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47章 火耗的生意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47章 火耗的生意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47章火耗的生意(第1/2页)

待众人惊叹于银币的精美与实用性稍歇,毕自严眉头微蹙,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户部掌印特有的精算与忧虑:

“陛下,银元铸造精良,成色足重,音色辨真,确为利国利民之良法!然……臣还有一虑,不得不陈。”

朱由校目光转向他:“毕卿但说无妨。”

毕自严深吸一口气,点出了核心问题:“铸此银元,需熔炼天下杂色银两,剔除铅锡杂质,必有损耗,此耗,谓之‘火耗’。此耗虽源于熔铸,然其所得,实为纯银增益!

此增益……数额恐非小数,且关乎铸币长久之计。臣斗胆请问陛下,此‘火耗’所得纯银,当如何处置?归于何处?”

他主动提出了这个敏感而关键的问题,将火耗的归属摆上了台面。

朱由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深意,这是要跟他分钱啊。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缓缓起身,踱步至御案前,拿起一枚银元,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历史积弊的沉重:

“毕卿所虑,正是要害!‘火耗’二字,看似简单,实乃我大明百年痼疾之源!”

他目光扫过众臣,开始以穿越者的视角,剖析这个时代的财政毒瘤:

“据朕所知,这‘火耗’之弊,早已有之!地方州县征收赋税,所得多为散碎银两,需熔铸成锭方能解送朝廷。熔铸必有损耗,此乃常理。

然则,此‘常理’却被地方官吏、胥吏,乃至豪绅,玩出了无数花样!”他语气转冷,揭露官场中的黑幕:

“朝廷规定,熔铸损耗,或‘每两加耗五分’,或‘加耗一钱’,本意是补贴地方熔铸之费。然则,地方官员执行起来呢?他们往往巧立名目,层层加码!

借口银两成色不足、路途遥远、熔炉老旧……竟敢向百姓征收‘火耗’每两二钱、三钱,甚至五钱!更有甚者,将本应由官府承担的熔铸之责,转嫁于民,名曰‘解费’、‘饭食银’、‘票钱’……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此等行径,无异于在朝廷正税之外,又向百姓额外征收了一笔‘暗税’!一百万两税银,若按‘火耗’三钱计算,地方官吏便可从中渔利三十万两白银!此乃何等巨利?

此等‘火耗’,名为补耗,实为敲骨吸髓,盘剥小民之利器!其害之深,远胜猛虎!致使民怨沸腾,国库反受其损!”

他顿了顿:“如今,朕欲行新币,统一熔铸,这‘火耗’便由朝廷统一掌控,损耗率定为百耗一五。至于毕卿所问,此耗所得纯银增益,当如何处置?

朕以为,首要者,绝不能再蹈地方‘火耗’盘剥之覆辙,此利,必须收归朝廷,明定章程,善加利用!”

朱由校话音刚落,侍立一旁的内财府总管太监田义便上前一步。田义掌管皇帝私库,深知此中利害,他声音沉稳:

“陛下圣明,洞悉积弊!毕部堂为国操劳,虑及火耗归属,其心可鉴。然则,铸币非易事。熔炼需特制炉灶,工匠需高薪延聘,模具需精钢雕刻,损耗极大。此等工本,皆需真金白银先行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7章火耗的生意(第2/2页)

且陛下内帑,此番为解山西之危、支应辽东军需、乃至后续推行新政,所费何止巨万?内财府虽掌宫廷用度,然亦需支应厂卫、京营乃至陛下亲军,开销亦巨。

这火耗所得,若尽归外廷,内库何以维系?下次亲军催饷、宫廷用度,奴婢等难道真要去户部门口‘化缘’不成?”

田义的话绵里藏针,既强调铸币的巨大成本需内帑先行承担,又说出近期内帑为了国事支出数额巨大,来堵住外廷的嘴。

毕自严眉头紧锁,他深知火耗是一笔长期且稳定的巨额收入,对填补国库亏空至关重要:

“田总管此言差矣。火耗源于国帑白银熔铸,其所得自当归于国帑。铸币工本,户部亦可酌情拨付。至于内廷用度,自有常例,陛下亦非奢靡之主……”

眼看两人又要争执,朱由校适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谋远虑:

“好了。火耗归属,关乎铸币根本与朝廷财源分配,朕已有通盘考量。”

他目光扫过毕自严和田义,清晰地下达旨意:

“铸币乃国之重器,由朕亲自掌握。新设‘皇家铸币厂’,直属于朕,由朕钦派官员管理,内廷稽核司和督察院监督。铸币厂所需一切工本、物料、匠役薪俸,皆由内帑先行支应!”

“火耗所得纯银,三分归铸币厂所有!此乃铸币之本,用于后续持续熔铸新币之原料、工钱、模具更新及合理损耗!确保铸币厂运转不辍,新币源源不断!”

“剩余七分:三分归户部,纳入国库,统一支用,以补国用之不足!四分归内承运库(内帑),支应宫廷、厂卫、京营、亲军及朕推行新政之需!”

朱由校看向毕自严,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毕卿,此乃朕深思熟虑之策。铸币厂由朕直辖,工本内帑出,风险内帑担,故其所得三分,理所应当。

国库得三分火耗,已是额外增益,可解燃眉之急。内帑得四分,亦需承担铸币成本及诸多用度。此策,兼顾国用与内需,亦能确保新币铸造源源不断。卿以为如何?”

毕自严心中飞快盘算,陛下此策,看似内帑只得四分,但加上直属陛下的铸币厂那三分,陛下实际掌控了七成火耗收益,国库仅得三成。

然而,陛下的理由也站得住脚:铸币厂是陛下独资设立并承担全部风险,其收益归陛下似乎也说得通。况且,国库凭空得了三成稳定的火耗收入,且无需承担铸币成本与风险,这已是意外之喜。

他权衡利弊,深知再争无益,遂躬身道:“陛下思虑周全,兼顾国用与内需,更能确保新币源源不断,利国利民!臣……谨遵圣意!谢陛下隆恩!”

田义也微微躬身:“陛下圣断!奴婢定当竭尽全力,督办好铸币厂,确保新币足质足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