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22章 工作模型变革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22章 工作模型变革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22章工作模型变革(第1/2页)

1950年4月26日凌晨三点,陈樾猛地从床上坐起来,额头上全是冷汗。窗外春雨淅淅沥沥,他却感觉一股燥热从心底涌上来。梦里那些崎岖的山路、陷在泥泞中的卡车、徒步跋涉的战士身影挥之不去。

“运输问题必须解决...“陈樾抓起桌上的搪瓷缸灌了口凉水,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清醒了些。他翻开笔记本,借着煤油灯的光亮快速画着草图,钢笔尖在纸上勾勒出一辆造型奇特的车辆轮廓。

天亮时分,陈樾顶着两个黑眼圈敲开了赵厂长的家门。赵厂长正蹲在院子里刷牙,满嘴泡沫地抬头:“哎呦我的陈大总工,你这是...“

“老赵,咱们得改改工作方式了。“陈樾直接掏出一沓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你看看这个。“

赵厂长胡乱擦了把脸,接过文件一看,睡意顿时全无:“增设技术部?十个实验室?三千人编制?你这是要把兵工厂翻个底朝天啊!“

“时间不等人。“陈樾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展开那张画着车辆草图的纸,“你看这个山地运兵车设计,需要十个实验室协同攻关。咱们现在这种小作坊式的研发太慢了。“

赵厂长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转身进屋,从床头柜里取出一份标着“绝密“的红头文件:“部里刚来的指示,特别提到要解决山地运输问题...“

两人蹲在院子里的石磨旁,就着晨光开始谋划。陈樾的铅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组织结构图:“技术部负责所有研发工作,下设十个专业实验室。我专心搞设计,具体实施交给实验室。这个山地运兵车项目需要动力、传动、悬挂、车身...“

4月28日,兵工厂召开了建厂以来最特殊的一次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个科室负责人传阅着陈樾的改革方案,议论声此起彼伏。

“十个实验室?咱们现在连三个都凑不齐!“

“三千人编制?厂区宿舍都不够住!“

“这些设备清单...得花多少钱啊...“

陈樾站在黑板前,用粉笔画了三个并排的卡车:“现在我们的研发模式是这样——“他在第一辆卡车下面写“设计“,第二辆写“试制“,第三辆写“量产“。

“太慢了!“粉笔“啪“地折断,“我们要改成这样——“他又画了十辆并排的卡车,每个下面都写着不同的专业名称,“动力、传动、悬挂...十个实验室同时开工!“

财务科长老刘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按这个方案,光设备采购就得...“

“不用采购。“陈樾打断他,“机械分厂自己造。我已经画好了专用机床的改进图纸。“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这个年轻人——他眼睛里的血丝和坚定的目光一样醒目。

最终方案获得了通过,但规模缩减为第一期先建五个实验室。散会时,赵厂长拉住陈樾:“老陈,你知道我顶着多大压力支持你吗?要是搞不成...“

“一定能成。“陈樾望着窗外正在扩建的厂房,“咱们输不起啊。“

接下来的日子,兵工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新建的红砖实验室拔地而起,从各部队抽调的技术骨干陆续报到,机械分厂日夜不停地生产实验设备。

陈樾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给新来的研究员培训,晚上要审核各实验室的筹建方案,半夜还得继续画新的山地运兵车图纸。他的办公室门口永远排着长队,饭盒里的饭菜经常放到冰凉都没动一口。

“陈总工,发动机实验室的涡轮增压器测试出问题了!“

“陈工,传动实验室的差速器装配不上!“

“老陈,新来的这批大学生看不懂悬挂系统图纸!“

每个问题陈樾都得亲自解决。有次他在调试变速箱时直接晕倒在车间,醒来时发现躺在医务室里,手上还扎着输液针。护士小张红着眼睛说:“陈总工,您都烧到39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章工作模型变革(第2/2页)

5月5日,第一批五个实验室终于准备就绪。陈樾拖着病体参加验收,看着崭新的实验台和锃亮的设备,忍不住咳嗽着笑了:“好,真好...“

技术部挂牌那天,全厂职工都来围观。赵厂长亲手揭开红绸布,露出“北方第一兵工厂技术部“的铜牌。陈樾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那些年轻的研究员们好奇地摸着新设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从今天起,“陈樾在新组建的技术部大会上宣布,“我只负责提供设计方案。具体实施由各实验室完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找我。“

台下响起一片议论声。老周担忧地问:“那质量控制...“

“每个实验室设质检组,执行统一标准。“陈樾展示出厚厚一摞《军用车辆技术规范》,“这些是详细的技术标准,从今天开始背,三天后考核。“

会后的场景让陈樾既欣慰又心酸——食堂里、路灯下,到处都是捧着技术规范苦读的年轻面孔。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甚至把传动比计算公式抄在手心上,吃饭时都在默记。

5月10日,新体系正式运转的第一天。陈樾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专心绘制新的山地运兵车图纸。这款被命名为“山猫“的运兵车采用全时四驱系统,配备红星动力1号改进型柴油发动机,底盘离地间隙高达35厘米,车厢可搭载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这个悬挂系统...“陈樾皱着眉头修改图纸,“得用五号实验室新研发的液压减震器。“

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第一实验室正在测试新型涡轮增压器,第二实验室在攻关变速箱难题,第三实验室负责悬挂系统研发...整个技术部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

中午时分,陈樾突然发现办公室安静得出奇。往常这时候早就排起长队,今天却只有文件传递员轻轻敲门。他好奇地走到窗前,看见各实验室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研究员们三三两两讨论技术难题,技术工人熟练地操作设备,质检员认真记录测试数据...

“成了。“陈樾长舒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傍晚的总结会上,各实验室汇报首日成果。让陈樾惊喜的是,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还自发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我们改进了发动机冷却系统,功率提升15%“

“发现变速箱齿轮可以优化,噪音降低40%“

“设计了个新型扭力杆,越野性能提升显著...“

赵厂长乐得合不拢嘴:“好!这才像搞现代化军工的样子!“

夜深人静时,陈樾独自走在厂区里。新建的实验室灯火通明,隐约传来讨论声和机器声。他想起刚穿越来时那个只有十几人的小作坊,不禁感慨万千。

“系统,扫描当前研发体系。“他在脑海中下令。虚拟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整个技术部的三维模型,各实验室的工作状态以绿色光点表示——全部正常运转。

【效率评估:较原模式提升420%】

【错误率:下降85%】

【产能预测:两个月后可实现...】

陈樾关掉系统,抬头望向北方的夜空。那里,隐约有雷声滚动。他转身回到办公室,继续完善“山猫“运兵车的设计图纸。这款兼具机动性和可靠性的山地车辆,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重要装备。

在某个实验室里,一群年轻的技术员正围着一个缩小版的车辆模型激烈讨论;在铸造车间,工人们正在浇铸第一批差速器外壳;而在测试场,第一台样车的底盘正在进行极限测试...

改革后的研发体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那个即将到来的寒冬。陈樾知道,当大雪封山之时,这些“山猫“运兵车将载着战士们穿越崇山峻岭,为前线送去胜利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