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4章 驻军图们江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64章 驻军图们江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64章驻军图们江(第1/2页)

1953年8月1日,四九城海子里西花厅的会议室里,十二把藤椅围着一张红木会议桌。窗外蝉鸣阵阵,屋内电风扇呼呼作响,却驱散不了盛夏的闷热。陈樾站在巨幅军事地图前,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透一片。

“各位首长请看,“陈樾手中的竹竿在地图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根据可靠情报,鹰酱已经在南棒子釜山、仁川等地开始修建永久性军事基地。“竹竿尖在南棒子海岸线上点了几个红点,又在北棒子方向画了个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图们江沿岸建立军事存在。“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首长交换着眼色。一位鬓角斑白的老将军皱着眉头吐出一口烟圈,烟圈在电风扇的气流中扭曲变形:“小陈啊,刚签完停战协议就又要驻军,会不会太着急了?国际舆论压力可不小。“

陈樾放下竹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解开缠绕的红色细绳时,他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不是紧张,而是连续三天熬夜整理资料的后遗症。档案袋里滑出十几张照片,在红木桌面上铺开。

“这是我们的侦察兵上周拍到的,“陈樾指向最清晰的一张,“鹰酱正在扩建釜山港的军用码头,这些钢材都是最新运到的。“照片上清晰可见五台大型龙门吊和堆积如山的H型钢,数十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在忙碌。

老将军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照片,镜片上反射着照片的影像:“看来鹰酱是铁了心要在半岛扎根啊...“

“更重要的是,“陈樾压低声音,会议室里的电扇突然停了,让他的声音格外清晰,“我建议把北棒子战后重建这个‘包袱‘甩给毛熊。让他们在南浦港驻军,这样面对鹰酱压力的就是毛熊了。“说着他取出另一组照片,上面是南浦港的码头设施和航道水深图。

会议桌尽头一直沉默的中年首长突然开口,他手中转动的钢笔停了下来:“好一招‘驱虎吞狼‘。“钢笔在指尖转了个圈,“不过金同志那边能答应吗?他可是刚打完一场硬仗。“

“所以需要毛熊先出面。“陈樾胸有成竹地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分析数据,“根据我的计算,毛熊太平洋舰队急需不冻港,南浦港水深条件比海参崴更好。“他指向一张潮汐表,“等毛熊驻军后,我们再以‘协助防御‘的名义进驻图们江,金同志就不好拒绝了。“

中年首长的钢笔在记事本上轻轻敲了三下,这是他表示赞同的习惯动作。老将军则摘下眼镜,用绒布仔细擦拭镜片,这个动作他做了足足一分钟,最后长叹一声:“那就按小陈的方案试试吧。不过记住,“他突然严肃起来,“驻军规模要严格控制,要给金同志留足面子。“

8月5日,莫斯科郊外三十公里的列宁别墅,壁炉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虽然正值夏季,但毛熊远东事务负责人伊万诺夫坚持要生火——这是他谈重要事情时的怪癖。兔子特使王明远解开中山装最上面的扣子,额头上的汗珠在火光映照下闪闪发亮。

“伊万同志,“王明远给对方的酒杯又满上,“南棒子现在成了鹰酱的军事堡垒,这对我们在远东的利益很不利啊。“他特意用了“我们“这个词,同时观察着伊万诺夫的反应。

伊万诺夫打了个酒嗝,伏特加的酒气在温暖的室内弥漫:“那群美国佬...嗝...就知道搞军事包围...“他松了松领带,露出通红的脖子,“他们在日本、南棒子的基地...嗝...已经形成半月形包围圈了...“

“所以,“王明远凑近一些,压低声音,壁炉的火光在他脸上跳动,“我们是不是该在北棒子保持军事存在?比如...南浦港?“他取出一份海图铺在茶几上,“您看,这里水深港阔,冬季不结冰,非常适合驻扎太平洋舰队。“

