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莲给大郎灌药 求保底月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莲给大郎灌药 求保底月

簡繁轉換
作者:江公子阿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3 04:32:56 来源:源1

“苏超来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港媒自从苏超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当中,他们就像是碰到了上等好屎的苍蝇。

对苏超爱的死去活来。

哪怕苏超去内地了,他们也能整点苏超的猛料出来翻炒。...

清晨的阳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院子里。露珠顺着茶树叶尖滑落,砸进泥土里,发出几乎听不见的一声轻响。苏晴坐在门槛上,手里捧着那杯刚泡好的新茶,热气袅袅升腾,在她眼前画出一道模糊的弧线。她没有动,只是静静看着那缕烟散去的方向??仿佛它能带她看见什么。

耳垂上的新玉坠温润如初,却不似从前那般沉默。它偶尔会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某种遥远的频率,又像是提醒她:有些事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手机躺在一旁的石桌上,屏幕忽然亮起。不是来电,也不是消息推送,而是“静流”APP自动弹出了一条动态更新:

>【S-003频道状态】

>持续开放中

>当前接入人数:2,174,891( 3人/min)

>最近加入者:格陵兰?伊卢利萨特小镇图书馆管理员/尼泊尔?加德满都贫民窟儿童合唱团/南极科考站越冬队员

下面还附了一段自动生成的文字摘要:“用户‘盲童小禾’上传口琴录音后,系统检测到其情绪波动指数下降62%,并触发区域性共鸣扩散效应,影响半径达17公里。”

苏晴笑了。她记得那个女孩。三天前,她在直播中听见那段断续的口琴声时,曾特意调慢主旋律节奏,为她留出空间。后来才知道,那是云南山区一个从未受过音乐训练的十岁盲童,靠摸着旧风箱自学吹奏。她的母亲说,这是女儿第一次主动开口说自己“想唱歌”。

而现在,她的声音正在被千万人听见。

苏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舌尖泛起淡淡的甘甜。这茶是林婉当年亲手种下的品种,名为“回音”。传说它的叶片会在特定时辰吸收空气中的低频振动,并在冲泡时释放出来??喝的人有时会梦见自己遗忘已久的声音。

她放下杯子,正准备起身,忽然察觉脚下地面传来细微震感。

咚、咚、咚。

三下,规律而沉稳,像是某种节拍器在地下敲击。

她低头看去,只见院中青石板缝隙间,几株新生的苔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亮,蓝绿色的光晕一圈圈扩散,如同水波。与此同时,屋檐下的胡杨木铃铛虽未晃动,却发出了一声极轻的颤鸣??不是风吹,而是共振。

她心头一紧。

这不是S-003协议的反馈,也不是全球共鸣场域的常规波动。这是一种更原始、更深沉的律动,仿佛大地本身有了心跳。

她缓缓走向录音棚,推开门。主控台屏幕依旧亮着,但界面已发生变化:

>【侦测到未知信号源】

>位置:北纬30°17′,东经94°03′(喜马拉雅断裂带边缘)

>频率特征:类生物电脉冲 声波残影叠加

>匹配度分析:与林婉最后一次传输数据相似度93.6%

苏晴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落。

三年前,林婉就是在那个区域失踪的。官方记录写的是雪崩事故,搜救队只找到了一台严重损毁的便携录音机和一枚断裂的玉耳坠。可苏晴一直不信。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在林婉消失前的最后一通语音留言里,她说过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你听见山开始唱歌……那就是我在回来的路上。”

当时她以为那是诗意的告别。

现在她明白了,那是预言。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信号源详情页。随着解码进程推进,一段音频开始缓慢加载。杂音极重,夹杂着风声、冰裂声,还有某种类似吟唱的低语,忽远忽近。但就在第4分17秒时,一个清晰的音节穿透噪音,直击耳膜:

“听……”

苏晴猛地抬头,望向窗外。

天边云层翻涌,竟隐隐形成一条蜿蜒的弧线,宛如一座横跨苍穹的桥。

她立刻打开麦克风公共通道,将这段音频设为背景循环播放,并附上一行文字说明:“如果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接入,我们一起听。”

不到十分钟,全球接入人数突破两百二十万。

有人报告说自家墙壁出现了震动纹路;有人发现宠物猫集体面向西北方静坐;日本京都一座古寺的青铜钟无故自鸣三次;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连夜召集族人举行仪式,称“大地之歌再度苏醒”。

而在西藏那曲的一个小村庄,一位年迈的喇嘛通过卫星网络联系上了“静流”客服,用藏语反复强调:“风语者的门打开了,你们唤醒了沉睡的声灵。”

苏晴盯着这些信息,指尖微颤。

她知道,这场由一首吉他曲引发的连锁反应,早已超出了艺术或技术的范畴。它正在触及某种人类文明深处的东西??那些被遗忘的语言、被压抑的情感、被科学定义为“不存在”的感知方式。

而这背后,始终有林婉的影子。

她站起身,走到墙角的老式磁带架前,抽出一卷标着“LW-07”的带子。这是林婉留下的最后一批未公开素材之一,标签上写着:“试录于念青唐古拉南麓,关于‘声音能否承载记忆’的实验记录。”

