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68章 为陛下选秀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68章 为陛下选秀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68章为陛下选秀(第1/2页)

慈庆宫内,暖意融融,陈设雅致而不失庄重。

刘太妃身着常服,坐在软榻上,见朱由校进来,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皇帝来了,快坐。外面天寒,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朱由校依言坐下,接过宫女奉上的热汤,恭敬道:“谢太妃关怀。太妃近日身体可安?”

“哀家一切都好,就是惦记着你。”刘太妃细细打量着朱由校,眼中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

“皇帝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哀家都看在眼里。这半年来,你推行新政,整饬边备,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也……都带着雷霆手段。”她的话语温和,却意有所指。

朱由校神色不变,平静道:“国事艰难,积弊深重,非雷霆手段不足以破旧立新。让太妃忧心了。”

“哀家知道你是为了江山社稷。”刘太妃轻轻叹了口气,

“只是,皇帝啊,你毕竟才十五岁,正是少年心性。哀家看你行事,有时……太过刚烈,锋芒毕露。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刚极易折啊。”

她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哀家想着,你身边……也该有个知冷知热、能说说话的人了。

寻常百姓家,十五六岁也该议亲了。何况你是一国之君,后宫空悬,于国本也不利。”

朱由校心中了然,太妃这是要提选秀的事情了,他不动声色地听着。

“哀家的意思,”刘太妃看着他的眼睛,缓缓道,“开春之后,是不是该下旨,举行大选,为你挑选一位贤良淑德、能母仪天下的皇后?再选几位品貌端庄的妃嫔,充实后宫?”

她见朱由校沉默,便接着劝道:“有了皇后,后宫有了主心骨,也能替你分忧。

更重要的是,枕边人若能时常规劝,以柔克刚,或许能让你行事多几分圆融,少几分……冲动。这于国于家,都是好事。皇帝,你觉得呢?”

朱由校放下汤碗,目光沉静如水。他明白太妃的良苦用心,是出于长辈的关怀,也是出于对朝局稳定的担忧。

选秀立后,确为“国本”大事,能安朝臣之心,也能为皇室开枝散叶。

然而,在他心中,此刻却有更重的考量:新政初行,北疆未靖,海陆雄师正在训练成型,正是帝国转型的关键时刻,他需要全神贯注于朝堂与边疆。

而皇后与后妃,背后往往牵连着复杂的朝堂势力。他需要绝对掌控权,不愿后宫成为掣肘。

但就在他准备婉拒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张嫣!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其皇后张嫣,以倾国倾城之貌和贤良淑德闻名后世!

史书赞其“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更有“五代以来第一美人”之称!

更重要的是,她性情刚烈,曾多次劝谏天启帝远离魏忠贤、客氏,堪称贤后典范。

“若真是她……”朱由校心中竟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穿越以来,他心系天下,殚精竭虑,几乎忘却了自己也是个少年郎。

若能得此等才貌双全、品行高洁的女子为后,既能安后宫、慰太妃之心,或许……也能在繁重的国事之余,得一红颜知己,共话桑麻?

这份隐秘的期待,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让他原本坚定的拒绝念头产生了动摇。况且,太妃所言有理,后宫空悬确实于礼不合,也易生流言,他朱由校绝不是贪图人家的美色。

若能借此机会,亲自把关,选一位如张嫣般贤德貌美的皇后,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至于朝堂势力?哼,以他如今的手段和即将掌握的力量,还怕掌控不了一个后宫?

心思辗转间,朱由校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对着刘太妃恭敬一礼:

“太妃关怀备至,句句金玉良言,朕感念于心。立后选妃,关乎国本,朕亦深知其重。太妃提议,甚合朕意。”

刘太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皇帝答应了?”

