须士大夫引流,主动寻来的食客源源不断。

问君何能尔,无他,惟味美罢了。

吴铭承认他编的吆喝和广告词确有夸大之处,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万姓交易,作为新入驻的无名小店,总得想点办法引流。

而引来的客流之所以能够留住并且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去,靠的仍是味道。

只不过,大相国寺的客流就这么多,吴记川饭的生意好了,其他卖市食小吃的摊子难免会受影响。

“?肝、?鳗鳝、?团鱼??张三郎!今日不来两块?肝?”

“下回吧!”张三郎连连摆手,“我先去吴记川饭尝尝鲜!”

眼见着昔日的老主顾竞相奔赴另一家摊位,一众脯腊商贩都有些坐不住了。

“吴记川饭?”卖?菜的王老丈大惑不解,“从哪儿突然冒出来一家川饭,周大郎、林二嫂,你们可曾听说过?”

隔壁两家摊位的摊主尽皆摇头称否。

林二嫂道:“适才听王二麻子说,那家摊子卖的是卤菜和熏菜,定价委实不便宜,八颗鹌鹑蛋便要十五文,竟还能大受追捧,真个稀奇!”

“熏菜?”周大郎立刻来劲了,“这我熟啊!”

他便是卖这个的,没人比他更懂烟熏火燎!

当即起身:“王老丈、林二嫂,替我看下摊子,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事!”

周大郎径往吴记川饭而去,隔着好几丈远,便见摊前围起三四层的人,生意端的红火!

再一细看,竟发现两张熟面孔。

“秦三哥!马大娘!”

俱是二门内的市食商贩,敢情前来“探查敌情”的同行不止他一个。

周大郎铆足了劲往里面挤,仗着年轻力壮,硬生生教他犁开一条通路,引得周遭白眼翻飞、啐声连连。

“都静一静!”

吴铭突然扬声道:“请各位排好队,不要争不要抢!来,老丈,你排第一个……”

眼见着客人多起来了,吴铭不得不故技重施,组织众人排队。

这回倒没什么人抱怨,相反,因店家将“素质极差”的周大郎安排到队伍最末,众人无不拍手称快。

唯有周大郎不太乐意。

“我来之前不必排队,我一来便要排队,莫不是针对我?”

嘴里叽里咕噜,视线落到过往食客的手中,不免有些纳闷。

这也没见着谁买熏菜啊!

等了许久终于轮到自己,周大郎径直道:“听闻你家有熏菜?”

“有的!”吴铭指向手边,“香熏鹌鹑蛋、香熏鸡肘、香熏鸡心、香熏鸡胗……”

周大郎偏头看去,但见店家口中的“熏菜”色泽红亮,油光莹润,体态饱满,竟连基本的脱水都未做到,登时怒了:“休要诓人,熏菜不是这个样子的!”

吴铭一愣,不禁哑然失笑。

不怪周大郎心存疑虑,只怪吴铭使用的技法过于超前。

熏制技法的完善和熏菜的大量涌现要等到明清以后。

宋时的熏制工艺多用于制作脯腊,即将初加工好的生料,用调味料腌渍入味,再经熏料烟熏而成,主要目的是为脱水保存,其次才是赋予食材风味。

吴铭所采用的先卤后熏的熟熏法正好相反,纯粹为了赋予食材风味,别说周大郎没见过,换作任何一个同行来都要大吃一惊。

他拿起一串香熏鸡心递给对方:“八文一串,你尝了要是觉得不好,给你退钱。”

周大郎将信将疑地接过,略有些肉痛地数出八个铜板扔钱箱里,八文只三个鸡心,真黑!

