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12章 西河郡如何守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12章 西河郡如何守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西河郡,

郡守府内,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被禁军围的水泄不通,

正堂内,

哆哆嗦嗦跪着一群人,领头的就是江南大营少将军焦可,身后跟着的,则是一水的营将,还有阳平府衙一众官员,并着一脸惨白,胳膊上缠着锦布的汝南太守魏湘平,也只有他一人未跪在那,反而是靠着西面为首的椅子上,一言不发。

东侧,

则是魏王一脸的阴沉,好端端的局面,怎么会一夜间变得如此紧急,尤其是西河郡目前兵力奇缺,如何守城,看向跪在地上的一众将校,心中怒火根本无处发泄,

主位上,

北静王水溶阴郁的面容上,闪过一丝疑问,怎么白莲教的人,来的那么巧,正好围堵阳平城外,魏太守不是号称死战石洲城不退一步的吗,

如今兵败汝南,再败石洲,三败阳平,反而是负了轻伤,或许,这伤都是装的,这个老狐狸,撇了一眼魏湘平,不管是不是装的,朝廷那边记挂他,宫里面更是有其妹在后宫,牵扯众多,不宜追究,但,

虎目一睁,瞧着眼前跪地之人,本应该严惩不贷,可惜,是东王府的人,江南大营又是客军,

“起来吧,焦可,你既然领兵为主将,为何登陆阳平之后,率军回郡城,”

这也是北静王没想明白的,就算白莲教动作快,但少许兵马,也不可围城,现如今,江南大营三万精锐,损失几千人不说,另外在阳平募集的兵马,还有石洲城溃逃的守军,早已经损失七七八八了,

看来白莲教不是易于之辈,有心算无心,还能截杀一部分,是他太蠢笨,还是白莲教早有埋伏,

却不知这一番话,说的焦可满脸羞红,好在阳平大部分库银,已经乘船送回江南苏州,缓解叔父军饷困难,就是麾下三万大军,平白无故折损四千人,这些损失,实在是难以承受,

“谢王爷,末将两日前到的阳平,大军下船之后,并无补给粮草,所以找了府衙几位大人商议补充物资,谁知,那白莲教贼寇来得太快,先锋军已经到了城下,不得已,末将只能先下令守城,这一点,几位大人,和魏太守可以佐证,”

焦可起身后,又把当日的事叙述一遍,至于为何不带粮草补给,众人心知肚明,阳平极富,焦可领军又是援军,怎会拿自家饷银填补,

身后那些官员,尽皆点头,知府李然更是站出来拱手而拜,

“王爷,焦将军所言不差,当日下午的时候,码头守军来报,说是运河之上有运兵楼船前来,下官接到通传之后,立刻带兵清空了码头,才知道是焦将军统帅的江南大营士卒,也就在这个时候,魏大人就匆匆赶来阳平,没多久,白莲教贼军紧随其后,下官只能下令,紧闭城门,以防不测!”

余下的,就是借着一天多时间,转移家眷和百姓,好在行动够快,

“哦,那这样说来,白莲教那些妖人,并未在阳平占到便宜。”

魏王忽然心不在焉的问道,一个个油嘴滑舌,阳平那么多粮草物资,这些东西,也不知道运没运出来,若是落到白莲教手中,不是让贼军如虎添翼吗。

岂料这些话,让堂内一众人,尽皆满头冒汗,阳平能带走的金银细软,早就被他们瓜分了,不能带走的,那些豪商门派等,也早就顺着北城门撤离的时候,带了不少,或者百姓临走的时候,也清扫了一遍,只有那些官仓粮食,无法拿走,只能留下,

焦可咽了下唾液,此番事只能咬死了不承认,硬着头皮回道;

“回二殿下,末将走得匆忙,只带了一部分辎重,剩余的,也分发给百姓,让其四散逃命,临走的时候,不敢点燃粮草,怕贼军下死手,伤害百姓,应该,应该的落入贼手了,”

焦可支支吾吾应下此事,身后几位官员,更是点头称是,

“回二殿下,因为贼军来的急,阳平并无给准备,所以下官下令,开仓放粮,让百姓自行逃命,焦将军留手也是无奈之举,若不是焦将军守城,恐怕阳平当日就沦陷了,我等也是无用之人,”

阳平同知昌阳昌大人,更是掩面做羞愧状,还从眼角流落一丝眼泪,也让身后不少官员学到,全都眼睛泛红,微微哭泣,做小女儿状,

瞧得魏王浑身难受,可还不好继续训斥,全是一群庸官,物资粮草那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不一并焚毁,这不是资敌吗,

“几位大人倒是宅心仁厚,心中还想着百姓,但为何不想想朝廷,如此多的粮草落入贼军手中,尔等,”

还想再说一些斥责之话,却被北静王水溶抬手拦下,

“殿下莫要着急,焦将军初入战场,应对尚可,不可过多苛责,既然已经把大军,大部分带回,也是大功一件,诸位大人更是生死相随,并无逃脱之责,难得可贵,既然来到郡城,暂且安顿下来,本王问焦将军,贼军实力如何。”

