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53章 何来同朝为官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53章 何来同朝为官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幽幽话语传来,

让阴沉的地牢内,更显得阴森可怖,入口处传来像是鬼哭狼嚎一般的风声,犹自让人颤栗。

胡文玄的笑声,尖细刺耳,宛如厉鬼一般。

“你敢说,本官就敢让记录在案,京城宁国府贾珍倒行逆施,获罪于天,乃是天下共识,若是太上皇有如此行径,天下自有人去清君侧,何来敢问不敢问之说。”

几乎是怒喝,徐长文猛地站起身,天下,当为天下人之天下,何来截取天道气运,无稽之谈,此刻,就连徐东的笔,都微微有些打颤,太上皇御及四十载,皇威浩荡,就连皇上都,罢了,既然一心为公,何来一条性命,想到此,笔下有神,依然如实记录。

“好,好,既然尔等两位徐大人,把生死置之度外,本官本就是戴罪将死之人,还有什么惧怕的,刚刚你所问,江北五县玉矿,如何启封,自然是用人命挖开的,江南各县牢里的犯人,全部押解江北,由扬州府军看护,皇城司监查,本官负责,直接用人挖的。”

这边说,那边记载,一步步,从何时调用人马,何时发的徭役,都一一登记在册,

“你们是直接用征发徭役的人挖的,徭役摊派给了哪几个县?又是谁下的令?”

此刻的徐长文,已经在心中理清了江南这些来龙去脉,无非是财锦动人心,或者说上面,更加贪婪,百姓的死活,却无人在意,若是如此,天下,当有那些太平教,还有白莲教生存之地,只有为天下百姓清廉,这才是圣人之道。

“徭役摊派给江北五个县,并且封锁了消息,是我下的命令,动用的是扬州府军。”

胡文玄说的话很平静,这些,都是小事,无非是用了一些贱民,有府军看守,不去也得去。

“好,记录在案,既然是你下令征发徭役的,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那些玉矿就算启封,也不是那么好挖的,多年封存,深入地下,就算是你们想挖开,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挖到玉矿,内务府想来也给你们下了任务,这里,可有说头。”

既然是宫里需要用,内务府应该给了期限,要不然,需要动用那么多人?

“你说的对,内务府要了一船玉石,可哪里那么好凑齐的,正巧堤坝被毁,水退了以后,不少百姓的房屋,里面许多都是用玉石做地基,索性全给挖了出来,一并给运走,对了,那一船是指的楼船,这般才能凑齐,现在,这一船东西,早就到了京城了,”

这一点,就连胡文玄都不敢苟同,长乐宫要用,无非就是修道用的,损耗多少,忽略不计,可是一船玉石,这就说不过去了,

“搜刮民脂民膏,如此上心,可天下,竟然没有一人想着百姓死活,可悲可叹,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签字画押吧。”

这是徐长文一直想不明白的,官员俸禄,足够用了,

“好,这就写,不过徐大人,这般说,那些贪墨银子的,永远不缺缺银子花,可是那些没有贪墨银子的,永远不够花,尤其是在京城。连个体面都没有,有体面的,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胡文玄感叹一番,拿起笔,在供词上画了押,摁了手印,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去,只留下堂内三人,心情沉重的坐在那,徐东把笔放好,仔细看了一遍供词,并无疏漏,

“所有供词,皆没有变化,而且为兄直接写了太上皇,无一点删减,长文兄,不管如何,这些你可真的敢往京城递吗,为兄虽然不怕,但天下人,天下事,你我性命,旦夕之间。”

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就能令二人锒铛入狱,这些不能不未雨绸缪,地牢内,此刻鸦雀无声,就连捕头李振,也感到一阵阵寒意,这些供词,谁敢陈奏朝廷,

“走水路入京城,用快船,需几日?”

徐长文忽然开口,水路入京最快,寻常船只需要七日,方能到京城安水上游,

“用单独快船,三日就可入京,”

李振心中估算一下,现在码头有单独快船,若是疾驰,三日足以,

“好,就走快船,连同本官写的一封书信,一并送到洛云侯府。”

正好,三日后乃是大朝会,若是当日送到,必然会被百官围看,到时候,应该会天下皆知。

“好,李捕头,你辛苦一趟,走侯府快船,保证安全,我和徐县令,用一次加急文书,你可五百里加急,另外,我也有一封书信,需要递给南大人,有时间,你就先送书信,若没有时间,可把书信交给快船上,侯府商会的人,三日后,是大朝会,”

徐东也明白徐长文的意思,既然是大朝会,文武百官俱在,而且三军大胜而回,必然会在朝堂会面,这时候,上书江南的案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罢了,

“是,两位大人放心,卑职,定然以性命作保,把这些折子,和卷宗送到,书信,交给侯府商会之人,若是职下没回来,还望两位老爷,照看家中老小,”

