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80章 大公子入内阁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80章 大公子入内阁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报,陛下,宫外洛云侯请见,”

皇宫大内,

养心殿御书房,

戴权于内伺候着武皇奉茶,而小云子,则是在堂下跪着,四周窗户大开,只有殿内香炉,升起渺渺紫烟。

另有东首的位子,还坐着一人,就是首辅李大人,正在那喝茶吃着糕点,面前桌子上,竟然还有许多折子堆放,并且笔墨纸砚,一样也不少,

“他来的正好,宣他进来,朕有话要问。”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把侯爷带进来。”

小云子叩了首,恭敬退了出去,

御书房内,又恢复安静,武皇拿过手里的折子,无心的翻看几下,问道;

“李爱卿,你虽不去内阁,但朝堂的事,你不可能不知道,如今京南民乱平定,百废待兴,我大武朝现在,最该干的是什么?”

放下手里的折子,脑海中,想着藩王入京,北地,西边,甚至于南边崇山峻岭,或者说京营大军分配之事,一并涌上心头,

却不知,李首辅轻轻放下一本奏折,什么也没批阅,径直放在桌上,苍老的面容,带着一丝怅惘,

“回陛下,万般朝廷的事,只有两件事最为主要,无非是收尾两端,一个是户部钱粮库存,京南平乱之后,朝廷去岁积攒的钱粮,早已经消耗大半,国库空虚,没钱什么事都干不成,这是其一。”

说完,用手摁了一下印泥,在奏折上打了差,

“这些送上来的奏折,大事不说,小事乱说,都是一些庸碌之辈,做官做的太久太精明了,想要户部有银子,就靠江南一地的税赋,一个是织造局,想要织造八十万匹丝绸,如今看来万万不能了,京城京营,周围各地府军编练,遥遥无期。

另一个是盐税,加上南边和蜀地的赋税,朝廷就能有备无患,皇上,京城只要禁军在手,就掀不起风浪,加之洛云侯性子强势,凭借一万骑兵,就敢硬顶着禁军左右二卫,实属难得,所以,稳住朝局,才是最主要的。”

李崇厚句句话小心,又句句话大胆,戴权在一旁听着,都有些心惊胆战,可细细一想,首辅大人的话,乃是定海神针的作用。

“你啊,还是如此心细,此番话,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户部的银子,给了前线诸将士发了赏银过后,年前年后准备的银子,早已经用没了,府军那边,兵部的意思,暂且搁置,京营回京之后,还是有王子腾看着,朕放心,但是边关和京南,怎么办。”

现在边关,主要就是指的北边,关外女真人遇上麻烦,有洛云侯守着,并无问题,但是北地各个关口,现在都能看到东胡人的身影,最为主要的,鲜卑人可汗的亲叔叔死了,王庭稳住以后,西王府怕是不得清闲,但汉水谷道修堤坝,实难猜测,

皇上说的这些,李首辅怎能不知,但都是皮毛之事,

“皇上,老臣以为,北地手守,西边也是守,庆阳郡的事,不管那太守出于何种目的,万不能放过,抄家治罪,以告天下,北地,让兵部继续调府兵补充兵员,以消耗对消耗,暂且等着,若是江南安稳,补种的粮食收获,那织造局还要再用,钱粮在手,北地就有了回旋余地,京城继续编练新军若是有了战机,可以小打一场,杀杀东胡人的锐气,”

原本李首辅从不同意出关杀敌,如今却变了摸样,让武皇来了兴趣,庆阳的事,到此为止,但北地边关若是出塞作战,哪里来的优势。

“哦,爱卿这话可是稀奇,朕还以为,首辅大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边军杀出去呢,是何理由?”

“回陛下,如今不同于以往,京营和禁军,乃至于周边府军,不管伤亡多大,都在血里面走了一遍,一碗水端平,就不能再压制边军,可惜,边军损耗极大,关外损失一批,守关又损失一批,接二连三,实力削弱太多,不合初衷,老臣以为,等到秋后,洛云侯那个方案,可以试一试,若是没有机会,在等道明年开春,当然,还要看朝臣和勋贵的意思,最后京南一地,维持现状。”

笼统说了一番,说到底,还是要江南安稳,这个稳字,又从何而来,武皇笑了笑,继续说道;