几乎是快刀斩乱麻,再让魏王这样问下去,好不容易留下的士气,就被问完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守城,白莲教的人马来得太快了,以至于齐云先登军,还在运河之上,没了阳平码头,齐云兵马,还不知从何处下船,手上也只有靠着这些人了。

魏王有些不明所以,转头看向北静王,见其暗地里给自己使了眼色,虽不明了,但也知道刚刚的话,有些不妥,只得作罢,

焦可站在众将官里面,暗自松口气,好在是王爷松口了,想想那一日突围,走的也算顺利,不过在最后的时候,贼军集结人马尾随,夜色之中,慌乱间才损失这些人手,当然,贼军也损失不小,可谓是半斤八两,

“回王爷,白莲教此番前来,气势汹汹,不是末将故意夸大其词,贼军少说也近乎有三十万贼众,其中披甲精锐也不在少数,剩余的,多是裹挟百姓,被称之为奴军,每逢大战,必然是逼其攻城,消耗守军实力,最后再以精锐部众,一举攻破城池,末将兵力不丰,无法阻挡,”

话说得简单,众人更是心中清楚,太平教和白莲教的贼子,之所以如此猖狂,就是以此法,碾压各郡,守军之所以不丰,还不是因为官员贪腐成风,兵员匮乏,甚至于,有些城池基本上连府军都没有,太平盛世尚可,若是灾年乱世,毫无防备之力,

这也是魏王愤恨的原因,当然,北静王水溶并不苛责,要是没有他们,他如何会再次领兵,只要守住郡城,就是大功一件,

“此事不怪你,各地府军兵额,几乎成了一块遮羞布,如今郡城府衙,早已经开始募兵,现已招募新军约有四万人,加上尔等带来的兵马,合计十万有余,守郡城并无大碍,贼军也不是三头六臂之人,血肉之躯,也挡不住兵甲之力,”

水溶起身,指了指背后壁影,让侍卫长桑守义挂上了西河郡堪舆图,而后继续说道;

“白莲教真想一鼓作气拿下郡城,也不是那么容易,郡城已经深入西河郡内陆,左右两侧都是山谷高峰,唯一高处就是郡城所在,又有护城河阻挡,白莲教想短时间想攻破此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者,此地周围,门派甚多,多是以险峻山脉为山门,江湖上的事,也能牵扯白莲教的精力,还能争取不少时间,只要拖住白莲教主力,就是我等目的所在,”

洋洋洒洒,北静王面上并无焦虑,他已经让皇城司那些人,开始接触那些门派,或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魏王眼神闪烁,江湖上的事,他已有所了解,在京城,谁人不知晓忠顺王叔豢养的那些江湖门客,或许这些,也可引为助力,这般想法,只能埋在心底,

看着堂内气氛,并无刚刚紧张的样子,或许猜测北静王的用意,果真是能被朝廷忌惮的,往西望去,原本还有些半死不活的魏太守,现在整了个坐直身体,也不像是受伤之人,这伤势,装的还真像,

“王爷,孤有一问,若是白莲教贼军困守郡城,援军短时间不见增援,岂不是困守死地,那为何不集中兵马,以兵甲之利,战阵杀之,”

毕竟云光还有焦可所率之兵,乃是府军精锐,最大杀伤,自然是战阵之利,背靠郡城,应该可以一战,只是刚刚说出这一番意思,堂内众将立刻变得面如人色,

尤其是云光,见到魏王并不懂兵事,此番也不好过多做解释,只得抱拳解说,

“二殿下,我军虽有战阵之利,但人数悬殊太大,若是消耗在城下,则郡城不保,要知晓王节帅十几万府军,前车之鉴。”

见到北静王在主位上给自己使眼色,云光不得已站出来,硬着头皮解说此事,兵力悬殊,以寡敌众不过是传言,

见到云光一脸的为难之色,魏王周崇也知道自己想法过于莽撞,倒也没有含糊,

“是孤考虑不周了,王子腾之败,却是前车之鉴,既如此,还是以守城为主,王爷,如今阳平落入敌手,运河之上的齐云所部兵马,如何来郡城,”

既然战阵打不成,集结守城兵马最为重要,北王府曾经名震天下的先登军,还在河上飘着呢。

“殿下放心,阳平不能去,那就在福灵郡下船,走金州南下,速度快的情况下,三日内,就可到郡城地界,齐云乃是沙场老将,他自会居中策应,若是贼军露出破绽,必不会留手。”

水溶算是给众人吃了定心丸,要说这里知兵的,也不过是自己麾下薛狩和云光,但这二人加起来也比不过齐云,所以城中具体如何守城,还需要众将集思广益,

“这就好,若是齐老将军能及时赶到,倒也不怕,为今之计,城中是否需要疏散百姓,或者继续募兵,那些各门各派的驻地,是否可以借用,门人子弟?”

