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布衣锦绣 > 第四十六章 新燕衔泥

布衣锦绣 第四十六章 新燕衔泥

簡繁轉換
作者:启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7 03:27:19 来源:源1

第四十六章新燕衔泥(第1/2页)

元启十四年惊蛰,苏州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三天,砚微染坊的青石板缝里冒出了新绿,像阿竹染坏的“薄荷绿”料子,怯生生地透着点生机。苏微站在账房的窗前,看着沈明和陈小姐往马车上搬染谱,陈小姐正用块“双梅色”的帕子包着那本《砚微染谱》的定稿,动作轻得像捧着刚出生的婴孩。

她今年三十一岁,鬓边换了那支白玉簪,雨水打湿的发丝贴在颊边,带着点凉意。案上放着给南京分号备的方子,“烟霞色”“醉胭脂”“霜菊色”各抄了一份,字迹是她照着沈砚的笔锋描的,怕路上颠簸磨坏了原件——陈小姐说“南京的染匠得先认方子的笔迹,才认方子的魂”。

“苏姐姐,阿竹那小子又在装染材了!”陈小姐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点笑嗔,“我说靛蓝粉得用陶罐装,他偏说布袋轻便,正跟明儿争呢!”

苏微掀帘出去,看见阿竹抱着个鼓鼓的布袋,脸涨得通红:“明儿哥,南京离苏州千里地,陶罐碎了怎么办?布袋里垫三层油纸,保准漏不了!”少年的袖口沾着点靛蓝,是方才装料时蹭上的,像朵开在布上的蓝花。

沈明正想反驳,却被沈砚拦住。他今年三十八岁,右肩的旧伤在雨天里隐隐作痛,却仍站得笔直,左手轻轻拍了拍阿竹的布袋:“就依他。”他转头对沈明说,“当年我去落霞镇,靛蓝粉也是用布袋装的,垫了油纸,一路没漏。”

陈小姐眼睛一亮,凑过来问:“三爷爷当年在落霞镇,是不是就用这法子染出第一匹‘雨过天青’的?”她总爱听沈砚讲过去的事,说“染坊的方子得带着故事才活”。

沈砚笑了笑,眼角的纹路里盛着雨雾:“是。那时的染缸是李木匠用老槐树桩改的,染料是苏微采的野靛蓝,哪有现在的讲究,却染出了这辈子最难忘的色。”

苏微的心轻轻一颤。她想起元启三年的春天,沈砚蹲在落霞镇的井边,用那口老缸调染料,井水溅湿了他的官袍,他却笑得像个孩子,说“微微你看,这青色里有云的影子”。那时的色,带着点生涩的野,不像现在,却多了层岁月熬出的润。

午后,秦掌柜背着药箱来了,给沈砚送新配的止痛膏,顺便给南京分号带了些防风寒的药材。“沈大人放心,这药粉掺在染材里,能防霉变。”老掌柜的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马车,忽然对阿竹道,“到了南京,遇着染匠刁难别慌,就说‘砚微染坊的方子,敢让太阳晒,敢让雨水淋’。”

阿竹用力点头,把药粉小心地收进布袋,忽然想起什么:“秦爷爷,三爷爷的咳嗽药我带了吗?”少年的记性总在这些事上格外好,沈砚的药什么时候煎,什么时候敷,比账本记得还清楚。

“早让你明儿哥收着呢。”秦掌柜拍了拍他的头,“到了南京,记得督促你三爷爷按时喝药,他那身子,是被当年的牢饭亏空了底子,得像护着新染的‘月白色’似的,一点马虎不得。”

苏微知道,秦掌柜是怕他们忘了沈砚的旧疾。这些年,老掌柜总说“沈大人的身子像匹被虫蛀过的锦,得时时补着才结实”,话虽糙,却藏着真意。

傍晚,雨停了,天边挂起道彩虹,金红的光落在晾布架的“烟霞色”上,像给绸缎镶了道边。沈明牵着马,陈小姐抱着染谱,阿竹背着装靛蓝的布袋,站在染坊门口,像株刚抽枝的竹,带着股向上的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新燕衔泥(第2/2页)

“南京的铺面后院有株老梅树,”沈砚忽然开口,左手从袖中取出个小陶罐,里面是去年的梅核,“开春种上,等你们染出第一匹‘梅染’,我和你苏姐姐就去南京看你们。”

沈明接过陶罐,指尖触到微凉的陶壁,忽然红了眼眶:“三爷爷,您和苏姐姐……”

“放心。”苏微打断他,将那几份抄好的方子递过去,“苏州的染坊有我和你三爷爷守着,南京的天地,得你们自己闯。”她看着陈小姐,补充道,“遇到解不开的方子,就看染谱上的批注,那是你三爷爷用半条命换来的念想。”

陈小姐用力点头,将染谱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块滚烫的烙铁。

马车启动时,阿竹忽然从车窗探出头,手里举着块刚染好的“双梅色”帕子:“三爷爷,苏姐姐,等我学会染‘烟霞色’,就给你们寄一匹回来!”

沈砚挥了挥手,右手的旧伤在雨后的风里泛着疼,却笑得格外用力。苏微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巷口,红绸带在车后飘得越来越远,像条系在心上的线。

夜里,染坊忽然显得空了。沈明的账房还留着他没算完的订单,阿竹的小房里堆着他没绣完的兰草帕,连陈小姐常坐的那个竹凳,都还留着点淡淡的脂粉香。沈砚靠在竹椅上,苏微坐在他脚边,给他敷着艾草膏,账房里只有漏雨的滴答声。

“明儿第一次离这么远。”沈砚的声音带着点怅然,左手轻轻敲着案上的染谱,“不知道他能不能应付南京的染匠。”

“有陈小姐帮着,错不了。”苏微替他揉着肩头,指尖划过他鬓边新添的白发,“当年你去京城,比他还年轻,不也把沈家的染艺带到了宫里?”

沈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布传过来:“那时有母亲护着,现在明儿……”

“现在明儿有手艺,有心气,还有咱们给他兜底。”苏微的声音很稳,“就像当年李木匠给咱们兜底一样。”

他忽然笑了,把脸埋在她发间,雨水的潮气混着她的皂角味,像床干净的被褥:“还是你懂我。”

元启十四年的春夜,染坊的灯亮到很晚。南京分号的账册摊在案上,苏微用红笔在“烟霞色”那栏画了个小小的兰草,像给远方的孩子留个记号。沈砚则在染谱的空白处,画了株新抽枝的竹,旁边写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苏微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元启十四年的惊蛰,是真的暖。暖在雨后的虹里,暖在远去的车辙里,暖在身边人交握的手心里,暖在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放手与牵挂交织的意里。

窗外的新绿在月光下泛着浅白,像片刚染好的“薄荷绿”。苏微知道,南京的染坊会像这新绿一样,慢慢舒展,慢慢扎根,而苏州的染坊,会像那老干,默默守着,等着远方的枝芽,长成一片新的浓荫。

日子就像这染坊的流水,送走了旧人,迎来了新人,却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你看见那些传承的印记——在方子的笔迹里,在染缸的纹路里,在那句没说出口的牵挂里。

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