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枭 > 第七十五章 联手抗黄

虎枭 第七十五章 联手抗黄

簡繁轉換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8 03:36:23 来源:源1

第七十五章联手抗黄(第1/2页)

吴侯府议政堂上,孙权正和众人商议夺回庐江郡之事。

现在江东最急迫的事情就是夺回庐江郡,但因为孙权夺取广陵郡,让曹操很不满,孙权又担心曹操大军随时南下,他便在广陵郡部署了重兵。

广陵郡分散了江东大量兵力,再让孙权独战黄祖,夺回庐江郡就有点不太现实。

张昭起身道:“吴侯,下官倒是有一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联手豫章郡甘宁,共同对付黄祖,据下官所知,甘宁军队占领鄂县,已经和黄祖激战两次,两家已势同水火,如果联手,我们从东面杀入庐江郡的舒县,甘宁从西面杀入庐江郡的皖县,这样黄祖腹背受敌,必然会溃败。”

之前甘宁将俘虏的敌将邓龙送给了江东,孙权亲自在父亲墓前将邓龙斩杀祭祀父亲,甘宁得了一个很大的人情,也大大缓解了豫章郡和江东之间的敌对态度。

长史吕范道:“吴侯,张军师的想法不错,我也支持,只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一旦击溃黄祖后,两家怎么分配利益?”

张昭微微笑道:“可以把皖县以西划给他,皖县以西目前就只有一个浔阳县,而浔阳县本身就是甘宁的地盘,对我们来说损失并不大,却夺回了庐江郡。”

孙权取过地图细看,庐江郡西面是大别山,西南是彭蠡泽北湖,最西面是浔阳县,大别山区没有什么价值,就只有西南这个角。

孙权终于点点头,“皖县以西也不能割让太多,就以彭蠡泽为界,包括彭蠡泽在内,以西的地盘都可以归他。”

……….

武昌县的战报很快传到了南昌,欢欣鼓舞之余,甘宁也意识到黄祖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战争即将爆发。

甘宁下令备战。

彭蠡泽深处,豫章军正在进行水战演练,数十艘装上轮桨的艨艟战船在水面上疾驶,速度疾快,在几十艘楼船中间穿梭,极为灵活,不断将一只只装满水的薄皮陶罐扔上大船。

当然,这只是演习,不能用真的火油,真的火油陶罐是在外面涂了一层油,点燃后再抛,燃烧的陶片自然会引燃火油,士兵们就不用管了。

但现在另一种新式火油瓶又出现了,这种新火油瓶装的是松脂油和桐油混合,燃烧力极强,瓶身很小巧,里面只装一斤混合火油,用木塞塞住,放在特制的瓶带内,一个瓶带可以并排装五支火油瓶,就像后世的手榴弹带一样,可以穿戴在身上。

使用时,士兵拔掉木塞,将一块油布塞进去,用火折子点燃油布后直接甩出去,完全就是后世西方民众游行抗议时使用的汽油瓶。

战争就是这样,能让人迅速总结经验,推出更强大的火油武器,之前四斤装的薄皮瓦罐士兵都反映太重,甩不了多远,那么改为一斤装就完全不同了,更加实用有效。

甘宁和鲁肃、蒋琬、徐庶等人站在一艘六千石的五层楼船上观战。

鲁肃有些担忧地对甘宁道:“黄祖的水战主力是艨艟舰,有艨艟数千艘,楼船和斗船并不多,如果对方悉数以艨艟战船出战,恐怕火攻也并不奏效!”

蒋琬也道:“艨艟上覆盖有生牛皮,本身就能防火,更重要是生牛皮很软,陶罐砸在上面也不会破碎,反而会被反弹落水,主公是否考虑一下别的战法?”

