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四十七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三)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四十七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三)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04 15:14:41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三)(第1/2页)

回到铁铺,张老板正在炉膛里烧着通红的铁块。“听说了?”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你小子,比你爹当年还能折腾。”

林夏把剑坯放在铁砧上,拿起锤子:“张叔,帮我开刃吧。”

“不急。”张老板往炉膛里添了块煤,“等沈公子回来,让他亲自开。”

林夏看着跳跃的火苗,突然笑了。他想,沈公子一定会回来的,等春天来了,运河里的冰化了,载着他的船就会顺着河水,慢慢靠近徐州城的码头。

到那时,他要把这把剑,亲手交到沈知言手里。还要告诉他,徐州城的人,都在等着他呢。

惊蛰那天,徐州城落了场桃花雪。林夏蹲在铁铺门口磨凿子,看见王婆子挎着竹篮从巷口走过,篮里的荠菜绿得冒油。

“小林,给。”王婆子塞给他一把嫩荠菜,“晚上让客栈老板娘给你做荠菜团子吃,败败火。”

林夏刚要道谢,就见张老板从外面跑进来,脸冻得通红:“出事了!王知府被摘顶戴了!”

铁铺里正在拉风箱的小伙计手一抖,风箱杆“哐当”撞在铁砧上。“真的假的?”小伙计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叫狗剩,爹娘去年在运河沉船事故里没了,张老板收留了他。

“还有假?”张老板往炉膛里啐了口唾沫,火星子溅起来,“听说巡抚大人在沈案卷宗里查出王知府贪墨河工款的证据,连夜就把人拿下了!”

林夏手里的凿子“当啷”掉在地上。他想起王知府那张总是油光锃亮的脸,突然觉得解气。

“沈公子那边呢?”林夏捡起凿子,手心有些发烫。

“听说沈大人已经放出来了,”张老板搓着手,眼睛发亮,“沈公子估计这几日就到徐州!”

狗剩蹦起来:“太好了!林哥,咱们是不是该去码头接沈公子?”

林夏咧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对,得把那把剑擦亮了。”

他转身冲进锻打间,将那柄镔铁剑坯取出来。剑坯已经开了刃,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他用细砂纸一遍遍打磨,直到剑身映出自己的影子,才用红绸子仔细缠好。

第二天一早,林夏揣着剑去了运河码头。春汛刚过,河水涨得满满的,载着粮食的漕船一艘接一艘驶过,船工的号子声震得岸边的柳树都在晃。他找了块青石坐下,看着往来的客商,心里像揣了只兔子。

“小林?”

林夏猛地回头,看见沈知言站在不远处,穿着件藏青布袍,比去年清瘦了些,眼睛却亮得很。

“沈公子!”林夏慌忙站起来,红绸子没系紧,剑“啪”地掉在地上。他手忙脚乱地去捡,脸涨得通红。

沈知言笑着走过来,弯腰拾起剑:“这剑……是你打的?”

“嗯。”林夏挠挠头,“本想等您回来开刃,张叔说我手艺不到家,他帮着开了。”

沈知言拔出剑,寒光闪过,映得他眼底都是笑意:“好剑。比我在南京见过的那些名家打造的还好。”他把剑插回鞘,“走,去铁铺看看。”

路过王婆子的摊子时,那妇人老远就喊:“沈公子回来啦!”她往沈知言手里塞了个柿饼,“尝尝,今年新做的。”

沈知言咬了口柿饼,甜香漫开来:“王婆,您的手艺又精进了。”

“那是,”王婆子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小林天天帮我劈柴,我能不给他留最好的?”

林夏在一旁听着,耳朵红得像庙里的关公。

到了铁铺,张老板非要拉着沈知言喝酒。几杯米酒下肚,张老板的话就多了起来:“沈公子,您是不知道,去年您走后,小林这孩子遭了多少罪。有人说他是奸党余孽,砸我们铁铺的门,府学里还有人扔他的书……”

“张叔!”林夏想拦,已经来不及了。

沈知言看向林夏,眼神里带着歉意:“对不起,连累你了。”

“不怪您。”林夏低下头,“周先生说,读书人要行得正坐得端,我虽然不算读书人,可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沈知言拿起桌上的剑,轻轻摩挲着剑鞘:“这剑叫什么名字?”

