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从婴儿开始修行 > 第69章 抽象才是艺术

从婴儿开始修行 第69章 抽象才是艺术

簡繁轉換
作者:张悬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22 14:54:48 来源:源1

第69章抽象才是艺术(第1/2页)

北境不兴佛,也不信道。

不仅仅是因为赵擎山,还因为这里的多年战火让百姓们发现,祈求祷告没有半点屁用。

儿子还是没回来,丈夫还是被埋进了土里,大荒就像一个专为戳破谎言的机器,让人们对所谓信仰再没了信任。

当然,也有极小概率愿望成真者,他们有一部分人因此常年烧香拜佛。

而绝大多数的北境人,更信自己,更信人定胜天。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真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人们也会抓住信仰这根能短暂抚慰心灵的救命稻草,去拜一拜,磕一磕...

总结的话,对北境人来说信仰就是块砖,什么时候有用什么时候搬,没用的时候扔一边。

所以,祈灵寺一直香火不盛,近些年才有所好转。

这主要源于世子出生后,北境的百姓都希望王妃留下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比如殿下第一次开口,本来想骂娘,却叫了一声妈的那个夜晚,整座城都因他而情绪激动,不仅人满为患,寺内每一颗树都被挂满了祈福的许愿带,铜鼎里的香灰没用一个时辰就已经满载而溢。

后来殿下每年生日时,城里也会来很多人,用自己的银子为他祈福。

自然,步入祈灵寺后,就会看到了很多很多祈福用的许愿红绸。

这些红绸挂在树上,缠在栏杆,吊在横梁,随风飘在凉亭里无处不在。

所以无论赵乘风左看右看,都能看到其中有自己。

“殿下今年三岁了,希望他身体健康,多多读书。”

“世子会叫妈了,王妃一定听到了,希望上天保佑他好好的长大啊。”

“希望世子长的别像王上。”

“愿世子无病无灾,佛陀垂怜。”

“愿世子万万不要被吓坏,日后遇事也如今日都会逢凶化吉。”

……

很多期望,很多祝福。

这些年其实无时无刻都存在。

赵乘风当然明白这些厚爱,都来源于为了北境舍去性命的娘亲,但他也非常感激,以至于走着走着,越走心中越是温暖。

于是,他更加无法原谅这座寺庙贩卖娘亲的神像。

因为北境人可能不信佛,不信道,但会信她。

用她来骗银子,真应该千刀万剐。

“怎么了?”

“没事。”

钟姨察觉到了世子的异样,也明白由来,连忙蹲下帮他整理了一下眼皮:“别绷不住啊,临时弄的不结实。”

赵乘风回了句土的掉渣,一般烂俗偶像剧才会说的骚话:“当然不会哭,王冠会掉。”

钟姨偏偏理解了,温和一笑,揉了揉他的小脑瓜:“走,和我进去看看佛陀。”

赵乘风看了一眼此时正随着法源和尚走进一座旧旧侧殿中的孙长河,估计金牌销售还得推销一阵子。

“没事,你孙叔沉的住。”

“真沉得住?我刚才已经感觉到他..”

“沉不住早给那和尚剁碎了。”

钟姨拉着他的小手,走进了香气浓郁的正殿之中。

此时正殿中人不多,三三两两,香火看似仍然不盛,几个大和尚也不打扰,该扫地扫地,该念经的念经,该敲木鱼的敲木鱼。

两人也并未引起关注。

赵乘风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殿宇中央处所矗立金佛。

这个世界上的佛没有花样百出,只有一尊佛,叫做佛陀。

此时殿宇中的佛像金身端坐莲台,低垂的眼睑下流转着慈悲的眸光,左手结印,右手垂落,似要抚平世间万千愁绪。

钟姨上前跪在了蒲团上,不知她心里说了些什么,但不片刻她便站起,拉着默然站在一旁得赵乘风,继续往下一个殿宇走去。

佛门在西域最盛,与慈摘苑自然关系密切。

钟姨出身慈摘苑,还是前代圣女,信佛应该是不信的,毕竟这么多年来也没拜过,但既然来了给佛陀一些尊重是一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9章抽象才是艺术(第2/2页)

