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04 15:14:41 来源:源1

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第1/2页)

宣和三年,江南的雨带着三分缠绵,打湿了临安城的青石板。林夏蹲在“墨香斋”的门槛边,指尖捻着半块断裂的狼毫,眼神却黏在斜对面武馆前那柄寒光凛凛的长剑上。

武馆的主人姓凌,名啸风,据说曾是禁军教头,因得罪权贵才避居江南。此刻他正握着剑柄,剑尖斜指地面,雨水顺着剑脊滑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出剑要如笔走龙蛇,收势需似墨落留白。”凌啸风的声音裹着雨丝飘过来,林夏听得一怔——这话竟与先生教他写楷书时说的“起笔藏锋如蓄势,收笔回锋似敛气”如出一辙。

林夏今年十二岁,是“墨香斋”掌柜的养子。掌柜苏文清是个落魄秀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林夏考取功名,可林夏对四书五经兴趣寥寥,反倒对笔墨纸砚有着天生的亲近,更对武馆里的刀剑魂牵梦萦。

“又在偷看?”苏文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一卷刚写好的《兰亭序》摹本。林夏慌忙站起,把断毫藏在身后,却被苏文清抓了个正着。“笔墨是用来修身养性的,刀剑是杀伐之物,你一个读书人,总盯着那些做什么?”

林夏咬着唇,小声反驳:“先生说,字如其人,剑亦如人。林教头说剑法如书法,说不定……说不定笔墨和刀剑,本就是一回事呢?”

苏文清愣住了,随即叹了口气,把摹本递给林夏:“你这孩子,心思总在偏处。罢了,今日先生有事,你先把这《兰亭序》摹十遍,若写得好,我便允你去武馆外多站半个时辰。”

林夏眼睛一亮,接过摹本就冲进了书房。案上的砚台刚磨好墨,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左手握住毛笔——这是他从小的习惯,别人都说左手写字不成体统,可他左手握笔时,手腕更稳,笔锋也更灵动。蘸墨、起笔,“永”字的第一笔横画缓缓铺开,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竟隐隐有几分剑刃划破空气的利落。

窗外的雨还在下,武馆那边不时传来剑风呼啸。林夏写着写着,忽然觉得左手的笔和想象中右手握剑的姿势渐渐重合,横如劈剑,竖似直刺,撇若撩剑,捺像斩击。等他回过神时,十遍《兰亭序》已写完,最后一个“之”字的捺脚,竟带着几分剑势的凌厉。

苏文清进来检查时,看着案上的字,眼中露出惊讶。“这‘之’字的捺脚,颇有筋骨,倒像是……”他话未说完,就见凌啸风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把短剑。

“苏掌柜,叨扰了。”凌啸风拱了拱手,目光落在林夏的字上,又看向林夏的左手,“方才在门外,见令郎左手握笔,笔法竟有几分剑韵,不知可否让我一观?”

林夏紧张地攥紧毛笔,苏文清却点了点头。凌啸风走到案前,拿起一张写好的字,细细端详:“横画如剑劈青石,竖画似剑插深潭,好一个‘笔剑同源’!苏小友,你可愿学剑?”

林夏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苏文清正要阻拦,凌啸风却接着说:“苏掌柜莫急,我教他剑,不是为了让他好勇斗狠,而是让他领悟‘文武相济’的道理。写书法需静心,练剑需强身,二者结合,方能成器。”

苏文清沉吟片刻,看向林夏期待的眼神,终是点了点头:“好,但有一条,不可荒废学业,每日需先完成书**课,再去学剑。”

林夏用力点头,左手握紧毛笔,右手仿佛已握住了那柄渴望已久的长剑。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宣纸上,墨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在诉说一个关于笔墨与刀剑的传奇开端。

自此,林夏的日子便在墨香与剑影中度过。每日清晨,他先在书房练字,左手握笔,一笔一划都格外认真。苏文清会站在一旁指点,从笔法的提按顿挫,到章法的疏密布局,细细讲解。“书法讲究‘意在笔先’,下笔前要想好字的形态,就像出剑前要想好招式的走向。”苏文清的话,林夏记在心里,写每一个字时,都先在脑海中勾勒轮廓,再落笔书写。

巳时过后,林夏便拿着那把凌啸风送他的短剑,去武馆学剑。短剑长二尺有余,剑身轻薄,适合初学者使用。凌啸风教剑的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武师那样先教劈砍刺撩,而是让林夏先练站桩。“站桩如练字时的坐姿,身姿不稳,字写不端,剑也握不牢。”凌啸风说着,示范起“马步桩”,双腿与肩同宽,屈膝下蹲,腰背挺直,双手呈握剑状放在胸前。

