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久未親近發妻,那一日來了興致,在她的寢宮裡留宿。大概是太過孟浪了些,隔日,裴婉清又病倒了,患了心疾,愈發陰鬱少言。
臨盆生子後,她的心疾未見好轉,一直閉宮養病。
任何一個男子,遇到這樣的情形都會有些別扭。更何況,他是大楚朝的太子,身邊多的是年輕嬌嫩形形色色的美人。
為他生了長子四子的鄭側妃,美豔柔媚,最得他歡心。
登基後,裴婉清被冊立為後。最得他寵愛的鄭側妃,被封為鄭皇貴妃,執掌宮務。裴婉清不嫉不爭,賢良大度,和鄭皇貴妃相安無事。
后宮一片安寧。
他甚為滿意,雖然再未在椒房殿裡留宿。不過,每個月都會來椒房殿兩三回,給了裴皇后應有的體面。
種種念頭,在宣和帝心頭一閃而過。
宣和帝隨口道:“你身子孱弱,宮裡的事不必你操心煩心,你隻管安心養病。”
裴皇后微笑著應是,張口誇讚鄭皇貴妃:“鄭皇貴妃執掌宮務多年,仔細周全,從無差錯。為臣妾分憂。有她在,臣妾盡可安心了。”
發妻寬和大度,愛妾得寵卻不恃寵生嬌,堪稱妻妾和睦妻賢妾恭。這足以令世間所有男子自得自傲。
宣和帝也不例外。
聽到裴皇后的話,宣和帝舒展眉頭,嘴角微揚,可見龍心大悅。
二皇子眸光一閃,心中冷哼一聲。
在他看來,裴皇后實在是太過寬厚謙和了。哪怕常年養病,也不該將全部的宮務都交於鄭皇貴妃之手。
宮中年輕貌美的嬪妃多的是,“提攜”兩三個和鄭皇貴妃爭寵,不是難事。
這些年來,裴皇后閉宮養病,對宮中一切不管不問。隻擔著中宮皇后的名聲罷了!
鄭皇貴妃卻正好相反。執掌宮務,聖眷極濃。宣和帝一個月中,至少也在鄭皇貴妃的寢宮裡留宿七八日。
比起如隱形人一般的裴皇后來,鄭皇貴妃更像六宮之主。
宮人們踩低捧高,明著不敢怠慢椒房殿及嫡出的皇子公主們,暗中向鄭皇貴妃母子投誠的不知凡幾。
一想到年長自己四歲的大皇子如今的聲勢,二皇子心裡便如堵了一塊巨石。很自然地對裴皇后生出了怨懟和不滿。
……
宣和帝問詢幾句後,不再多言。
接下來,傳膳擺膳用膳。
食不言寢不語。
有宣和帝在,飯桌上格外安靜。
六皇子自小經受近乎嚴苛的禮儀教育,飯桌禮儀同樣無可挑剔。只是,他原本的雀躍欣喜,也悄然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點點的鬱悶。
他其實隻想和母后獨處而已。
用完午膳後,二皇子六皇子壽寧公主一起告退。宣和帝沒急著離開,在裴皇后的寢宮坐了片刻。
裴皇后親自為宣和帝奉上一盞清茶。
宣和帝品茗,裴皇后安靜地坐在一旁相陪。氣氛略有些沉悶。
宣和帝放下茶杯,看著眉眼柔和的裴皇后,忽地說道:“皇后,朕記得,當年你嫁給朕的時候,是個玲瓏剔透之人,口齒伶俐。這些年,你倒是愈發少言了。”
嬪妃們見了他,都是百般逢迎示好。相伴多年的鄭皇貴妃,更是善解人意體貼備至。
唯有裴皇后,對他看似恭敬溫順,實則疏遠。
裴皇后心裡一緊,輕聲應道:“臣妾一病多年,斷斷續續,總不見好轉,只是苟延殘喘罷了。皇上重情重義,待臣妾一如既往,臣妾銘感五內,誠惶誠恐。在皇上面前,也無顏多說了。”
確實什麽都不說。
不爭不嫉,安分守己,從不試探何時立儲立誰為儲。鐵石心腸如他,對著這麽一個溫柔如水安靜沉默的裴皇后,也不禁生出一絲憐惜。
或許,也正因此,他遲遲未下定決心,到底立長還是立嫡。
宣和帝又看了裴皇后一眼,淡淡道:“別人在朕面前戰戰兢兢,你我是結發夫妻,大可不必如此。”
裴皇后恭敬應是。
然後,又沒了下文。
宣和帝:“……”
宣和帝揮去心底的一絲鬱悶,喝完了清茶,便擺駕離去。
又熬過了一回。
裴皇后暗暗松口氣。
……
宣和帝一走,椒房殿又恢復了往日的安靜。不過,今日的安靜中,又透著一絲微不可見的怪異氣氛。
青黛終於回宮複命:“啟稟娘娘,奴婢去侯府傳口諭時,永安侯夫人還在程家,尚未回府。請娘娘耐心等上一等。”
裴皇后神色微涼,淡淡道:“無妨,本宮等著便是。”
青黛:“……”
青黛碰了個軟釘子,心裡頗為悻悻。只是,當著一眾宮人的面,她不能多言,隻得忍了這口悶氣,退到一旁。
菘藍不動聲色,心裡卻略略一沉。
軟弱無用的裴皇后,一旦牽扯到程錦容的去向安危, 便如孤絕的母狼一般。令人心中生凜。
……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
裴皇后出奇的有耐心,也未午睡,就這麽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的海棠樹。似乎就這麽看一輩子,也不厭倦。
青黛心煩意亂,頻頻看向菘藍。
她有種很不美妙的預感怎麽辦?
菘藍表面冷靜,其實心裡同樣浮躁難安。
往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可自從程錦容離開永安侯府回了程家那一日起,情勢就有了微妙的變化。裴皇后不知道也就罷了,一旦知情,必會橫生波折……
“啟稟皇后娘娘,永安侯夫人已進了宮門。”一個宮女恭敬地來稟報。
裴皇后目光一掃:“菘藍,你去迎一迎永安侯夫人。”
菘藍打起精神應了。
到了宮門處,菘藍衝永安侯夫人行禮,低聲道:“皇后娘娘今日心情有些不佳,夫人待會兒見了娘娘,說話可得謹慎些,免得惹惱了娘娘。”
永安侯夫人憋了一肚子悶氣,一回侯府,就知裴皇后傳了口諭,心裡直歎晦氣。
六皇子在程家現了身。想來,裴皇后也一定從六皇子口中知道了程錦容回程家的事。這是要來興師問罪了。
好在,裴家早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