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86章 新朝贡体系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86章 新朝贡体系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86章新朝贡体系(第1/2页)

朱由校的思绪不由得飘向遥远的西方。

那些被朝堂清流鄙夷为“蛮夷”、“唯利是图”的泰西诸国,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或许冷酷,但其力量膨胀的速度却令人心惊!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他们的船队如同贪婪的巨鲨,在汪洋大海中巡弋,目标**而明确:财富!土地!资源!

他们用坚船利炮轰开别国大门,建立殖民地,直接掠夺金银、香料、奴隶。

美洲的白银、印度的棉布、东南亚的香料,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滋养着他们的国力。

他们建立东印度公司等机构,垄断航线,控制贸易节点,攫取巨额商业利润。每一分投入,都要求十倍百倍的回报,这种高效的资本运作,驱动着技术和军事的不断革新。

他们不满足于虚名,而是建立总督府、驻军、设立税收,对殖民地进行实际的政治、经济控制。每一次扩张,都意味着力量的积累,控制版图的延伸,资源的整合!

“用真金白银买虚名,以道德优越感替代实际控制力?”朱由校的手指重重敲在朝鲜的奏报上,眼神锐利如刀,“此等赔本买卖,朕的天启朝,绝不再做!”

他对那些空喊“天朝义务”、“宗藩大义”的官员,早已失去耐心。朝鲜使臣的哭求,在他听来,更像是这套腐朽制度发出的最后哀鸣。

“庇护藩属,并非不可。”朱由校心中已有决断,“但必须建立在互利共赢、实际控制、力量投射的基础之上!

泰西殖民之利,在于其效率与控制;我中华文明之优,在于其教化与秩序。何不取长补短,构建一个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体系?”

他构想中的新朝贡体系,应该是藩属国享受大明庇护,必须承担相应义务。

接受驻军:藩属国必须允许大明在关键战略节点(如港口、要隘)建立军事基地,驻扎精锐部队,提供安全保障,并作为大明力量投射的支点。

组建仆从军:藩属国需按约定规模组建、训练并装备军队,接受大明指挥,在宗主国征伐不臣或防御外敌时,有义务出兵协同作战。

缴纳贡赋:藩属国需根据其国力大小,每年缴纳其赋税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保护费”,换取大明的安全保障和贸易优惠。此非掠夺,而是对等交换。

开放市场:给予大明商人最惠国待遇,开放特定港口、资源(如矿产、特产)供大明商人公平贸易或特许开发。

而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则对藩属国遭受的外敌入侵提供强有力的军事保护。维持区域秩序;调解藩属国间争端,维护区域和平稳定。

提供安全的海陆贸易通道,打击海盗,保障商路畅通,促进贸易繁荣。教化:推广儒家文化、汉字,增强藩属国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此乃中华文明之“王道”,区别于西方纯粹的掠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6章新朝贡体系(第2/2页)

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以大明帝国为核心,各藩属国为紧密成员的中央帝国联盟体系。

利用驻军和教化,加强对关键藩属国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将其真正纳入大明的战略防御和经济体系,而非游离在外、只知索取。

而朝鲜的危机,正是一个绝佳的试验场和突破口!

朱由校提起朱笔,在鸿胪寺的奏报上,写下旨意:

“朝鲜使臣所请,朕已洞悉。尔国世受天恩,事大以诚,朕素知尔国王室恭顺。然建虏肆虐,尔国不能自保,致有今日之祸。

王师一动,耗费钱粮何止百万?皆取之于朕之赤子。尔国既称恭顺藩属,当体谅天朝抚育之艰,更当明晓‘恩威并施,权责相衡’之理!着鸿胪寺传谕朝鲜使臣:

一、朕为尔国藩篱计,将遣天兵精锐,分驻仁川、釜山等要地,以固尔国疆圉,慑不臣之胆!尔国当备妥营房粮秣,恭迎王师!

二、责成尔国王室,速按天朝规制,简练精壮,交由天朝将校整训,听候调遣,随王师共讨不臣!

三、尔国境内赋税,即日起,按岁入三成之数,解送天朝,充作王师军需!

四、尔国境内矿山、林木、渔盐之利,准天朝商贾公平参与开采、经营!

以上四款,乃天朝庇护藩属之定制!尔国若能恪遵,朕即发王师拯溺,以全父子之义。若不能恪遵,则王师难动,尔国自误!空言哀恳,于事无补!钦此!”

旨意传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朝鲜使臣如遭雷击,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汹涌。

那些习惯了“天朝上国”无偿付出的旧思维,将在这份务实的旨意面前,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朱由校放下朱笔,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夜空中的烟火早已散尽,只余下清冷的星光。

他心中却燃着一团更为炽热的火焰——那是打破旧枷锁、重塑新秩序的雄心。

天启元年,将是大明彻底告别“散财童子”式朝贡体系,迈向一个融合东西方智慧、以实力为根基、以利益为纽带、以教化为灵魂的崭新时代的起点!

朝鲜,将是这宏大变革的第一块试金石。一个以大明为核心的、强大的中央帝国联盟体系,将屹立在这个世界的东方。

旨意由刘若愚亲自送回文华殿。当那份墨迹未干、字字如刀的谕旨内容在阁臣与鸿胪寺官员间传阅时,文华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是压抑的骚动。

鸿胪寺卿捧着奏本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这哪里是庇护藩属的旨意?

这分明是对延续两百余年“厚往薄来”朝贡体系的彻底颠覆!

几位阁老面面相觑,有人嘴唇翕动想说什么,但最终都化作一声叹息,选择了沉默。陛下的意志如钢似铁,雷霆手段早已深入人心,此刻反对,无异于螳臂当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