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 第五十二章 三英入青州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第五十二章 三英入青州

簡繁轉換
作者:风吹雨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2 02:39:04 来源:源1

第五十二章三英入青州(第1/2页)

青州城的城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守兵刚换完岗,就见三骑快马自西而来,为首一人白衣胜雪,腰间悬着柄古朴长剑,纵马疾驰间衣袂翻飞,宛如谪仙临尘。紧随其后的是个青衫谋士,羽扇轻摇,看似悠然,眼神却锐利如鹰,将城门附近的布防尽收眼底。最后一人身材魁梧,披着重甲,背后双戟交叉,骑在一匹乌骓马上,气势沉凝如岳,正是英布。

“来者何人?请止步!”守兵队长见三人气度不凡,连忙上前阻拦,却被为首白衣人的眼神一扫,竟吓得浑身一僵,动弹不得。

“靖安王世子有请,烦请通报。”青衫谋士(陈平)羽扇轻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守兵队长这才回过神,不敢怠慢,连忙让人飞马通报。

片刻后,秦武亲自策马赶来,看到三人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色——这三人的气息,竟无一弱于三品境,尤其是那白衣剑客,给他的感觉比主公赵珣还要深不可测!

“三位可是叶先生、陈先生、英将军?”秦武翻身下马,拱手行礼,“主公已在听雪轩备下薄茶,特命末将前来迎接。”

叶孤城微微颔首,不发一语;陈平笑着还礼:“有劳秦校尉。”英布则只是哼了一声,目光落在城门处的守军身上,眉头微蹙——这些士兵虽装备精良,却少了几分铁血之气,显然缺乏实战磨砺。

三人随秦武入城,街道两旁的百姓见了,无不侧目。叶孤城的白衣、陈平的羽扇、英布的双戟,都与青州城的市井气息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

听雪轩内,赵珣正临窗而立,望着庭院里新栽的青竹。听到脚步声,他转身笑道:“三位先生远道而来,赵某有失远迎。”

“世子客气。”陈平率先拱手,“我等奉系统之命辅佐世子,自当尽心竭力。”

叶孤城依旧沉默,只是取下腰间长剑,放在桌上。剑鞘古朴无华,却隐隐有锋芒外泄,赵珣甚至能感觉到剑中蕴含的凌厉剑气——这便是“飞虹”剑,能让叶孤城使出“天外飞仙”的神兵!

英布上前一步,瓮声瓮气道:“末将英布,愿为世子效犬马之劳!但求能有仗打,不负这身武艺!”他性子耿直,最喜沙场搏杀,对权谋算计毫无兴趣。

赵珣大笑:“英将军放心,青州虽暂安,北境却不太平,总有你大展身手的机会。”他看向三人,“叶先生剑法通神,赵某想请你暂掌青州城防,训练一支‘剑卫’,负责刺探情报、清除暗敌;陈先生智计无双,可任军师祭酒,辅佐赵某处理军政要务,规划长远;英将军勇冠三军,便暂代骑兵营统领,操练那五千新军,将他们打造成真正的虎狼之师!”

三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赵珣的安排看似简单,却恰好契合了他们的长处:叶孤城喜清静,掌城防刺探正合心意;陈平善谋划,军师祭酒之职能让他运筹帷幄;英布好征战,统领骑兵正对胃口。

“世子知人善任,陈某佩服。”陈平抚掌笑道。叶孤城微微点头,算是应下;英布更是抱拳朗声道:“末将领命!定让那些新兵蛋子三个月内脱胎换骨!”

正说着,李参军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份卷宗:“主公,西境黑石山传来消息,秦校尉已率人抵达,铁矿储量确实惊人,只是……”

“只是什么?”赵珣问道。

“矿洞深处发现了一批黑衣人,似乎在偷采铁矿,被秦校尉斩杀了十几个,剩下的跑了,看身手像是北境的马贼。”李参军道,“秦校尉怀疑,这些马贼背后有人指使,想染指铁矿。”

英布眼中精光一闪:“马贼?敢在青州地界撒野,末将愿带一队骑兵,去把他们一窝端了!”

赵珣却看向陈平:“陈先生怎么看?”

陈平羽扇轻摇:“黑石山地处青州与北境交界,马贼出没本属寻常,但他们偏在此时偷采铁矿,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依陈某看,多半是北椋在背后授意——北椋近年势力稳固,一直对中原资源虎视眈眈,尤其对铁矿这类战略物资极为看重,怕是想借此试探青州的虚实。”

“北椋?”赵珣皱眉,“徐凤年刚与我们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转头就派人来偷采铁矿?”

