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64章 又是三司会审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64章 又是三司会审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京城的朝会,已经散去。

但太上皇突然出现,却又掀起波澜,尤其是江南一案,风声传出去,各家各府,不少人都起了心思。

所谓三司会审,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司,一同审案,如今皇上命刑部尚书宋振牵头,这其中的道理,让许多人意味深长,

刑部衙门里,

宋振一脸忧愁走了进来,坐在主位上紧皱着眉头,手里摸着书案上的折子,上面落款,乃是江南布政使庄守治的印章。

眼看着尚书大人坐在那,一动不动,刑部里的郎中主事,都摸不着头脑,有心想问,却又无从下口,

只有刑部侍郎常佐,知道大人心中所想,就靠了过去,

“大人,您是在为三司会审为难。”

“你说呢,此案虽然明了,可如何审,无从下手,若是供词,真如那淳阳县令所言,这里面的水,不光深,还浑浊不堪。”

宋振对这里的事门清,不管什么案子,到头来,还是要商讨,要参考内阁那边的意见,还要看宫里意思,尤其是太上皇来此,虽然一言不发,但能来的态度,谁能忽视。

常侍郎闻言,略有所思,可是,真若是这样审案子,那就麻烦了,

“大人,您刚刚所言,实乃为官之道,但这一次,下官以为,万万不可如此审理,”

常佐也不用卖关子,凑在身边小声回道,这一句话,引起了宋振的注意,抬眼一瞧,原本熟悉的面孔,如今也变得颇为陌生,面色不变,压下心头的猜测,问道;

“那你的意思是?”

“回大人的话,若是刑部审案子,自然要证据确凿,办成铁案,若不然,今日朝堂之争的那些人,要是盯着不放,又该如何,大人,诸位王爷,还有洛云侯,都不是好相与之人,北静王水溶,和东平王穆莳,更是作壁上观,内里想着什么,一无可知,然则文武百官,今日议事,更是闭口不言,纷纷后撤,大人,”

常佐一声呼唤,让原本还多有想法的宋尚书,此刻阴沉着老脸,回想今日朝堂上,那诡异的气氛,还有突然出现的几位藩王,他们怎会搅合在江南一案中呢,

是太上皇指使,还是皇上顺势而为,或者是那些勋贵世家的默许,若是三者皆有,这案子,一个尚书之位,怕是不够填的,

“那你觉得,真的按照那位知县审案子,就能行了,供词,卷宗上所记载的虎狼之词,哪个官员敢写,哪个官员敢问,就是那司设监掌印太监,杨驰杨公公,你看三司官员,哪个敢审问他呢,就算问出来,这些供词又是谁敢上奏呢,哈哈!”

宋振忽然惨笑一声,这尚书的位子,算是坐到头了,若是陛下念着自己这些年的苦劳,还能如愿告老还乡,若是不能,怕是回不了老家了,

“大人,若是您不去审,恐怕最后才真的,恐怕无法告老回乡了,此案牵扯宫里,既然皇上让您总理,刑部牵头,我等刑部上下所有人的安危,都在此案上面,内阁众位阁老,既然也要您提领,那若是审查出什么,自然是阁老们的事,”

常佐说到最后,也无法再试探,甚至有可能,江南那些人,早已经被押送进京城,要不然,皇上怎会早有定论,或许庄大人和景大人,回京述职了呢,

“你说的不无道理,老夫只能豁出去了,即刻传令给督察员孟大人,和大理寺冯大人,并且给六部衙门的主事,郎中等,要通知到位,陪审,另外,洛云侯和几位王爷,不都是想看看案子怎么审的吗,那就都来,凡是京城想来观看的,就在正堂衙门,一个不少!”

也不知是不是逼到地方,还是尚书大人想通了,面上恢复红润,说话语气,也变得中气十足,可忽然转变,也让常佐有些不淡定,若是全部叫来,这案子,还怎么审,

“大人,若是官员王爷来的多,这案子如何审,”

“哼,该怎么审,就怎么审,既然都想取巧,那老夫就拿着大武律令,挨个审问,谁有不服,即刻上书,或者,这主审的位子,谁能来,谁来。”

宋振起身后,把手上的折子,重重扔在桌上,这一刻,那位曾经叱咤京城的宋提刑官,仿佛又回来了,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传令,不知大人定下何日审理此案,”

常佐感觉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人员羁押,全部交给皇城司,想来江南两位大人,已经回京述职,剩下的人,也应该在路上,就不知那位杨公公,此刻如何了。”

幽幽一声叹息,该来的,总会来的。

“是,大人。”

三日前,

江南,

金陵码头,

依旧是繁忙热闹,南来北往的客船,加上不断有货船靠岸,岸上的苦力,汗流雨下。

而今,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些风声,说是江南的地,要变了,到底什么地方要变,却没有人说出来,只瞧见不少人,匆匆北上京城,

