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44章 皇明宗勋卫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44章 皇明宗勋卫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44章皇明宗勋卫(第1/2页)

朱由校的声音在暖阁中回荡,那“根除弊政”、“长治久安”的宣告,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其一,亲王归藩京师,恩养有序。各地亲王,一律迁居京师十王府逐步安置,或于京畿择地营建王府,统一安置。其原有封地之庄田、产业,由朝廷派员清丈核验,登记造册。

亲王在京,岁禄按制优给,然非昔日坐食全境之利;朕许其在京经营产业,或置商铺,或办工坊,或投钱庄,以其才智生财,朝廷予以便利,然需照章纳税!

如此,既可保亲王尊荣体面,又可促其自食其力,更可收拢藩权,免生割据之患!”

此言一出,瑞王朱常浩身体微不可察地一颤,手指无意识地死死捻着亲王袍角。他张了张嘴,却在对上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目光时,又将话咽了回去。

朱由校丝毫不为所动:

“其二,削减禄米冗员,开宗室生路!宗室子弟繁衍日众,朝廷岂能永世供养?自今而后,凡玉牒所载宗室,五服之外者,朝廷不再发放禄米!”

他环视众人,“然,朕非绝其生路,五服之外宗室子弟,即刻解除禁锢!许其科举入仕,许其经商行贾,许其投军报国!凭本事吃饭,靠才干立身!”

“朝廷各部、都察院、乃至内务府、锦衣卫,凡有职司空缺,同等条件,可优先招募考核合格之宗室子弟!朕要让他们知道,不靠祖宗余荫,凭己身之力,亦可光耀门楣,报效国家!”

“其三,汰弱留强,精编‘皇明宗勋卫’!宗室子弟,不乏忠勇可造之材,岂能尽数困于市井?朕决意,从天下宗室子弟中,遴选身家清白、忠勇体健、弓马娴熟者,自愿报名,经严格筛选后入营。

由朕之亲军将领亲训,授以骑射格斗火器诸艺,严明军纪,灌输“忠君报国,重振宗勋”之念!授天子龙旗,定额一万两千人!

“以代天子守国门,伐不臣”,明旨告谕:“与其困守禄米虚名辱没祖宗,不如投军以血汗重铸朱姓武勋!国门有朕守,征伐当有朱家子孙一马当先!”

如此一来,我大明一朝“天子守国门、宗室镇不臣、君王死社稷!”纵岁月流逝,这刚烈与赤诚,仍如日月经天,挺起我汉人的铁血脊梁。

“此三策并行,”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一扫宗室之弊,为宗室寻得真正长久之生路,亦为大明国库之支出减轻负担”

他再次扫视众人,目光最终定格在瑞王那苍白而复杂的脸上:“皇叔,诸位爱卿!此非朕不念宗室亲情,实乃刮骨疗毒,浴火重生!

唯有破除这百年积弊,我朱明宗室方能与国同休,而非与国同朽!此策,关乎国运,关乎宗室千秋,朕意已决,势在必行!”

阁老们神色各异,瑞王更是面色苍白。

短暂的沉默后,周嘉谟率先出列,他缓缓谏言:“陛下,宗室规制乃太祖高皇帝钦定《皇明祖训》之根本!亲王郡王禄米、将军中尉爵秩,皆祖宗成法,维系天家血脉,安定社稷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4章皇明宗勋卫(第2/2页)

骤然改制,恐动摇国本,引发宗室惶惑,天下非议啊陛下!”他言辞恳切,代表了朝中相当一部分守旧力量对未知改革的抵制。

朱由校目光如电,直视周嘉谟,心中对这个屡次掣肘的老臣已生不耐,暗自盘算着何时让其“荣养”。

自从他上任以来,他的每一次改革,他都要出来反对,真以为他脾气好呢。

“周卿言祖宗之法不可轻变?那朕问卿:太祖当年定下此制时,可曾料到百年之后,宗室繁衍至二十五万之众?

可曾料到岁耗国赋近半,致边军缺饷、流民遍地?可曾料到堂堂太祖血脉,竟有郡王勾结奸商,资敌叛国,亦有中尉流落街头,行乞为生?”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质问:“若太祖在天有灵,见其子孙或因祖制所困沦为乞丐,或因祖制所纵堕落为国贼,是欣慰于朕墨守成规,还是痛心于朕不肖子孙未能拨乱反正?”

周嘉谟被问得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嘴唇嗫嚅着,却吐不出有力的反驳。

皇帝直接将现实困境与祖制弊端挂钩,甚至抬出太祖皇帝出来,这话他没法接啊。只能深深低下头,退回班列。

户部尚书毕自严上前一步,声音沉稳而务实:“陛下圣明!周阁老忧心祖制,拳拳之心可鉴。然为政之道,贵在通权达变,因时制宜!

如今宗室之弊已非疥癣之疾,实乃附骨之疽。岁耗千万石禄米,再加上陕西流民渐起,辽东建虏日炽,九边将士嗷嗷待哺,朝廷却因宗室重负,左支右绌,不改制,则社稷危矣!”

他转向众位大臣,条分缕析:“至于改制引发惶惑、非议,此固难免。然陛下所提之策,非为屠戮亲族,实为开生路、解倒悬!

试想,那些底层宗室,空有‘将军’、‘中尉’虚名,实则无禄可食,无业可操,形同囚徒;若陛下许其务农、务工、经商、科考、从军,使其能凭双手养活家小,甚至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此非恩典,何为恩典?此非保全宗室血脉、重振皇室血脉之道,何为正道?”

他最后看向皇帝,深深一揖:“陛下,臣以为改制势在必行!且当彻底、果断,唯有彻底放开四民之禁,使其能真正融入天下万民之中,自食其力,方是长久之计!

朝廷只需严控其不得倚仗旧名欺行霸市、垄断专营,依律纳税即可!此策,非但解宗室之困,更能为朝廷增税赋,为地方添劳力,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内阁首辅方从哲一直凝神倾听,此刻缓缓开口,语气带着老臣的审慎:“陛下,毕尚书之言,切中时弊,老臣亦深感宗室之累非改不可。周阁老之忧,亦非杞人忧天。”

“老臣以为,改制可行,然需宽猛相济,虑及深远,宜循序渐进,示以朝廷恩威,方能使宗室心服,新政畅通。”

方从哲不愧是和稀泥首辅,一番谏言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