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 第112章 封神的故事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第112章 封神的故事

簡繁轉換
作者:牛牛要炸了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8 03:46:14 来源:源1

第112章封神的故事(第1/2页)

“你便当是听个故事。”

“说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个老太爷,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各自都有些本事,也收了不少门客徒弟,日子过得也算红火。只是这三兄弟,脾性却大不相同。”

“那二儿子,为人最是古板,讲究出身门第,收的徒弟个个都是根正苗红,家世清白的好苗子。”

“这三儿子嘛,性子就随和得多,讲个有教无类,门下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弄得家里人多嘴杂,声势倒是浩大,却也因此让我那二哥瞧不上眼,觉得他把家风给带坏了。”

“近来,老太爷要在外头另开一房产业,只是那产业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去。”

“老太爷便定下个规矩,让家里这些徒子徒孙们比试一场,谁输了,谁就去那苦地方当差。这本也算公允。”

“可坏就坏在,我那二哥铁了心,觉得我这三弟门下的人,本就上不得台面,正好趁这个机会,都打发去那苦差事上,眼不见心不烦。他门下的弟子,他却护得紧,一个也不想送出去。”

“如此一来,这桩事便没了公道。如今两家的徒弟已是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起手来,闹得不可开交。”

“贫道便是那三儿子,如今正为此事烦心。小娃娃,你若是我,该当如何处之?”

那人影将这桩家务事娓娓道来,虽是说得平淡,好似邻里间的口角一般,可落在斩仙台上众仙的耳中,却不啻于平地起雷。

这哪里是什么家务事?

这分明便是当年那场席卷三界,重定乾坤的封神大劫!

那老太爷,除了那位居于紫霄宫中,以身合道的鸿钧道祖,还能有谁?

那二儿子,性情古板,收徒看重根脚出身,舍他阐教元始天尊,又还能是哪一位?

至于那自称的三儿子,门下有教无类,万仙来朝,除了碧游宫的通天教主,更是做不得第二人想。

那所谓的另开一房产业,自然便是指这天庭。

而那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苦差事,便是封神榜上的神位。

回首,往事已千年。

当年那不死不休的道统之争,那血与火的惨烈厮杀,随着光阴流转,也渐渐沉淀了下来。

斩仙台上,先前那股子几乎要将人神魂都压垮的窒息感,此刻竟是消散了许多。

众仙一时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一位在天庭身居高位,专司掌管星斗运转的白发星君,轻轻地叹了口气,对着身旁一位同僚摇头道:“听听,听听,便是那位老爷自己说来,这桩事,也透着一股子说不清的委屈。”

“千年已过,也不知在紫霄宫中,他老人家是否放下了。”

他身旁那位同僚,原先也是截教门下,封神之后上了榜,如今在水部任一闲职。

听闻此言,他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低声道:“星君说的是。我家师尊的脾性,便是如此。他老人家心里头,只有师徒情分,没有天数定论。”

“当年之事,若非二师伯做得太绝,他又何至于摆下那等毁天灭地的大阵,与自家师兄拼个你死我活?”

“话也不能这般说。”另一位出身阐教的仙官闻言,忍不住插了一句,“当年大劫起时,师尊便有言在先,让我等紧闭洞府,静诵黄庭,非有师命,不得下山。”

“是你截教门人,自恃神通,屡屡下山干预西周大事,这才一个个应了劫数。这因果,如何能全怪到我阐教头上?”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申公豹一句‘道友请留步’,不知害了我多少同门。他挑起事端,我等同门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是啊!你阐教护短,我截教便护不得了?”

眼看这两边又要争执起来,先前那白发星君连忙摆手,做了个和事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封神的故事(第2/2页)

“罢了,罢了。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如今还提它作甚?你我如今同在天庭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早不是当年那般光景了。”

“说到底,都是道祖门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年那场大劫,你我两教斗得元气大伤,到头来,还不是叫旁人捡了便宜去。”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阵沉默。

在场的神仙,哪个不是人精?

谁不晓得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阐教也好,截教也罢,如今不都在这天庭,受玉帝管辖?

当年在榜上有名,或是肉身成圣的,如今都成了天庭的臣子,再不复往日逍遥。

而那些未上榜的,如阐教十二金仙中的几位,最终也入了西方,成了佛门的菩萨。

一场大劫下来,玄门凋零,佛门大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众人心中各自计较,再去看那镜中,心思便又活络了起来。

这桩天大的事,圣人自己都解不开的死结,如今竟拿去问一个凡夫俗子。

倒要看看,这凡人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道理来。

......

镜中,陆凡跪在雪地里,低着头,认真地思索着。

他自然不知晓这故事背后,牵扯着三界之内最顶层的道统之争。

他只当是听了一桩富贵人家的兄弟阋墙。

他从一个凡人的角度,一个挣扎求生的庶民的角度,去揣摩这桩事的脉络。

良久,他才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踌躇,开口道:

“仙长这桩事,听着是家事,可内里的水,怕是比四海还要深。弟子人微言轻,不过是些村野之见,说出来,怕是污了仙长的耳朵。”

那人影笑道:“但说无妨。贫道今日,便想听听你这村野之见。”

陆凡定了定神,这才接着往下说:

“依弟子看,这桩事的症结,不在于那份苦差事,也不在于谁去谁留,而在于三样东西。”

“哦?哪三样?”

“面子,道理,还有情分。”

陆凡的条理很是清晰。

“您那位二哥,要的是面子。他门下弟子,个个出身清白,是他的脸面。他觉得您门下的弟子,来路混杂,拉低了家里的门风,让他面上无光。所以,他想借着这个由头,将您的人都清出去,全了他的脸面。”

“您呢,要的是道理。您觉得老太爷既然定了规矩,那便该公允。”

“您二哥这般行事,是坏了规矩,失了公道,所以您心中不服,要争这个理。”

“至于那位老太爷,他怕是什么都不要。”

“他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道理,他要的,只是家里和睦,差事有人去办,莫要因为这点事,伤了兄弟间的情分。”

“可如今的局面是,您二哥为了面子,不要情分。您为了道理,也不顾情分。”

“两位这般争执下去,最难做的,反倒是那位老太爷。”

那人影听着,半晌没有言语,似乎是在品咂他这番话。

陆凡见状,胆子也大了些,继续说道:

“弟子觉得,仙长若是硬要与您二哥争这个理,怕是永远也争不赢的。”

“为何?”

“因为这世上的事,往往不是谁有理,谁就能赢。”

“您二哥既已铁了心要护着他的人,您便是将道理说到天上,他也不会听。”

“硬争下去,最终的结果,便是兄弟反目,两败俱伤,叫外人看了笑话,也寒了老太爷的心。”

“到那时,您纵然争来了一时的道理,却输了全部的情分,岂不是因小失大?”

“恐怕,到时候就连那位老太爷也不会向着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