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四合如意 > 第376章 热闹

四合如意 第376章 热闹

簡繁轉換
作者:云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22:26:46 来源:源1

夏家的管事将香水行的画样拿来呈给夏子乔和谢承让。

“东家姓段,在怀州有酒楼、茶馆,还买卖药材,这次来汴京没有声张,只是吩咐几个为他办事的商贾在外面走动。”

谢承让道:“段家在京城有什么关系?”

夏家管事道:“明面上倒是没有,这些日子我会让人盯着那边,看他们与谁来往。”

这样的商贾,不可能在汴京没有相熟的人。

夏子乔道:“只要不是皇亲国戚,或那几个世家名门就不碍事。”

“这样的商贾,哪里能攀得上世家,”夏家管事道,“那段家手中银钱也不多,平日里出手并不阔绰,银钱都花在买地、盖房上,连乘坐的马车都是最寻常的。”

“段大郎三十来岁的年纪,看着倒是有几分心机,不过那也是在怀州养起来的,来到汴京……”

管事没有继续往下说。

来到汴京必定无用,现在就已经被他家郎君盯上了,早晚都要灰溜溜地从这里离开。

夏子乔吩咐管事:“继续盯着,莫要放松。”

管事应声。

等到人走出去,谢承让端起茶与夏子乔同饮。

夏子乔道:“虽然损失了贺家,若是能拿到这段家的家业,也不算亏。”

“郭雄、郭川两兄弟的船队在运送石炭,”谢承让道,“这个你可知晓?”

夏子乔皱起眉头:“贺家办事不利,小看了那两兄弟,让他们在眼皮底下弄出那么多麻烦。”

现在他才弄清楚,这两兄弟不止是暗地里写状纸告了官,还偷偷买船组成船队,他们因为提前在河上清淤,被朝廷应允运送石炭。

夏子乔想了想:“你还是觉得郭家兄弟背后有人?”

谢承让没有说话,看许多事都理清楚了,可他却还觉得有些蹊跷。

朝廷已经在汴京用石炭,那大名府谢氏为何还不出现?

谢氏是不可能离开汴京的,她既然藏匿起来,就定会选个时机再走到人前,难不成是她退缩了?

在大名府闹出那么大动静的商贾,就算无法在汴京立足,那也得走上一圈,不会连试都不敢试。

要么就是她一直都在,只不过他们还没发现。

她在的话,会在哪里?

谢承让道:“必须要将大名府那谢氏找出来。”知晓了那妇人的动向,他才能安心。

……

南城。

段大郎从茶楼里出来,正往住处去,路上遇到雇工和船工,他们纷纷让路行礼。

段大郎是这片地的东家,消息不知是谁放出来的,短短半日之后,南城这里大半人都知晓了。

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做买卖的段大郎,开始时还能坦然面对,当听到夸赞他的言语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有点挂不住了。

北边来的商贾个个都想要拜会他。

茶楼挂上了同乡会的牌匾之后,其他州、府的商贾就纷纷寻来,他们也想要建同乡会,想要让他帮忙指点一二。

段大郎自然没有答应,人群中他应对自如,心底里却慌得不得了,因为……他就是个假货。

这事都要从他自己找上郑三爷说起。

他知晓郑三爷在做佛炭,也看准了石炭和佛炭是桩好买卖,最重要的是,他看准了大名府的谢大娘子。

谢大娘子做的那些事,每一桩都不寻常。无论是大名府泥炉,还是善待雇工的做法,都让段大郎首肯心折,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谢大娘子一叙,更想要加入大名府的乡会。

他找到郑三爷提及此事,请郑三爷代为引荐,郑三爷也认认真真为他写了举荐信,送去了大名府杨家。

不料他还没见到大娘子,却等到了郎君的信函。

他与郑三爷他们一样,都与王家有些牵连,但郎君从未曾吩咐过他们做事,这次郎君突然写了封信函给他,让他来到汴京,有桩事需要交代给他去做。

他不敢耽搁,以最快速度赶到汴京,一路之上,他想过许多可能,郎君让他做的事定然不一般,否则不会再三交待他,要守住这秘密,不准与任何人吐露实情。

他也做好了准备,可能这次会丢了性命。

到了汴京之后,坐船到了南城码头,然后……

一切都不似他猜想的那般,他根本不用做别的,只要偶尔露个面即可。开始他一头雾水,可很快他就发现,他眼皮底下这些,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这背后真正的东家,他不必去猜了,一定是谢大娘子。

谢大娘子收到了他的信,问到了郎君?郎君对他信任有加,所以让他来到了汴京帮忙?虽说段大郎觉得有些不可能,但这样的解释最为合理。

至于为何让他前来,那是因为谢大娘子眼下不能露面,他们要为大娘子遮掩身份。

段大郎愿意做这样的事,如果大娘子的身份被人知晓,南城码头的一切就得终止,他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在他眼中,这里就是第二个大名府,所有一切刚有个苗头,还需好好呵护。

“大娘子在屋子里。”

于妈妈撩开帘子,将段大爷和郑三爷请进去。

谢玉琰正在与杨小山说话。

“所有的伙计,无论是挠背、梳头、剃头还是修脚,做出来的时候,都要与师傅教的一模一样。”

这样的好处有许多,宾客每次来香水行,遇到的不是同一个活计,感觉却都是一样的。

再者,有固定的做法,学起来也会很快些。若是谁没有用心做事,也更容易被发现。

杨小山应声。

段大爷忍不住在这时候插嘴:“最近码头上的人越来越多了,许多人都是来这里寻活计的。”

“今天就被郭雄挑走了好几个人,要带去船上。”

郭雄一双眼睛,整日就盯在那些找过来的雇工身上,适合做船工的雇工全都被他抢走了。

当然这也是好事。

现在城中不少人都知晓,南城码头上好寻活计。

如今还是农忙的时候,等耕种的季节过去,会有更多人前来。

段大爷已经能预见到那时的热闹。

“来香水行学手艺的也多,光是学艺的期间包饭食这一点,就引来不少的人,如果他们肯用心,只要学成之后,就立即能在香水行做工。”

“我看用不了太长时间,咱们这里就能成气候。”

成什么气候?

自然是有很多人愿意来为大娘子做事。银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只要人在,什么事都能成。

这就是这段日子,段大郎在谢大娘子身边学到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