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雾锁江关

明末隐龙 雾锁江关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1 15:26:36 来源:源1

雾锁江关(第1/2页)

崇祯五年,霜降后的第十日,长江裹着铅灰色雾霭在皖地逶迤。这雾霭似被人揉碎了万千铁砂,沉甸甸地压在江面,连船舷悬挂的青铜铃铎都凝着水珠,发出闷闷的钝响。九艘乌篷船组成的商队正贴着江心浅滩行进,船底老旧的木板与暗礁相擦时,发出细碎的“咯吱“声,惊起芦苇丛中栖息的夜鹭。雪白的鸟翼掠过水面,在凝滞的雾幕上划出银痕,转瞬便被浓浊水汽吞噬,唯有船工们的号子声在雾中飘散,像是从极远处传来的叹息。

船头立着个身着藏青暗纹官服的青年,腰间未佩玉带,却别着柄形制奇特的短铳——枪管比寻常火铳短两寸,扳机处缠着浸过桐油的牛皮绳,枪托末端刻着半枚残缺龙纹。江风掀开他的衣摆,内衬上五爪金蟒纹在雾中若隐若现,虽因位份降了两爪,金线绣工仍显皇家气象。林宇指尖摩挲着枪托上的防滑纹,那是去年腊月他在铁匠铺亲手打磨的痕迹,掌心旧疤与木质纹理贴合,仿佛这兵器早已融入骨血。他望着前方翻涌的雾墙,指节在枪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每一下都敲在心跳的间隙里,像是在给这混沌的世道打一记节拍。

“二爷,采石矶快到了。“赵猛踩着湿滑甲板走来,靴底在木板上拖出刺耳声响。这位年近四十的汉子腰间火铳的皮绳还滴着水,枪托上三道交错的疤痕,是去年入蜀路上与大巴山土匪厮杀时被弩箭擦过留下的。他压低声音道:“货箱都捆在底舱第三根横梁的暗格里,火铳手藏在中舱,引药包用蜂蜡封了三层,弟兄们怀里各揣五发铅弹。您看这雾色,怕是比晌午初见时又浓了三分。“

林宇颔首,目光扫过船舷边假装撑篙的护卫。他们握篙的虎口结着厚茧,手腕翻转间却带着枪棒的利落——这些从京营精选的火铳队老兵,三个月前在应天府校场,曾在暴雨中蒙眼拆装火铳,枪管进了泥沙仍能在半盏茶时间内击发。三日前在码头装货时,他注意到栈桥上有个穿青布衫的账房先生,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与东厂档头服色暗合,此刻行至江关要冲,潮湿雾气里的危机感愈发浓重,像是有无数双眼睛藏在雾中,盯着他们这队载着希望与杀机的船只。

记忆突然被辽东的炮声撕裂。去年秋末,他随京营巡视松山堡,亲眼看见后金红衣大炮轰开明军壁垒。硝烟中,火绳枪队士兵刚把引信凑近药池,八旗骑兵已冲至眼前。十六岁的火铳手王二跪在地上,双手颤抖着往枪管里塞弹丸,垂落的火绳在焦土上烧出蜿蜒痕迹,直至被战马踏灭。那孩子临终前睁大的双眼,瞳孔里映着燃烧的明军大旗,让林宇在回府后三个月泡在库房,掌心被药引烧出的疤痕尚未愈合,终于在中秋夜造出第一支燧发枪。他还记得试枪那日,铅弹在靶墙上打出的孔洞边缘整齐,如同命运在历史的幕布上戳开的第一眼,让他看见改变的可能。

“二爷,水色不对!“前船水手的低喝惊醒沉思。林宇俯身望去,船舷切开的水面泛着青黑色,像是掺了铁锈的墨汁,更远处的雾墙透出铁灰色冷光——那是金属甲胄在雾中攒动的反光。他瞳孔骤缩,手指扣紧枪柄,听见赵猛的火铳“咔嗒“推开保险,枪托映着诡异水色,木纹中嵌着的金属箍泛着冷光。江心的竹哨声骤然响起,尖锐音线刺破雾幕的刹那,东南西北四面传来密集的破水声,如同无数毒蛇在水面游走,渐渐收紧包围圈。