伊万诺夫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粗壮的手指在海图上摩挲:“王,你说得对!我们得保护...嗝...国际主义兄弟的安全!“他突然提高音量,“谢尔盖!记下来!立即起草南浦港驻军方案!“

角落里正在整理文件的谢尔盖少校赶紧立正敬礼,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王明远注意到这个细节,暗自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样貌——此人将来必是毛熊外交系统的重要人物。

三天后,一份标着“绝密“的电报从莫斯科发往平壤。电报使用了一套特殊的加密方式,连发报员都不知道内容。电报里,毛熊以“协助战后重建和维护半岛和平“为由,正式提出在南浦港驻军的请求,并附上了详细的驻军方案和装备清单。

8月10日,平壤人民文化宫里灯火通明。水晶吊灯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二十名仪仗队员持枪肃立。北棒子代表金永南和毛熊代表谢尔盖在一份烫金协议上签字。签字笔是特意从莫斯科带来的金笔,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大厅里清晰可闻。

“为了国际主义阵营的团结!“谢尔盖举起香槟杯,杯中的气泡快速上升。

“为了半岛和平!“金永南的笑容有些勉强,他手中的酒杯几乎没动过。

协议签署的消息通过加密电台传到四九城时,陈樾正在和工程兵部队的指挥官们研究图们江沿岸的地形图。地图上已经用红蓝铅笔标注了十几个预设阵地和观测点。

“时机到了。“陈樾放下电报,手指在地图上的先锋市位置画了个圈,“立即启动‘东风计划‘。老赵,你亲自带队。“

赵大勇啪地立正,他左脸颊上的弹痕在灯光下格外明显:“保证完成任务!不过...“他犹豫了一下,“为啥叫‘东风计划‘?“

陈樾笑了笑:“因为东风迟早要压倒西风。“这个比喻让在场的军官们都笑了起来。

8月12日凌晨三点,一列挂着“501农机厂设备运输“牌子的专列悄然驶出沈阳站。列车由一台崭新的解放型蒸汽机车牵引,二十节车厢全部挂着帆布篷,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实际上,车上装载的是整整一个工程兵团的装备和人员,包括三台最新式的推土机、五台混凝土搅拌机和大量预制构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驻军图们江(第2/2页)

带队的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赵大勇,此刻他正坐在闷罐车厢里,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擦拭着心爱的54式手枪。手枪握把上的红绸已经有些褪色,但依然被他保养得锃亮。

“老赵,“同车的政委李卫国递给他一份文件,“到了先锋市,先修这个。“文件上画着一个简易码头和雷达站的草图,标注着详细尺寸。

“明白!“赵大勇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保证三个月内让鹰酱的飞机经过时都得绕道走!“他转向车厢里的战士们,“都听好了,到了地方先搭伪装网,要做得跟当地地形一模一样!“

8月15日,平壤郊外的一处温泉度假村。兔子特使李强和金永南正在泡在乳白色的温泉中。氤氲的热气中,李强慢条斯理地说:“金同志,毛熊在南浦驻军了,鹰酱肯定会有动作啊。“他故意让一块热毛巾敷在脸上,遮住了表情。

金永南往身上浇了一瓢水,水珠顺着他肋骨分明的胸膛滑下:“李同志有话直说。“他的声音在温泉的回音作用下显得有些沉闷。

“我们想在图们江口的先锋市驻点兵,“李强从温泉边的文件袋里取出一份文件,“主要是为了保护航运安全。人数不多,就一个团。“文件上的墨水有些晕开,显然是受潮了。

金永南盯着水面看了很久,水面倒映着他消瘦的面容。终于,他叹了口气,伸手接过文件:“可以,但只能限于先锋市周边二十公里。“他的手指在文件上留下湿漉漉的指印。

当天下午,两份协议同时签署。一份是公开的《夏棒经济合作协定》,签字仪式在平壤政府大楼举行,十几名记者拍照记录;另一份是绝密的《夏棒边境防卫合作协议》,签字地点改在了地下防空洞,只有四名见证人。