“协议是协议,利益是利益。”陈平道,“北椋铁骑虽强,却也需大量铁矿锻造兵器。他们先派马贼试探,若青州应对不力,恐怕会有更直接的动作,甚至可能以此为借口,要求重新划分边境。”

叶孤城忽然开口,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不管是谁,敢动青州的东西,杀了便是。”他指尖在“飞虹”剑鞘上轻轻一弹,一股无形剑气便破空而出,将桌上的茶杯切成两半,切口光滑如镜。

赵珣心中暗惊,叶孤城的实力果然深不可测,这一手“剑气离体”,至少是天象境巅峰的手段!

“叶先生说得是,但杀鸡也要儆猴。”赵珣道,“英将军,你带两千骑兵,即刻赶赴黑石山,协助秦武驻守铁矿,若再遇马贼,不必留活口!另外,查清他们的老巢在哪,给赵某一锅端了!”

“末将领命!”英布兴冲冲地离去,仿佛已经闻到了血腥味。

叶孤城也起身:“属下去城防营看看。”说罢,身影一晃,竟已在数丈之外,身法之快,连赵珣都自愧不如。

庭院里只剩下赵珣和陈平。陈平望着英布和叶孤城的背影,笑道:“世子麾下有这两位相助,如虎添翼啊。”

“陈先生过奖了。”赵珣请他坐下,“先生刚到青州,对当前局势想必已有了解,不知可有什么建议?”

陈平收起羽扇,神情凝重起来:“青州的优势在于军事实力(三十万旧部)和新近获得的资源(铁矿、稻种、棉种),但短板也很明显——粮草不足,民心未附,且处于四战之地,北有北椋虎视,南有南楚,西接西域,东望京城,处处是隐患。”

他顿了顿,继续道:“当务之急,是三件事:第一,尽快将‘金穗稻’推广种植,解决粮草问题,民以食为天,粮草足则民心安;第二,加快铁矿开采和兵器锻造,让英将军的骑兵营尽快换装,形成战斗力;第三,派人去西域,用‘雪绒棉’换取战马和药材,西域的‘汗血宝马’若能引入青州,骑兵战力可提升三成!”

赵珣听得连连点头,陈平的分析一针见血,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推广稻种和棉种需要时间,与西域通商更是阻力重重,怕是没那么容易。”

“事在人为。”陈平笑道,“陈某有一计,可让稻种和棉种快速推广——让官府免费发放种子,再请老农示范种植,秋收后只需缴纳一成收成作为回报,百姓见有利可图,自然争相种植。至于西域通商……可派一支精锐假扮商队,护送‘雪绒棉’过去,先与当地最大的商会建立联系,许以重利,不愁他们不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三英入青州(第2/2页)

“好!就按先生说的办!”赵珣当即拍板,“稻种和棉种的事,让李参军负责;西域通商,就请叶先生从剑卫中挑选人手,务必确保安全。”

两人正商议着,青鸟忽然从外面走进来,递给赵珣一封密信:“主公,北椋送来的,说是徐凤年亲笔。”

赵珣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寥寥数语:“青州铁矿,北椋亦有兴趣,愿以粮食换铁矿,兄若应允,可派人与青州商号接洽。徐凤年。”

“徐凤年倒是消息灵通。”赵珣冷笑,“刚发现铁矿,他就找上门来了。”

陈平看过信,笑道:“这是试探,也是敲打。徐凤年想看看世子对铁矿的重视程度,也想借此试探青州与北椋的关系底线。”

“那该如何回复?”

“拒绝,但要留有余地。”陈平道,“可回信说铁矿乃青州命脉,暂不对外分享,但北椋若有粮食,青州愿以市价收购,数量不限——既表明了立场,又给了他一个台阶,还能借机充实粮仓,一举三得。”

赵珣点头,当即提笔回信,按陈平说的意思写好,交给青鸟送走。

三日后,英布从黑石山传回捷报:不仅剿灭了偷采铁矿的马贼,还顺藤摸瓜端了他们位于北境边缘的老巢,抓获了两百余人,缴获战马五十匹,更重要的是,从马贼首领口中审出了实情——这些马贼确实是受北椋边军暗中指使,意在掠夺铁矿资源,同时试探青州的防御强度。

