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五十一章: 入世帝师,大夏开国

我和女儿共长生 第五十一章: 入世帝师,大夏开国

簡繁轉換
作者:Oo闲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6 15:26:37 来源:源1

第五十一章:入世帝师,大夏开国(第1/2页)

离开流云仙城后,江修远一行人一路向南,进入了一片广袤的平原。这里灵气相对稀薄,不适合大型宗门盘踞,反而因此催生出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形态——凡人与修士共存的国度。

这片土地上,最大的王朝,名为“大夏”。

与其他将修仙者奉若神明的国度不同,大夏皇朝对修仙宗门的态度,颇为微妙。他们尊敬强者,却不盲从;他们供奉资源,却也设立了严格的律法,限制修士在凡人疆域内的行为。

这一切,都源于大夏的开国君主——夏启元。

这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出身于一个末代小国的旁支王室,于乱世之中,以一介凡人之躯,合纵连横,南征北战,仅仅用了三十年时间,便一统平原,建立了这庞大的大夏皇朝。

江修远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在修仙者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凡人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心智、魄力与手腕,必有过人之处,这让他想起了几千年前他在华夏曾经护卫过的始皇帝。

于是,他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来到了大夏的都城——天启城。

天启城雄伟壮阔,城墙高达百丈,上面篆刻着凡人工匠与低阶符师合力制作的防御符文,虽无法抵挡真正的高阶修士,却足以震慑宵小,彰显王权威严。城内,凡人与炼气、筑基期的散修混居,秩序井然。修士们或开设店铺,或担任客卿,都必须遵守皇朝颁布的《大夏律》,否则便会遭到“镇魔司”的严厉制裁。

“镇魔司”,是夏启元一手创立的机构,由忠于皇室的修士与武道高手组成,专门负责处理与修行者相关的事务,是悬在所有境内修士头上的一把利剑。

“阿爹,这个皇帝有点意思。”江小白坐在酒楼的窗边,一边啃着烧鸡,一边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镇魔司甲士,“他好像……不怕得罪那些修仙的。”

“他不是不怕,而是懂得如何平衡。”江修远呷了一口凡人酿造的米酒,目光深邃,“他将散修纳入体制,给予他们地位和资源,以此来对抗那些不服管教的宗门。他又大力发展民生,让亿万凡人拥护他,这‘民心’二字,便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宗门若想动他,就要考虑是否愿意承受颠覆一个繁荣王朝所带来的巨大因果业力。”

江一一若有所思:“以凡人之力,撬动规则,确实是雄主之姿。阿爹,我们来这里,是想见他吗?”

江修远笑了笑:“我想看看,一个凡人的雄心,能走到哪一步。”

三日后,一则消息传遍了整个天启城。

一位自称“白鹿先生”的白发老者,在城东的“稷下学宫”开坛讲学。他所讲的内容,不涉及修行法门,而是天文、地理、农桑、水利、治国方略等“凡俗”之学。

起初,去听者寥寥无几。但在场的学子和官员,无不被其渊博的知识和高远的见解所折服。他讲星辰运转,能精确预测未来一年的节气变化;他论水利兴修,提出的“束水攻沙”之法闻所未闻;他谈治国之道,更是直指大夏朝堂当下的种种弊病。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

夏启元,这位正值盛年、龙行虎步的帝王,在听完心腹大臣的汇报后,眼中精光一闪。

“能于朝堂之外,将我大夏之利弊看得如此透彻,此人绝非寻常之辈。”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备驾,朕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白鹿先生’。”

当夏启元身着便服,带着几名护卫来到稷下学宫时,江修远正在讲“教育”之要。

“……国之大计,在于育人。育人者,非只育王公贵族,更要育天下万民。民智开,则国力强。当农夫知晓天时,工匠通晓算学,商贾明白义理,士兵懂得忠勇,则大夏何愁不兴?何惧外敌?”

江修远的声音平淡,却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夏启元站在人群后,静静地听着,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推行改革多年,深知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却苦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而眼前这位老者所言,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讲学结束,江修远收拾好桌上的几卷竹简,仿佛没有看到人群中的帝王,转身便要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入世帝师,大夏开国(第2/2页)

“先生请留步!”夏启元排众而出,对着江修远的背影,深深一躬。

江修远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他。

“朕,大夏皇帝夏启元,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来自何方?”夏启元的声音洪亮而真诚。

“山野之人,无名无姓,陛下称我‘白鹿’即可。”江修远淡淡地说道。

夏启元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先生之才,胜过朕的万千谋士。朕今日前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入主朝堂,担任帝师,助朕……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夏盛世!”

他身后的官员和护卫无不色变。帝师,乃是帝王之师,地位尊崇无比。陛下竟然对一个来历不明的老者,许下如此重诺!

江修远却摇了摇头:“陛下可知,请我出山,代价为何?”

“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朕给得起,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高官厚禄,甚至是王爵之位,朕都绝不吝啬!”夏启元豪气干云地说道。

“我不要这些。”江修远伸出一根手指,“我的代价,是三个问题。你若能答,我便应你。”

“先生请讲!”

江修远看着他,缓缓问道:“第一个问题。若有一日,有修仙宗门欺压你的子民,而对方实力远胜于你,你当如何?”

夏启元毫不犹豫地答道:“朕会先礼后兵,以大夏律法与之交涉。若其不从,朕会倾镇魔司之力,与之周旋。若再不从,朕宁可以一国之气运相搏,虽死不悔!朕的子民,朕来守护!”

江修远点了点头,又问:“第二个问题。若有一日,你的子民为了生计,与邻国爆发冲突,而错在于你的子民,你当如何?”

夏启元眉头微皱,沉思片刻,答道:“朕会查明真相。若错在朕之子民,朕会依律惩处,并向邻国致歉赔偿,绝不姑息。为君者,当有容纳四海之胸襟,更要有明辨是非之公允。护短,只会让国家失去道义。”

江修远眼中露出一丝赞许,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你行此雷霆手段,推行改革,得罪了旧贵族,也让宗门忌惮。你开民智,让百姓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甘于愚昧。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挑战这个世界既有的规则。你,怕不怕失败?怕不怕史书上,给你留下一个‘暴君’的骂名?”

这个问题,直指夏启元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夏启元沉默了。他看着江修远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怕!”他坦然承认,“朕夜深人静之时,也常常畏惧。但朕更怕的,是百年之后,我大夏依旧是宗门予取予求的牛羊,我万万子民,依旧在愚昧和贫困中挣扎!与此相比,朕一人之成败荣辱,何足道哉!”

“若能为万世开太平,朕,愿承其重,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于史书如何评说,留待后人评判!”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江修远抚掌而笑。

“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他对着夏启元,微微颔首,“你的答案,我很满意。从今日起,我便是大夏帝师。”

这一日,大夏皇朝迎来了一位白发帝师。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学究天人,智深如海。

在他的辅佐下,一场席卷整个大夏的深刻变革,拉开了序幕。

江修远并未直接插手政务,他只是在夏启元遇到困惑时,为其点明方向。他建立了更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他规划了覆盖全国的水利网络,让千里沃野再无水旱之忧;他编纂了新的法典,巧妙地平衡了王权、贵族、宗门与平民之间的利益。

江一一和江小白,则被夏启元认作义女,封为“文德公主”和“灵慧公主”。江一一协助江修远整理典籍,完善教育体系。江小白则凭借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以及对各种奇闻异事的了解,成了夏启元了解民间疾苦和江湖动态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