“还没起名。”

“就叫‘守心’吧。”沈知言把剑递给林夏,“守住本心,方得始终。”

林夏接过剑,觉得这两个字比铁块还沉。

沈知言回徐州后,沈记布庄重新开了张。只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整日摇着折扇闲逛,而是忙着清点账目,拜访商户,常常忙到深夜。林夏依旧白天在铁铺干活,晚上去府学读书,只是偶尔会绕到布庄,帮沈知言整理账本。

“这些数字看得我头疼。”林夏对着账本皱眉头,“为什么收的银子和支出对不上?”

沈知言凑过来看,指尖点在“漕运损耗”几个字上:“这是常有的事。运河上的帮派多,每吨货要抽三成的过路费,官府不管,商户只能自认倒霉。”

“凭什么?”林夏攥紧了拳头,“他们这不是抢吗?”

“你以为王知府为什么贪墨河工款?”沈知言叹了口气,“运河帮派背后有人撑腰,他不敢得罪,只能从别处挪银子。”

林夏想起爹当年就是在运河上运铁时出的事,船沉了,人也没了。当时官府说是意外,现在想来,恐怕另有隐情。

“沈公子,”林夏的声音有些发颤,“我爹的事……”

沈知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当年负责漕运的把总还在徐州,或许他知道些什么。”

没过几日,去查访的伙计回来,带来个坏消息:那个把总三天前死在运河边的妓院里,官府定论是醉酒失足。

林夏手里的算盘“啪”地散了架,算珠滚了一地。

“别冲动。”沈知言捡起算珠,“这事蹊跷,背后肯定有人不想我们查下去。”

“那怎么办?”林夏的眼睛红了,“我爹不能就这么白死了!”

“等。”沈知言的声音很沉,“现在打草惊蛇,只会让幕后黑手更警惕。我们得找到确凿的证据。”

那天晚上,林夏在锻打间坐了一夜。他把爹留下的木牌放在铁砧上,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木牌上的“林”字像是在流泪。他拿起锤子,一下下砸在铁块上,仿佛这样就能把心里的憋屈都砸出去。

天亮时,他打出了一枚铁牌,上面刻着“漕运”两个字,笔画深得能嵌进指甲。

初夏的徐州城格外热闹,运河边的戏楼天天唱着《桃花扇》,码头上的客商络绎不绝。林夏的铁匠铺接了个大活——给漕运衙门打五十把砍刀。

“这活儿不能接。”沈知言听说后,急忙赶来铁铺,“漕运衙门的都头是运河帮派的人,你给他们打刀,等于帮着他们欺压百姓。”

“我知道。”林夏正在给铁块加热,火苗舔着他的脸,“但我想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三)(第2/2页)

“试什么?”

“我在刀里做了手脚。”林夏压低声音,“刀脊里嵌了铅块,看着结实,实则用不了三个月就会断。”

沈知言愣了愣,随即笑了:“你这孩子,心思越来越活络了。”

“张叔教我的。”林夏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对付恶人,不能硬碰硬。”

五十把砍刀交货那天,漕运都头亲自来取。那是个独眼龙,脸上有道疤,从额头一直延伸到下巴。他拿起一把刀,在手里掂量着:“小子,手艺不错啊。”

“大人过奖。”林夏低着头,手心里全是汗。

独眼龙突然拔刀,对着旁边的木桩砍下去。“咔嚓”一声,木桩断成两截。他满意地点点头:“赏!”

伙计递过来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林夏接过来,感觉像接了块烙铁。

等漕运衙门的人走了,张老板才啐了口:“这独眼龙手上至少有三条人命,当年你爹的船出事,就是他当值。”

林夏的手猛地收紧,钱袋里的铜钱硌得他掌心生疼。

夜里,林夏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独眼龙脸上的疤,想起爹留下的木牌,悄悄爬起来,往运河边走去。月光下的运河像条银带,停泊的漕船安静地伏在水面上,像一头头巨兽。

他正想转身回去,忽然听见船舱里传来说话声。

“……那铁匠铺的小子,看着老实,别是沈知言的人。”

“怕什么?一把破刀而已。再说,他爹的事,咱们手里有把柄……”

林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悄悄绕到船尾,透过窗缝往里看。只见独眼龙和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正在喝酒,桌上还放着本账簿。

“王知府虽然倒了,但巡抚那边还得打点。”官服人抿了口酒,“这是这个月的孝敬,你亲自送去。”

独眼龙拿起账簿翻了翻,突然笑了:“还是李通判高明,借漕运的名义捞钱,神不知鬼不觉。”