“北椋果然是幕后黑手。”赵珣看着密报,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徐凤年一面派人与我谈粮食交易,一面纵容马贼偷采铁矿,手段倒是不低。”

陈平道:“北椋势力庞大,底蕴深厚,行事向来如此,明里一套暗里一套。陈某建议,派英将军率骑兵营北上,以‘清剿马贼’为名,在边境进行一次威慑性军演,敲打一下北椋边军,让他们不敢再轻易越界。”

“同时,让叶先生的剑卫暗中调查北椋在青州的商号和据点,看看他们安插了多少眼线。”赵珣补充道,“北椋想玩阴的,赵某奉陪到底。”

英布接到命令时,正在骑兵营操练新兵。他将双戟往地上一顿,声如洪钟:“儿郎们!主公下令,随我北上,让北椋的人看看咱们青州铁骑的厉害!谁敢不服,就用这双戟说话!”

五千新军虽多是新兵,但在英布的严苛训练下已初见锋芒,闻言齐声呐喊:“愿随将军征战!”声浪直冲云霄,连营外的飞鸟都被惊起。

与此同时,叶孤城也开始行动。他挑选了五十名精通潜行刺杀的士兵,组成“剑卫”,昼伏夜出,短短几日便摸清了北椋在青州的商号和据点。这些据点多以绸缎庄、药材铺为掩护,表面上是做生意,实则在收集情报,甚至暗中拉拢青州官员。

“今夜动手,清理外围眼线,核心据点暂时不动,留着做饵。”叶孤城的声音在暗夜里响起,带着刺骨的寒意。五十名剑卫如同鬼魅般散开,悄无声息地潜入各个外围据点。

一夜之间,青州城内数十处北椋眼线被拔除,北椋在青州的情报网遭受重创。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时,街道上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些突然歇业的店铺,暗示着昨夜的风暴。

李参军的稻种和棉种推广也进展顺利。官府免费发放种子,还有老农手把手教学,百姓们见“金穗稻”长势喜人,“雪绒棉”纤维细长,都动了心,纷纷报名种植。李参军趁机组织民夫修建水渠,改良土壤,青州南部很快就出现了大片的稻田和棉田。

西域通商的队伍也出发了。叶孤城亲自挑选的二十名剑卫,伪装成商队护卫,护送着第一批“雪绒棉”向西而去。为首的是个老商人,曾在西域行商多年,熟悉当地风土人情。陈平特意给了他一箱黄金,让他务必与西域最大的“楼兰商会”建立联系。

青州城的变化,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北椋边军在青州边境的军演威慑下收敛了许多,南楚的探子频频出现在边境,京城的目光也再次投向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

听雪轩内,赵珣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铁矿日产量已达千斤,足够精工坊锻造兵器;水稻和棉花长势良好,秋收可期;骑兵营在英布的操练下日益精锐;叶孤城的剑卫如同无形的网,守护着青州的安全;陈平则为他规划着更长远的蓝图……

“陈先生,你说徐凤年现在在做什么?”赵珣忽然问道。

陈平笑道:“多半在北椋王府,看着青州的情报皱眉吧。他没想到世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青州,还能如此强硬地回击北椋的试探,这打乱了他的布局。”

“只是开始而已。”赵珣望向窗外,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青州不是终点,是起点。总有一天,赵某要让青州的铁骑,与北椋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

陈平看着他年轻却充满锐气的脸庞,心中暗暗点头——这位青州世子,不仅有系统相助,更有雄才大略和杀伐果断,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就在这时,叶孤城从外面走进来,手中拿着一枚刻有“北椋”二字的令牌:“这是从眼线据点搜出来的,北椋边军的制式令牌。看来他们在青州经营已久,这次偷采铁矿只是第一步。”

赵珣接过令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北椋敢在青州布下如此多的眼线,显然对青州觊觎已久,这次马贼被剿灭,难保不会有更激烈的报复。

“看来,平静的日子不多了。”赵珣将令牌捏在手中,“陈先生,英将军的骑兵营,还需加快训练进度。”

“陈某明白。”

青州的风,再次变得凛冽起来。北境的狼烟、西域的驼铃、京城的暗流、南楚的窥伺……无数的势力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赵珣知道,他必须做好准备。以青州为基,以系统为刃,以叶孤城、陈平、英布为爪牙,在这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夜色渐深,听雪轩的灯火彻夜未熄。赵珣和陈平对着地图,规划着下一步的行动,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青州的未来,甚至改变天下的格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