“然也。”朱由校点头,语气沉稳,“只是,如今国事维艰,新政初启,北虏未靖,海疆待兴。选秀之事,不宜操之过急,以免耗费过甚,徒增纷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8章为陛下选秀(第2/2页)

他略作沉吟,道:“这样吧,待来年三月,朕的新军初成,新政根基稍稳之时,再行下旨,昭告天下,举行大选。

届时,还需太妃为朕掌眼,务必挑选出德才兼备、能母仪天下的淑女为后。至于妃嫔人选,亦需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好!好!好!”刘太妃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笑开了花,

“皇帝能如此想,哀家就放心了!三月之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也合该是皇帝大喜之时!

哀家定当尽心尽力,为皇帝挑选一位最合适的皇后!”

她看着朱由校,眼中满是欣慰:“有了皇后在侧,哀家也就放心多了。皇帝再忙,也要记得多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

“太妃教诲,朕谨记于心。”朱由校再次躬身,“天色已晚,太妃早些安歇。朕改日再来给太妃请安。”

离开慈庆宫,朱由校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寒风拂面,他心中的思绪却更加清晰。

选秀?立后?这原本不在他急迫的计划之中,但太妃的关怀与那个关于“张嫣”的隐秘期待,让他改变了主意。

三月之后,海陆雄师在手,新政初显成效,正是帝国气象更新之时。届时,迎娶一位贤后,既安后宫,慰长辈,或许也能为这铁血征程增添一抹柔情。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若真能得此佳人,倒也不负他穿越一场。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那位未来的皇后,必须如他所愿,是真正的贤德之人,而非任何势力的棋子。

要知道,大明虽然针对汉唐以来外戚干政的历史顽疾,明确规定,选秀主要从民间清白之家(如中小地主、低级官僚或儒士家庭)及非顶级勋贵家族中选取,严禁勋臣、外戚、权臣之女垄断后妃位置。

这使得后妃家族缺乏足够的政治根基,难以形成与皇权抗衡的外戚势力。所以终明一代,虽有宦官专权,但几乎未出现汉唐级别的外戚专权事件。

但是在大明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女人的作用,一点儿都不小,甚至能左右国运!

明朝的第一次废后,明宣宗的孙皇后斗倒了贤德的胡皇后,自己上位,结果培养出个“叫门天子”朱祁镇,差点葬送大明江山。

而被后世吹捧的“好男人”:明·哄堂大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是他奶奶——那位护犊子护得厉害的周太后亲自教导出来的。

结果呢?弘治一系就活下来正德朱厚照这一个儿子,还无嗣!最终导致弘治一脉绝嗣,皇位旁落兴藩(嘉靖),闹出“大礼议”那么大的风波!

其实在封建王朝,皇帝最大的责任,真不是治理国家,而是生儿子!生儿子这事儿,就和抽卡一样,抽得多了,总能抽到‘金色传说’。

汉高祖刘邦抽到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代‘金色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抽到了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前期)。

太祖朱元璋抽到了朱棣这张。再看看弘治,抽卡抽得太少,结果绝嗣,闹出多大的篓子!

还有隆庆朝的李太后罢免高拱,任用张居正,却又在万历清算张居正时默不作声;万历朝的国本之争(王皇后与郑贵妃)、原本发生的移宫案,哪一件不是后宫风波搅动朝堂,耗尽了帝国元气?

更别提他这具身体的原主——天启皇帝朱由校,死时年仅23岁,其死状凄惨,落水受惊,病情反复,最终浑身浮肿、尿血而亡。

若记录属实,从后世医学角度看,这怎么看都像是肾衰竭!导致肾衰竭的常见原因?纵欲过度?还是……重金属中毒?这其中的蹊跷,细思极恐!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眼神微微眯起,“张嫣……”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随即又被更深的冷静取代。

无论如何,帝国的宏图伟业才是根本。儿女情长,只能是他掌控天下这盘大棋中的一小步。

这天下棋局,他执子落定之处,必将是四海臣服、八荒来朝的煌煌盛世!而那位站在他身侧的皇后,也必将成为这盛世画卷上,最耀眼夺目的点缀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