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东北邪乎事儿 > 第一卷 第10章 关东鬼戏

东北邪乎事儿 第一卷 第10章 关东鬼戏

簡繁轉換
作者:巷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0:27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0章关东鬼戏(第1/2页)

木屋的一侧墙壁上还挂着一张狼皮,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东西。

老猎人拿出一个坛子和两个黑瓷碗道:“爷们,喝口浆子压压惊。”

马师傅笑着接过,连寻思都没寻思一下,一仰脖,一碗酒直接干了,猎人续酒道:“你看看这事整的,我寻思你们是进山寻宝的呢。”

马师傅哈哈一笑,拱手道:“好酒,真是好酒,俺们上来就是找两根鬼参,找到了直接下山,老哥怎么称呼?”

“叫我老王头就行,在山里生活一辈子了,也没人叫我名,哎?小爷们你喝酒呀。”老猎人看着我说。

我有些为难,在此之前,我还没喝过白酒,见我没反应,马师傅立马变了脸道:“小兔崽子,赶紧喝呀,人家老前辈给你倒的酒。”

我硬着头皮把酒碗端到嘴边,那味道,闻一下都上头,估计得有个六七十度,本来想浅尝一口,但马师傅看我的眼神异常严厉,没办法,只能玩命喝了。

可能我天生就是个酒鬼,白酒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喝,反而十分顺滑,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反正就是那逼玩意一放嘴里,我人就得劲。

老猎人在炉子上给我们烤了地瓜,没有下酒菜,我们就着山枣喝酒,一边烤火,一边喝酒,酒一上头,话也就多了。

马师傅照例说了一下自己是什么什么山上下来的,师从谁谁谁,反正就是交代了底细,顺便还把我的身世交代了一下。

老猎人说他今年都八十多了,生在山场子,长在山场子,一辈子没下过山,就守着这片老林子过活。

用老猎人的话说“山清水秀,有吃有喝,要啥有啥,还去那浑浊的世间干什么?”

酒越喝越上头,我也有了些醉意,看道士已经是两个脑袋四个眼。

马师傅说:“老前辈,您常年守着老林子,知道哪有鬼参吗?”

“鬼参这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你说说哪有那么凑巧的事,人刚死,鸟屎就拉人身上了。”

我不解道:“爷,不对呀,不是长在坟包上也行嘛。”

老猎人笑着摆手道:“不一样,不一样,人将死未死,或者刚断气的时候,身体内的血脉还有流动,人参在人肉上生根发芽,那样的鬼参药劲儿才猛,要是落在人嘴里,那才是世间的极品鬼参,就像这酒一样,它有淡酒,不也有烈酒嘛。”

这话给马师傅听上头了,他道:“对,反正都进山了,咱们就找最好的,到时候别因为药劲不够影响我老道的名声,老前辈,您给指条道,哪能找到鬼参?”

老猎人抿了一口酒道:“我在老林子里活一辈子,也没见过上好的鬼参,要不然你们去杀鬼岭碰碰运气。”

杀鬼岭三个字一出,我后背瞬间出了一层冷汗,在我的认知中,那地方和十八层地狱有得一拼,我没去过那,但听村里老人说过杀鬼岭。

据说杀鬼岭是块宝地,那有一条河,河床上都是狗头金,阳光洒在上面,金光灿烂。

河岸两侧更不得了,都是千年人参,一个挨着一个,人参光须子就一米多长,附近的老林子里遍布山精地灵,说夸张点的话,连麒麟凤凰都在那修炼呢。

但杀鬼岭虽然都是宝,进去也方便,可就是出不来,是一个有去无回的地方。

说生存率百不存一都是多说了,百十年间进去了千八百人,只有一个人出来了,他身上挂满了千年人参,但人已经疯了,对着谁都是傻笑,有人说他是**出来了,魂扔在杀鬼岭了。

没有人知道杀鬼岭里面有什么说道,反正就是进去了就出不来,一些说法都是口口相传,其中难免添油加醋。

据说民国时期,有一伙关东山的土匪去杀鬼岭,当时只留下一个半大孩子在外面看守马匹,而这群土匪刚踏进杀鬼岭就遇到了邪乎事,一群人排成一个圈,就绕着一棵老柏树转圈,绕了好几天,先倒下来的人被后面的人踩得血肉模糊,几天后,没被踩死也都累死了。

诡异的是旁边还有一个比狗还大的黄皮子,这群人绕一圈,那黄皮子就点下头,好像在给他们数数一样。

反正那地方就是很邪乎,这也是为什么叫杀鬼岭,因为那地方鬼进去都出不来。

也不知道马师傅是喝多了还是吹牛逼,他呵呵一笑,咧嘴道:“去杀鬼岭也行,找不到鬼参溜达溜达也行。”

我心里暗骂:“你以为那地方是窑子呀,想溜达就溜达,窑子要钱,杀鬼岭要命,鬼打墙、麻达山,黄皮子迷人,碰到哪个都得没命。”

