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九十三章 国都大撤退,苏长青立誓:守住

第九十三章国都大撤退,苏长青立誓:守住国都两周(第1/2页)

苏长青闻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只见他咳嗽了两声,对许政委说道:“我哪里像大闹天宫的孙猴子了?”

“国都这一战。”

“也并非我一人之功劳,特一纵上下的竭尽全力,以及兄弟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

“才赢得了这一战的胜利。”

“只是,即便是赢得这一战的胜利。”

“也改变不了大局,国都易攻难守,如果是放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虎踞龙盘之势,有龙兴之象。”

“敌军想要拿下国都,没有那么容易。”

“但眼下,国都在热武器时代,平原地形适合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作战。”

“东洋帝国是工业化帝国,其工业水准虽然说不上是全世界最强的,但在亚洲,在东亚地区,它们的工业水准和实力,绝对称得上是最强。”

“相比之下。”

“我们大夏国终究只是一个农业国,以一个农业国的国力去抗衡一个工业国。”

“实在是相差太多,尤其是在国都这种遍布平原的地区。”

认真的听着苏长青的相关分析,许政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总部首长们也是这么说的,国都守不住是必然的。”

“不过我们大夏国,并非没有战胜东洋帝国的方法。”

“总部首长们提出了持久战之构想,首先是战略防御阶段。”

“在这个期间,敌人进攻,我方防御,虽然会遭受损失,但能削弱敌人力量。”

“之后便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这时候的敌我力量相对平衡,是大夏国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但也是转变的枢纽。”

“最后是战略反攻阶段:这个时候,我方力量逐渐增强,开始反攻,最终取得胜利。”

“抗战中,东洋帝国是强国,我们大夏国是弱国,但大夏国地大物博,能够支持持久战。”

“同时,东洋帝国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而大夏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在国际方面,东洋帝国失道寡助,大夏国得道多助,最终会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同时,首长们提到人民战争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参与抗战。”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广泛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东洋帝国的侵略者。”

“在战略防御阶段,我方要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在战略相持阶段,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在战略反攻阶段,主要采取运动战和阵地战。”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以弱胜强,积小胜为大胜。”

“我们大夏国是大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能够承受长期的战争消耗。”

“而东洋帝国是小国,资源有限,无法长期维持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我们坚持的时间越久,实力此消彼长,小鬼子最终肯定会被我们赶出大夏国土地的。”

许政委信心满满的对苏长青说道。

不得不说,首长们的目光总是长远的。

这战略眼光,纵观整个大夏国。

整个世界。

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许政委,国都既然守不住,撤退是必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三章国都大撤退,苏长青立誓:守住国都两周(第2/2页)

“青天党的撤退组织水平,一塌糊涂。”

“我也只能寄希望于你,以及同志们的统筹规划了。”

“将国都的老百姓都撤出去,留给东洋人一个空城。”

“这就是存地失人,人地俱失。”

“存人失地,人地俱得的道理。”

听到苏长青这么一说,许政委的目光瞬间变亮。

“没错,你说的对!”

“存地失人,人地俱失;存人失地,人地俱得。”

“这句话还真是言简意赅。”

只见许政委拍了拍苏长青的肩膀说道,“放心,在组织这一方面。”

“还没谁能比得过我们,长青同志。”

“只要你能够给我赢得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绝对能够将国都这数十万老百姓,安全撤出国都。”

“给东洋人留下一座空城。”

许政委信心满满的说道。

“好!”

“许政委,我苏长青今天就把话给撂在这里了。”

“两周时间,我一定顶住东洋人两周的猛烈进攻。”

“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我也绝对不让东洋人的战车在两周时间内,挺进国都。”

“就是我苏长青被小鬼子的坦克碾过去,我也要保证两周时间内,小鬼子的二十万大军无法攻破国都城门。”

苏长青当即对许政委说道。

如今,苏长青控制了唐司令。

也相当于间接掌控了整个国都守备军。

在这种情况下,苏长青有把握将小鬼子这二十万大军,牢牢的挡在国都城门外。

“好!”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流血牺牲。”

“我们这些做政治工作的,绝对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白白流血。”

“两周时间内,我就是累死在国都。”

“也一定会将这数十万老百姓,从国都安全的撤出去。”

苏长青伸出了右手,与许政委紧紧握在了一起。

“哈哈哈!”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得不说,许政委在组织这一块上的能力毋庸置疑。

在其统筹之下,同志们分散进入各个部门。

如今,国都已经是风声鹤唳。

而随着一些小道消息,比如说:小鬼子一旦攻入国都,必将屠城。

小鬼子凶残、滥杀。

一时间,国都城内所有的老百姓都希望能够撤离。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老百姓,就是负责撤离的官员也是希望撤出国都。

在生死关头,也没有人在乎许政委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派别。

而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许政委等人还能牢牢把控住局面。

整个国都没有发生极度混乱,甚至恶**件。

足以看出许政委的能力,简直是强到可怕。

在知道前线部队能够抵挡东洋军队至少两周时间之后,老百姓自然也是愿意听从指挥,有序撤离的。

毕竟荷枪实弹的治安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真有人闹事,治安军队可以直接开枪。

眼下也不是没时间撤退,谁乐意死在治安军队的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