走去和专做卤味的秦三哥、马大娘打堆。

店家声称这鸡心用烟熏过,周大郎是决计不信的。

首先颜色就不对,烟熏的食材分明应该干燥无光,呈深褐色或乌木色;而这串鸡心油亮棕红,色泽诱人,跟店家所售的其他卤菜几无二致。

再凑近一嗅,果然,能闻到醇厚的咸鲜酱香,与熏肉纯粹的柴香和肉脂的干香截然不同。

不对……

周大郎又仔细闻了闻,越发觉得不对劲。

这串鸡心除了具备卤味的香气,似乎还散发着丝丝的甜香和茶叶的清香。

没听说谁拿茶叶和糖饴卤菜的,且这鸡心的色泽较之寻常卤味明显浓郁得多。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秦三哥和马大娘都是卤菜熟手,二人的震撼比周大郎犹有过之:这家店的上色技法端的匪夷所思!

其实只是加了糖色而已,当然,对宋代厨师来说,炒糖色这一烹饪技法还是太过超前了。

卤菜分为红卤和白卤两种,其区别正在于是否添加糖色。宋代的卤味一律采用白卤,这种方法适合卤制颜色较为深邃的食材,比如牛肉和牛杂。

《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但凡进店,必点二斤牛肉,不能说和今天的卤牛肉一模一样,其烹饪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周大郎专注做脯腊十余载,对卤味所知有限,也不在乎店家是如何上的色,他只在乎一件事:倘若店家敢拿卤菜冒充熏菜,他定要冲到摊前振臂高呼:直娘贼!退钱!!

撸下一颗鸡心,入口的一刹那,他便知道这钱是退不成了。

舌尖率先触到一层薄薄的脆壳,这显然是经烟熏脱水而成,适才嗅到的茶香和甜香越发浓烈,却并没有寻常脯腊的柴火气。

难不成,店家竟是拿茶叶和糖熏的鸡心?

疯了吧!茶叶和糖不比鸡心贵多了!

当牙齿轻轻咬破香脆的表皮,卤汁的醇厚咸香与内部的柔韧弹牙瞬间涌出!

周大郎心头的震撼瞬间超过秦、马二人。

直娘贼!这也太好吃了罢!!

他一口一个,转眼便只剩下光秃秃的竹签。

三颗鸡心下肚,周大郎已经了然,这家店的熏菜和他做的脯腊全然不是一回事,熏对这串鸡心来说只是个添头,是为了让口感的层次更加丰富。

了不起!

这等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别出心裁的创意便教周大郎自愧不如。

他本以为八文钱三个鸡心太黑了,吃完才发现,八文钱可太便宜了,光是用料便不止这个数!

他真不知道店家如何赚钱!

谢三哥和马大娘也已品尝完手中卤味,问道:“如何?”

“不够吃!我得再买两串!”

周大郎抹一把嘴,扭头又上队伍最后排着了。

与此同时,替他照看摊位的王老丈引颈张望,不无担忧道:“大郎怎的一去不回?可别跟人冲撞起来。”

林二嫂同样犯嘀咕:“不好说,他那炮仗脾性,一点就炸……”

周大郎不仅没有炸,反倒满脸谦恭地向吴铭请教,得知自己所料不差,这些熏菜确实是以茶叶和糖熏成,他立刻又要了两串。

似这等吃到便是赚到的美食,自然要狠狠地品尝!

吴铭丝毫不觉得惊讶。

先买一点尝鲜,随后再来复购的人实在太多了。

比如眼前这位玉面小郎君,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身量已比旁人高出半头,面皮白净,五官立体,乍一看温润如玉,像个读书人,细一打量,眉宇间却透出几分英气。

对方往摊前这么一站,吴铭顿时生出一种照镜子的感觉。

小郎君上回要了一份香卤猪头肉,这回径直将一贯钱扔进钱箱,爽快道:“每样各来一些,凑足一贯即可。”

又问:“你家可有食盒?你拿食盒装菜,我抵一贯钱给你,待会再来还你。”

说罢又掏出一贯钱扔进钱箱。

好家伙,不仅高且帅,还是个富哥!

一贯钱可不是小数目,别的不说,对三人的心算能力无疑是极大的考验。

谢清欢和李二郎当场便晕了。

吴铭丝毫不慌,开玩笑,小学可是他学生时代的巅峰期,遥想当年,他也是数学能考90分以上的猛男,千以内的加减算个der。

上板鸭!

