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三十六章续2 棋落无声暗流涌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第三十六章续2 棋落无声暗流涌

簡繁轉換
作者:清风辰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9 15:34:09 来源:源1

第三十六章续2棋落无声暗流涌(第1/2页)

毛草灵将那枚泛青的银簪轻轻搁在妆奁上,烛火透过琉璃灯罩,在簪身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像极了宫墙角落那些窥探的眼睛。阿云正用银签仔细挑拣着剩下的酪饼,每挑出一块,就往旁边的白瓷碟里搁,碟底很快积起薄薄一层深青——那是银签留下的痕迹。

“娘娘,这整整一碟都有问题。”阿云的声音发颤,指尖捏着银签的力道太大,指节泛白,“淑妃娘娘这是……这是要置您于死地啊!”

“置我于死地?”毛草灵轻笑一声,拿起块没沾过银签的酪饼,掰了半块丢给脚边的波斯猫。那猫是阿古拉送的,通体雪白,唯独尾巴尖带着点墨色,此刻正用爪子拨弄着饼屑,吃得不亦乐乎。“你看,它吃了没事。”

阿云愣住了:“可银簪明明……”

“是‘草乌’。”毛草灵捻起一点饼屑,在指尖搓了搓,“磨成粉混在驼奶里,量少了只会让人头晕乏力,量多了才会致命。淑妃这步棋,走得既狠又怯。”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她想让我病倒,最好是缠绵病榻、失了圣心,却又不敢真闹出人命,怕担上谋害‘唐朝公主’的罪名。”

正说着,廊下传来脚步声,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海公公。他捧着个锦盒进来,脸上堆着笑:“娘娘,陛下刚处理完政事,惦记着您没歇息,特意让小的送些安神汤来。”

锦盒打开,里面是个白玉碗,汤面上浮着几粒红枣,香气温润。毛草灵接过碗时,海公公压低声音说:“陛下说,今晚锦绣宫的人在宫门口徘徊了许久,让娘娘万事小心。”

阿云在一旁听得心惊,原来陛下早就知道淑妃不安分。毛草灵却神色如常,舀了勺汤慢慢喝着:“替我谢陛下,告诉他我今晚读了《乞儿国律例》,看到‘宫闱下毒者,杖三十,贬为庶人’那条,觉得很是妥当。”

海公公眼睛一亮,赶紧应下:“娘娘的意思,小的一定带到。”

待海公公走后,阿云忍不住问:“娘娘,您真要告诉陛下酪饼的事?”

“不必。”毛草灵放下玉碗,“一张牌,太早亮出来就没了力道。”她走到书架前,抽出本《西域舆图》,“你去锦绣宫送份礼,就说我谢她的酪饼,还说这几日总觉得精神不济,想向她借乌嬷嬷来汀兰宫指导几日——乌嬷嬷是科尔沁部最懂药理的老人,她定不会推辞。”

阿云虽不解,还是依言去了。毛草灵对着舆图上的科尔沁部疆域出神,指尖划过标注着“牧场”的地方。她入宫三个月,早已摸清:淑妃的底气全在科尔沁部的铁骑上,而阿古拉正打算推行“农牧并行”的新政,限制部族私兵,两人明里暗里较着劲。这碗掺了草乌的酪饼,不止是后宫争宠,更是前朝势力的试探。

三更时分,阿云回来了,身后跟着个穿青布衣裳的老嬷嬷,正是乌嬷嬷。她脸上堆着谦卑的笑,眼神却像鹰隼般锐利,扫过屋里的陈设,最后落在毛草灵腕间的羊脂玉镯上——那是阿古拉昨日刚赏的,玉质通透,一看便知价值连城。

“听说娘娘近来精神不济?”乌嬷嬷屈膝行礼,声音沙哑,“老奴粗通些推拿的法子,或许能替娘娘松快松快。”

毛草灵斜倚在软榻上,故意打了个哈欠:“劳烦嬷嬷了。说也奇怪,前几日吃了淑妃姐姐送的酪饼,总觉得头晕,许是我这中原人的身子,吃不惯漠北的驼奶。”

乌嬷嬷的手刚搭上她的肩,动作就是一滞。毛草灵能感觉到她指尖的微颤——这老东西,果然知道酪饼里的勾当。

“娘娘说笑了,”乌嬷嬷强作镇定,手法却失了准头,“驼奶最是养人,许是娘娘刚入秋受了些风寒。”

“或许吧。”毛草灵闭上眼,声音轻飘飘的,“不过我家乡有种说法,说若是食物里掺了不该有的东西,银器就能试出来。昨日我那支银簪,不知怎的就青了,倒让我吓了一跳。”

乌嬷嬷的手猛地顿住,额角渗出细汗。毛草灵眼角的余光瞥见她藏在袖中的银戒——戒面内侧泛着淡淡的青黑,想来是早就试过酪饼的药性。

“嬷嬷怎么了?”毛草灵故作惊讶地睁眼,“是不是累了?阿云,给嬷嬷上碗奶茶。”

奶茶端上来时,乌嬷嬷的手还在抖。毛草灵看着她一口口喝下去,突然笑道:“听说嬷嬷是先皇后的陪嫁?那一定知道,先皇后当年最厌恨宫里的阴私手段,说‘有本事在明处较量,耍阴招的都是鼠辈’。”

这句话像针,狠狠刺中了乌嬷嬷。她“哐当”一声打翻了茶碗,起身就要告退:“老奴……老奴突然想起淑妃娘娘还有事等着,先行告退。”

“嬷嬷慢走。”毛草灵没拦她,只是扬声说,“阿云,把我那盒从唐朝带来的‘醒神香’给嬷嬷带上,让淑妃姐姐也尝尝,免得她也像我这般精神不济。”那香里掺了少量牛黄,与草乌相遇会让人头晕加剧,正是给淑妃的回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续2棋落无声暗流涌(第2/2页)

乌嬷嬷几乎是逃着离开的。阿云看着她踉跄的背影,咋舌道:“娘娘,您这几句话,比打她***板还管用!”

