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48章 红星狙击枪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48章 红星狙击枪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48章红星狙击枪(第1/2页)

1951年8月7日,奉天兵工厂笼罩在连绵的阴雨中。陈樾正伏案绘制歼1战机的改进图纸,办公室的木门突然被猛地推开,带进一阵潮湿的冷风。

“陈总工!快看我们搞到什么好东西了!“孙团长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件,活像捧着刚出生的婴儿。

陈樾连忙起身接过,油布上还滴着水珠。他小心翼翼地在办公桌上展开包裹,露出了一把造型修长的步枪——深褐色的胡桃木枪托上刻着US的字样,枪管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金属光泽,顶部安装着一个精致的望远式瞄准镜。

“这是...“陈樾的手指轻轻抚过冰冷的枪身。

“前线三团昨天夜里缴获的!“孙团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兴奋得声音都在发抖,“鹰酱的王牌狙击手用的,带8倍光学瞄准镜的M1加兰德狙击型!咱们的侦察兵为了搞到这玩意儿,牺牲了两个好小伙...“

陈樾心头一紧,郑重地将枪托起。这把枪比他想象的要重,木质枪托的触感温润细腻,金属部件散发着淡淡的枪油味。他凑近瞄准镜,透过镜片能看到对面墙上挂历的日期清晰可见。

“好东西啊...“陈樾轻声感叹,“孙团长,这把枪能借我研究几天吗?“

“就知道您会这么说!“孙团长咧嘴一笑,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师长特意交代,要您好好琢磨琢磨这洋玩意儿。对了...“他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这是前线战士记录的这把枪的使用情况。“

送走孙团长后,陈樾立即锁好办公室门窗,拉上厚重的窗帘。他深吸一口气,唤出系统扫描功能。一道肉眼不可见的蓝光从枪托到枪口缓缓扫过,系统界面上立即显示出完整的立体结构图和各项参数。

“这个导气式自动原理设计得很巧妙...“陈樾喃喃自语,手指在空中虚点着只有他能看到的界面,“但复进簧的布局太占空间了...这个瞄准镜的调节机构也太复杂...“

第二天一早,陈樾就找孙团长要来了毛熊援助的莫辛-纳甘狙击枪。这把枪看起来朴实无华,深红色的枪托上布满了使用痕迹,金属部件也略显粗糙。但陈樾知道,正是这种简单可靠的设计,让它在严寒环境下依然能正常运作。

同样用系统扫描后,陈樾开始了细致的对比研究。他在笔记本上列出两把枪的各项参数:

“M1加兰德:

优点:半自动射击,8发弹匣供弹,射击速度快,精度高

缺点:结构复杂,维护困难,重量较大(4.3kg),瞄准镜易损

莫辛-纳甘:

优点:结构简单可靠,适应恶劣环境,精度良好,成本低

缺点:手动装填,5发弹仓,射速慢,后坐力大(3.8kg)“

“要是能取长补短...“陈樾咬着铅笔头,眼前浮现出前世见过的各种经典狙击枪设计。

接下来的日子,陈樾几乎住在了设计室。老周每天送三顿饭进来,总能看见满地的废稿和啃了一半的馒头。陈樾的两眼熬得通红,衬衫领子都泛黄了,但手上的绘图笔却越来越稳。

“这个闭锁机构...不行,强度不够...“

“供弹口得重新设计,要兼容两种供弹方式...“

“瞄准镜座要一体化铸造,不能像鹰酱那样用螺丝固定...“

8月28日深夜,设计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正在打盹的老周一个激灵跳起来,看见陈樾像个孩子似的举着一张图纸又蹦又跳。

“成了!老周你看!“陈樾把图纸拍在桌上,“这个回转式闭锁机构,配合毛熊的短行程活塞导气原理,完美解决了后坐力和射击精度的矛盾!还有这个浮动枪管设计,能减少振动对精度的影响!“

老周揉着惺忪的睡眼,虽然看不懂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但还是竖起大拇指:“陈总工出手,肯定没问题!“

9月3日,设计终于定型。陈樾将这套图纸命名为“红星1型狙击枪“。在系统的优化下,这把枪的有效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000米,比鹰酱和毛熊的同类型号都要远200米以上,而重量却控制在4.1公斤。

“召集技术骨干!“陈樾对老周说,“要手艺最好的老师傅,每个零件做三套!咱们得留足试错的余地。“

第二天,兵工厂最优秀的八名老技工被召集到了一号车间。他们中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年工龄,手上布满了老茧和烫伤的疤痕。陈樾亲自给他们讲解每个零件的加工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红星狙击枪(第2/2页)

