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90章 北宋六贼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90章 北宋六贼

簡繁轉換
作者:轻弹染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4 03:30:38 来源:源1

第90章北宋六贼(第1/2页)

待二女走后,赵丽娟佯装生气道:“你这个臭小子,昨天给你义父吃了什么?”

高世德缩了缩脖子,准备曲线救国,“这个…...干娘,您今天气色真好啊,看起来就跟二十岁不到的小姑娘似的。”

赵丽娟严肃的表情终于绷不住了,她笑道:“去,没大没小,你少打马虎眼。”

“我说的是真的,干娘,您找我到底什么事啊?”

赵丽娟东绕西绕总算说出了她此行的目的,“你把昨天那碗粥的配方告诉干娘。”

“配方只是一些普通补品,不过我在里面加了这个。”

高世德取出一粒龙虎丸。

赵丽娟接过来,龙虎丸指甲盖大小通体皓白,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香气。

“这东西你哪来的?”

“干娘放心吧,这药丸是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在他们那里也是皇家贡品,安全上没问题的。”

赵丽娟点点头,不待她开口索要,高世德道:“这种药丸我这里还有一些,我去给干娘取来!”

赵丽娟虽然觉得面皮上有些挂不住,但为了以后的性福,便点点头。

高世德起身离开,假装去取药。

他找了五个小瓷瓶,在每个里面放入二十颗龙虎丸。“干娘,这是一百颗,昨天那碗粥我只放了一颗,您别放太多了,我怕他承受不住。”

赵丽娟脸色绯红干咳一声,“咳咳,为娘知道了。”

“不过您也不用省着,明年那个商人还会来汴京!”

“你这臭小子!”

…...

赵丽娟刚走,李安又来了,高世德知道躲不过去了,只能随着他去书房见高俅。

“你找我?”

高俅拍着桌子怒道:“你个小王八蛋想找死是吧!连我都敢戏耍。”

“我也是怕你们夫妻之间不和谐,况且干娘对我那么好,真是把我当亲儿子对待,我这不是想报答她吗。”

听到这里,高俅眼中有一丝愧疚一闪而过,本来他准备打一顿高世德出气的,现在也没了心思。

“你干娘去找你了?”

高世德知道他想问什么,“嗯,我把配方给她了。”

高俅抿了抿嘴,心里叹息一声,‘看来以后只能被迫劳碌了。’

“好了,这事儿就不提了,下次你再敢如此放肆,我直接打断你的狗腿。”

“我的是狗腿?那……”他把目光放在高俅身上,分明在说我如果是小狗,那你不成老狗了。

“你……跟我来练功房!”

“不是吧,都这么晚了。”

高俅现在想摔倒高世德那是不可能的,最后高世德勉为其难的假摔几次,还惨叫连连,这才让高俅消了气。

两人毫无形象地坐在地上,高俅道:“你明天替我拜访一下苏先生。”

“苏先生?苏辙?”

“嗯,听说他病了,你替我去看望一下。”

“好啊!”

一门三苏,如今只有苏辙还在世,高世德也想瞻仰一下大文豪的风采!

提到苏辙,不得不说高俅和苏家的关系。

自从城郊饭馆被匪寇洗劫之后,高俅就带着高槛儿四处流浪。

有几个泼皮想碰瓷苏轼,高俅看准时机挺身而出,他那次虽然受了重伤,却也成了苏轼的书童。

高俅心思玲珑,处事圆滑。倒颇受苏轼照拂,闲暇时也指导他一些学问。

高俅学问不行,但学得一手好字,这也为他以后的官路奠定了基础。

苏轼祖籍在河北,但从他父亲开始,他们这一脉移居在蜀地。

高俅一直以恩师之礼对待苏轼,无论蜀地还是河北的苏家人进京赶考,他都会命人好生接待,赠些钱财供其花销。

苏轼才华横溢,很快在朝堂崭露头角,时任礼部尚书。

他升官升得快,却遭人排挤,被贬的也很快,一生坎坷,大半生都在被贬的路上。

而苏辙升官慢,却胜在稳,他的官路比起苏轼要顺畅很多。

早些年曾官拜尚书左丞,因为苏轼的关系,他对高俅也有所抬举。

…...