“江南布政使,巡阅使,还有那两位知县,以及监察使送来的折子,已经到了京城,三司会审,就在明日,你既然无法操心,就让你儿子,过去瞧瞧,罪有应得的二人,铁案,那就不必留手,至于其他人,在审一审,”

“陛下,案子好审问,马广诚,胡文玄,早已经招供,庄守治已经上了议罪的折子,景存亮也是如此,二人若是定罪,无非是渎职,但织造局杨公公,若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些罪,可就不少了,还有就是徐长文审问的卷宗,历历在目,宫里面,”

牵扯宫里面太上皇,如何审问,还是说,皇上另有安排,这就难以参考,

“三司会审,该怎么审,就怎么审,他们问的,就让他们解释,至于杨驰,皇城司密报,说是在来京城的路上,杨驰突然疯了!”

阴沉着脸,看着戴权,这是真的疯了,还是装疯卖傻,只有等着回京再说,

“疯了也要去审问,过一遍,”

李首辅眼神精光一闪,疯了好,疯了才好,只有如此,这案子,审问就能是过一场,

“是,陛下,老臣领旨,对了,陛下,此番审案子,老夫想请部分文武百官,作为陪审,以示公允。”

“准。”

话音刚落,

御书房外,就响起一阵脚步声,张瑾瑜早已经跟着小云子,匆匆入了御书房内,跪下山呼,

“臣张瑾瑜,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给洛云侯赐个座,”

“谢陛下,”

不用别人,小云子早就搬来一个椅子,放在殿内中央,张瑾瑜也不客气,走了一路,火急火燎,日头那么大,浑身都有些冒汗了,书房内,还是原来样子,但东边位子,竟然有首辅李大人的座位和桌子,这是什么意思,眼神有些古怪,但李首辅,并未插言语,

就在张瑾瑜四下打量的时候,武皇夸赞的话语传来,

“你小子,南边打的仗,打的好,虽然各地府军,还有京营损失严重,但一个月的时间,你能平乱,给朕,给朝廷,省了太多的心思,可你一回来,偏偏和几位王爷动了手,朕怎可厚赏你啊。”

许多感慨,又有许多庆幸在里面,张瑾瑜坐在那,听得分明,但心底,有些不信,当年宁荣二府两位国公,平乱之后,也没有特别封赏,更别说四王八公体系早就固定,若是想打破,难上加难,

“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铭记在心,南边一战,太平教实属劲敌,虽三战三捷,但各部损失人马,难以统计,朝廷的困难,臣自是晓得,好在西河郡内,北静王和东平王二人,把握战机,平了白莲教,天下即是安稳。”

“那你为何要动手呢,南城那边,兵马司给了朕密信,诸位藩王带兵一万五精锐士卒,被你杀了五千,若不是何永熙赶过去,你怕不是把人杀完了,”

不知从哪里,武皇掏出一个纸条,让戴权递了过去,张瑾瑜起身接过,打开一看,写的是南城清理的后事,看完后,又把字条递了回去,抱拳道;

“回陛下,南城的事,臣已经上了折子,几位藩王回京贺寿,如何会带着兵马拦路,又率先袭击晋王车架,臣以为是叛军,所以才着急进京,回京之后,又听到百姓传言,几位王爷此番回来,要改天换日,臣不知,怎么个改天.”

“住口,洛云侯,何来妄议天家的事,”

突然,李崇厚呵斥的话语传了过来,不说怒目而视,但也怒发冲冠,可张瑾瑜不仅不听,反而对着首辅大人,拜了拜,

“首辅大人,这些话可不是小子胡言乱语,外面现在谣言可不少,出去一问便知,想要天下安,自然是宫里先安定,从而京城安定,这样,朝廷才能安稳,才能震慑宵小之辈,

闻听禁军右卫统领和孝成,率领残余兵马回京城,一夜之间,就调用补充禁军右卫五万兵卒,加之左卫易安信所部,十万精锐在侧,几位王爷带来的全部是重甲精锐,臣也有些担心啊。”

张瑾瑜继续给几人上眼药,京城各部的动向,没有人比皇上更知晓,现在保宁侯已经统领了禁军约有十五万,左右二卫,现在还有十余万,可分庭抗争,城内,尚有兵马司的人,不堪大用,或许连皇城司近卫都不如。

“你小子,只看皮毛,不看深处,京城各部人马,自有定数,岂是你说的那些,”

李首辅不得不出声,看似皇上处于优势,但太上皇的影响力,可不止这些,京营里面,那些勋贵子弟,何尝不是墙头草,当年的事,最先反的就是京营,最后叛的,也是他们。

可这些话,武皇虽然清楚,但心底的那一根刺,始终拔不出来,

“看你说的头头是道,朕问你,你想得如何?”