“干爹,人马齐备,皇城司那边的人,已经上船了,咱们也该走了,”

小桂子佝偻着身子,缩在酒肆一角,如今织造局里面,传言甚多,就连你干爹都没阻止,空穴未必不来凤。

“既然已经齐了,那就登船吧,想来回宫的路上,也算安稳,兜兜转转一圈,没成想,却落到如此田地,”

这话,不是说给小桂子听得,而是说给沈万和听得,沈万和一身素衣,打着补丁的鞋子,立在身后,抱拳道;

“公公吉人自有天相,此次回京述职,不过是例行问询,庄大人,和景大人,已经先走一步,倒是苏大人还暂且留下,只不过,知府衙门三位大人,倒是有些可惜了。”

也不知皇城司那边,为何行动那么快,三天前,就开始对府衙两位大人进行抄家之举,而后,所得财物,全部贴上封条,护送入京,连同那四位大人一起,先一步去的京城。

倒是杨公公,三日后,才接到督公的命令,看样子,有些事,逃不了的。

“可不可惜,杂家不知道,倒是这一回一走,不知还能回来吗,你既然领了织造局的主事,江南诸多事宜,已经上了正轨,到时还要为织造局多赚一些银子,其余的,你一概不知,若是有人问起,此件的事,都是杂家定的章程,不知道就是你的福分。”

杨驰面带嘲笑,此番入京,他已经猜到了许些事,没成想,那么多大人没办成的事,却被一个小小县令做到了,

“你记着,没上称,没有四两重,可是要上了称的,一千斤都打不住,这才是无解的,小桂子,上路了。”

“是,干爹!”

也不给沈万和答话的机会,带着小桂子,就走出了酒肆,身后,一桌上好践行宴席,纹丝未动,等二人上了楼船之后,随着卫军校尉一声吆喝,楼船缓缓而动,

“公公保重!”

目送着杨公公离开,沈万和只能低声叹了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一走,显然是早有预谋,但所用文书,皆是吏部调令,看来,京城有变,

“大人,杨公公这一走,织造局和江北的事,怎么办?”

身旁,司管家无不担忧的问道,江南那么多事,若是没了杨公公在上面压着,这府上家业,又如何守得住。

“还是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府衙几位大人离去之后,织造局的利润,就会多三成,怎么也都够交代的,至于谁想伸手,谁来都给,既然敢要,就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兜住了,京城怕是出了大事,”

沈万和只等此时,脸色才显得有些苍白,以为梦寐以求的官职,到时成了催命符。

“是,老爷,您让转移的一些产业,都在江南各地分别藏匿,剩下的,都是明面上的,历来的账册,都是拓印两份,老爷,若不然,去京城寻个门路吧。”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江南的官再大,京城一纸公文下来,还不是乖乖回京城,若是老爷的门路在京城,那还怕谁呢。

“再说吧,你以为京城的门路好找,若是没有万般准备,只能被吃的渣都不剩,先把眼前的一关给过了。”

“是,老爷。”

就在二人目送着楼船扬帆起航,随着不少卫军的人在码头呐喊,

“起船了,”

随后,几艘快船,护送着楼船,缓缓驶出码头,而后往北而去,楼船甲板上,杨驰眺望着远方模糊的码头,一时间感慨万千,

“公公,船舱上房已经安顿好,宁俭事给公公备下酒宴。”

皇城司一名小旗,此刻已经到了杨公公身后,禀告道,

“哦,原来是宁俭事护送杂家,还真是辛苦他了,那好,杂家就过去见见,”

也不知是不是遇上老熟人,还是心有所感,总归是迈出步子,而且这一身宫里的袍服,可一直穿在身上,

“公公,里面请。”

“嗯,”

到了楼船二楼船舱,早有伺候的人,把舱门打开,杨驰领着人,就走了进去,四下一观,还是来时摸样,自嘲一笑,到了仓中前厅,果然见到宁俭事恭敬候在那,而且一桌子宴席,还冒着香味,看来是早有准备。

“下官宁凯,见过公公。”

宁凯做了请的动作,如今指挥使大人,已经先一步护送几位大人回京,这护送杨公公的差事,就落在他身上,尤其是内务府衙门递来的暗条,如鲠在喉。

“宁大人客气了,这一路,还要多宁大人多费心,杂家也没什么交代的。”

许是这一回北上,总感觉心头不安,但先压下来,等回了京城以后,找老祖宗那边,继续问一问,或许会才能解惑,二人客气完之后,便熟络的坐在桌子旁,

早有亲兵过来,满上两盅酒水,这才缓步退下,关上舱门,只留下三人在屋里,这举动,让小桂子心中一动,莫不是有要事要提。

“公公,请,这一桌宴席,是下官在江南春酒楼,特意给公公提早备上的,如今走船还需要多一些时日,路上吃的喝的,都有些淡口,还请公公不要嫌弃,”

“宁大人客气了,都是酒楼上好菜品,怎会嫌弃,除非是宁大人,话中有话,”

杨驰眼中精光一闪,伸手捏起筷子,而后夹了一片春卷送入嘴中,香甜可口,还是老味道,若是配上浓郁的炖肉,这一口,春中带着秋凉之意,别有滋味。

宁凯心下一惊,难不成杨公公早已经知晓这些,但细细回想,自己并未多言,这是杨公公猜测的?

