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50章毛熊想要歼1(第1/2页)

1951年11月的奉天,第一场雪已经悄然落下。陈樾裹着军大衣快步走向机库,呼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了一层薄霜。他跺了跺脚上的积雪,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想这样的天气对飞机维护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总工!“地勤班长王师傅老远就喊了起来,“您来得正好,3号机的液压系统又出问题了!“

陈樾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机库,扑面而来的是机油和金属混合的气味。六架银灰色的歼1战机整齐地停放在机库中央,地勤人员正围着其中一架忙碌着。

“什么情况?“陈樾蹲下身,看着王师傅指着的部位。

“就是这个液压阀,低温下老是漏油。“王师傅用满是油污的手套擦了擦额头的汗,“昨晚上零下十五度,今早检查时就发现漏了一地。“

陈樾接过扳手,亲自检查起来。金属部件冻得扎手,他不得不摘掉手套,手指很快就被冻得通红。“这个密封圈材质不行,得换耐低温的。“他转头对跟在身后的技术员说,“去仓库把新到的那批丁腈橡胶圈拿来试试。“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试飞员老刘驾驶着07号歼1正在跑道上滑行。陈樾走到机库门口,看着这架加装了新型增程油箱的战机腾空而起,机翼上的红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五颗,代表击落了五架敌机。

“陈总工!陈总工!“老周气喘吁吁地跑来,军棉帽都跑歪了,“紧急通知,首长们都在会议室等您呢!说是毛熊那边来人了,阵仗不小...“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陈樾推门进去时,满屋的烟雾呛得他咳嗽了两声。几位首长面色严肃地围坐在长桌旁,对面是两个穿着毛熊军装的高大男子,其中一个正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什么。

“陈樾同志,“李部长招手示意他坐下,“这位是毛熊远东军区副司令彼得罗夫同志,这位是航空专家伊万诺夫同志。“李部长顿了顿,压低声音,“他们...对我们的歼1很感兴趣,想谈技术交流的事。“

彼得罗夫操着生硬的中文开门见山:“陈同志,你们的战斗机,比米格好很多。我们想...技术交流。“他说完就直勾勾地盯着陈樾,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陈樾心头一跳。他注意到伊万诺夫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随身携带的图纸夹,那里面正装着歼1最新改进型的设计图。这位毛熊专家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显得迫不及待。

会后,李部长把陈樾单独留了下来。窗外,又一架歼1呼啸着掠过天空,银灰色的机身在云层间时隐时现。

“陈樾啊,“李部长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陈樾一支,“前线战报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歼1确实打出了威风。但毛熊那边...毕竟现在是我们最大的援助方...“

陈樾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把玩着:“部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歼1的技术比米格-15领先至少五年,就这么交出去...“

“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李部长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如果用技术换东西,你觉得咱们最缺什么?说实话,上级也很为难。“

陈樾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前几天查看军工生产报表时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部长,咱们欠毛熊的军事贷款,现在有多少了?“

李部长苦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天文数字啊。光是这半年的弹药和油料,就够咱们还上十年...“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物资的数量和折算金额。

“第一个条件,“陈樾竖起一根手指,“抵扣军事贷款。能抵多少抵多少。“

“这个自然。“李部长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还有呢?“

陈樾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手指沿着中苏边境线滑动,最后停在了图们江入海口处:“第二,给我们换个出海口。“

“什么?“李部长惊得站了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音,“你再说一遍?“

“您看,“陈樾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图们江入海口现在被毛熊和北棒卡着,咱们的船出不去。如果能要回这15公里江段和两岸20公里领土...“

“这...这太异想天开了!“李部长直摇头,在屋里来回踱步,“毛熊怎么可能割让领土?自打沙皇时代起,他们就只进不出啊!“

陈樾笑了,从兜里掏出火柴,终于点上了那支烟:“谈判嘛,总要开高价。先要海参崴,实在不行再谈图们江。“他吐出一个烟圈,“歼1的技术值这个价。您想啊,有了出海口,东北的物资可以直接走倭海,不用再绕道大连...“

三天后,一场秘密谈判在奉天郊外的一栋别墅里举行。这栋俄式建筑据说是当年俄国人建的,现在成了接待重要外宾的场所。毛熊代表团由彼得罗夫带队,兔子方面则由李部长和陈樾出席。

会议室里烧着暖炉,但气氛却冷得像冰窖。彼得罗夫听完翻译的话,眉头皱成了疙瘩:“歼1的全套技术?这要请示莫斯科...“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光亮的额头,显然压力不小。

“当然,“陈樾不紧不慢地翻开资料册,“这是歼1与米格-15的性能对比数据。“他将一份表格推到桌子中央,“最大速度、爬升率、作战半径...每一项都领先30%以上。特别是这个跨音速区间的稳定性...“

伊万诺夫迫不及待地抢过资料,眼睛越瞪越大:“这个后掠角设计...还有这个发动机进气口...天才!“他用俄语快速地对彼得罗夫说着什么,语速快得连翻译都跟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章毛熊想要歼1(第2/2页)