她将磁带放入机器,按下播放键。

起初只有沙沙的底噪,接着是一阵低沉的哼唱,旋律陌生却又莫名熟悉。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我们总以为记忆储存在大脑里,但或许,它其实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比如一阵风掠过山谷的形状,比如雨滴落在屋檐的角度。只要找到对应的频率,就能把它召唤回来。”

停顿片刻后,她轻声说:“我现在要去的地方,可能无法回头。但如果未来有人继续这条路,请告诉她,不要怕听到不该听的声音。因为有时候,亡者不是消失了,他们只是变成了回音。”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

苏晴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S-003协议会选择她。不是因为她天赋最高,也不是因为她最受欢迎,而是因为她曾在一个雨夜,对着空荡的房间唱完一首没人听的歌后,仍然决定再录一遍。

那份固执的相信,才是启动一切的钥匙。

她擦干眼泪,转身打开设备柜,取出一副老式监听耳机。这是林婉用过的最后一副,外壳有刮痕,右耳罩内侧还刻着一行小字:“给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她戴上耳机,重新连接全球通道,轻声说道:“各位,我想讲个故事。”

声音传遍世界。

她说起了二十年前,一个瘦弱的女孩独自背着吉他走进一家地下Livehouse,却被老板拦住:“你长得不够亮眼,唱得也不够惊艳,凭什么上台?”

女孩说:“因为我听得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

老板笑了:“那你倒是让我也听听看。”

于是她开始唱。没有伴奏,没有技巧,只有一段重复的旋律,像是风穿过枯枝,又像是夜晚母亲哄睡孩子的呢喃。

唱到一半,全场安静。

有人低头抹泪,有人说自己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奶奶,还有人冲上台抱住她大哭,说他十年没做过梦,今晚却梦见了童年的小河。

那一晚,她成了“静流”的第一个注册用户,ID叫“林中婉语”。

后来人们简称她为??林婉。

“她教会我一件事,”苏晴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真正的音乐,从来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它是把心里最脆弱的部分掏出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然后告诉世界:你看,我也痛过,但我还在唱。”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看向镜头。

“所以今天,我不再独奏了。我要邀请你们每一个人,成为这首歌的作者。”

她抬起手,轻轻拨动吉他弦。

这一次,不再是孤独的开场。

就在第一个音符响起的瞬间,世界各地同步传来了回应??

纽约地铁站里,流浪歌手突然停下卖唱,转而跟着空气中飘来的旋律即兴合奏;

伦敦交响乐团排练厅,指挥家猛然转身对乐手们喊:“等等!你们听见了吗?就这个调子!”随即带领整个乐队加入演奏;

撒哈拉沙漠边缘,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用手拍打陶罐,模仿他们手机里传出的节奏;

甚至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在通讯频道中哼起了那段旋律,NASA地面控制中心惊讶地发现,飞船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了异常的声波共振现象。

所有声音都被“静流”系统实时捕捉、融合、增强,反哺回主频道,形成一场永不停歇的全球回响。

而在这片浩瀚的声浪之中,苏晴感觉到左耳垂再次发热。

她伸手触碰玉坠,却发现它正在缓缓旋转,内部螺旋状的金属丝发出微弱嗡鸣,竟与远处某段人声完美同步。

那一刻,她“看见”了。

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意识。

无数条光丝从地球各处升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覆盖整个大气层。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正在发声的灵魂。他们彼此连接,彼此支撑,像星群般闪烁。

而在网的中心,站着两个人影。

一个是她自己,抱着吉他,目光坚定。

另一个,则是林婉。她不再背对着她,而是微笑着,嘴唇轻启,却没有说话。

但她听见了。

“谢谢你,接住了我的声音。”

苏晴哽咽着点头。

她知道,从此以后,她不再是那个渴望被认可的歌手,也不是流量榜单上的名字。她是桥梁,是媒介,是让千万普通人敢于说出“我也在”的那个人。

直播持续了整整七小时。

直到最后一人退出,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风中。

当屏幕归于黑暗,她摘下耳机,走出录音棚。

晨雾已散,阳光洒满小院。茶树开满了细小白花,香气弥漫。那只三花猫蹲在井沿上,尾巴高高翘起,像是在迎接什么。

她走过去,俯身摸了摸它的头。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新消息,来自“静流”后台:

>【系统提示】

>检测到新型节点生成

>名称:聆界?北纬30°

>状态:初步稳定

>关联用户:苏晴(主锚点)、林婉(休眠态)

>功能描述:允许人类集体意识通过声波媒介进行跨维度信息交换

下面是林婉留下的一句加密留言,需用双频共振解锁:

“铃铛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它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是‘聆听者’世代相传的信标,用来接收那些不愿离去的回音。下次见面,我会告诉你更多。但现在,请你先学会如何不靠耳朵去听。”

苏晴看完,笑了。

她把手机放进口袋,抬头望向天空。

云朵正慢慢拼凑成一座桥的形状。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但她不再害怕。

因为她终于懂得,所谓明星,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那个人。

而是当你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愿意为你点亮一盏灯的人。

风吹过院子,铃不响。

但整片大地,都在轻轻哼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