与钟姨走向下个殿宇,这殿里则空无一人。

祈灵寺有八殿,殿殿都是佛陀,只是不同化身法相不同。

钟姨这次没跪,只是上了三支香。

然后两人就这般走走停停,一直来到了寺庙深处。

在来到最后一座殿宇前时,赵乘风心中琢磨,其实祈灵寺的事最后还是得看他爹赵擎山得知后的意思,就是不知孙叔现在是不是已经人赃俱获了。

正若有所思时,他瞥见了不远处,有位束发戴巾,衣衫布料一看就价值不菲,背着个竹编箱子的文士正对着墙面壁。

赵乘风因服饰一模一样看着这背影眼熟,于是记忆中的人与眼前这背对着他面冲着墙的重合。

正是镇北王赵擎山凯旋,王府请来的画师。

那日画完全家福后,赵乘风还和他有过对话。

当时画师很满意全家福,但不满意之前那幅画赵擎山第一次见赵乘风时,将世子抱起,殿下却一脸嫌弃的模样,正在修改。

赵乘风瞅了瞅却觉得挺好,看他痴迷于画作,抓耳挠腮怎么改都觉得不对的模样说了句:“有时候,瑕疵才是艺术。”

画师闻言愣住了,世子殿下也说完这句话就去吃涮肉了。

两人自此再没见过,赵乘风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此时见他面对墙壁,却摇头晃脑,双手没有把住的动作,反而手舞足蹈,反正一定不是在撒尿,心生好奇就走了过去去。

钟姨扫了一眼,也看到了那画师,在北境搞文艺的人不多,这装束又没变,一眼认出,自然便放世子去了。

待她走进最后一间殿宇时,赵乘风也来到了画师身旁。

没有和他打招呼。

毕竟世子也变成了一脸倒霉模样的小孩,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了寺庙上的灰墙上,有些勾勾勒勒,横横竖竖。

赵乘风没看懂,不明所以时,那画师却看的特别投入专注。

不片刻他还用力击掌独自惊叹:“好一副临北众生图!”

赵乘风不由得侧昂头:“临北在哪儿?众生在哪儿?”

画师这才发现身边站了好似十来岁的小孩,臊眉耷眼。

可能是不甘寂寞,急于与人分享,也不管身边站着的是谁了,画师指着两条线和半个月:“你看,这是临北城的北城墙!”

赵乘风:“……”北城墙他熟,但他看着这简单的线条组合成一起,只能看出像手电筒。

“你看这是镇北王府!”

赵乘风:“……”镇北王府他更熟,但他看着简单的横竖,怎么看也就能看出像个吹风机。

“你看,这里就是祈灵寺!”

赵乘风看着像刮胡刀...

“你怎么不说话?”

“我没看出来啊...”

画师哀叹,摇了摇头压制住了自己的分享欲,幽幽的来了句:“看来法义大师的画作,也只有我能欣赏了!”

正说着,远处走来位小和尚,约莫十三四岁的样子,手里拿了个瓢,瓢里盛满了清水。

倒是卖相极佳,年纪虽小,唇红齿白,俊俏端正,一身洗到掉色的僧袍,衬得模样更加清秀可爱。

只是不知为何,他的小脸色中却带有些许沉重,但也正是这丝沉重,让他看起来有一种悲天悯人之感。

“白大家,你怎么又来了。”

画师原来姓白,见到这小和尚立刻自惭形秽:“法义大师,万万不可叫白某大家,你才是真正的大家!”

赵乘风看到了原作者,就抬起手指,指着墙上的勾勒横竖问道:“这真是临北城?”

法义看了眼这小孩,以为是白大家带来的,自是用清凉的声音回应:“正是。”

赵乘风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灰墙上的横横竖竖,歪歪斜斜,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抽象画?

抽象才是艺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