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在唐朝当神仙 > 第32章举头三尺有神明(求月票)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32章举头三尺有神明(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青木有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4 03:30:34 来源:源1

第32章举头三尺有神明(求月票)(第1/2页)

正发着朔日符,远处道士忽地快步走了,搀扶着一个年老的道长。老道长显得更急切些。

后面有中年道士在低声喊。

“师叔,慢些走,慢些走……”

小道士在身后嘀咕:“不是说观主腿脚不好吗?”

嘀咕归嘀咕,却也是急匆匆跟在后面,遇到长阶,小道士扶着老观主的胳膊,仔细别叫台阶磕绊到。

老观主一直走到庙门门口,左右张望几圈,向东走去,在门口一卦摊停住。

小道士和中年道长实在不知道老观主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这摊子有伤风化,成日糊弄香客居士们的钱,要收拾掉?

可这摊子已经在门口拜了十几年了,走的这么急,不会就是为了找这摊子的不痛快吧……

“师叔?”“观主?”

两人就见到老观主对着那等着算卦的人,双手叠抱行子午诀,见礼。

道:“山主来了。”

那人转过身来,是个三十多岁的模样,黑发浓密,生的比常人更加高大,要仰着头才能看到面目,双臂极长,简直像个猿猴。

那人颔首道:“观主。”

老观主恭问:“山主何时来的?”

“没多久。”

那人匆忙从摊贩手上把签文揣入怀里,扔下一粒似被人大力掰下的狗头金,说,“你这卖的香囊给我挑……罢了,每样给我来一个。”

又看到老观主还在身前。

摆摆手,“观主无需多礼,只不过是感应到些神异,来瞧瞧罢了。”

说着,越过几个道士,无视有些没听明白的卦摊摊主,径自向庙内走去,大步流星,很急似的。

两个道士听到方才的交谈。

中年道长听到“山主”一词,就愣住了,又见这人神态举止,十分不羁,完全不把清虚观当回事。他们观主如今八十有二,山下村人还当是老神仙呢,便是县令和襄州刺史,见了观主也客客气气的。

很是古怪……有些不敢深想下去。

旁边小道士心生好奇,小声嘀咕问:“观主,那位是谁?”

老观主回来的路上便没有那么急了,方才匆匆赶来,也觉着腿脚有些疼,干脆在原地站着休息。

观主喘匀了气息,才道。

“我清虚观在何山上?”

“黑石山。”

“然也。”

小道士还未反应过来,尚在懵懂,就听师叔中年道长问出声:“那位是黑石冈山主?”

老观主抚须,没有说话。

两个道士晚辈便就知道了。

小道士问:“山主来我们清虚观作什么?他方才说察觉到了神异?莫非法会有祖师降法了?”

老观主也说不准。

他年纪大了,之前是听上一辈说过如今这位山主的来历,很是有些道行,故而更加慎重。

急急忙忙赶过来,也是这个原因。

他道:“山主入观,所求想必就在庙中,一看便知。”

小道士又自己嘀咕,很小声说:“我听说这些一地山川水泽之主,许多都是异兽精魅出身,也不知道咱们黑石山这位是什么,瞧着有些像……”

老道士用拐杖重重敲了他一下。

“慎言!”

顿了顿。

又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小道士打了个抖,忽地生出后怕,山主还在庙中,他就这样肆意猜测人家跟脚,幸好话还没说完,不然就太冒犯,也太得罪了。

卦摊摊主在旁边听了只言片语,心里朦朦胧胧,忍不住问。

“道长,你们说的山主是什么?这山是人家的?”

老观主笑了笑,让摊位自己品味。他和善问:“方才那位摇了什么签?”

“不记着了,就记得是个上签,那个什么山主瞧着可高兴了。怪不得是富贵人家,出手阔着哩!”

摊主乐滋滋地捡起那块小小的狗头金,左右看了看,用袖子擦擦,用牙咬了一口。

噫,软的。

是真金。

地祇山魈化作人形,一路从香客众人中穿行过来,见到那位正站在不起眼的地方,听着旁边书生谈话,看道童分发符纸。

“仙……先生!”

