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35章 辽东局势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35章 辽东局势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35章辽东局势(第1/2页)

沈阳城头,九月二十,寒意已然刺骨。

去年萨尔浒那场惨败的阴影,仍像不散的阴魂笼罩着辽东。

雄心勃勃的杨镐,妄想四路大军合围建奴,却在战前遣使递送《讨奴檄文》将自家四路兵力配置、四路围攻计划捅得天下皆知。

结果被努尔哈赤这只老狐狸,趁机将大明各路“精锐”逐一击破,砍瓜切菜一般。

那一仗,彻底打断了辽东明军的脊梁骨!开原、铁岭相继陷落,来自全国各地的八万大明精锐损失殆尽。

杜松、马林、刘綎等优秀将帅战死,三百多名参加过万历三大征,具备相当军事经验和军事才能的中高层军官殒命。

大明曾经经营了两百多年的辽东防线瞬间支离破碎,而沈阳—这座雄城,猝然成了大明钉在辽东的重要堡垒。

沈阳城内,大明辽东经略府的一处书房里,炭盆里的火苗不安地跳跃着,映照着熊廷弼紧锁的眉头和手中那份已被捏出褶皱的“邸报”。

熊廷弼看着邸报上“哀诏”二字如同凝固的血滴,上面冰冷地印着——泰昌皇帝宾天,皇长子由校即皇帝位。

几行字,像千斤重石砸在他心头。

辽东的风雪还没到来,朝堂的风暴却已扑面而至!

熊廷弼猛地一拍桌子,坚硬的黄梨木桌面发出“咚”一声闷响,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晃了晃。

他一向刚硬的神情此刻混杂着难以言喻的焦虑与沉重,他抬起头,望向站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的周永春。

“梦泰兄!(周应春的字)”熊廷弼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新皇践祚……此乃国本更迭之时,朝中必定暗流汹涌。东林诸公、浙楚各派,怕是又要陷入龙争虎斗。”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地图上,窗外北风呼啸着掠过府衙的高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极了辽东军民惶惶不安的心绪。

熊廷弼深吸一口气,他霍然转身,目光灼灼地逼视着周永春这位他最倚重的得力臂膀:

“梦泰兄!如今这辽东,就是架在烈火上的鼎啊!前线将士的粮秣可安?冬衣可备?城防火炮的火药是否足数?

这新帝登基,朝堂目光必然短暂聚焦京畿,倘若那些魑魅魍魉趁机伸手卡我辽饷,你我拿什么去填士卒的辘辘饥肠?又拿什么去堵努尔哈赤那只虎视眈眈的豺狼之口?”

熊廷弼的声音充满了深深的疲惫和一种独木难支的忧虑。他迈前一步,几乎是恳切地抓住了周永春的胳膊。

那手掌宽厚有力,此刻却因内心的急切而微微颤抖。

“多事之秋!这是真正的多事之秋啊!”他重复着,字字仿佛从齿缝间挤出,饱含着对未知朝局的忧虑和对这方寸之地安危的重压。

“新帝年少,辅政何人尚不明朗。一朝天子一朝臣,万一朝堂风向骤转,有人拿我‘拥兵自重’、‘畏战避敌’做文章,欲换掉我这‘熊蛮子’……我等苦心经营的这道防线,恐旦夕崩溃!”

熊廷弼的目光变得异常锐利,紧紧盯在周永春脸上:

“梦泰兄,值此危殆之际,这辽东万钧重担,离不开你啊。

这辽东粮秣运输、军需调配、钱粮核计、安抚流民的重重繁难,非你亲自主持,我如何能安心专注于军前?如何有底气去硬顶那袁应泰不顾实际的浪战之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辽东局势(第2/2页)

自从熊廷弼临危受命以来,作为一个知兵的经略,他可没那些收复失地的虚妄幻想。他心里明镜似的:眼下能做的,只有趁着建奴刚打完一仗需要休养,整顿兵马,把大明辽东的命门死死堵住!

所以他一头扎进沈阳,将经略行辕安在城中最醒目的地方,用行动昭告全城—他熊廷弼,誓与此城共存亡!

加固城防,整顿混乱不堪的军纪,招募敢死的本地汉子充实兵力,开仓放粮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没有一鸣惊人的大捷,但就靠着这股狠劲和扎实的功夫,硬是顶住了努尔哈赤几次试探性的冲击,让辽东的局势暂时稳住。

当然能够稳住局势,除了他的铁腕,更离不开那位号称“辽东铁桶”的巡抚周永春。

此人出身山东金乡,自万历二十九年中进士起,从七品知县熬至封疆大吏,为官老成,心思缜密,抚民、督粮、安顿后方,样样做得滴水不漏,是熊廷弼最得力的臂膀。

早在杨镐贸然出兵之前,周永春便屡次上疏朝廷,直言军备未整、粮草匮乏,恳请暂缓发兵。

然而,朝廷却置若罔闻,最终酿成萨尔浒之败,四路大军尽溃,辽东局势彻底糜烂,若非周永春在后方竭力维持,恐怕连残局都难以收拾。

熊廷弼字字恳切,句句重逾千斤,话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恳请与倚重,如同窗外呼啸的北风,在经略府内冰冷而沉重地盘旋,压在周永春的心头。

“飞白兄”一旁身着巡抚官服的中年男子,神情落寞,缓缓地摇了摇头:

“新帝践祚,乾坤甫定。此时京师朝堂之上,各派争夺要津,正是用人之际。我母新丧,孝期未满,按例丁忧……本就该避嫌守制。

若仍占着这辽东巡抚之位,京中那帮人岂会放过口实?”

他向前一步,靠近熊廷弼,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悲凉:“‘贪恋权势’、‘不孝不义’——这些大帽子只需一顶扣下来,别说我周永春难以立足,怕是连飞白兄你都要被弹劾为‘姑息不孝’、‘朋比为奸’!

届时,你我皆成党争的靶心,岂不正中了某些宵小下怀?更祸及这风雨飘摇的辽东防线?”

周永春的目光落在熊廷弼紧握剑柄的手上。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决绝:“我已经上疏陛下,恳请去职丁忧。此事,不可更改了。”

看着熊廷弼紧锁如川的眉头和眼中深切的忧虑,周永春的声音转而坚定,带着一丝托付的意味:

“飞白兄,如今的辽东,烽烟未息,强敌环伺,民心未稳……可以没有我周永春去张罗那柴米油盐、核算钱粮细故,却绝不能没有你熊廷弼这根这座镇守辽东的定海神针!

这辽东十几万将士的主心骨!你若倒了,这辽东,顷刻便要天塌地陷!”

屋内一时陷入死寂,只有寒风刮过窗棂呜咽的声响,仿佛在为这悲壮的分离作注。

熊廷弼喉头滚动,想说些什么,却觉舌根发苦,千斤重担从未有如此时沉甸。

没有周永春这面“辽东铁桶”在后撑着,抚恤军民、调配粮秣、弹压内耗、平衡各方……前方的刀剑再利,也难挡后院的熊熊烈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