此番熏了两只板鸭,卖三百文一只,许是因为定价太高,一直无人问津。

正好卖给这个富哥。

本想把两只板鸭一并打包给他,转念一想又打消了念头,做生意还是要厚道一点,多点花样,少点套路。

三百文的板鸭,两百文的猪头肉,一百五十文的鹌鹑蛋,一百五十文的各色串串,一百文的猪耳朵,一百文的鸡脚,齐活!

将食盒递出,叮嘱道:“此菜宜置于阴凉处存放,最好今日之内吃尽。”

“省得了!”

目送富哥拎着食盒离去,三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进度大大加快,提前打烊有望!

狄咏同样喜不自禁,迫不及待地揭开食盒,拈起猪头肉边走边炫,吃完不忘嗦掉指尖的卤汁。

滋味甚美,无须多言!

一路行至相国寺客院,沿途喧嚣的市声渐次抛落身后。

遇上一队搬抬箱笼的士兵,那几人汗透衣衫步履沉重,一见狄咏立刻挺腰驻步,齐声问安。

狄咏略一颔首,随手揭开食盒:“诸位辛苦!吃些肉解乏!”

香气四溢间,油亮板鸭与赤酱卤肉已分与众人品尝。

狄咏不禁轻轻叹气。

因蔡河夜决,浊流倒灌安上门,京师西南霎时沦为泽国,他家亦未能幸免。父亲不得不急命亲兵护着家眷,仓促迁入内城的大相国寺避水。

分明是无奈之举,却平白蒙受了不少非议,若非家里被淹,谁乐意住进和尚庙里来?

幸而大相国寺每月都会举办万姓交易,尚能常食荤腥,今日当真教他开了眼界,这等美味纵是去正店也吃不着!

狄咏又拈起一只鸡脚美滋滋地啃起来。

“二哥!”

转身看去,三弟狄?正朝自己撒丫子跑来,大哥狄谘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

“二哥在吃什么?”

狄?脚还没站定呢,便盯着二哥手中的卤鸡爪直咽唾沫。

狄咏笑吟吟地揭开食盒:“想吃什么自己拿。”

“哇!”

食盒里的各色菜肴看得狄?两眼冒光,立刻抓起一块卤肉放入嘴里,眼睛里的光更亮了:“好香!”

无暇多话,他忙不迭抓起香喷喷的卤肉往嘴里塞。

这时,狄谘也已走至近前,信手拈了块猪耳朵送入口中,顿时笑起来:“委实不错!在何处买的?”

“随便寻了家食客多的摊位,叫……吴记川饭,对,是这个名!尝尝这鸭子,说是拿烟熏的,一只须卖三百文!”

“烟熏的?”

狄谘拎起一片鸭肉细观,但见酱色皮壳油亮如釉,瘦肉纹理紧致,不免有些诧异:“看起来不像!”

送入口中略嚼,茶糖的熏香便随之溢满口腔,咸鲜滋味裹着瘦而不柴的鸭肉漫卷舌根。

“妙哇!”

狄谘径直从二弟手中拿过食盒,指向不远处凉亭道:“咱们到那边坐着吃。”

狄咏看着大哥拎着食盒当先朝凉亭走去,多少有点郁闷,心想我辛辛苦苦排了许久的队,倒像是你请客了……

暗自腹诽两句,随口问:“今日不是旬休么,怎的不见爹爹踪影?”

“我也不知,许是在大殿上议事。”

兄弟三人在凉亭里分食美味。

吃着吃着,狄谘忽然叹道:“此时若有一壶美酒,该是何等的惬意!”

话音未落,脑后便响起一声:“谁要饮酒?”

一双蒲扇般的大手分别压在狄谘和狄咏的肩头。

二人俱是一震,同时扭头看去,但见面涅烙颊,虎目含威,不是父亲还能是谁!

赶紧站起来行礼问安。

狄青信手拈起一块卤肉扔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下,随后拎起食盒转身离去:“我拿去下酒了,你等再去买一盒。”

“我……”

狄咏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汇作一句话:“爹爹!食盒要还的!”

-----------------

ps:二合一大章,一章更比两章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