江涉抬起头。“山主来了啊。”

地祇山魈行礼道:“感应到先生在此,小……在下特来拜会。”

“山主多礼了。”

地祇见这位没有驱赶他的意思,心里痛快,还是那上签说得好。他和仙人这缘分不就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章举头三尺有神明(求月票)(第2/2页)

地祇山魈恭敬道:“这山里我熟悉,清虚观的这些道士是我瞧着长大变老的。”

“我陪先生走走?”

两人一边走着,地祇主动说:“这清虚观是有些说道,如今的观主也与鹿神有些渊源,若是没有山神,恐怕四五岁时便就早夭了!”

“哦?”

地祇山魈回想着。

“那观主是有些学道的天赋,打出生时便开了天目。先生可想,稚子年幼时,懵懂无所知,只当世上生来就有这些神鬼怪异,还与家里那鬼呀呀说话,倒是把乳母吓得不轻。”

“后来学会说话,家里人更是觉得又说道,见作法驱邪无用,心里更是害怕,恰逢家里又生了个小的,大的这个便不怎么管了。”

“到四五岁时,方才意识到目能见鬼是不正常的,心中对世事初有了解,便生出畏惧之心。”

“自读书学字始,世界就天翻地覆了。”

“还是鹿山神听说这事,觉得稚子可怜,封了他一双天目,又让人送稚子去观里长大,也已经快八十年了。”

地祇感慨。

“也快要死了。”

清虚观香火鼎盛,道士童儿近百,人丁兴旺。可见这观主当的不错。庙中栽着一颗粗壮的老银杏,瞧着至少是百年的老树,绿意葱葱,为人遮荫。

江涉仿佛就看到一个很稚嫩的孩童,见他出生,见他被父母厌弃,又见他在道观长大。

如今也闻他年老,死之将至。

“人初生时,浑然无畏。”

江涉感慨说,“年岁大后,知世事愈深,愈生恐怖。从前只当闲话,不以为意的东西,也渐渐担忧畏惧起来。”

“其实修行中人。”

“精魅鬼神。”

“也是如此。”

“难得超脱。”

“所以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人生所求,不在道法高深与否,在逍遥二字,在自然。”

地祇山魈品味着这段话。

“人有忧怖,鬼神亦有。”

“山主得之矣。”江涉赞道。

地祇望着沐浴着日光,近乎和光同尘,站在廊下,逍遥自在的仙人。

心里不禁想。

如此般,从容谈笑,游戏红尘。便是逍遥自在吧。

他们说话的功夫,道童已经走到这边,小竹筐里符咒渐少,快发到这边来了。

江涉接过一道符咒。

这是朔日符,可避讳驱邪,祈福延生,镇宅安神。朔日便是每年初一,天地交泰,鬼神皆录人善恶,道士当斋戒存思。

江涉打量着这符咒。

观中道人用朱砂所绘,遇见些好惹的邪物,或是道行低微,未启灵智的妖鬼,也足够让它们远远避开。驱邪是够用的。

不远处,那几个读书人还在津津有味的讨论山上的精魅和妖邪。

脸上浮现出神往,恨不得遇到神仙夜宴的是自己,也恨不得那夜斩杀妖邪,谈笑自若的是自己。

故事传来传去,多有偏差,许多人更是添油加醋,加入了自己半真半假的见解,传的愈胜。

戴修遐想说:

“也不知山上那狐精生的什么样,腰肢细不细。食人心肝,真是恶妇。”

姓王的书生哈哈大笑,他道:“我听说山里不止有一头猛虎,说来也怪,若是猛虎真死了,怎么会发出虎啸?”

“那夜相聚肯定不止这两个妖。”

“这种害人的东西,还是应当除之为快!”

他们说的热闹,王自深随手把道童给的符纸塞进袖子里,掉在地上,也浑不在意,没弯腰去捡。

……

……

江涉听见了,看向一旁的地祇,他便是山魈出身。

地祇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话。

看向那些书生,眯起眼睛打量他们的模样,本是穿着襕袍的读书人,身上也有些文气。随着说的话越多,便见到这几人额上开始隐约浮现出淡淡的黑气。

对这些凡人,地祇漠然道:

“祸从口出,他们早晚便会明白这个理。”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前面一阵躁动,老观主被人扶着过来,一直走到两人面前,垂垂老矣,见到地祇,抬手拜礼。

又看向江涉,拿不准站在山主身边的是什么人。

“这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