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仙缘剑路 > 第八十九章 一场大梦 (中)

仙缘剑路 第八十九章 一场大梦 (中)

簡繁轉換
作者:渣喵爱喝茶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7 02:46:11 来源:源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学堂内,书声琅琅,十余名总角小童手捧《道德经》,摇头晃脑,正齐声诵读。

不多时,一卷读完,众小童闭口端坐,看向夫子;后者着一袭玄色长袍,半倚在太师椅上,双目微闭,须发花白,不知是假寐还是在养神。

片刻之后,夫子回过神来,不过仍未睁眼,只是轻摆大袖,淡淡说道:“今日课业到此,尔等可自行离去。”

众小童应声而起,恭声回道:“是,先生。”说完便收拾书本,三三两两结伴而去。

又过片刻,夫子缓缓起身,却见一小童仍留在座位上,眉头紧皱,似有难题未明。

“元清,你因何逗留至此,怎么还不回去?”稍整衣袖,其沉声问道。

言词入耳,小童如梦惊醒,急忙起身一礼,答道:“回朱先生,书中有言,‘道常在’,然学生愚钝,从未见过‘道’为何物,是以一直在想,这道,究竟是什么?”

夫子闻言,嘴角微扬,几难察觉,微一沉吟后,淡淡回道:“我且问你,这世间万物,若要存活,便离不得水,然可曾听闻有人以水为贵?”

元清闻言思考了片刻,而后答道:“世人皆以碧玉为珍,以金银为贵,不曾听过珍水爱水者。”

朱先生点点头,继续问道:“《道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此珍惜之物,为何世所不见?”

元清不答;朱先生接着说道:“便是因为这水早已渗入世间点滴,故我等虽能时时感知,却无以为贵。道亦如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如此。”

“先生是说,这道,便存于我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如水润万物,故世人所不察。”元清追问道。

夫子闻言,捻须而颔首;元清见状追问道:“那马儿吃草,匠人打铁,也可称道乎?”

夫子莞尔,并不直言回道,却说起件不相干轶事:“余曾与宗师高人论技击之道,乃知力为技本,技为之用,技力相合,便可以小博大,以寡敌众,以五两之劲搏千斤之重。

然技力终有尽时。传闻有仙,能以七尺之身断万丈山岳,此已非技力所能致,却为二者之本,道法之用。道无止境,故得道而升仙者,移山填海,不过反掌之间。

只是滚滚红尘,得道者不过寥寥,余者皆为碌碌凡人,芸芸众生。**凡胎者,不明其道,却精擅其技,岂言道之不存?”

言罢,这位朱先生也不管元清是否明了,摇摇晃晃,便自顾自离了学堂。

元清自是不解其中意,见先生离去,也未再多留,不过脑中却尽是夫子言语,一路上磕磕碰碰,状如失魂。

不知怎么,一番话渐忘渐散,成一片空白,而后又有零星字眼自这空白中生出,汇成一句,印刻在其心底,意义莫名。

“术为道之用,道为法之本,术法无穷而道常惟一,取一则万法皆生......”

次日。

元清照常去学堂,想着再好生问一问夫子,不料却被告知,夫子已然远行,只留书一封,言说“心有所感,寻道去了”。

至于这一众门徒该当如何,其并未多言,只道“多读经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消息一出,众小童自是喜出望外,呼闹着一哄而散;而元清却有淡淡落寞与释然萦绕心间,不知何起,亦不解其意。

五年后。

晨光熹微,元清一袭单薄青衫独立小院中,闭目深吸,贪享着这片刻夏日清凉。

日光渐重,少年眉头微皱,抬眼瞧了瞧天时,随后一摆长袖,向着院外走去,却是时候到了,需向父母及爷爷请早问安。

哪知未行几步,竟见到自家爷爷负手立于中庭,其对面站着一玄服老者,虽面容消瘦,形似枯槁,然身姿笔挺,宛如劲松。

随着爷爷微微颔首,玄服老者略一抱拳,转身离去,让出身后少女,素衣白裙,清秀娟丽。

“嗡!”

却道一眼之下,元清只觉脑中一阵轰鸣,眼中世界变化,万物皆成一片虚幻,唯有少女身影,沐浴在熠熠神辉中,模糊了面容,一袭白裙随风飘舞,宛如仙子谪尘。

“清儿,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紧进屋奉茶请安。”

话音入耳,少年如若未闻,直到老人运转内劲,以传音入密之法

送出一声断喝方才惊醒。

“啊!”