“这个枪管,“陈樾指着图纸上的一段剖面图,“要用冷锻工艺,内膛镀铬,精度要求是每米偏差不超过0.1毫米。张师傅,您看...“

头发花白的张师傅倒吸一口凉气:“这么精细?都快赶上精密仪器了!咱们现有的车床怕是...“

“正因为难,才找您几位啊。“陈樾笑着说,“我已经让机械车间改造了两台瑞士进口的精密车床,专门加工这个。“

老师傅们铆足了劲,车间里日夜灯火通明。车床的轰鸣声、铣刀的切削声、淬火池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有时为了一个关键零件,老师傅们要反复尝试十几次。李师傅为了加工完美的枪机导轨,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最后被徒弟们强行按在长椅上休息。

9月10日,所有零件终于制备完成。陈樾带着技术部的年轻人们,在总装车间开始了第一次组装。空气中弥漫着枪油和金属加工液的气味,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注意看,“陈樾拿起枪机组件,“这个双排供弹机构是我们的独创,既保证了10发弹匣的容量,又不会像鹰酱的那样容易卡壳。“他熟练地将零件组合在一起,“闭锁凸笋要这样对准...小王,递我那个专用扳手。“

年轻的技工们围成一圈,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随着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到位,一把通体黝黑、线条流畅的狙击枪呈现在众人面前。枪托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既轻便又坚固;枪管下方的导轨可以加装两脚架;机匣顶部是一体成型的瞄准镜座。

“真漂亮...“有人小声感叹。

陈樾爱惜地抚摸着枪身:“这还不是最终版,得先测试。“他转头对孙团长说,“明天带几个神枪手来,咱们好好试试这把枪。“

9月12日,兵工厂后山的靶场戒备森严。三名从前线调来的狙击手一字排开,每人面前摆着一把红星1型。陈樾和孙团长站在观察位上,举着望远镜。远处的靶子从100米到1000米依次排开。

“准备!“孙团长一声令下。

砰!砰!砰!

三声清脆的枪响几乎同时响起。800米处的靶子上,三个弹孔呈品字形分布在靶心周围。

“好枪!“领头的狙击手王铁柱兴奋地说,“后坐力比莫辛小多了,扳机力度也正好!连续射击时枪口上跳很小!“

测试持续了一整天。从100米到800米,红星1型表现优异。但在尝试900米射击时,出现了子弹散布过大的问题。

“是枪管振动模式的问题。“当晚的总结会上,陈樾分析着靶纸,“枪管与护木的接触点需要调整,还有这个制退器也得改进。“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修改后,“红星2型“诞生了。主要改进了枪管浮动设计和枪口制退器形状。9月15日的测试中,这把枪在1000米距离上打出了惊人的成绩——五发子弹的散布圆直径仅28厘米!

“太神了!“王铁柱激动得手都在抖,“陈总工,这枪比我媳妇还听话!指哪打哪!“

众人哄堂大笑。孙团长拍板决定:“立即量产!先来20把!要优先装备前线最优秀的狙击小组!“

9月25日,第一批红星2型狙击枪正式下线。每把枪的枪托上都烙着一颗小小的五角星,下面刻着编号。陈樾特意安排给每把枪配发了特制的弹药——这批子弹是老师傅们手工装配的,装药量精确到毫克,弹头重量偏差不超过0.01克。

三天后,前线的战报传来:使用红星狙击枪的狙击小组首战告捷,成功击毙敌军两名指挥官和一名机枪手,最远狙杀记录达到1100米!敌军阵地上人心惶惶,白天都不敢轻易露头。

“鹰酱的狙击手现在都不敢露头了!“通讯兵兴奋地汇报,“咱们的战士都说,这枪该叫‘猎鹰枪‘!说是一开枪,敌人的侦察气球都不敢升空了!“

陈樾站在车间的窗前,看着又一批红星狙击枪被装上卡车运往前线。夕阳的余晖照在黝黑的枪管上,映出一道冷冽的光芒。他突然想起前世在军事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一个好的武器设计师,不是在制造杀人的工具,而是在创造保家卫国的盾牌。

“陈总工,“老周走过来轻声说,“三团的张连长想请您在枪托上刻句话。“

陈樾接过纸条,上面写着:“每一颗子弹,都是对牺牲战友的承诺。“

他的手微微发抖,拿起刻刀,在最新一批狙击枪的枪托内侧,郑重地刻下了这行小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