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35章 开堂会审何人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35章 开堂会审何人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江南金陵城,

皇城司衙门里,已经是济济一堂,虽然是清晨,但巡阅使景大人,和布政使庄大人,二人同时下了政令,一起在皇城司府衙正堂,共同审理江南毁堤淹田一案。

经过昨夜的审问,金陵通判马广诚已经招供,但是卷宗记载的语录,可谓是有些惊人之言,苏崇和蓝季礼,二人压力颇大,几乎是不敢再问,倒是皇城司杜指挥使谏言,若是审案不明,不如公堂会审,让金陵百官共同见证,这样一来,就算是审出什么,也不是他们二人的责任,有了这些话,才有了今日的安排,尤其是景大人和庄大人,皆是同意,至于为何同意,旁人不得而知。

一大清早,

原本显得有些清冷的皇城司衙门里,如今也有了许多烟火气,

不少官员略带不安的下了车架,而后并不着急走进衙门,反而都聚集在衙门大门外转悠,各自像是有了些心事在里面,若说在府衙审案子,他们也不怕,可是去皇城司衙门里,这就显得有些犹豫,于是乎,不少官员口头约定,三两个人一伙,约了明日一早的时间,围在一起,一同入内。

“王兄,王兄,慢些走,慢些走,你可知府衙几位大人如何?”

一位衙门里的主事,略带迟疑,四下看看没有人注意这一边之后,这才小声继续说道;

“几位大人吗,为何不在知府衙门里审案,反而在皇城司这边设立堂案,可有什么说法?”

这一问,随行二人的脚步,也是慢了下来,巡阅使衙门里的主簿,也跟着凑了过来,

“是啊,王兄,你的消息最灵,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最前头,被唤作王兄之人,一身绿官袍穿在身上,想来也是六品官员,忽然被几人拉住,也有些狐疑,反问道;

“怎么,你们几个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尤其是你,李兄,你可在巡阅使衙门里当差,昨夜发生什么事,你不清楚?”

王主事有些不可置否,都说一府衙门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他们这些当主事的,不管衙门大小事,都是先过主事的眼,而后才呈报上去,所以衙门里,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在事先知道,

“哎呀,王兄见谅,这几日,家中有事,衙门的事,就疏忽了许多,只听见通知各衙门的人来此,其他的,也没有详细问一问,知道是马通判的事,其余的,并不知晓,”

李主事一脸的羞愧,前些日子,纳了一名女子为妾,所谓新婚燕尔,哪有心思过问其他的,其余二人,知道李兄府上的事,也不好明说,反应过来的王主事,也是一脸的尴尬,倒是忘了这一茬,

“额咳咳,李兄,家里的事,暂且放在一边,衙门里的事,还是要小心一些,莫要大意,今日来,听说是昨夜审问马通判,好像马大人招供了,”

“啊,怎么会这样。”

三人一声惊呼,马通判招了,这,不会吧,若是招供了,那下场,三人眼神里有些惊惧,看来,这一次来此,是有些坐蜡了,

这几个人的谈论,并不是只有一处,只要能看见的官员,都是围在一起,小声议论,为有淳阳知县徐长文和永宁知县徐东二人,并肩站在衙门口,看着院内众人百态,不免有些失望,

“徐兄,你看看,现如今,人人都想和几位衙门里的大人,撇开关系,深恐牵连自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徐长文面色清冷,衙门里的事,昨夜审问的消息,也有人传给他,想来那人,也是侯府的暗探,可惜,马广诚攀咬之人,只有朝堂内阁,和皇上才能决议,如今到了这个地步,退无可退。

“长文兄,有道是圣人之道,又能有几人能坚持的,为官一方,自然要有一些作为,要不然,这官做的毫无意思,为兄年长,心思也没了那些进取之心,但长文兄若是真的想作为,敢作为,为兄就陪贤弟走上一遭,”

徐东眼神坚定,若是他也会说,也会做,但能不能坚持下来,就不一定了,

“徐兄放心,弟本就是寒门子弟,考取功名,得益于侯爷看中,若是碌碌无为,还不如脱了这身官服,这个案子,无论如何都要查下去,”

徐长文把手背在后面,眼神坚定的回了衙门正堂,有些事,天下人不为,他徐长文可独行!