8月20日凌晨四点,天还没亮,赵大勇的工程兵团就抵达了先锋市。这个位于图们江入海口的小镇还在睡梦中,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亮着。江面上飘着淡淡的雾气,给整个小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动作快点!“赵大勇低声命令,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在天亮前把指挥部搭起来!第一连负责警戒,第二连平整场地,第三连组装预制件!“

士兵们悄无声息地开始工作,只有偶尔的工具碰撞声打破宁静。到太阳升起时,江边已经立起了十二顶伪装网覆盖的帐篷,远看就像一片灌木丛。当地居民起床后惊讶地发现,江对岸的山坡上突然多了几个“气象观测站“,白色的球形雷达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一周后,当鹰酱的RF-86侦察机例行飞越图们江口时,飞行员汤姆森中尉突然瞪大了眼睛。他的侦察相机清晰地拍下了江边新建的军事设施——这不是临时营地,而是一个设施完善的军事基地!更让他吃惊的是,雷达站的天线正跟着他的飞机转动...

“报告总部,“汤姆森对着无线电说,声音因为震惊而有些颤抖,“兔子在图们江口建了个军事基地,看起来像是永久性的。有雷达站、防空阵地,还有...等等,那是码头吗?“他调整相机焦距,“确认有码头设施,至少能停靠千吨级舰船!“

与此同时,南浦港的毛熊驻军正在举行盛大的入营仪式。谢尔盖站在观礼台上,看着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毛熊士兵迈着正步走过,T-34坦克的履带在码头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军乐队演奏着《斯拉夫女人的告别》,铜管乐器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

“很好,“谢尔盖对身边的参谋说,“给莫斯科发电,就说我们已经牢牢掌控了南浦港。“他完全没注意到,港口附近的山头上,几个穿着当地服装的兔子军事观察员正用高倍望远镜记录着一切,其中一人还在本子上快速素描着毛熊的兵力部署。

“记下来,“观察组组长张建军对助手说,手中的铅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移动,“毛熊在南浦部署了两个摩托化步兵师,还有一个海军陆战旅。码头东侧是油料库,西侧是弹药库。“他调整望远镜焦距,“这下够鹰酱头疼的了。“

九月初,陈樾乘坐一辆伪装成民用卡车的指挥车来到先锋市视察。新建的雷达站已经投入使用,天线在秋风中缓缓旋转。站在雷达站顶层平台上,陈樾举着蔡司望远镜望向东南方。在视线尽头,隐约可以看到毛熊军舰的轮廓——那是一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正在南浦港外巡逻。

“完美。“陈樾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赵大勇说。江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的手枪套,“现在毛熊在南边顶着鹰酱的压力,我们在这里安心发展。“他指向江对岸正在施工的工地,“记住,把军营修得舒适些,食堂、澡堂、图书室都要有,咱们可能要在这里待很久。“

赵大勇挠挠头,钢盔随着他的动作歪向一边:“陈工,咱们这么算计毛熊,会不会...将来不好交代?“他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担忧。

陈樾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递给赵大勇一支:“这叫各取所需。毛熊得到了不冻港,我们得到了战略缓冲。“他划燃火柴,火苗在风中摇曳,“至于金同志...“他望向平壤方向,吐出一个烟圈,“他会明白这是最好的安排。“

当天晚上,陈樾在临时指挥部的煤油灯下写报告。指挥部是用预制构件搭建的半地下工事,虽然简陋但很坚固。钢笔在信纸上沙沙作响:“...图们江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可完成永久性防御工事。毛熊已完全接手北棒子南部防务,我军战略压力大幅减轻...“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望向墙上的小窗户。在漆黑的夜幕中,几颗星星格外明亮,就像此刻在半岛上布局的几方势力,各自闪烁着不同的光芒。远处传来江水拍岸的声音,节奏稳定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重新崛起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