林夏跟着学,可没站多久,双腿就开始发抖。“坚持住,练字要心定,站桩也要心定。”凌啸风在一旁提醒,“你想想写‘竖钩’时的感觉,笔锋下行时要稳,出钩时要劲,站桩也是一样,下盘要稳,上身要劲。”

林夏咬着牙,脑海中浮现出写“竖钩”的场景,笔锋缓缓下行,墨色均匀,到末端时稍顿,再用力出钩。他试着将这种感觉融入站桩,双腿渐渐不再发抖,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站桩之后,凌啸风开始教林夏基本的剑式。“第一式,‘墨点江山’。”凌啸风手持长剑,剑尖向下,缓缓抬起,再猛地向下点出,“这式就像书法中的‘点’画,起笔要轻,落笔要重,力透纸背,剑也要力透剑身。”林夏握着短剑,模仿凌啸风的动作,可剑尖总是不稳,要么点得太轻,要么偏了方向。

“左手写字时,你是如何控制笔锋的?”凌啸风问道。林夏想了想,说:“手指要灵活,手腕要有力,根据字的笔画调整力度。”“练剑也是如此。”凌啸风握住林夏的右手,“手指握剑要松紧适度,手腕要灵活,出剑时根据招式调整力度,就像你写‘点’画时调整笔锋一样。”

在凌啸风的指导下,林夏渐渐找到了感觉。他右手握剑,左手虽然没握笔,却习惯性地保持着握笔的姿势,仿佛在空气中书写。每一次出剑,都像是在宣纸上落下一笔,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夏的书法和剑术都有了进步。他的左手书法越来越有特色,笔锋凌厉中带着温润,被苏文清称赞“有剑胆琴心之韵”;他的剑术也日渐熟练,“墨点江山”“横剑断云”“竖剑穿石”等基本剑式,做得有模有样,凌啸风说他“剑招中藏着墨意,是块学剑的好料子”。

这天,临安城举办“文武交流会”,邀请了城中的文人墨客和武师豪杰。苏文清带着林夏去参加,凌啸风也一同前往。交流会上,有文人当场挥毫,有武师表演武艺,十分热闹。

轮到林夏时,众人见他是个孩子,还想用左手写字,都露出不屑的神色。林夏却不怯场,左手握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写下“墨刃同辉”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画间仿佛有剑风流动,引得众人惊叹。

“好字!”一位白发老者抚掌赞叹,“这字既有书法的韵味,又有武学的气势,实属难得。不知小友是否还会武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第2/2页)

林夏看向凌啸风,凌啸风点了点头。他拿起短剑,走到场地中央,表演起凌啸风教他的剑式。剑光闪烁,招式连贯,每一个动作都与他写字时的笔法相呼应,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表演结束后,白发老者走上前,对苏文清和凌啸风说:“苏掌柜,林教头,这孩子文武双全,若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器。我是国子监的李教授,若苏小友愿意,明年可去京城参加童子试,我愿为他举荐。”

苏文清和凌啸风都十分高兴,林夏却有些犹豫。他喜欢书法,也喜欢剑术,可科举之路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四书五经上,或许会荒废剑术。凌啸风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文武本就不冲突,科举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平台,施展你的才华,也能让更多人知道‘文武相济’的道理。”

林夏想了想,点了点头。他知道,无论走哪条路,左手的毛笔和右手的剑,都不会离开他。交流会结束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林夏身上,他左手握着毛笔,右手提着短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转眼间,一年过去,林夏已十三岁。他按照李教授的举荐,准备前往京城参加童子试。出发前,苏文清为他收拾行囊,除了衣物和书籍,还特意装了一方上好的端砚和几支狼毫笔。“到了京城,要好好读书,也要坚持练字,莫忘了初心。”苏文清叮嘱道,眼中满是不舍。

凌啸风则将那把陪伴他多年的长剑送给了林夏:“这把剑叫‘墨影’,剑身刻有云纹,削铁如泥。你带着它,一来可以防身,二来也能时刻记得‘笔剑同源’的道理。”林夏接过“墨影”,剑身冰凉,却让他感到无比安心。

林夏独自踏上前往京城的路。一路之上,他见识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景象,也遇到了不少人和事。这天,他走到一个名为“黑石岭”的地方,天色已晚,便想找家客栈歇息。可刚走进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小店,就觉得气氛不对——店里的客人寥寥无几,个个神色警惕,掌柜的也总是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

林夏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正准备吃饭,就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他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林夏腰间的“墨影”上。“小子,你这把剑不错,借哥哥们看看?”大汉说着,就伸手去拔林夏的剑。

林夏本能地握住剑柄,侧身避开。“这是我的剑,概不外借。”他冷冷地说。大汉见林夏不肯,顿时怒了:“敬酒不吃吃罚酒!兄弟们,给我上,把他的剑抢过来!”

