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74章 资源短缺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74章 资源短缺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74章资源短缺(第1/2页)

1954年12月的一个清晨,陈樾裹紧棉大衣,顶着刺骨的寒风登上了前往四九城的专列。车窗外的华北平原覆盖着一层薄雪,铁轨两旁的电线杆像列队的士兵般快速后退。

“陈工,喝口热水暖暖身子。“随行的小王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这次会议听说很重要?“

陈樾接过水壶,呼出一口白气:“能不重要吗?全国工厂都快断粮了。“他望着窗外掠过的工厂烟囱,眉头紧锁。这半年来,各地新建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但随之而来的原材料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列车驶入四九城站时,站台上已经站满了接站的干部。陈樾刚下车,就被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拦住:“是奉天兵工厂的陈樾同志吧?请跟我来,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汽车穿过积雪的街道,最终停在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前。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卫兵,检查过证件后才放行。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二十多人,烟雾缭绕中,陈樾认出了几个部委的领导。

“同志们,情况很严峻。“主持会议的工业部王部长开门见山,“上个月,全国有37家工厂因为缺乏橡胶停产,石油库存只够维持两个月了。“

一位戴眼镜的干部站起来汇报:“我们尝试从东南亚进口,但外汇储备太少,换不来多少物资。毛熊那边的报价又太高...“

陈樾悄悄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数据。他注意到,橡胶缺口高达1200吨,石油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万吨。

“陈樾同志,“王部长突然点名,“你们兵工厂的‘红星重卡‘生产线是不是也受影响?“

全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陈樾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确实如此。我们上个月只完成了计划产量的60%,就是因为轮胎橡胶供应不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叹息声。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我建议缩减工业规模,优先保障军工和重工业。“

“不行!“陈樾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现在退缩就前功尽弃了。我们应该想办法开源,而不是节流。“

老教授冷笑一声:“陈工说得轻巧。怎么开源?难道天上会掉石油下来?“

陈樾不慌不忙地翻开笔记本:“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在东南亚边境搞军事演习,展示我们的‘翼龙‘无人机和新型坦克...“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外贸部的同志打断道:“这不是威胁邻国吗?影响多不好!“

“这不是威胁,是展示实力。“陈樾解释道,“东南亚各国现在都在观望,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和我们做生意比跟西方人更有利可图。“

他继续道:“第二,我会设计更多轻工业产品,增加出口品类。比如新型纺织机、自行车、收音机...“

“就凭这些能换多少外汇?“老教授不以为然。

陈樾微微一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铁皮玩具车:“这是我设计的样品,成本不到一元,在国际市场上至少能卖五美元。“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传看着这个做工精良的玩具车。车身上的红五星闪闪发亮,车门还能开关,方向盘可以转动。

“第三,“陈樾趁热打铁,“趁着现在和毛熊关系好,从西伯利亚修一条输油管道到东北。这样不仅能解决石油短缺,还能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王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工程量会不会太大?“

“长痛不如短痛。“陈樾坚定地说,“现在不修,五年后我们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当陈樾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招待所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他刚躺下,房门就被敲响了。

“陈工,打扰了。“门外站着白天的王部长,“领导们想请你详细说说输油管道的构想。“

陈樾一个激灵爬起来,睡意全无。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几乎住在了会议室,和各方面的专家反复论证每一个细节。

1955年1月3日,最终决策会议召开。陈樾的方案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也遇到了尖锐的质疑。

“陈工,你说要增加轻工业品出口,“那位老教授还是不依不饶,“可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能竞争得过洋货吗?“

陈樾早有准备,他让人搬进来一台崭新的缝纫机:“这是我们厂最新设计的‘飞鸽牌‘缝纫机,比进口的胜家缝纫机轻30%,价格只有一半。“

说着,他当场演示起来。只见布料在针脚下流畅移动,转眼间就缝好了一条直线。更令人惊讶的是,机器运转时几乎没有噪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4章资源短缺(第2/2页)

“这...“老教授惊讶地摸着缝纫机光滑的外壳,“真是你们自己造的?“

“千真万确。“陈樾自豪地说,“而且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出自行车、收音机、电风扇...“

会议结束时,王部长宣布了决定:立即启动对东南亚的贸易攻势,同时着手规划夏毛输油管道项目。陈樾被任命为轻工业产品研发小组组长,负责开发出口创汇产品。

回到奉天后,陈樾立即投入工作。设计室里,各种图纸和样品堆成了小山。他白天指导工程师们改进生产线,晚上就在科技系统中搜寻适合五十年代技术水平的产品设计。

“陈工,这个玩具火车的外壳用铁皮太浪费了。“一天,年轻的技术员小李提出意见。

陈樾眼睛一亮:“你说得对!可以用塑料代替,外面镀一层薄金属...“

就这样,在集思广益下,一个个既节省材料又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设计陆续出炉。到了月底,第一批样品已经准备就绪:铁皮玩具、简易收音机、折叠自行车...

与此同时,南方的边境线上,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演习也拉开了帷幕。陈樾设计的“翼龙“无人机在演习中大放异彩,引得周边国家的军事观察员啧啧称奇。

“陈工,好消息!“二月初的一天,赵厂长兴冲冲地闯进设计室,“缅甸和越南已经同意用橡胶换我们的缝纫机和玩具了!“

陈樾长舒一口气,但很快又皱起眉头:“这只是开始。石油问题还没解决呢...“

二月中旬,陈樾再次被召到四九城。这次是在外交部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几位穿着考究的男子正在等他。

“陈樾同志,毛熊方面原则上同意修建输油管道了。“一位外交官说,“但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

原来,毛熊要求夏方提供一种特殊的高强度钢管技术,用于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管道建设。

“这个...“工业部的同志面露难色,“我们的钢铁技术还达不到要求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陈樾。他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毛熊人给的参数要求是多少?“

外交官递过一份文件。陈樾快速浏览着那些专业参数,眼睛越来越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做到!“

“真的?“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

陈樾肯定地点头:“我在鹰酱...呃,我是说,我在资料上看到过类似的技术。给我两个月时间,一定能研制出来。“

回到奉天后,陈樾立即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团队。他们日夜不停地试验各种合金配方,测试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效果。科技系统中的相关资料被反复调取研究,每一炉钢水都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

三月初的一天深夜,钢铁厂的试验车间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陈樾举着一根银光闪闪的钢管,激动地宣布:“抗拉强度达到每平方毫米65公斤!完全符合毛熊人的要求!“

这根看似普通的钢管,能够在零下50度的极寒环境中保持韧性,承受巨大的内部压力。工人们轮流抚摸着这根“宝贝“,脸上写满了自豪。

“立即小批量生产,送毛熊检验!“陈樾下令道。

就在钢管样品空运莫斯科的同一天,南方传来捷报:东南亚各国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第一批用橡胶支付的货款已经到账。

四九城的领导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王部长特意给陈樾打来电话:“老陈啊,你这次可立了大功了!不过...“

“不过什么?“陈樾心里一紧。

“毛熊人又提出了新要求,他们想要你的‘翼龙‘无人机技术...“

陈樾握紧了话筒。他知道,一场新的博弈又要开始了。但这一次,他胸有成竹——因为在他脑海中,科技系统里还藏着无数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一展现...

窗外,春雪消融,奉天城外的田野里,新一年的播种已经开始了。而在遥远的北方边境,第一批勘测队员正顶着寒风,为夏毛输油管道标定路线。这条钢铁巨龙一旦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个新生国家的能源格局。

陈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工厂林立的烟囱。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正在一代人的奋斗中,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而他,很荣幸能够成为这一伟大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