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把苏超当姐妹?(求月票)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把苏超当姐妹?(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江公子阿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3 04:32:56 来源:源1

“松手……”

雷神去给人拿钱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还被拉着手,也才意识到拉住自己手的不是妹妹。

这小子……

也太顺理成章了,顺理成章的让人没升起任何防备之心。

“我来研究一下怎么...

天还没亮,林婉就轻手轻脚地起床,怕惊扰了隔壁房间熟睡的沈知。她穿好厚实的毛衣和防风外套,将昨晚备好的食材悄悄放进厨房??两个鸡蛋、半锅小米粥、几片烤得微焦的吐司,还有一小碟腌萝卜。这些都是沈知常吃的,她说要换他做早餐,可也不想太过潦草。

窗外的山雾依旧浓重,像一层层未拆封的记忆裹在小镇四周。林婉打开炉火,听着水壶渐渐发出低鸣,忽然觉得这一刻无比熟悉。不是因为某部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因为她终于体会到,所谓“生活”,原来就是这些细碎而温热的瞬间:火苗跳动的声音,米粒在锅中翻滚的咕嘟声,还有自己心跳与时间同步的节奏。

她煎蛋时不小心把蛋白洒了一圈在锅边,忍不住笑了。这画面太真实,不像电影,却比电影更动人。

七点整,沈知推门进来,头发乱糟糟的,眼睛还有些惺忪。“真醒了?”他靠在门框上笑,“我以为你会赖到中午。”

“你说要看日出。”林婉把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推到他面前,“再晚就没光了。”

沈知坐下,捧起碗喝了一口,眉头舒展:“温度刚好。”

他们并肩走出住处,沿着石板路往镇外的小山坡走去。一路上谁都没说话,只有脚步踩在湿苔上的轻微声响。到了山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云层被撕开一道口子,金红色的光芒如熔岩般倾泻而出,照亮了整片山谷。远处的青禾镇在晨曦中缓缓苏醒,炊烟袅袅升起,狗吠声隐约传来。

“像不像《回声》开头那一幕?”沈知低声问。

林婉点头:“只是这一次,我们是站在银幕外面的人。”

沈知侧头看她:“那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没有红毯,没有热搜,也没有人追着你喊‘林导’。”

林婉望着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说:“我喜欢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下山时,他们接到苏晴的电话。她已经剪出了那部短片的粗剪版,想请林婉看看。视频会议连通后,画面里出现的是一个空荡的地铁站,清晨六点半,灯光惨白。女主角穿着旧风衣,拎着一只褪色的帆布包,坐在长椅上低头看表。镜头静静跟随她的视线??列车进站,人群涌动,却没有一个人停留。她一次次抬头张望,又一次次失望地垂下眼帘。

十分钟过去,没有任何台词,只有环境音:广播报站、脚步声、金属摩擦声。直到最后一分钟,她终于起身,把一张泛黄的照片夹进书页,放进垃圾桶,然后转身离开。

视频结束,房间里一片寂静。

“你觉得……怎么样?”苏晴的声音有些发抖。

林婉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你知道最打动我的是什么吗?不是等待,也不是放手,而是她最后那个转身??那么轻,却又那么重。就像人生里很多决定,都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某个清晨,你突然不想再等了。”

苏晴眼眶红了:“我拍了整整三个月,每天去同一个地铁站蹲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在等什么人,其实我知道,我只是害怕开始新的生活。”

林婉轻声说:“但你拍出来了,这就够了。”

挂掉电话后,沈知看着林婉:“她会是个好导演。”

“她已经是了。”林婉笑了笑,“只是还没被人看见而已。”

当天下午,老周来了青禾。他背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脚上是一双沾满泥巴的登山鞋,完全看不出是曾经在电影节上西装革履的制片人。见到林婉的第一句话是:“我把房子抵押了,多凑了两百万,够不够加一场雪戏?”

林婉愣住:“你疯了?那可是你的养老钱!”

老周摆摆手:“我不老,电影才老。而且,《回声》值得一场雪。你想啊,两个人在废墟里说完最后一句话,雪花落下来,盖住所有伤疤??多美的结尾。”

沈知在一旁听得直笑:“你这是要把文艺片拍成童话。”

“不,”老周认真道,“是让现实开出花来。”

三人坐在院子里商量修改方案。最终决定,在原剧本结局之后增加一场戏:多年后,女主角再次回到青禾,小镇已重建,老邮局变成了图书馆,电影院遗址上立起了一座小型艺术中心。她在展览墙上看到一部名为《回声》的电影海报,导演署名是“沈知&林婉”。她驻足良久,轻轻抚摸那张海报,然后转身离去。

而在展厅角落,一台老式录音机正循环播放着男主角当年未完成的歌。歌声沙哑,却带着某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这一场,不用演员。”林婉说,“用纪录片的手法拍,真实的青禾人出镜就好。”

“好。”沈知点头,“让故事真正回到它出生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剧组进入补拍阶段。新增的雪景需要人工造雪,设备运进来那天,全镇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孩子们围着机器尖叫,老人则摇头笑着说:“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当第一片人造雪花飘落时,整个剧组都安静了下来。那一刻,仿佛不只是在拍电影,而是在为这个被遗忘的小镇举行一场迟到的仪式。