就在几人嘀咕的时候,院外,景大人和庄大人的车架,已经到了院内,随着两位大人下了马车,不少官员也是加快了脚步,先一步进入衙门正堂,只等着几位大人入了座,堂内这才安静下来,不少官员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也不知等了多久,

江南俭都御史蓝季礼,和监察使苏崇二人,面带疲惫的入了正堂,坐在堂案的后面,二人对视一眼之后,蓝大人首先开了口,

“经过昨夜的审问,金陵知府衙门通判马广诚,承认新北大堤被毁,乃是他下令所为,具体的事,过于复杂,所以,并不会在此通告,只有知府贾雨村,和同知胡文玄二人,并未审问,所以,今日来此,就是先审问他们二人,”

这也是他和苏大人商议好的,若是把马广诚那一通攀咬拿在明面上,那么江南官员人人自危,可就麻烦了,

所以这些话,乃是给了不少人的脸面,也给了他们二人有时间去查案,若是没有实情,那还好,若是真有此事,这案子,就不光是烫手那么简单了,

这番话,说完,蓝季礼看了看堂内众位官员,尤其是景大人,和庄大人的意思,只见二人从容的端着茶碗,在那小口喝着茶水,不未看向他们二人,两位大人不说话,其余官员,更是装聋作哑,一副神游的样子,

“好,既然没有反对的,那就从知府贾雨村开始,”

“慢,蓝大人,下官有话要讲,”

话音还未落,

一声大喝,震得堂内众人身子一抖,不少官员心中诧异,谁那么大的胆子,竟然在此出声,寻着声音看过去,竟然是坐在最后面的一人,面虽然陌生,但是,众人可都认识,不就是那个,那个淳阳县令吗,还真是胆大妄为啊,

“哦,原来是徐知县,不知徐知县有什么话要说?”

蓝季礼面色一沉,心中不喜此人,若不是他,此番江南还算是安稳的,小小一个知县,竟然丝毫没有为官之道,

“自然是有话说,”

徐长文丝毫没有怯懦,朗声回话,就这么起身,对着前排几位大人行了礼数,

“好,不知徐知县有什么要说,要知道今日江南各府衙的人,过半之人都来了,徐知县想好了再说,”

不知是警告,还是提点,蓝季礼面无表情,像是在说这公事,一旁的苏崇,则是漠不关心的坐在那,心中却思来想去,今日若是案子口供定了下来,如何向京城内阁汇报,至于写给恩师的折子,已经在路上了,希望时间能来得及,

“下官先谢谢蓝大人的提点了,但下官还是要说,既然是下官先状告的,那自然是要先审一审通判马广诚,若是此案定了,那下官就申请一同共审此案,还江南一片朗朗乾坤,若是马广诚没有认罪,反而是提审知府几位大人,这不是故意帮忙遮掩吗,”

徐长文拱了拱手,丝毫没有言语上的客气,若不是身上这一身官袍,还在府衙之内,说不得就是指鼻子骂了,

“好。好。那不知徐知县你哪里来的权利,竟然还敢管起我和苏大人如何审案,你虽然没有中过进士,没有进过翰林院,可这点规矩,你应该也知道,”

蓝季礼此刻,也有些恼怒,如此不守规矩之人,不压一压他的气焰,这案子,怕是审不了的,这一动怒,在场的官员,眼神里竟然带着惊讶,好奇,甚至有些妒忌在里面,

庄大人身侧,粮台令左三贵看着不远处,站着的徐知县,也有些愕然,呢喃自语;

“都到这个时候了,马广诚跑不了,何苦呢,”

却不知徐长文丝毫没有惧怕之意,哈哈一笑,

“笑话,蓝大人,难道说中过进士的,进过翰林院的人,反而连审案子最基本的都看不懂了吗,你是主审官,你是俭都御史,中丞更不能肆意妄为查案吧,身为金陵官员,规劝大人办案,理所当然,下官又是当事人,状告的事,马通判到底有没有罪。”

“徐知县,有没有罪,不是你,也不是我来定的,是朝廷,是内阁,是还皇上来定的,你我只是同朝为官,怎么审案子,本官作为江南俭都御史,比你清楚,

你想没想过,江南水灾之后,似你这等站在岸上观船翻,以博直名,徐知县,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奸吗?”

愤而怒斥,一番话说完,蓝季礼用手重重的拍在案牍上,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也让堂内的回音萦绕,

“下官任职江南淳阳知县,不过有月余时间,一直为赈灾救灾奔波,来府衙一趟又一趟,为的就是多求一些粮食和银子,是忠是奸,下官并不知道大人如何判断,江南水患,天怒人怨,锥心难忘,

刚刚大人所言,下官以博直名,难道下官以百姓受到的水灾困苦,来博取名利,既如此,下官就要问一问,那毁堤淹田之人,又为的什么,银子,官位,还是讨好上官?”

连番问询,声声入耳,

几乎把一屋子江南大小官员,全都骂了一遍,不少官员脸色苍白,尚有良知的人,也是脸色难看,江南为官,有些事虽然做的隐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此刻,

不光是蓝大人,就连苏崇,眼神里都有些莫名之色,这徐知县,借用圣人之言,不是常人,也不是怪人,反而是圣人之言里的仆人,可惜,如今官场,仆人就是野人,江南来了这么个野人,就是极大地变数,似是而非的为官之道,在他这里,行不通,

“好,既然徐知县如此坚持,那本官就和你诉说,金陵知府衙门通判马广诚,已经认罪,新北大堤被毁,就是他下令让衙门里快班差役去挖的,被扬州府军校尉亲眼所见,卷宗口供皆在,只是案情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今日不便再审,当以审剩下二人,全了卷宗,如何?”