翌日。

因为要拜访苏辙,高世德打扮的文质彬彬,也没带二女出行,那样显得太轻佻了。

他带着礼物,乘车往苏辙府而去。

此时,苏辙府上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此次登门是有事相求。

只是李清照所求让苏辙有些为难。

如今朝廷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分别是梁师成,蔡京,童贯,高俅,王黼,李彦。

能量最大的是梁师成,他是蔡京都要巴结的人物,王黼追着想给他当干儿子。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天天陪伴在皇帝左右,太监却能。

若把赵佶也看作一个官员,太监就是他的家臣、管家,而朝堂众臣是他聘请的幕僚,亲疏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梁师成官至检校太殿掌印太监,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是赵佶的工作管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0章北宋六贼(第2/2页)

赵佶写圣旨之前,由秘书省以及翰林院先起草底稿,梁师成在传话过程中曲解赵佶的意思都是小儿科。

赵佶有时懒得写圣旨,就让梁师成找人模仿他的笔迹代笔。如此便利的条件,梁师成有机会、也有胆量伪造圣旨,人称“隐相”。

童贯是赵佶的武装势力管家,而他枢密院枢密使的身份,让他成为了军方第一人,人称“媪相”。

早些年童贯西征所向披靡。

尽管他有恃功骄横,瞒报败绩,夸大战功等劣迹,却也算军功赫赫。

朝臣对他的抨击以“僭窃兵柄”为主。童贯的形象也是偏正面的,甚至算是“稳边拓土”的典范。

直到去年,童贯亲率大军对西夏用兵,他不听主将“刘法”的劝导,并强令其进军西夏腹地,导致刘法战死。

刘法被“河湟吐蕃”以及西夏敌军誉为“天生神将”,可见其能耐极大,而童贯的众多战功,也多出自他的手笔。

《陕西通志》记载,‘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

甚至有刘法是宋末第一名将的说法,他的名气远比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俩大得多。

刘法战死,童贯溃逃,损失精兵数万。

此战暴露了童贯的指挥无能和急功近利,他“西陲名帅”的军事威信也随之崩塌。

童贯回京后,仅以“小挫”回禀赵佶,他现在甚至还不知道,“西北小战神”已经战死。

李彦是赵佶的生活管家,任后宫大内总管,专职后宫事务,赵佶第一任皇后的死,他可是在暗中出了不少力的。

李彦在朝堂上虽然没有高级职务,却是众多外戚巴结的对象,他指使众外戚势力为自己办事手拿把掐,实力不容小觑。

毕竟他若授意几个妃嫔掀起一股枕头风,几乎没几个官员能受得住。

李彦掌管西城所三四万顷公田,他依靠权势强征暴敛,把附近百姓的私田收为国有。

不少百姓不愿交出土地,在李彦的指使下,被打死的足有千百人。

西城所规模扩大到五万顷,他又把大量公田转化为自己的私田,每年营收高达几十个小目标。

李彦截流两成,把剩余八成直接输送进赵佶的内帑小金库。

诸如对妃子的赏赐,应奉局收购百姓手中宝物的大部分补贴,花得都是赵佶个人的内帑。

蔡京在朝堂上的权势最大,卖官鬻爵不过是常规操作。

他十分贪恋权势,打压异己更是不遗余力。单单一块党人碑,就让他罢免了三百多名官员,其中就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须知,还有数百低级官员是没资格上碑的,党人碑是蔡京对朝堂的一次大清洗,是他完成朝堂垄断的重要手段。

御史中丞王黼,他建议赵佶成立应奉司,网罗天下奇珍异宝,自己担任应奉司长官,而他上缴给赵佶的宝物不足一成。

可以说王黼家的宝库连接着国库,历史贪官排名中王黼位居榜首,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和珅。

朱勔是江浙节度使,他在地方搅风搅雨,最早靠巴结蔡京起家,现在负责应奉司下的苏州应奉局。

他打着为皇帝寻宝的幌子,不管什么宝物,甚至是女子,只要被他看上眼的,就贴上封条,表明此物被朝廷征收了。

朝廷对百姓是有赔偿的,大半花费出自赵佶的内帑,因为这毕竟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享受,国库并不负责买单。

然而朱勔很会替赵佶省钱,他对百姓层层压榨,百姓贱卖宝物后,往往还需自己出钱出力,送到指定的地点。

大的物件拆门砸墙也得给他送过去,不送或者中途损坏就是抗旨,马上安排抄家灭族的套餐。

北宋六贼的名单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

高俅虽然也是宠臣,但他在这里排不上名号。

俅哥在赵佶还是王爷时,就已经是他的贴身随从了,二十多年的玩伴情义,相当深厚。

他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俗称殿帅。

不仅是禁军的最高长官,还掌管京城禁军,包括宫城禁卫以及皇帝近卫。

俅哥的政治站位是坚定的皇党,因为他知道,赵佶要的不是名将,而是一个听话的军务代理人。

类似看家护院的护卫队长,只有部署权,没有调派权。

就像高大可以调配太尉府护卫保护高世德,却没权利命令他们做别的事。

俅哥八面玲珑,理论上他只负责京城周边的防务,与童贯分工明确,甚至半依附于童贯。

他也绝不涉足科举与士大夫特权,避免与蔡京集团直接冲突,并积极配合文官的贪腐体系。

武将视角下,高俅和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文官视角下,高俅是无害的武官。

他又与梁师成为首的宦官集团眉来眼去,高俅几乎没有明确的政敌,充分地诠释了“左右逢源”这一词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