十余艘快船从雾中浮现,船头水盗披着浸油牛皮坎肩,手中鬼头刀在幽暗中明晃晃如鬼火。为首快船上传来阴阳怪气的嗓音:“叶老板的商队好气派,张某人在采石矶候了三日,不如让弟兄们瞧瞧蜀地的年货?“说话者戴着青铜鬼面,眼孔处嵌着的琉璃灯泛着幽蓝光芒,将鬼面映得狰狞可怖,灯影在雾中摇曳,仿佛无数小鬼在船头跳跃。

赵猛啐掉嘴角草茎,掌心在枪托上抹了把:“是九江水盗鬼面张,去年在鄱阳湖屠过整船粮丁,刀下不留活口的主儿。“他瞥向逼近的快船,见船头水盗甩出挠钩,铁钩破空声异常刺耳,勾住船舷时发出“当啷“巨响,“怕是冲咱们舱底的家伙来的,弟兄们的火铳可都憋着呢。“

林宇冷笑,燧发枪机括轻响。这改良第五版的击发装置比寻常火铳快三成,燧石撞击火门溅出火星的瞬间,枪管内火药轰然炸开。最前排举着挠钩的水盗眉心爆开血花,尸体栽进江里时,挠钩“当啷“砸在甲板上,惊得其余水盗齐齐顿住,手中的兵器在雾中微微发颤。

“开舱!“随着喝令,中舱木板轰然掀开,十二名火铳手鱼贯而出,靴底在甲板敲出整齐节奏。他们手中的燧发枪枪管刻着细密螺旋膛线,这是林宇参照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火器图册琢磨出的改良,弹丸初速比火绳枪快三成,射程更远。此刻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敌船,幽蓝枪管在雾中泛着冷光,竟让见惯血腥的水盗们迟疑半步,仿佛面对的不是凡人兵器,而是来自幽冥的索命无常。

鬼面张的九环刀在掌心打转,刀环撞击声里带着颤音:“宁王府二公子不在京城享清福,跑到江面上当起镖师了?“他的快船悄悄后退,船尾橹手划桨速度明显加快,目光不住扫向中舱的火铳阵列。

回应他的是林宇枪口的缓缓转动。透过鬼面的眼孔,他看见对方紧抿的嘴角,以及快船甲板上堆着的浸油火把——这些水盗显然打算近距离火攻。余光扫过西北雾墙,隐约可见更多船影晃动,他立刻低声吩咐赵猛:“带三个人守尾舱,让弟兄们三枪换一次位置,省着弹药。记住,咱们的枪要打在他们的舵手和弩炮上,断了他们的爪子和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雾锁江关(第2/2页)

话音未落,又有两艘快船逼近,水盗们举着包铁盾牌强行登船。林宇抬手击发,铅弹精准击碎船舵,掌舵水盗惨叫着跌落,失控的快船在江面打转,如同醉汉在舞池里蹒跚。火铳队趁势齐射,螺旋膛线赋予的稳定弹道让铅弹穿透木盾,将水盗钉在船上,血花在雾中绽放,如同暗红的梅朵。

鬼面张见势不妙,吹响海螺。凄厉的螺号声中,雾中又驶出五艘快船,每艘船上都架着弩炮。林宇心中暗叫不好——他早该想到,能在采石矶设伏的水盗,背后必有官军支持,否则不可能有如此精良的器械。“所有人卧倒!“他大喊一声,自己却站在船头未动。弩炮的箭矢破空而来,擦着他的发梢钉在桅杆上,尾羽扫过他的脸颊,划出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赵猛扑过来要拉他躲避,却被他一把推开:“别管我,盯着那些弩炮!咱们的火铳比他们装填快,只要撑过这几轮,就是咱们的天下。“

火铳队调整阵型,开始集中射击弩炮。燧发枪的优势在此刻尽显——寻常火绳枪射击后需重新点燃引信,而他们只需扣动扳机,燧石便会再次撞击发火。虽然不能连续击发,但射速仍比弩炮快上许多。几轮射击后,敌船的弩炮纷纷被毁,水盗们的惨叫声混着江水声,在雾中回荡,如同一曲失败者的挽歌。

