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44章 三千门佛郎机炮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44章 三千门佛郎机炮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44章三千门佛郎机炮(第1/2页)

秦良玉离去后,朱由校独自在空旷的大殿中踱步,靴底敲击金砖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如同他心头纷乱的鼓点。

这些日子借着整肃朝纲的雷霆之势,确实处置了不少蠹国硕鼠,血染刑场的结果暂时震慑了宵小,然而,想要让这艘千疮百孔的大明巨舰重现洪永年间的辉煌,路途何其遥远?

今日秦良玉觐见,她那身磨损黯淡的甲胄,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心中尚存的一丝侥幸——连统御一方、功勋卓著的将领尚且如此,前线那些普通士卒的甲胄兵器,又该是何等不堪?

史书所载“火器炸膛如爆竹,刀剑相交即寸断”的惨状,恐怕并非虚言。

“兵部的军械质量...”朱由校眉头深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虽然自己有系统提供的兵工厂,但要供应百万大军仍是杯水车薪。

他想起后世史家笔下的定论:明朝军械制造史,正是一部从冷热兵器并存走向火器技术巅峰,却又最终因体制僵化而轰然坠落的兴衰实录

特别是火炮制造,大明素来以火器见长,若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来人”朱由校突然转身,“速召内阁和六部尚书入宫议事。”

侍从领命而去,朱由校的目光落在案头的奏折上。他知道,整顿军备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啊~,后世的小说里面也不是这么写的啊,传说的后宫佳丽三千呢?那些个整天微服寻访,享受民间乐趣呢?怎么到自己这里就每天各种事情不断。

从登基开始,他几乎没有一天消停过,不行,明日必须给自己放一天假,放松一下!

他开始回忆后世对明朝军械制造的记录,可以说明朝的军械制造史,是一部从冷热兵器并存走向火器技术巅峰,但是最终又因体制僵化而衰落的兴衰实录。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设工部军器局与内府兵仗局,形成中央两大制造系统。军器局主造常规兵器(如洪武碗口铳、手铳),兵仗局专为禁军生产精锐装备。

地方卫所仅限冷兵器自造,火器需中央特批,如建文时期对火器实施“天字”统一编号管理。

此阶段匠籍制度严格,军匠世代服役,技术保密严密。这套严密的体系,曾锻造出令四夷胆寒的精良武备,支撑起明初赫赫武功。

辉煌并未持久,但是十六世纪葡萄牙佛郎机炮的传入曾带来转机,正德、嘉靖年间成功仿制并改进,采用子铳预填弹药,射速倍增,九边重镇装备逾三千门,水师福船亦标配六门,一时威震海疆。

更有戚继光创制出世界首款骑炮“虎蹲”,赵士桢发明可连发的“迅雷铳”,《武备志》所载“一窝蜂”火箭等数十种火器,无不闪耀着惊人的创造力,这本是重振雄风的良机。

可悲的是,僵化的制度成了扼杀创新的枷锁。匠籍制度崩溃,工匠待遇凄苦,逃亡者十之七八,兵仗局工匠从三千之众凋零至区区百人,技术传承出现致命断层。

边镇私造泛滥,火炮口径竟有七种之差,质量参差不齐,中央监管失灵,王恭厂惊天一爆,两万生灵涂炭,更炸出了火药掺沙、监管形同虚设的**脓疮。

虽有徐光启、孙元化等有识之士提出建立新式火器部队的“正兵”计划,却终因朝廷吝啬与党争倾轧而束之高阁。

万历末、天启初,正是这百年军工底蕴加速崩塌的拐点。朱由校心知肚明,大明的火器优势,已被西方悄然超越。

“然,几百年的底子犹在!”朱由校猛地攥紧拳头,“只要刮骨疗毒,彻底革新工政,未必不能挽此狂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章三千门佛郎机炮(第2/2页)

再说了,朕还有系统兵工厂,后期升级后必然迈入火器时代,到时候只需要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自然还有所成!”

“皇爷,几位大人都到了!”殿外宦官尖细的禀报声打断了皇帝的沉思。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眼中疲惫藏起来。他整了整袍袖,转身大步走向殿门,龙行虎步间已无半分迟疑。

踏入乾清宫东暖阁,内阁辅臣与六部尚书已经按班肃立。

他们在来的路上就向刘若愚打听到,皇帝今日召见秦良玉,因其兵器铠甲之事震怒。

“臣等叩见陛下!”

“诸卿平身。”朱由校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清晰地回荡在殿宇间。

他的目光扫视一圈,看着经过自己调整的这套中枢班子,心里面满意极了。

将这些个历史上的能臣放在一起,再有自己这么一个虚心纳言,英明神武的皇帝,大明,我兴定了,我朱由校说的,谁反对?谁赞同?

今日召见诸位爱卿,有一件危及社稷的大事,需要商议!他朝旁边的骆养性微微示意,后者立刻挥手,在场伺候的内侍全部退出大殿。

待殿门紧闭,朱由校目光扫过众臣,带着刚从秦良玉处带来的震撼与怒意:

“今日召诸卿前来,非为寻常政务,乃关乎西南半壁江山之安危,社稷之存续!所以屏蔽左右,望各位做好保密,此事若有泄露,不要怪朕以通敌之罪论处”

此言一出,暖阁内的空气瞬间凝滞,方从哲、周嘉谟等人心头都是一凛,知晓皇帝若非军国大事,断不会用此等语气。

朱由校不给众人思索的时间,目光直接投向骆养性:“骆卿,将西南军情,报予诸位大人知晓。”

骆养性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而清晰:“启禀陛下,诸位大人。经锦衣卫四川、贵州诸处坐探密报,并多方印证核实:因去年为增援辽东,川中诸卫精锐北调大半,现下川省腹地兵力极为空虚。

此情已为永宁宣抚使、水西宣慰司等多地土司所知。”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更紧要者,永宁土司奢崇明、水西土司安邦彦,彼辈狼子野心。

近期频繁联络周边土司头人,暗中积蓄粮草兵械,整修隘口关寨,其行迹鬼祟,所图非小。卑职综合各方线报判断,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反意恐在一两年之内,甚或更快!”

“什么?”

“奢、安二酋竟敢?”

“……川中竟空虚至此?……”

殿内响起数声压抑的惊呼。饶是这些历经风雨的重臣,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风险所惊。

尤其是孙承宗、李邦华等人,面色瞬间变得极为凝重,他们深知西南土司势力盘根错节,向来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一旦有变,糜烂千里!

朱由校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尤其是毕自严瞬间蹙紧的眉头,他沉声道:

“都听清楚了?川中如今,如同敞开的大门,奢崇明、安邦彦,便是那两条窥伺在侧、随时可能扑进来的恶狼!”

“朝廷若不早做绸缪,待其猝然发难,荼毒川、黔、滇三省,我大明西南门户洞开,届时内外交困,后果不堪设想!这才是危及社稷的大事!”

他猛地一拂袖,转向群臣,语气决然:“朕意已决,即刻采取措置,以绝后患,诸位爱卿当速议章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