几个黑衣人一拥而上,林夏不敢大意,拔出“墨影”,摆出“墨点江山”的起手式。黑衣人挥舞着刀棍,向林夏袭来,林夏沉着应对,左手虽然没握笔,却仿佛在空气中书写,每一次挥剑,都像是在宣纸上落下一笔,精准地避开敌人的攻击,同时反击敌人的破绽。

“横剑断云!”林夏大喝一声,长剑横向一挥,挡住了一个黑衣人的刀,同时剑尖一挑,刺向另一个黑衣人的手腕。黑衣人吃痛,手中的棍掉在地上。林夏乘胜追击,用出“竖剑穿石”,长剑竖直刺出,直指为首大汉的胸口。大汉吓得连忙后退,却被林夏一剑划破了衣袖。

“你……你是谁?竟敢在黑石岭撒野!”大汉惊恐地说。林夏收剑回鞘,冷冷地说:“我只是一个赶路的书生,若你们再敢拦我,休怪我剑下无情。”黑衣人们见林夏武艺高强,不敢再招惹,灰溜溜地跑了。

掌柜的见黑衣人走了,连忙跑过来,对林夏拱手道:“多谢小英雄相助。那些人是黑石岭的山贼,经常在这里劫掠客人,小英雄能打败他们,真是厉害。”林夏笑了笑,没多说什么,继续吃饭。

饭后,掌柜的为林夏安排了房间。林夏躺在床上,却没有睡意。他想起凌啸风说的话,“江湖险恶,练剑不仅是为了强身,更是为了防身”。他摸了摸腰间的“墨影”,又想起左手的毛笔,心中暗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要带着毛笔和剑,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林夏继续赶路。走了没多久,就见前方有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正被几个山贼围攻。女子手持长剑,却渐渐体力不支,眼看就要被山贼抓住。林夏二话不说,拔出“墨影”冲了上去。

“住手!”林夏大喝一声,长剑挥舞,很快就将几个山贼击退。女子感激地看着林夏:“多谢公子相救,小女子柳如烟,不知公子高姓大名?”“我叫林夏,正要前往京城参加童子试。”林夏答道。

柳如烟眼睛一亮:“我也是要去京城,听说京城最近要举办‘文武大赛’,我想去试试。不如我们结伴同行,也好有个照应?”林夏欣然同意。

一路上,林夏和柳如烟互相照应,相处得十分融洽。柳如烟也是个习武之人,她的剑法轻盈灵动,与林夏的剑式风格不同,两人经常交流剑法心得。林夏还教柳如烟写字,柳如烟的字虽然不如林夏写得好,却也有几分灵气。

这日,他们走到一条河边,河水湍急,只有一座小桥可以通行。刚走上小桥,就见一个穿着灰衣的老者站在桥中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你们两个小家伙,身上的功夫不错,不如陪老夫过几招?”老者笑眯眯地说,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

林夏和柳如烟对视一眼,都看出老者绝非普通人。“前辈,我们只是赶路的,不想与人争斗。”林夏拱手道。老者却摇了摇头:“老夫无聊得很,你们若不陪我过招,就别想过桥。”

无奈之下,林夏只好拔出“墨影”,柳如烟也握紧了手中的剑。老者微微一笑,身形一晃,就向林夏袭来。林夏不敢大意,用出“墨点江山”,剑尖直指老者胸口。老者侧身避开,同时伸出手指,在林夏的剑身上轻轻一点。林夏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手腕一麻,“墨影”险些脱手。

“好功夫!”林夏心中惊叹,连忙调整姿势,用出“横剑断云”。老者不慌不忙,双手舞动,竟用手指夹住了林夏的剑身。柳如烟见状,挥剑向老者后背刺去,老者却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一脚踢向柳如烟的手腕,柳如烟的剑也险些掉在地上。

“你们的功夫还差点火候。”老者松开林夏的剑,笑着说,“不过,你们的剑式中都藏着别的韵味,苏小子的剑有墨意,柳丫头的剑有琴韵,倒是难得。老夫是‘逍遥子’,一生游历江湖,最喜欢结交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看你们是去京城参加童子试和文武大赛的吧?老夫可以指点你们一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