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贵妃失忆之后 > 第 14 章

贵妃失忆之后 第 1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应扶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1 来源:源1

14第14章(第1/2页)

太子冷笑一声,能为什么呢,因为他宠爱宜娘,同样也远远超过旁人,那些女子不足以对她构成威胁,但宜娘会。

她显然是有备而来,身后竟无侍女跟随。

但父皇和祖母就在近前,他不敢轻率,还是与她一前一后入了一间供贵人暂歇的静室,令亲信守在门口,不许人进来。

他略有几分不耐烦,蹙眉道:“你又要做些什么?”

太子妃亲自斟了两盏茶奉上,莞尔一笑,惆怅道:“真是可怜见,妾能与自己的夫君独出一室,安安静静说两句话,还是托卫母妃的福。”

她拿捏住了太子的命门,但这样的威胁不能常用,也不想卖什么关子:“殿下或许想,您大婚前就私下将她安置在别宅,妾一年俸银八百,她竟有一千,您每月歇在正房至多两次,同沈氏白日交欢,一月六回都嫌少,妾容不下她好像也没什么说不通的。”

往事重提,太子强压着怒气,要不是因为顾忌着闹起来会叫父皇知道,他恨不得杀了眼前这个女子。

父皇后宫多年无所出,只要二弟一直保持着如今的恬淡性子,他根本不需要妻族多少助力,选太子妃最要紧的是迎合父皇和祖母的心意,其次便要容得下宜娘。

他对这个名义上的妻子没什么别的要求,否则太子妃的位置还轮不到她坐。

“可殿下难道不曾想过,您有心瞒下此事,妾一个养胎的深宫妇人,如何能知道您与沈氏的房中秘事?”

太子隐隐有些不安,他一心认定是太子妃私下安插了耳目,后来发生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他早无心去细究根底。

太子妃眼中含泪,心底莫名有些快意:“是她那日寻上门来,亲口告诉妾,您是如何在她身上寻欢作乐,对她百依百顺,要不是您还指望着东宫的妻妾为您生一个儿子出来,连碰都不想碰妾一下。”

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过得还算舒心,毕竟那些姬妾一月能得幸一次就算得宠的了。

却没想到太子之所以清心寡欲,并不是因为迎合父皇,而是……早在外面得到了满足。

沈氏那日的嘴脸她记得很清楚,明明是那样卑贱的女子,却对她露出轻蔑、怜悯的神情,好像她只是拣几件不要紧的事情说出来,更要命的东西还在后头。

太子只是想要个儿子,他根本不在乎嫡庶,不过是为了证明储君能够生育,为了取悦他的父皇,为了稳固东宫的地位……为了给沈氏之后生的孩子铺路。

他甚至迫不及待,已经给她寻了一个清白人家重新入良籍,打算把她伪造成打猎时偶遇的农家女。

何其可笑,她依赖仰仗的丈夫日夜筹谋着为沈氏铺路,沈氏殚精竭虑,不惜将这一切和盘托出,只为离开东宫的禁锢。

甚至提起太子时,再轻描淡写的语气也掩藏不住心底的厌烦:“娘娘不必觉得妾是欲擒故纵,诱您与太子夫妻离心,其实我早就不喜欢和他睡觉了,野/合讲究的是两情相悦,可我不愿意,太子又不肯放手,您说我除了找您,还能怎么办呢?”

……她真不敢相信,沈氏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你闭嘴!”

冒着缕缕热气的茶盏摔碎在太子妃裙边,瓷片溅开,太子额上青筋乍起,原本的温润谦和消失殆尽,神色堪称恐怖,他不敢回忆那日的情景。

宜娘之前和他耍了很久的孩子脾气,要同他一刀两断,什么银货两讫,仿佛他们之间的恩爱就是一场权/色交易。

还没等他弄清楚女子复杂别扭的恼意,她又转了心性,欢欢喜喜地和他在一起。

她勉强答应先做他的姬妾,再慢慢到良娣乃至于正室,但日后他做了皇帝,东宫的位置一定是留给她所生皇子的。

他欢喜得夜不能寐,过了几日,才耐着性子与太子妃提起想纳新人入府的事情,当夜还为正妻设了小宴,庆贺太子妃有孕,实在高兴得厉害,多饮了几杯。

可第二日午后,他醒来便听闻自己昨夜竟糊里糊涂地将宜娘赏赐给了陵阳侯萧彻,阿彻明知他对宜娘是何等心意,醉后竟也坦然收用,还恬不知耻道既然是太子爱重过的女子,做个妾委屈了她。

这个人疯了,竟要娶她做正妻。

从那以后,宜娘便对自己冷若冰霜,任凭他如何苦苦哀求,也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直到萧彻战死,她再无人可依,他又用了些药,宜娘的态度才软了下来。

与一个暴怒的男子同处一室,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但太子妃心里清楚得很,他不敢在这里杀了自己。

太子这座山再高,也越不过天去。

“在殿下不知情时,您心爱的卫母妃早就与您信重的萧郎君眉来眼去……妾猜您这些时日的反常,大抵是娘娘又和您说了些什么罢?”