补拍的最后一场,正是林婉设想中的“多年后重逢”。她亲自出演老年妆版本的女主角,白发苍苍,步履缓慢。当她走到海报前停下,手指触碰到画面上年轻的自己时,监视器前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沈知站在镜头外,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忽然感到一阵心酸。他想起十五年前,他们第一次合作时的情景。那时林婉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为了争取一个镜头的调度权,跟投资方吵得面红耳赤。而现在,她站在这里,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只是安静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表达。

“卡。”林婉轻声道,声音沙哑却不疲惫。

没人喊“过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条,就是最终的答案。

当晚,全组聚在一起吃火锅。老周带来了珍藏多年的茅台,一人倒了一小杯。“敬《回声》,”他说,“也敬我们这些不肯向市场投降的人。”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放一遍粗剪版全片。于是他们在镇文化站搭起投影幕布,居民们搬着板凳围坐一圈。当片头字幕缓缓浮现,配乐响起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

两个小时里,没有人说话,没有手机亮起。只有画面流转时偶尔传来的抽泣声。当最后一幕雪花落下,全场静默数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几位老人抹着眼泪说:“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啊。”

林婉坐在人群中,握紧了沈知的手。她没想到,一部讲原谅与告别电影,竟会让这么多陌生人感到被理解。

第二天清晨,林婉独自去了那棵老槐树下。她带了一支笔和一本新笔记本,坐在树根旁写下第一行字:

“有些人走得很远,只是为了回家。”

她继续写道:“可家不在某个地方,而在你愿意停下来倾听的那一刻。在母亲熬汤的香气里,在朋友递来的一杯热水里,在观众看完电影后流下的眼泪里。家,是我们共同记得的东西。”

写到这里,她抬头看向远方。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洒在地上,斑驳如记忆碎片。她忽然明白,《归途》不该是一部关于漂泊的电影,而应是一封写给所有迷路者的信??告诉他们,不必完美,不必成功,只要还在寻找,就从未真正迷失。

回到住处,她发现沈知正在整理行李。“准备走了?”她问。

“嗯,城市里还有事。”他回头笑,“不过这次我不催你。你想留多久都行。”

林婉点头:“我再待几天。有些感觉,必须留在这里才能写出来。”

沈知临走前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旋律简谱,旁边标注:“《回声》主题曲,送给你当《归途》的礼物。”

飞机起飞后,林婉拨通苏晴的电话:“我想好了,《归途》的女主角,由你来演。”

电话那头久久无言,然后传来压抑的啜泣。

“别哭,”林婉笑着说,“这不是施舍,是你应得的。你等的那个地铁站,终会有人为你停留。”

一周后,林婉独自踏上归程。火车穿过隧道时,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走过的路:第一次获奖时的狂喜,被舆论攻击时的崩溃,母亲去世那晚独自坐在客厅的漫长黑夜,还有如今这片宁静的山野与星空。

她打开电脑,重新打开《归途》的文档,删掉简介,换上新的句子:

“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出口,后来才发现,真正的自由,是敢于走进最深的黑暗,并相信里面会有光。”

抵达城市已是深夜。公寓楼下,她看见对面房间亮着灯。沈知回来了。

她没有立刻上楼,而是站在街角看了很久。灯光透过窗帘映出他伏案工作的剪影,桌上堆满了乐谱和剧本草稿。那一刻,她忽然很想冲上去敲门,告诉他一切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他们依然在写故事,依然彼此陪伴,依然相信那些看不见的价值。

但她只是微微一笑,转身走进楼道。

第二天早晨,沈知开门时发现门口放着一份手写的剧本打印稿,封面写着《归途》二字,背面附了一张便签:

“谢谢你一直懂我。这一次,换我陪你走到终点。”

他拿着稿纸站在门口,久久不动。

阳光照进走廊,落在纸页边缘,泛起淡淡金光。

几天后,《回声》正式提交电影节评审。消息传出,业内震动。多家媒体试图联系林婉采访,均被婉拒。只有苏晴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这部电影没有主角,它的主角是每一个曾被伤害却仍选择前行的人。”

首映当天,放映厅座无虚席。灯光暗下,银幕亮起。第一个镜头是那棵老槐树,晨雾缭绕,鸟鸣清脆。观众席中,有人悄悄握紧了身边人的手。

影片结束,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整整八分钟,创下该电影节历史最长纪录。评委团代表上台发言时说:“我们见过太多炫技的作品,但《回声》让我们重新记起,电影的本质是共情。”

而此时的林婉,正坐在青禾镇的小院里,泡着一壶陈年普洱,翻阅着一封封来自陌生观众的信。

其中一封信这样写道:

“导演您好,我是贵州山区的一名支教老师。昨天,我带着学生们看了您电影的盗版资源(对不起)。但他们看完后围在我身边问:‘老师,我们也值得被拍进电影吗?’我哭了。我想告诉您,您的电影不仅救了一个女人,也点亮了一群孩子的眼睛。”

林婉读完,放下信纸,望向天空。

云卷云舒,一如人生起伏。

她提起笔,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

“我不再想改变世界了。我只想继续拍下去,直到每一个沉默的灵魂,都能在光影中听见自己的回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