彼得罗夫轻咳一声,伊万诺夫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资料,但手指还在轻轻摩挲着纸面上的曲线图。

“那么,“彼得罗夫搓着手,脸上的表情终于松动了一些,“贵方的条件是?“

李部长按照事先商定的方案开口:“第一,免除我方全部军事贷款;第二,归还海参崴及周边地区。“

会议室内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彼得罗夫的脸涨得通红,猛地站起身:“这不可能!海参崴是我们远东最重要的军港!“他的拳头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谈判陷入僵局。陈樾适时地提出休会,双方约定三天后再谈。走出会议室时,他注意到伊万诺夫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手中的资料夹。

“陈总工,你这招真绝了。“回到驻地,李部长忍不住笑道,给自己倒了杯热茶,“看彼得罗夫那表情,跟生吞了个柠檬似的。“

陈樾却皱起眉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旧书:“部长,我查了历史资料。图们江出海口的问题,其实1860年的《四九城条约》就规定我们有权通航,只是被毛熊实际控制了...“

“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重点争取图们江通航权。“陈樾指着地图说,“只要拿回这15公里江段和两岸缓冲带,东北就多了一个出海口!虽然冬天会结冰,但总比没有强。“

第二次谈判时,兔子方面调整了策略。陈樾特意让人把歼1的全尺寸模型搬到了别墅的院子里,还展示了部分设计图纸,但关键数据都做了模糊处理。

“彼得罗夫同志,“陈樾指着模型机翼,寒风把他的脸吹得通红,“这个气动布局可以降低30%的跨音速阻力,而米格-15在这个速度区间会剧烈抖振...“他故意留了个话头。

伊万诺夫听得两眼放光,不停地做着笔记,连手套都顾不上戴,手指冻得发紫也不在乎。他突然用俄语快速说了什么,翻译犹豫了一下才转述:“伊万诺夫同志问...这个翼型设计是不是参考了德国战时的资料?“

陈樾笑而不答,反而问道:“伊万诺夫同志,你们图-16的导航系统,用的是不是类似德国战时的那种陀螺仪?“

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对方在套话,却又都对这种技术交流乐在其中。彼得罗夫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

经过一周的拉锯战,双方终于达成初步协议:

1.兔子向毛熊提供歼1全套生产技术

2.毛熊免除兔子50%的军事贷款

3.毛熊同意归还图们江下游15公里江段主权,并划出两岸各20公里非军事区

4.毛熊提供图-16轰炸机全套技术资料

协议草案需要送往莫斯科和四九城最后审批。等待期间,陈樾被安排带毛熊代表团参观奉天飞机制造厂。

工厂里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组装新的歼1。伊万诺夫像进了糖果店的孩子,每台设备都要凑近看个仔细。

“陈同志,“伊万诺夫在参观发动机车间时悄悄拉住陈樾,“你们那个发动机涡轮叶片...是怎么解决高温问题的?我们试过很多材料都会变形...“

陈樾指了指正在运转的一台测试台架:“加了内部冷却通道,材料上也做了特殊处理。“他故意说得很含糊,但伊万诺夫已经如获至宝地记了下来。

12月20日,最终协议正式签署。签字仪式在奉天市政府举行,双方代表在厚厚的协议书上签下名字,交换文本。签字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在安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

仪式后的小型酒会上,彼得罗夫举着香槟对陈樾说:“陈同志,你们要那个出海口做什么?那里冬天会结冰的。“他语气轻松,但眼神里带着探究。

陈樾抿了一口酒,这种毛熊产的香槟甜得发腻:“彼得罗夫同志,海参崴冬天也会结冰,你们不还是建了破冰船?“他晃了晃酒杯,“有了出海口,我们东北的木材、煤炭就能直接运出去了。“

一个月后,第一批毛熊专家进驻奉天飞机厂,开始技术交接。陈樾每天都要应付各种技术问题,常常工作到深夜。

“陈总工,这是今天第三杯咖啡了。“老周端着热气腾腾的杯子走进办公室,“您得注意身体啊。“

陈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没办法,伊万诺夫那帮人问题太多了。“他喝了口咖啡,苦涩的味道让他清醒了些,“不过也好,他们问得越多,说明越重视这笔交易。“

与此同时,测绘队也进驻了图们江口,开始划定新的边界。据回来的战士说,江边的毛熊哨所已经陆续撤走,只留下空荡荡的营房。

在最后一次技术交接会议上,伊万诺夫忍不住问出了所有毛熊专家心中的疑问:“陈同志,这些设计...真的是你们独立完成的吗?那个翼型设计,简直像是来自未来...“

陈樾望着窗外正在试飞的新型战机——那是在歼1基础上改进的歼2原型机,意味深长地说:“伊万诺夫同志,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当春天的第一缕暖风吹过图们江时,一艘挂着兔子国旗的小货轮缓缓驶出江口,这是几十年来第一艘从东北直航倭海的兔子商船。而在奉天飞机厂,陈樾的办公桌上已经铺开了新一代战机的设计草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