鬼面张见弩炮被毁,知道今日讨不到好处,狠声道:“宁王府的杂种,咱们蜀地再见!“说罢,带着残兵调头便逃。林宇本想追击,却见江面突然涌来更大的雾气,能见度骤降,只得作罢。他摸了摸脸颊的伤口,血珠滴在枪托上,将那半枚龙纹染得通红,像是给这兵器烙上了战斗的印记。

雾气渐渐变薄,东方天际透出一线苍白。赵猛擦了擦脸上的血污,苦笑道:“二爷,这些水盗怕是早就盯上咱们了,连您的身份都摸得清楚。“他踢了踢脚边的断箭,箭头刻着的狼头纹让他皱眉,“这是陕西狼盗的标记,怎么会出现在长江流域?莫不是北边的鞑子也插手了?“

林宇望着雾散处露出的采石矶峭壁,石缝里长着几株老梅,枝桠上挂着未化的霜,显得格外孤傲。他知道,这些水盗背后的主使,极可能是朝中那些弹劾他“私造兵器“的大臣,又或是后金派来的细作,甚至可能是李自成的探子——毕竟他改良的燧发枪,对任何一方势力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杀器。“不管是谁,咱们只管往西走。“他沉声说道,“蜀地才是咱们的战场,在那儿,咱们要让这些火器生根发芽,长成保护百姓的参天大树。“

“传令下去,换轻舟速行。“林宇转身走进舱内,指尖抚过木箱上的封条,箱中燧发枪的冷光映着他眼底的火,“今夜子时前必须过芜湖关,另外,让弟兄们轮流休息,别中了敌人的车轮战。记住,咱们每走一步,离改变命运就更近一步。“

他摸出袖中皱巴巴的舆图,蜀地的山川在绢面上起伏,河流如血脉般纵横。他用朱笔圈住的重庆府旁,赫然画着个小小的火铳图案,旁边还注着一行小字:“崇祯十年,张献忠入蜀,屠城三日,百姓十不存一。“想起前世在史书上看到的记载,想起那些在火海中哭喊的百姓,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时的他只是个旁观者,如今却成了局中人,带着改变历史的使命,带着能扭转乾坤的火器,走向那片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土地。

船桨声重新响起,惊碎了江面的晨雾。林宇站在舱门口,望着前方渐渐清晰的水道,心中盘算着入蜀后的计划。他需要说服蜀王支持火器改良,需要训练当地的士兵,更需要在张献忠到来之前,筑起一道钢铁防线。他知道,这一路必定艰险重重,各方势力的阻挠不会少,但他别无选择,因为他的脑海中始终回荡着前世百姓的哭喊,始终浮现着满江浮尸的惨状。

忽然,他听见底舱传来轻微的响动。走下楼梯,只见几个士兵正在检查货箱,木箱上的封条完好无损,却有淡淡的火药味飘出。他走上前去,亲手抚摸每一个木箱,感受着里面兵器的冰冷与坚硬。这些兵器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武器,是他给蜀地百姓的希望。

雾气终于散去,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林宇抬头望向天空,几只雄鹰在云端翱翔,发出嘹亮的叫声。他摸了摸腰间的燧发枪,嘴角勾起一丝坚定的笑意。属于他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可能是更猛烈的风暴,更残酷的战斗,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改变历史,一定要让蜀地的百姓免受战火的摧残。

船桨声再度响起,惊碎满江金鳞。林宇望着渐渐远去的采石矶,手按在刻着龙纹的枪托上,忽然想起离开京城那日,老父王在府中梅树下说的话:“皇族子弟若只知享乐,龙纹绣得再华丽也是死物。“此刻江风掠过耳畔,将这句话刻进心里——他肩上的,何止是三十箱火器,更是整个王朝的存亡,是无数百姓的生死。

雾散了,新的迷雾却在前方集结。但他知道,有些路,必须有人先走;有些血,必须有人先流。当第一缕阳光完全照亮江面时,他望向西方,那里有蜀地的山川,有未知的战场,还有等待被改写的历史。而他手中的燧发枪,正随着船身的起伏,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如同希望的火种,即将在乱世中燃起,照亮这黑暗的时代,给绝望中的人们带来一丝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