老猎人哈哈大笑道:“好胆量,好胆量,今天吃饱喝足迷瞪一觉,明天老头子跟你们进山闯一闯,咋地也能搭把手。”

“来,喝酒。”

我心里把马师傅八辈祖宗都骂遍了,他说上山是找鬼参,可没说用命换鬼参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0章关东鬼戏(第2/2页)

等等,马师傅上山前和苦主说过要等十天,十天要是回不去就是死外面了,卧槽,这狗贼老道心里和明镜似的,杀鬼岭就是他最后一张底牌。

妈了个巴子的,他活够了,小太爷才多大呀,还没尝过娘们呢。

不行,我可不能和马师傅去玩命,于是我低声道:“明天你俩去吧,我去了也是累赘,我留下来看家,我看家看的好。”

“嗨,这破木排子有啥看的,谁爱住谁住,咋地,谁住一宿能把我炕搬走了呀。”老猎人道。

我心里这个气呀,马师傅笑着道:“谁不去都行,你许少爷得去呀,少了你这事能办成嘛?”

我恨得把后槽牙咬得嘎嘣响。

可能是很久没见过活人了,老猎人表现得十分亢奋,虽然他话不多,可喝酒绝对不含糊,不管老道士说什么,又或者我说什么,老猎人上来就是一句“来,喝酒”。

马师傅也是来者不拒,举杯就干,喝到最后,那浓烈的白酒到嘴里就像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而且我也有一些神志不清,或者说恍惚,时而清醒,时而迷离,有时候一睁开眼睛,我还得反应一会是在喝酒。

酒至兴处,老猎人还唱上了小曲,唱的是啥我一个字没听清,但唱的挺好听的。

我还贱兮兮地用筷子给老猎人敲节奏,恍惚间我看见马师傅的脸上闪过一丝恐惧,那表情转瞬即逝,一时间都在怀疑是不是我看错了。

不对,就是恐惧,第一次见马师傅是这个表情,我的酒也醒了几分。

他在怕什么?

可能是心理作用,我越看马师傅,越觉得他不对劲,等老猎人唱完,我趁机道:“走,师父,出去放个水去。”

马师傅哈哈大笑道:“真是小逼崽子,狗肚子里装不了一壶酒,走,我带你去。”

刚踏出木屋,我的后脖领子就被马师傅掐住了,他好像脚下生风,拎着我快步走出百十来米,我也不敢多问,尽可能地跟着他倒腾腿。

马师傅也是缺德,有好道他不走,非得走一些突起的石头,我踉踉跄跄地走得十分吃力。

一直走到了一棵老柏树下面,马师傅直接将我按蹲下了,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还没站稳身体,他奇长的手指就伸入我的喉咙了,也不知道他的手法是不是跟小东洋学的,反正我稀里哗啦吐了一地,喉咙辣的我喘不上气。

“师父,哇~呕……你要干啥呀?”

“精神精神,随时准备跑。”

“为啥呀?”

“你可知道老猎人唱的是什么?”

“什么呀?”

“关东鬼戏。”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喝了一肚子热酒也算是彻底醒了,虽然原来没见过,但是我对关东鬼戏也是有了解的。

马师傅拍了拍我道:“你就当不知道,心里有数就行,一会咱们还得回去。”

“回去?疯了呀,还回去干嘛?”

“周围都是机关,没有他带路,咱们走不出去了。”

我瞬间明白了马师傅为什么非得找凸起的石头走。

我大概了解猎人的机关,不仅花样多,而且杀伤力极强,比如挖一个两米多的深坑,坑底密密麻麻都是一尺多长的尖木,坑口再盖上松针杂草,老虎掉进去都得来个万箭穿心,更别说人了,还有难以计数的捕兽夹,踩上一个,不说夹掉脚丫子,至少脚脖子也得来个骨折。

“他是唱鬼戏的,咱们回去不也是送死吗?”

“妈了个巴子的,走一步看一步吧,你小子机灵点。”

我的酒算是彻底醒了,心里一阵发寒,生在大兴安岭,我对关东鬼戏还是有点了解。

关东鬼戏和传统鬼戏不一样。

传统鬼戏也叫作傩(nuo二声)戏,起源于商朝时期。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传统的傩戏是祭神跳鬼、驱瘟避疫的仪式,后来慢慢发展了成为一种特殊的戏曲。

最初的时候,傩戏都是天子下令,命国内巫师组织臣民跳傩戏,秦汉之后,这种辟邪的方式开始在民间流传,目的也由驱鬼逐疫而为酬神纳吉。

唱戏之人身穿夸张戏服,头戴青铜鬼面具,舞姿模仿与扮演神鬼的动作形似,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

而关东鬼戏是真真切切的鬼戏,唱戏之人头戴野猪头面具,身披百家布条,手拿人皮鼓,脚踩摄魂铃。

唱戏之人也并非寻常之辈,不说是萨满或者出马仙,反正都得有点道行,唱的戏文也是由鬼文书写,发音更是听不明白。

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给人听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