元清身形微晃,而后急施一礼回道:“是,爷爷。”

一顿早茶元清都是一副心不在焉之态,期间老爷子似有叮嘱,不过也没能入得少年耳中,倒是这少女姓名,被其牢牢记住,在心底念个不停。

“朱灵儿......”

又五年。

时值七月七,元家上下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正是其府中长子元清与义女朱灵儿大婚典礼!

牵红绳,跨鞍马,三拜而礼成,元清连饮数碗美酒,以敬亲朋,而后便在一众哄闹声中,入得洞房去。

有道是**一刻值千金,少年满面春风,殊不知朱灵儿早已自行掀了头盖,独坐红床,面有戚戚,泪眼婆娑。

见得此景,元清心头陡然一紧,急忙快步上前,温声问询。

起初朱灵儿并不愿多言,只是说着“没事”,但在元清再三追问下还是一声哀叹,语带着哭腔道出原由。

原来其本也是名门之女,豪绅之后,仅是豆蔻之年便因天生丽质,遍传美名。

有权贵闻之,心生觊觎,欲以钱权相交,纳为姬妾。

然其父刚直,自有一身傲骨,满腔浩然气,加之爱女心切,是以任凭各方说客,威逼利诱,仍然拒不从命。

于是权贵恼羞,勃然震怒,乃编罪责,扣污名,致使其宅邸被封,田财被缴,一家上下十余口流落街头,无处可归。

其父自是不甘,遂携亲眷,奔京都,上御书。

哪知这朝堂上下沆瀣一气,俱是一丘之貉!

御书未达天听便遭驳回,随后更有官兵缉捕,将之驱逐出城,永不得再入。

如此尚不算完,在其回返途中,另有绿林十余人伏于林间,持刀蒙面,是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一众老弱哪挡得了恶汉血刃,不过转眼功夫便纷纷命丧刀口,幸好危急关头,有高人出手,救下孤女,远送他乡,化名朱灵儿......

“父母大仇未报,家族蒙冤未清,我却在此披红装,享富贵,这是何等不孝,我又怎能安心!”朱灵儿颤声说道,言罢更是情难自持,掩面而泣。

元清默然听着,片刻后,来到朱灵儿身旁,将之拥入怀中。

“明日一早我就去求爷爷,要他授我武艺。爷爷武功通玄,不出三五年定能出师。届时不论是贪官狗吏还是杀人恶徒,我定统统将之手刃,以慰你全家在天之灵!”少年轻语道,却字字铿锵。

只是话音刚落,便听“吱呀”一声,老人一袭青衫走进房来。

“爷爷!”元清一惊,急忙放开朱灵儿,正打算说些什么,却被老人抬手打断。

老人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后缓缓说道:“烈阳高悬却不见天光者,伞盖之下也。然伞盖之大,足以遮天蔽日,必定根系庞大,枝干粗壮。匹夫勇者,欲以一己之力,撼动参天大树,不过痴人说梦。唯有深入其内,化为星火,方能盘根附枝,将之焚烧殆尽。”

老人说完便拂袖离去;元清若有所思,看了看朱灵儿,心中有了决断。

次日清晨,早茶过后,少年当众宣布,誓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此后数年,元清奋发用功,成功入仕。

因其行事刚正,不涉党争,不畏权贵,且为官期间精明图治,民间多有美名,故深受皇帝青睐,一路平步青云,位极人臣。

也因其刚正,妄图以一人之力,清寰宇,正乾坤,故满朝皆敌。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元清谨小慎微大半生,终究还是惨遭奸人陷害,丢了官爵,失了权势,而后更是步了朱灵儿先父后尘,遭人追杀,亡命天涯。

终于在逃亡一年后,夫妻二人来到一处临崖小村,怎料还未安顿几日,追兵又至。

二人被困崖边,见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朱灵儿一声轻叹,转过头对元清深情说道:“执手半甲子,已是上天眷顾,灵儿心满意足!此生是灵儿拖累了夫君,若能重来,灵儿宁愿不要遇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说完便一个纵跃,坠入万丈崖底。

言词入耳,元清一阵恍惚,眼前似乎浮现起了那夜青山顶,温香满怀,少女朱唇轻点,便随风而去,决然不见。

半晌,其回过神来,不过已然不见身旁伊人,只有对面凶徒正步步逼近。

元清见此洒然一笑,略一沉吟后大袖一挥,只见山崖凶徒竟纷纷幻灭如泡影!

而后天地崩解,复归混沌,元清仰面而倒,沉入这一片虚无中。

“灵儿,最后再陪我一世......”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