这番话说完,堂内官员大哗,原本安静的屋子,立刻议论声响起,不少主事官员,一脸的惊骇,这马通判还真是胆大妄为,干做下这般伤天害理之事,不怕被抄家灭门吗,

就连景大人,和庄大人的眼神里,也透过一丝审视的意味,或许,这位徐县令,也是一把快刀,用得好了,刀快杀人,用不好,就把自己伤着了。

“安静,徐知县,你觉得的呢?”

随着蓝大人手中的惊木堂,重重砸在案牍上,堂内,又安静了许多,

“若是这般说辞,下官自是同意,但下官也有请求,一同审理此案,既然马通判有罪,那就说明此案已经定性,下官请求,案子合并,一同查证,”

孤傲的话语一处,蓝季礼怒意未发,却不知苏崇早已经打定主意,既然想淌这个浑水,有人分担,何乐不为呢,

“好,既然徐知县由此心,那就两案并审,这样,两位徐知县为副审,如何,”

有了苏大人插言,蓝季礼心中一顿,瞬间明白苏大人是何意,这样看来,也不是不行,

“好,徐知县,你觉得呢?”

“善,下官接令,”

“好,带贾知府和胡同知一同上堂,”

随着蓝大人一言而定,堂内,再无其他异样声音,

就这般等候,

由皇城司的近卫,从诏狱,押送两位大人走进内堂,也不知是不是外面的光亮刺眼,金陵知府贾雨村,和同知胡文玄,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挪动步子,到了门前,看着堂内众多官员在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免有些好笑,

“胡贤弟,你看,在座的官员,哪个不是心中害怕,却又抱有侥幸心理,生怕我等攀咬,现在,说不得,咱们才是主审官呢,”

“哈哈,贾兄说的即是,事到如今,既来之则安之,做狗做了大半辈子,是该歇息了。”

胡文玄一改之前的窝囊样子,晃了晃两臂肩膀,身上的连锁,虽然去了,可是枯坐一夜,身子倒是僵硬,年纪不由人啊,

“是啊,是该歇歇,走,一起进去,这一日,或许早该料到的,一起进去吧,”

就这样,二人一甩衣袖,头一抬,就这么趾高气昂走了进去,这番摸样,瞧得一屋子人,神情各异,

此时,

堂内,已经在屋中间的位置上,放了两个椅子,贾雨村和胡文玄,也不客气,就大刺刺坐了上去,也没有以为那些繁文缛节的规矩,像是换了一个人,做的比徐知县,还要过分的样子,

这番举动,

也让堂内官员,心中一动,这二位大人,是有恃无恐,还是故作镇定了,就等二人坐下,蓝季礼也没有其余绕话,问道;

“金陵知府贾雨村,元丰三年历任知府,如今是第二任当年,也算是老知府了,你可有什么话要说的?”

贾雨村闻言,把后背往前靠了靠,坐直身子,抬起头,看着主位上的蓝大人,苏大人,以及堂下众多官员,忽而觉得好笑,

“回蓝大人,下官有些听不懂,有什么要说,还要你来问,我自个矜矜业业在任上,维持金陵府衙各种事,如今金陵城水患一去,该本官救灾的,本官绝没有懈怠,该本官上下联络凑银子的,想来在座的诸位,有目共睹,要是说下官贪墨,那就要拿证据,这一次赈灾,别说贪墨,下官的俸禄,都填进去不少,是与不是,一查便知,或者说,蓝大人,你把在场的人,一并全给查了如何?”

清冷的话音响起,贾雨村到是没觉得什么,反倒是不少官员赶紧低下头,不敢往堂内看,贾知府没拿银子,可是不少官员办事的时候,哪个没伸手,

蓝季礼也没回应与他,直接开口问询,

“好,既然你说到水患之事,新北大堤被挖开,乃是通判马广诚指使人做下的,这些人还是知府衙门快班差役,你作为府衙知府,可知道内情?”

这才是蓝季礼想要问的,马广诚胡乱攀咬,可没有放过他们二人,从迎接杨公公,还有之前景大人的时候,这二人接待可是最卖力的,

“啊哈哈,哎呀,蓝大人啊蓝大人,下官是为知府,但是府衙另外二人,同为同品官员,他们做下的事,下官怎能管住,这马通判,哦,马广诚做的事,是和谁联系的,想来大人卷宗上有记载,既如此,何必在说其他的,下官回答,一概不知,”

语气丝毫不减气势,听得同知胡文玄心神振奋,果真是贾兄,厉害,

“哼,巧言令色,新北大堤之所以被淹,不就是因为尔等调兵强征百姓种植桑树,以至于马广诚剑行偏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