“杨公公说笑了,下官只等着护送公公安全,其他的一概不知,公公,这是苏州三鲜,您尝尝。”

杨驰并未着急,端起酒盅,自个轻轻抿了一口酒水,然后再吃了一口,酒中带着鲜美,端是江南一绝,吃上三口之后,就把筷子放下。

“宁大人,杂家和你也不是有几面之缘了,林林总总在一起,多少事也都有联系,今个一登船,就感到许多不自在,要是杂家说啊,有些事就没必要憋在心里,是不是京城那边出了事,杜一甫那个老货,有话要说。”

原本就微笑着的脸面,现在竟然变得无比严肃,一双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隙,似笑非笑,如此场面,宁凯也坐不住了,额头冒了细汗,另有一双手,暗自握着筷子,青筋暴起。

“公公哪里的话,杜大人公务在身,忙的不可开交,多是嘱咐下官,定要伺候好公公。”

“哈哈,你倒是会卖乖,好话赔了那么多,杂家也开心,可也知道,牵扯江南一案的人,全都回京述职,而且杂家也不列外,这就说明,有些事不是空穴来风,想来在金陵城,织造局也没少朝着皇城司送银子,若是不说,回京出了差错,你有几个脑袋扛着呢。”

眼神阴郁,几乎是图穷匕见,

宁凯再也坐不下去,跪在地上,磕了头,

“公公大恩,职下没齿难忘,可如今这个地步,不是几位大人能搪塞的了的,这里面的事,下官不知实情,但也知道不简单,有些人,给指挥使大人递了信,想让公公,公公,回,回.”

越说脸色越惨白一片,这些可都是掉脑袋的事,他怎么敢说出来,却不知杨公公呵呵一笑,替他说道;

“是想让杂家,回不去京城吧,或者说,就死在这楼船上,哈哈。”

“卑职不敢,卑职不敢,”

宁凯此刻,满头大汗,这些事,就连指挥使大人都察觉有异样,未敢答应,他怎么敢的。

“你啊,起来吧,坐下陪着杂家喝一盅酒,压压惊,哎呀,都说杂家心狠了,有时候,那些文官,可比杂家心,要狠多了,”

幽然一叹,端起酒盅,送到宁凯身前,宁俭事一咬牙,接过来一饮而尽,随着酒水落入肚中,精神好了许多,

“公公,其他的事不知,但是护送几位大人北上,职下是知道的,庄大人,和景大人,同乘一船,拿着吏部调令,一起回去的,同行的,还有那两位知县,以及府衙上三位大人,并且让漕运卫军,护送抄家得来的银子,一起北上。”

顿了一下,又道;

“府衙两位大人,均已连夜抄家,其中马通判,家财过三百万两,胡同知约有两百万两家资,只有贾知府,家财也去查过,并未有多少,指封存不抄家,剩下的,全部封存北上入京,因为这些,职下觉得有异样。”

当时候,负责抄家马通判的,就是他,光是挖出来的银子,就有两百万之巨,其他的,最少也有这个数,之所以少说,只顾着保守对账。

“你倒是实诚,既然府衙三位大人被你们查了一遍,那就是说皇城司早就得了消息,既然早已经得了消息,却不来通知杂家,那就说明,杂家已经被舍弃了,呵呵,哎呀,这江南一行,却成了杂家困死之地,宁大人,你和杂家同乘一船,若是杂家出了事,你又该怎么办呢。”

似是问他人,又像是问自己,总归这一句话说出,宁凯还有身边伺候的小桂子,纷纷跪下,

“干爹,干爹,万不能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等回到了京城,见着老祖宗,总归是有办法的,”

“是啊,公公,万般的事,都是咱们的猜测,若是江南一案了结,此中的事,不就过了吗,京城里面,谁敢过问宫里。”

这才是宁凯最安心的,就算真有罪,牵扯宫里的人,别说三司会审,就是内阁阁老审案子,也不会问的明白,若是问出不该问的,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是啊,是不能,”

正巧,十几位小太监,见到干爹都在屋里没话音,纷纷挤了进来,跪在地上,

“干爹,您没事吧,”

“干爹,您身子怎么样了,”

“干爹,”

林林总总,一堆人说了一番话,谁都听不清楚,却不知这个时候,杨公公神情变得微妙,嘴角笑的越来越大声,竟然歪着身子,在那呵呵的笑了出来,宁凯觉得不对劲,小声喊道;

“公公,公公,您还好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