太子妃低低一笑,她无亲生子,衡山郡王再受宠,日后不过是为旁人做嫁衣,和缓而恶毒道:“她的眼睛生得很美,哭起来一定无辜极了,那日燕国公府献舞,她明明是想和您重修旧好,却爬错了榻,睡错了人,不小心和陛下搅到了一起,实际上心底是喜欢您的,妾说得对么?”

石子投落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但转瞬又被抚平如镜,太子定定看向她,反而被这番话奇异地安抚下来,唇角轻扬:“你既然胸有成竹,就该到父皇面前搬弄是非才对,叫我与她身首异处不好么,何必在此做怨妇状?”

每每听到宜娘的事情,他都难以静下心神,宜娘是一碗放了饴糖的热茶汤,便是太子妃不来提醒,夜深人静之际,也忍不住浅尝细品,哪怕甜中有苦,也涩得令人回味。

父皇龙凤之姿,或许宜娘得宠后也会心动,可她被父皇宠幸确实是个意外,入宫后每次承宠后都为了他服用凉药避子,甚至后来东窗事发,天子雷霆震怒,宜娘也不肯将他供出。

这样的情意,他若起心怀疑,才真是可笑至极。

他这位太子妃,似乎还认不清她的性命荣辱皆在自己身上,大约日子过得太舒坦,竟管到他头上来。

“道观灵祟颇多,孤不知你今日是被什么冲撞了,也不欲计较。”

太子恢复了温润如玉的模样,难得温存地拍了拍她肩膀:“毕竟咱们过了这么多年,一直是阿耶阿娘眼中的佳儿佳妇。”

肩头的暖热转瞬即逝,太子妃亲眼瞧着他吩咐侍者拿来兑了香露拧好的巾帕,缓缓拭净每一根手指,柔和叮嘱道:“不过话出口前,孤劝你还是该多想想乐阳。”

那口哽在心头的气忽然就散了,太子妃满眼含泪,不可置信地望着太子。

乐阳,是她唯一的女儿……却不是太子唯一的女儿。

太子出门后吩咐侍从近前,眉峰渐耸,夫妻过了许多年,没有脉脉的温情,只剩下赤/裸/裸的威胁,告发他对于太子妃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贵妃娘子身边服侍的人如今还是少了些。”

父皇来到行宫这些时日一直没有表露出对宜娘的兴趣,宜娘为了他也甘愿守在行宫,太子思及此,声音都柔和了几分:“趁这两日叫人再悄悄送些心细、得力的人去服侍,告诉娘娘,缺什么就来要……就是在行宫里,也没人能委屈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第14章(第2/2页)

母亲不喜欢宜娘,太子妃不肯装聋作哑,他不免担忧宜娘的安危。

侍奉太子的内侍欲言又止,元朔帝正当盛年,太子对庶母关怀至此,一旦被陛下发觉……想想昭阳殿里安插过的那些人,都不免捏一把汗。

可这些年来,太子在皇帝面前愈发谦恭得体的同时,对卫贵妃执念亦愈发深重,就连太子妃也无法劝谏,他们便是有心劝说一二也没法子。

沈幼宜懒洋洋在美人榻上看书时,见到这十余位新送来的内侍宫人,蛾眉轻挑,几乎被太子气笑了。

卫贵妃就算真与太子有过什么,那也只能称得上是一段露水情缘,太子当他自己是什么,她的正室娘子?

信不过她私下的誓言,还要在她身边放置耳目,盯着她的言行举止,擎等着捉奸?

沈幼宜有些头疼,太子殿下对卫贵妃很好,可这些年却不见多少长进,还同当初她所见的那样意气用事,或者是打量她失宠太久,做事不加顾忌。

可他这嫉妒也不算错,她就没打算与他重修旧好。

设置那么刁钻的条件,不过是想叫他忍耐不得,先她一步毁约。

她如今是贵妃,才不会真心为了太子几句轻飘飘的许诺而守身如玉,不过是万事留一线,稳住他几日罢了。

引人过来的内侍早听闻贵妃对人对物的挑剔,见她面露不悦才悄悄松了一口气,小心道:“娘子可是瞧不中奴等这些粗手笨脚的?”

行宫人手不足,除了各位嫔妃身边跟随的侍者,掖庭局又往各宫新添了许多做粗活的下人,但贵妃是早在这里住惯了的,他们骤然讨好一个失宠嫔妃,细究起来行事不算稳妥。

沈幼宜望了他几眼,此人她没什么印象,但也应是太子身边信重的人,和颜悦色道:“力士说笑了,你们都是太子殿下精心挑选过的,我有什么不欢喜的,只是打心眼里有几分为你们不值。”

她生得动人,在东宫时待奴婢们就体恤,要想叫人心折是极容易的事情:“不要说升官加爵这种俗事,你们跟着殿下好歹都有正经的要事可做,伺候我一个冷宫妇人不过是荒度时光。”

贵妃的话真心实意,那内侍笑容满面,低声下气道:“能服侍娘子是奴等荣耀,您这样说是折煞奴才了。”