李振双膝一跪,磕了头,然后拿过早已经准备好的包裹,把桌子上的卷宗,供词,以及上奏的折子,一并裹好,背在身上,又把两位大人写的书信,放入怀中,带上门口的两位心腹,直奔码头而去,在那里,早已经有快船等候。

“长文兄,万事早已经定下,只等结果就成,你我二人共同进学,一同高中榜首,来这江南烟花之地,未曾为百姓尽心,只能以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如今,当不得退也。”

或许是知己难觅,二人到了这番境地,不进则退,是生是死,只看天命,该做的,都做了。

“徐兄,能有你这般知己,死而无憾。”

“吁下马,回府。”

从京城皇宫当中回来的张瑾瑜,急匆匆带着亲兵,回了洛云侯府,刚到了府门前,就瞧见门房管事,带着一圈人,在门外搬着东西,一箱箱不知是什么的,往车上搬运,

入了眼之后,

张瑾瑜好奇,离得老远就勒住缰绳,缓慢打着马,走了过去,

“这是往哪里送的?”

门房管事一听熟悉的话音,一回头,就瞧见侯爷带兵回来了,眼睛一红,就直挺挺的跪下,

“侯爷回来,老奴给侯爷行礼了,”

这一跪,门口还在忙碌众人,接连跪下磕头,张瑾瑜拍了拍座下战马,

“行了,起来吧,这般样子,成何体统?”

“是,侯爷,老奴见着侯爷高兴,喜极而泣。”

门房管事,扶着肚子,就这么慢慢起身,身后那些小厮,这才敢跟着站起来。

“你还喜极而泣,走的这段日子,府上可还好,这些东西,往哪里搬的?”

看着一车的东西,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管事一听,赶紧三步并两步,走到马车前,把其中一个箱子打开,只见里面全是江南上好苏锦,

“侯爷,这些东西是江南那边送过来的,苏州织造局上好的苏锦,一共来了三车,配上一些金银玉器,凑了两车,一车是给荣国府贺喜之用,另一个,少一些的,是送给福灵郡漕运总督沈学仕的,前几日,侯府送的货物,用的就是漕运总督的船只,”

门房管事小心地立在那解释道,张瑾瑜看着眼前的东西,不甚在意,但福灵郡的沈学仕,好久也没联系了,都说官场也靠走动,倒是他,自从入京以后,除了书信往来,就没其他的,但相互往来礼物可不少。

荣国府那边,怎么又有贺喜一说,也不知那位老太君,哪里来那么多喜事。

“嗯,也好,有来有往,人之常情,就是荣国府那边,又有什么喜事,需要那么多贺仪。”

你说小小不言的事,送一些寻常之物,封上礼金,意思意思就行,这一车贵重之物,明显是大喜事,除了宫里的娘娘,只有大观园建成了,这么短的时间,那几位大匠户再厉害,也完不成啊。

“回侯爷话,荣国府却有大喜事,说是荣国府的宝二爷,和孟家结亲,两家互换了婚书,并且荣国府就在三日前,已经下了聘礼。”

管事站在那,老老实实回话,张瑾瑜却满脸不可置信,贾宝玉竟然定亲了,要娶孟家的那位,不就是孟立的女儿吗。

关键是两家都同意了,孟家那位,无利不起早,既然敢应下,应该是看到宫里那位,至于荣国府怎么想,二房是准备靠向文官一方,只是那贾宝玉那厮,真能安心答应,他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定亲是好事,都说喜庆的事,自然是要沾一沾喜气的,送上门的贺仪,礼数不能少了,也不知国公府贾宝玉,如今可还养在府上,”

“侯爷,自然是养在府上的,不过老奴听说,那位宝二爷,已经去了国子监的西舍读书,说是用了国子监补录生名额,”

回头看向还愣在那的小厮,老管事一挥手,众小厮,继续搬着东西,可这些话,却把张瑾瑜说愣了一下,不学无术的贾宝玉,竟然有能耐去国子监读书,补录生从何而来,记得国子监只有诸生和监生,难道那位祭酒大人想开了,有意思,

“读书是好的,明事理,既然那位能去,还算是可造之材,行了,把东西送过去吧,”

说完,一摆手,张瑾瑜翻身下马,把缰绳一扔,带着人就进了侯府,到了前院,脚下略微一顿,就朝着东云楼而去,

路过前院,不少丫鬟小厮见此,尽皆行礼,还有不少丫鬟,火急火燎的去东苑禀告,尤其是宝珠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大喊大叫,

“姑爷回来了,小姐,姑爷回来了。”

一阵风似的,跑进了屋子。

而东云楼内,

张瑾瑜迈步走了进去,只见母亲王氏,已经在大堂内主位上等候多时了,张瑾瑜穿着衣甲不方便,就在门内,着人卸甲,而后郑重在屋里,磕了三个头,

“让母亲担心了,”

瞬间,

王氏眼睛一红,看着瘦了许多的儿子,怎能不心疼,

“快起来,坐在这,让为娘好好瞧瞧,这都瘦了,”

“是,母亲,”

张瑾瑜顺势起身,走过去坐在一旁,余光瞧见舒儿面容,面带红润,倒也没什么变化,

“母亲宽心,一路上虽然风餐露宿,但有月儿照顾,省了甚多心思,如今大军得胜回来,关内就能安稳一些,不知母亲在府上,可收到什么消息?”