毛草灵却没笑,走到窗前望着锦绣宫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想来乌嬷嬷正在向淑妃禀报。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淑妃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宫里就传出消息:淑妃昨夜突发恶疾,头晕目眩,太医诊断说是“中了风寒”。阿古拉来看毛草灵时,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听说你给淑妃送了醒神香?”

“是啊,”毛草灵故作无辜,“许是她闻不惯中原的香料,倒是我的不是了。”

皇帝捏了捏她的脸颊:“你啊,心眼比筛子还多。”他话锋一转,神色沉了下来,“科尔沁部的使者昨日求见,说想让淑妃的弟弟承袭部族爵位,朕没答应。”

毛草灵瞬间明白了。淑妃的病,怕是和这事有关——她想用自己的“病”向部族施压,逼皇帝让步。

“陛下打算怎么办?”她问。

“朕打算让你陪朕去趟科尔沁部的牧场。”阿古拉望着窗外,“秋收将至,正好去看看他们的粮草储备。你不是总说想改良农具吗?那里有最好的铁匠。”

这是要带她去部族的地盘上宣示主权。毛草灵心里清楚,这趟行程绝不会轻松,淑妃的娘家必定会给她难堪。但她更清楚,这是赢得皇帝完全信任的机会——他要的不是只会撒娇争宠的妃子,是能与他并肩面对风雨的伙伴。

“好啊,”她笑着挽住皇帝的胳膊,“不过陛下得答应我,到了牧场,让我骑最烈的马。”

阿古拉朗声大笑:“只要你不怕摔着,朕的‘踏雪’都能给你骑!”

两人正说着,太后宫里的嬷嬷来了,说请毛草灵去寿安宫商议秋季祭天的事。毛草灵知道,这是太后要敲打她了——毕竟淑妃是先皇后的侄女,太后面上总得维护几分。

寿安宫里,檀香缭绕。太后斜倚在榻上,手里捻着佛珠,见她进来,淡淡道:“灵丫头,听说你把淑妃气病了?”

“回太后,臣妾不敢。”毛草灵屈膝行礼,“许是淑妃姐姐忧心部族的事,才积郁成疾。臣妾想着,等她好些了,就去陪她抄抄佛经,替她分些烦忧。”

太后挑了挑眉:“你倒懂事。祭天的祝文,按规矩该由中宫主持书写,淑妃病着,就由你代笔吧。”她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意,“这祝文关乎国运,字句都得仔细斟酌,莫要让人挑了错处。”

毛草灵心里一凛。祭天祝文需用乞儿国最古老的回鹘文书写,她虽学了些,却远谈不上精通。太后这是在试探她的能力,也是在给淑妃留机会——只要她写错一个字,就会被冠上“不敬神明”的罪名。

“臣妾愚钝,怕是难当此任。”她故作难色,“不过臣妾记得,淑妃姐姐的回鹘文是太后亲授的,不如等她病好,还是由她来写更妥当。”她话锋一转,“臣妾倒有个想法,祭天那日,可让各部族的孩子们一起诵读祝文,既显国泰民安,又能让孩子们感念上苍庇佑,太后觉得如何?”

太后捻珠的手停了停。让部族孩子一起诵读,既避开了中宫之争,又暗合了“民族团结”的意头,确实比让谁单独书写都周全。

“你这脑子,倒会转。”太后的语气缓和了些,“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回鹘文你还得好好学,总不能一直让人说,咱们乞儿国的皇妃,连本国文字都写不周全。”

“谢太后教诲。”毛草灵恭声应下,心里却松了口气。这一局,她又险胜了。

从寿安宫出来,阳光正好。宫道上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诉说着宫墙里的秘密。毛草灵望着远处锦绣宫紧闭的宫门,知道那里的人一定在咬牙切齿。但她不怕,她的武器从来不是皇帝的宠爱,而是脑子——是那些来自现代的智慧,让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斗里,看清每一步棋的走向。

回到汀兰宫,阿云正捧着新送来的回鹘文典籍。毛草灵翻开书页,指尖划过古老的文字,突然想起刚穿越时在青楼的日子。那时她靠一支现代舞惊艳四座,如今她靠的,是比舞技更锋利的东西——是洞悉人心的眼睛,是审时度势的冷静,是在绝境里也能找到生机的韧性。

窗外的鸽子咕咕叫着飞过,翅膀扫过琉璃瓦,留下清脆的声响。毛草灵知道,科尔沁部的牧场之行,将是场更大的考验。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像当年在青楼里,她用一支舞跳出了生路,如今,她也要用自己的智慧,在这宫墙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她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回鹘文——“平安”,字迹虽生涩,却笔笔坚定。烛火在纸上投下她的影子,与窗外的宫墙重叠,像一幅正在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藏着无声的机锋,每一页都写着未完的交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