魏王随即开口,既然焦可援军已至,那么守城事宜就要安排了,贼军想来也是不会给他们时间的。

“殿下勿要着急,城内百姓不光不能疏散,反而要安抚人心,守城之事,还需要众将齐心协力,既如此,本王现在就下令,南城门由云将军率军五万留守,其中三万是新募之兵,你是主力,”

“是,王爷,末将领命,”

云光心中哀叹一声,终归是躲不过去,南城门必然是白莲教主攻之地,那些新募之兵,也不过是一些青壮劳役,守城主力,还是他带来的起家之兵,可若是消耗在这里,那等回长安县的时候,岂不是还要看何家脸色,打眼看了其余众人,脸上皆有轻松之色,越想越气闷,只能闷在心头,

“好,南城门是重中之重,西城门则是焦将军三万士卒看守,毕竟西城门外地势开阔,极好摆兵布阵,贼军必然不会放弃,”

水溶又把目光看向焦可,补齐三万人马之后,守住西城门,应该不难。

“是,王爷,末将接令。”

焦可赶紧抱拳接令,不接令也不成,魏王的目光,始终盯着自己,之前北静王的调令,自己调兵来迟,必然惹得魏王和北王不喜,若是不听召唤,就怕王爷拿自己开刀,想到此,怎么能回答不迅速,果然,听到焦将军回答,水溶和魏王的脸色,瞬间变得柔和起来,

“好,东城门则是由段将军领兵一万守城,北城门则是由宋将军领兵一万守城,薛狩领兵一万在内城待命。”

既然最为难守的西城门,和南城门已经安排完,索性几位败逃的守备将军,也算是矮个子当中挑选高一些的,暂且守城之用,

“是,末将遵令。”

段开元等人也是赶紧接令,虽然他一败再败,好歹也是尸山血海里面闪进闪出,只有阳平守备宋楷,暗自咽下唾液,这还真是赶鸭子上架,但见其余人,已经接令,他可不敢做那出头鸟,只得随众人应和。

见到守城之事已然安排妥当,魏王坐不住,起身撩起下摆,道;

“既然安排完了,各位将军应当尽心尽力,孤都看在眼里,回了。”

摆了摆手,径直回了东苑,

“恭送殿下.”

京城,

天色大亮之后,京城各处,就开始由禁军张贴大捷告示,另有金阳钟,慢悠悠响彻三声,回荡在京城上空,

不一会的功夫,京城百姓用完膳之后,就寻着街口市坊的位子,看看官府贴的什么告示。

只听那些读过书的秀才,挤在最前面,看完告示之后,尽皆倒吸了一口冷气,尤其是那些书院子弟,更是围在一起,以衣袖遮掩,小声道;

“诸位仁兄,告示上面写的可是真的,那洛云侯竟然屠城了?”

一位穿着青莲书院儒服的学子,在那咂舌不已,屠城一词,只见是史书上所记载,如今大武朝立国近百年,可从未听过,有违圣人之道啊,

“不知真假,倒是为兄听说,朝廷南下大军,虽然三战三捷,但听说出征将士,死了不少人啊,屠城或许是无奈之举。”

另有秋水书院的学子,摇摇头,却不赞同几人想法,贼军叛乱至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郡城之中还有多少百姓,不可知数。

“这位仁兄,此言差矣,圣人之道,教化万民,洛云侯以一己之私,肆意屠戮,做出屠城之举,有违天和,太平教逆贼见此,日后必然不会投降,只能死战到底,那时候,朝廷平叛,还不知要死多少将士呢。”

一番话说的坚定,众人一回头,见到是云山书院的弟子,众人迟疑,都是个人觐见,这番话说的有些过了,周围的人不敢插言,只有刚刚那位秋水书院的弟子,摇摇头,

“兄台的言语过了,太平教既然是反贼,留之何用,当年白莲教起事的时候,杀了多少百姓和官兵,最后还不是朝廷出兵,由宁荣两位国公爷,集结京城全部兵马,拼死扑杀叛军,天下才得以太平,若是。”

秋水书院弟子,眼神玩味,他们两座书院,距离不远,但双方一直都是看不对眼,有机会对阵,又怎能放过,

“若是当年贼军叛逆,投降朝廷,你说朝廷敢不敢招揽,要知道白莲教那时候兵力,几乎是两倍于朝廷大军,鸠占鹊巢,谁敢收降?”

这些话虽然有道理,但显得有些大逆不道,周围那些书院子弟,还有前来凑热闹的秀才读书人,一听之下,近乎失言,全都闭口不言,留下云山书院那位师兄,气的脸色发红,嘴里支支吾吾,却不能反驳,

“你,你,圣人之道,在于教化众生,众生皆有悔过之心,那林山郡城内,可不止有贼军,还有不少百姓,或者有朝廷官员等,若是屠城,岂不是也要杀光这些人,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啊!”

几乎是呐喊,云山书院这位师兄,满脸涨红,气势丝毫不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