沈幼宜叹气:“我知道殿下一片孝心,可这样做来总归不大妥当,宫中用人一向有规矩,陛下修身养德,崇尚节俭,我是待罪之身,宫中添了新人须得先去求皇后娘娘恩准……再说,我这里也不缺人服侍。”

那内侍满心感激,压低声音提醒道:“殿下只是关心则乱,娘子虽在内廷,也须得小心东宫那位……殿下惦记着您,奴婢奉命而来,要是能得娘子一件贴身物件,回去也好交差。”

这些要求沈幼宜一点也不陌生,一头陷进去的男女头脑一热,总要给彼此留下点蛛丝马迹,她是同太子山盟海誓过的,收过的钗环珠翠不知几何,送出去青丝扇坠也有不少,空吃了一份担惊受怕的苦,没见这些东西能牵住情郎的心。

那内侍提议后颇有几分不安,悄悄觑贵妃的面色,贵妃再落魄,也是主子,他未免太强人所难。

然而贵妃却当真从袖中抽出一方皎洁素帕,丢在他身上。

他不解其意,却见贵妃似是羞怯,转过头去瞧铜镜里的妆容,嗔怪道:“真真偏他能作怪,只这一回,叫他自己猜去。”

镜面粼粼如水,他眯着眼细瞧,美人紧绷着脸,不似恼怒,倒像是忍笑,这才放下心来,行礼告了个罪退下。

道观讲了三日经,圣驾才返回行宫。

太后见元朔帝近来兴致颇高,常在皇帝请安的时候吩咐贵妃前来,教这孩子认个错,省得她成日战战兢兢,担忧被天子遗弃在冷宫里。

但也不知这孩子是怎么了,不是头疼脑热,就是在诵经礼佛,常常推辞不来。

皇帝留在望明殿里的时辰是有数,亦非三岁稚儿,来去这几日,便知道贵妃的意思,反倒劝她不必教妃妾早早过来侍奉,打扰了母子相处的清静。

两人当真是怪极了,但她冷眼瞧着,皇帝倒也不似是恼了贵妃的模样。

皇后来望明殿请安,正巧遇上皇帝,其间谈起列席妃妾与宗室王公,问起杨修媛坐席的安排,不经意间提起贵妃,试探天子心意。

“论理贵妃位分最尊,应该在妾下首,可修媛娘子毕竟是太子生母,她来求妾这个恩典,妾也有几分为难,来讨母后与陛下的旨意。”

卫氏未入宫前,妃妾之中杨修媛地位最高,资历也老,元朔帝瞧在太子与长孙的份上也不大理会。

不过那日皇帝倒有几分不悦:“内廷以品阶定尊卑,皇后掌管后宫,这样的小事不必来扰母后的清静。”

卫贵妃早就称病,皇帝要给个没脸,索性教她不出来也就是了,皇后虽知圣意难测,还是含笑应了下来。

天子万寿,礼仪繁多,虽说只是小宴,却也足以令人头疼,皇帝三更起身,后妃们也没好上多少,鸡人还没报四更的时辰,沈幼宜就被檀蕊三催四请地唤起身,更衣梳妆。

她私下悄悄练习宫中礼仪,皇后也命人知会过她宴会安排,元朔帝受了臣子与使节朝贺后会与太子群臣马球蹴鞠,而后与后妃登楼看狮象奏乐、舞马列阵,彰显天/朝气象,最后才是宴饮歌舞。

沈幼宜早就知道自己生得很美,不画不描时也如清水芙蓉,她不觉得浓妆艳抹会为自己增添多少容色。

可华服高髻带来的不止是沉甸甸的疲倦,还有对未知前路的兴奋与紧张。

镜中的美人眼波流慧,玉容皎皎,面色红润,侍女环簇之下如九天神女,还有几分没睡醒的慵懒姿态,夏日衣衫轻薄,她又有意教岁朝改了些许,显出腰肢纤细窈窕,虽肌肤丰盈,竟有几分娇弱不胜的姿态。

岁朝不比檀蕊这些自幼就在宫内服侍的宫人,她经历过男女之事,今日贵妃贴身的衣物也是由她服侍穿戴的,至今袖子下的手都微微颤抖,睡意全无。

她知道贵妃跳脱,胆子又大,可哪怕不敢问,还是忍不住多一句嘴提醒:“娘子如此行事,陛下当真不会恼了您吗?”

沈幼宜忍俊不禁,瞥过她一眼。

岁朝如此不安,可见皇帝对她这几日的回避必然是着了恼。

这些日子下来,她确信,内侍省的人果然在瑶光殿里安了一双眼。

卫贵妃只能依靠清平殿里的一点烛火窥视君王,而她的一举一动天子却可尽收眼底。

高高在上的天子有千万种方法可以从容宁和地观察她,如何费尽心思地注视他、想着讨好他,央求他回心转意。

那她偏偏要在火上再泼一片油,不肯教皇帝称心。

她手心几乎都是汗,促狭起来却还有闲暇安抚道:“陛下又不晓得我要送他些什么,有什么好生气的?”

岁朝面色骤变。

可陛下已经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