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也不知京城,还有关外,有什么动静,毕竟今日,许多的凑巧在一块,那就不一定是凑巧了,

王氏眼神一凝,知道儿子说的这些,不是随便说说,

“关外一切正常,女真那边要的物资,多了一倍,而且不计钱财,派了那丫头的细作过去查看,原来是北边月氏人东进了,正和女真人争夺北部水源之地,消耗颇大。”

停了一下,又从身后的匣子中,抽出一沓书信,放在桌上,

“京城的事繁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无非是王子腾回来之后,不少言官上参,但都留中不发,倒是江南金陵城那边,来的书信有些急躁,几乎是有四五封,间隔时间有长有短,因为是你的门生,所以,这些信件纹丝未动,并且刑部那边,也有人递了话,说是织造局秦主事,暂时不放,具体什么原因,并未说。”

张瑾瑜有些狐疑,自己的门生去江南有二人,金陵城则是只有徐长文一人,记得大公子所言,说是给安排去了淳阳县当知县,一个小小知县,能有什么急事,莫不是忍不住想媳妇了,

拿过桌上的密信,第一封倒也没什么,普通的信封,倒是后面几封信,竟然是用的红色信戳。

面色一变,赶紧拿在手上撕开,大致一览信件,只见上面写着,金陵水患的事,以及县里赈灾。

张瑾瑜看完信件,有些发愣,江南有水灾,怎么可能,金陵城他又不是没去过,可以说天下最富庶之地,若是被淹,那今年的赋税可就没了,是天灾还是**,

看着桌上书信,第一个直接扔到一旁,直接拿起最下面一封信,拆开,阅览起来,

果然,

越看脸上越是惊讶,还真有不怕死的,江南赋税,若是受了影响,朝堂上那些阁老,怕也难辞其咎,新北大堤决口,乃是府衙通判所为,牵扯织造局,还有几位衙门的人,这里面如何说道,尚且不清楚,

只是,一个小小知县,哪里来的胆子,竟然敢状告上官,刑部那边,那位秦主事是不是因为此事,出不来的。

“写的可是江南那边的事?”

王氏已经让舒儿,领着几个丫鬟就在堂内安排了一桌宴席,看着儿子一脸烦闷的样子,定然是金陵那边出事了,遂开口问道,

“倒也没什么,江南那边,无非是党同伐异,一个个都想伸手,政令不同,自然是祸端,既然有人敢做,那就不怕查。”

话虽这样说,但桌上几封信件,却被收了起来,放入怀中,这些事,还需要和大公子商量一番,具体如何,他还不清楚,可是也知道,能被朝廷上几位阁老惦记着的事,终归不是小事,

或许南大人那边,也应该知晓,毕竟书信中所写,永宁县令徐东的名字,赫然在其中,加上江南巡阅使景存亮,布政使庄守治,还有后来去的监察使苏崇,加上织造局的杨公公,这样一来,江南成了大杂烩,一锅恐怕是炖不下。

着眼最后一封信,是金陵苏金凯所写,用了关外运送的粮食,买上了三万亩的税田,这又是什么政策,耐人寻味啊。

就在这时候,屋里的丫鬟,已经把桌子收拾妥当,并且端来一个个食盒,眼见着食盒里的菜已经上了桌,

门外,

又是一阵门帘响动,秦可卿一身素衣,头上带着木簪子,一缕金域宽带,束在腰上,面目灵巧,带着宝珠瑞珠两个丫头,

笑吟吟的就进了屋,

然后媚眼一笑,道了万福金安,

“郎君来的突然,奴家却没有去相迎,有失礼数了,”

香风袭来,也不知是不是觉得有些异样,张瑾瑜见到秦可卿身子有些丰润,性格也变化许多,倒是有些意外,也不知这段时日,过得如何,

“快,坐下歇歇,哪里需要你来迎他,小心身子才对,”

王氏一见是秦丫头来了,赶紧招呼坐下,这一动一紧,万万不能,瞧见儿子的眼神,哪里还不知道,小别胜新婚,

“看着做什么,等杨丫头来了,咱们就用膳,如今家业已成,这日后,还需要广散枝叶,如今可卿有了身孕,你以后注意些,”

张瑾瑜脸色一愣,又看了看秦可卿娇羞面容,心中一喜,这算是有了后,

“夫人辛苦,当要养身为上,府上的事,不必劳神,”

语气有些激动,尚且有些不知所措,两世为人,今朝为人父,心中五味杂全,

“郎君放心,奴家知道,府上有舒儿和月儿帮衬,不会劳神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原来如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