林夏的心跳得像擂鼓。他认出那个官服人是徐州府的李通判,平时总装作清正廉明的样子,常去府学给学生们讲《论语》。

他正想再听,突然脚下一滑,踢到了船板。“谁?”独眼龙大喝一声。

林夏转身就跑,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钻进旁边的芦苇荡,泥水溅了满身。独眼龙的刀砍在芦苇上,发出“唰唰”的声响。

“抓住他!”独眼龙的声音像狼嚎。

林夏拼命往前跑,突然脚下一空,掉进了一个泥坑。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越陷越深。眼看独眼龙就要追上来,突然有人从背后拉住他,将他拽了出来。

“跟我走!”是沈知言的声音。

两人在芦苇荡里七拐八绕,终于甩掉了追兵。趴在草地上喘气时,林夏才发现沈知言的胳膊被刀划了道口子,血正顺着袖子往下淌。

“您怎么来了?”林夏的声音发颤。

“看你没回客栈,就知道你出事了。”沈知言撕下布条包扎伤口,“你听到什么了?”

林夏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说了。沈知言的脸色越来越沉:“果然是李通判在背后搞鬼。你爹的船,肯定是他们沉的。”

“那本账簿……”

“是证据。”沈知言握紧了拳头,“有了它,就能扳倒李通判,还你爹清白。”

可怎么才能拿到账簿呢?林夏看着远处漕船的影子,突然有了主意。

三日后,徐州城传遍了一个消息:张记铁铺的林夏疯了,拿着把刀要去杀漕运都头,被抓住关了起来。

沈知言去牢房看他时,林夏脸上还有伤,嘴角却带着笑:“按计划行事。”

“你确定要这么做?”沈知言摸了摸他的头,“太危险了。”

“放心。”林夏眨眨眼,“我藏了东西在鞋底,他们搜不出来。”

当天夜里,独眼龙提着酒来到牢房:“小子,想活命吗?”

林夏抬起头,眼神涣散:“我要杀了你……你是凶手……”

“嘿嘿,”独眼龙灌了口酒,“知道太多,可不是好事。不过你要是肯说出沈知言让你做什么,我就放了你。”

林夏突然扑过去,抢过酒壶往嘴里灌。独眼龙没防备,被他推倒在地。林夏把酒壶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来人啊!犯人疯了!”独眼龙大喊。

狱卒冲进来,将林夏按在地上。他挣扎着,嘴里胡言乱语:“我爹在水里喊我……他说船底有洞……有洞……”

独眼龙的脸色变了变,挥手让狱卒出去:“你爹的船,确实有洞。”他蹲下来,凑近林夏的耳朵,“是我凿的。谁让他不肯交保护费。”

林夏的身体僵住了,指甲深深抠进掌心。他猛地转头,眼里闪过一丝清明:“我知道账簿在哪。”

独眼龙眼睛一亮:“在哪?”

“你放我出去,我带你去拿。”林夏的声音嘶哑,“那东西……能换很多钱。”

独眼龙犹豫了片刻,解开了林夏的镣铐:“别耍花样。”

两人趁着夜色溜出牢房,往运河码头走去。林夏故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引着独眼龙往沈知言约定的地点走。快到码头时,他突然大喊:“就是他!杀人凶手!”

埋伏在周围的捕快一拥而上,将独眼龙按住。沈知言从暗处走出来,手里拿着块火折子:“李通判,别躲了。”

李通判从树后走出来,脸色惨白:“沈知言,你敢设局害我?”

“害你的是你自己。”沈知言举起手里的账簿——那是林夏藏在鞋底带出来的,“这些年你贪墨的漕运款,都在这里记着吧?”

李通判还想反抗,却被赶来的巡抚大人拦住。“李大人,跟我回府衙聊聊吧。”巡抚的声音冰冷。

原来沈知言早就把证据交给了巡抚,只等李通判自投罗网。

林夏看着被押走的独眼龙和李通判,突然觉得浑身无力。沈知言扶住他:“都结束了。”

“我爹……”

“会还他清白的。”沈知言看着运河上的月光,“徐州城的水,该清一清了。”

那天晚上,林夏做了个梦。梦见爹站在运河边,对着他笑。水面上漂着艘小船,船上放着把剑,剑鞘上刻着“守心”两个字。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林夏摸了摸枕边的“守心”剑,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剑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想起沈知言说的话,守住本心,方得始终。

他起身下床,往铁铺走去。路过府学时,听见周先生正在讲课:“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林夏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徐州城的春天,真的来了。运河里的冰化了,岸边的桃花开了,一切都像刚被水洗过似的,干净而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