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25章 《大明风云人物志》木匠皇帝的悲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25章 《大明风云人物志》木匠皇帝的悲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25章《大明风云人物志》木匠皇帝的悲喜剧——天启皇帝朱由校(第1/2页)

我再强调一次,我真的不是水字数,确实是因为本来应该发到第二卷的两章发到了第一卷,番茄他这个还改不了。大家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过,不影响后续观感。

没办法,只能和大家一起欣赏:

《大明风云人物志》木匠皇帝的悲喜剧——天启皇帝朱由校

“他是木匠出身的皇帝,天性憨厚,却生在风雨飘摇的大明末世。他无心权术,却被架空傀儡;他亲手打造奇巧木作,却无力挽救大明江山。今天,让我们走近天启皇帝——朱由校。”

1620年,年仅十五岁的朱由校仓促继位,成为大明第十五位皇帝。彼时的大明,表面上仍是礼仪之邦,但内里早已千疮百孔。

朱由校素来沉默寡言,无心政事。面对庞杂的国政,他自然将希望寄托在那些以清流自诩、号称“匡时救世”的东林党人身上。

最初,天启帝对东林党人如杨涟、左光斗等颇有好感。因为在他的耳中,东林是正直、是清流,是可以替他治理天下的栋梁。

第二部分:理想幻灭,国事日颓

然而,现实比理想更残酷。朱由校发现,这些东林士大夫高谈阔论,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却常常空谈无补,党同伐异。

他们或是只争口舌之利,或是把“风节”看得比江山社稷更重。更糟糕的是,面对辽东危机、边关告急,东林党内意见纷纭,掣肘前线军务。

朱由校本就性格软弱、缺乏定力,耳边听多了朝中互相倾轧的吵嚷,渐渐生出厌倦和无力。

第三部分:魏忠贤上位,宦官集团反扑

当皇帝在朝堂上失望透顶之时,魏忠贤恰如其分地抓住了机会。

魏忠贤原是司礼太监,深得天启帝信任。相比东林那些读书人的“官腔”,魏忠贤谄媚而低声下气,倒让天启帝觉得省心又听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大明风云人物志》木匠皇帝的悲喜剧——天启皇帝朱由校(第2/2页)

渐渐地,朱由校将更多的政务交付给魏忠贤,魏忠贤利用东厂锦衣卫,排除异己、剪除东林。天启帝虽不喜杀伐,却在潜意识中,默许了宦官对东林的打击。

毕竟,宦官说一不二,不像东林整日空谈圣道、抨击皇帝失德。对于沉溺木作、缺乏政治耐心的朱由校而言,宦官集团反倒显得“可控”。

第四部分:短暂平稳与深层悲剧

魏忠贤的专横,让朝堂一度“肃清”。从表面上看,朝廷似乎暂时恢复秩序,辽东边防也有了熊廷弼、袁崇焕等将领出征,国事似有转机。

可这只是昙花一现。魏忠贤贪婪无度,阉党朋比为奸,朝纲更陷黑暗。东林虽被削弱,但民间对阉党恶政的怨恨,已是山呼海啸。

天启帝自己呢?他愈发沉迷于木工活计,整日在后宫搭建小阁楼、木作精巧,却将国事置于脑后。

他的性格悲剧在于,他虽不愿做昏君,却缺乏改变现状的决心。任由宦官与文臣相互倾轧,他只是退在幕后,做一个安静的“木匠”。

第五部分:病逝与遗憾

1627年,天启七年,朱由校病逝,年仅二十三岁。子嗣夭折,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是为崇祯。

他一生短暂,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复杂的印记:一个被架空的木匠皇帝,一个在党争漩涡中无力自拔的悲剧君王。

有人说,他懦弱;有人说,他仁慈;更有人说,他其实是个误入帝王圈套的匠人。

结语:历史的叹息

“从信任东林到被宦官左右,朱由校的内心世界,或许只是一场漫长的逃避。木匠技艺虽巧,终究无力雕琢乱世。

他留给大明的,不只是几件木作遗存,更是一段任人宰割的亡国危局。

他的悲剧,也成了大明王朝最凄婉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