实际上,鲁肃和蒋琬都对甘宁看重火攻不是很理解,看他们看来,水战应该以弓箭为主。

甘宁微微笑道:“战争打的其实是国力,我们用弓箭来算,一支箭的本钱要三十钱,一场水战耗箭二十万支,那就是六百万钱,这些箭大部分都沉入江底,无法重复利用。

如果用火油,目前火攻原料主要以桐油为主,松脂油用得不多,主要是太难提炼,就算用桐油,市场上桐油十钱一斤,一罐桐油有三斤,加上罐钱,本钱就是四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五章联手抗黄(第2/2页)

一场水战耗用五千罐桐油,也只有二十万钱,要比六百万钱少得多,哪怕混合松脂油,最多也是五十万钱。

杀伤力呢?大家都穿有皮甲,箭矢的杀伤力其实很低,最后还要是靠人上船拼杀。

如果用火攻,对于木质的船只,一旦火势蔓延就是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对于水战,火才是最可怕的。

更何况黄祖的主力虽然是艨艟,但他们主将一定在楼船和斗船上,我出奇兵对付楼船和斗船,摧毁他们的指挥主将船,没有了主将,艨艟再多也不足为虑。”

鲁肃和蒋琬这才明白主公的作战思路还是要对付敌军主将,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两人也不再多说了。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笑道:“我记得《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却不知这种洧水是什么?”

甘宁笑道:“洧水就是石油,是一种黑色的浆液,很粘稠,提炼后燃火极佳,可惜南方很少见,在西北比较多。”

鲁肃捋须笑道:“可以留意一下,如果我们能找到这种石油,以后作战就可以大量使用火攻了。”

甘宁很清楚南方找不到石油,还不如因地制宜,考虑同样燃烧性极强的松脂油。

甘宁沉吟又道:“我们豫章郡松树分布极广,是最主要的树种,完全可以大量制作松脂油,如果将松脂油和桐油混合,燃烧烈度至少要强十倍以上,就容易将大船的木质点燃,鲁军师请尽快安排大量炼制松脂油。”

鲁肃点点头,“我来安排!”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报,“启禀主公,江东特使朱治已经到了柴桑。”

甘宁对众人笑道:“这里距离柴桑很近,我们一起看看吧!孙权又来找我们做什么?”

………..

甘宁在柴桑接见了朱治,朱治把吴侯的亲笔信递给了甘宁,笑道:“吴侯很感谢甘将军把邓龙交给江东,使吴侯得报大仇,现在黄祖强势,占领庐江郡,也侵害甘将军的利益,所以吴侯建议我们两家联手,共同对付庐江郡的黄祖军。”

甘宁看完了信,把信递给鲁肃,他微微笑道:“我很赞成吴侯的建议,以我们两家之力,应该很容易击败黄祖,然后呢?击败了黄祖后,利益怎么分配?”

“吴侯的意思是以彭蠡泽为界,包括彭蠡泽在内,西面都可以划给豫章郡。”

这个条件倒也不错,要知道彭蠡泽两岸都是粮食高产区,甘宁看了看鲁肃。

鲁肃摊开地图笑道:“彭蠡泽以东二十里便是西皖水,再向北便是大别山,不如以西皖水到大别山为界,西面划给我们。”

鲁肃要彭蠡泽的沿岸地区,要不然上个岸都跨界了,然后他还要一半的大别山区,这样一来,他们划走了三成庐江郡的土地。

“主公觉得呢?”鲁肃笑问甘宁道。

甘宁点点头,“这个方案我完全支持!”

其实鲁肃的方案就是孙权的备用方案,毕竟谈判是讨价还价的事情,对方不可能一口答应你的方案,所以必须要有备用的妥协方案,省得朱治来回请示,只要在妥协范围内,朱治都可以答应。

朱治沉吟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那就是这个方案吧!我们一言为定。”

随即双方商定了合作方式,庐江郡有两个重要县城,一东一西,一个是东面的舒县,一个是西面的皖县,黄祖都在这两地驻了重兵,江东军负责攻打舒县,甘宁则负责拿下皖县,双方约定了时间,十天后的五月十五日,双方同时发动攻势。

这次朱治前来谈判,甘宁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太史慈被贬黜到太末县当县尉,甘宁立刻意识到,自己招揽太史慈的机会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