“臣以为,京营各部人马,重新编练,去掉吃空饷的,战死的,加上留守大营士卒,编练三十五万兵马,足以震慑宵小,损失的人,不必再补充,禁军人马也是一样,保宁侯清查名额,禁军编练二十五万即可,剩下来银钱,把司州和弘农两地府军恢复后,全部流入内帑。”

张瑾瑜之所以这般说辞,就是因为,看似京营各部人马花名册不少,但真的清点,空额太多了,对了,还有外面银子的事,差点忘了。

“陛下,臣这一次来,是给陛下送银子的,京南各城,臣搜刮了不少银子,除去分给将士们的,剩下的,臣硬是从四海钱庄凑了上一笔,共四百六十五万两,送入宫里,为陛下分忧。”

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立刻陷入寂静,就连想多说几句话的李首辅,也闭口不言,要说洛云侯为何简在帝心,就是因为如此,别人做官,是为了捞银子,唯有他,给陛下送银子,从古至今,又能有几人呢,

武皇深吸了一口气,深深看了洛云候一眼,终归是叹了一口气,

“朕记得,宋朝的时候,有人出了个绝对,三光日月星,愣是没有人对出来,后来是苏东坡大才子,只有他对上来了,李首辅,你可记得他怎么对上来的吧。”

“咳咳,回皇上的话,苏轼连对上了两对,第一对是,四诗风雅颂,第二对,更为高明,是四德亨利元,为避仁宗的尊韦,略去了亨利贞远的贞字,”

回的话清晰明了,又介绍其中的典故,李首辅的学识,当真是无人可及,但张瑾瑜听的云里雾里,这对子他也听过,只不过宋朝谜一样的操作,留下太多遗憾,

“到底是大学士,说出来头头是道,你现在是内阁首辅,内阁里的人,朕最放心的就是你,太辛苦了点,所以,让你儿子入阁,另外,把字帖恢复原状,好好对子,就要收好,是不是,洛云侯。”

话音一转,张瑾瑜根本没听明白,这回事,讨论的何意,再看戴权,面目如常,也看不出什么来,

“陛下,臣没听懂,一个对子,一个字,补上的意思是?”

看了看自己和李首辅大人,大公子入阁,那就是小阁老了,李家父子,当真不简单,

“哈哈,你啊,回去该多看点书了,”

这一笑声,让李首辅深深一拜,

“谢陛下隆恩,侯爷,小儿潮生,贞来昨日啊。”

顺口解释一番,张瑾瑜恍然大悟,这是让李潮生提早入阁,可潮生,和贞,哪里会有联系,贞来,这不是大公子的字吗,如此,如此解释通了,一门双阁老,啧啧,不知羡煞多少人。

“多谢首辅大人解惑,小子愚笨,”

回了礼数,

却被武皇打断,

“你小子不是愚钝,是太直了,刚刚所言,全都按你的话去办,既能省了银子,又能兼顾各部,眼看就要月底了,太上皇寿宴,可别忘了,另外,三司会审,你也过去做个监察使,给朕看一看,到底是谁在里面,弄虚作假,那些银子,朕收了。”

“是,陛下,臣领旨,但不知三司会审,要的是公审,可织造局那边,”

张瑾瑜捉摸不定,内务府和织造局,都牵扯宫里面,杨驰若是被捕入狱,万一在堂案上,说了不该说的话,又当如何,自己那位学生,还不知什么情况呢,

恐怕这案子,不简单啊,只能等着三司那边,开庭审问了,

“织造局那边,不是还有前主事吗,多问一问即可,另外,杨驰现在应该,快到了京城,并且,人已经疯了。”

“啊。”

张瑾瑜瞪大眼睛,满眼不可置信,疯了,什么时候疯的,想起前些时候,还和此人一起分赃,不对,一起搬弄是非,竟然没撑住,是因为陛下,还是因为这个案子,或者说太上皇那边,

再看其余几人,面不改色,想来此事都已经早一些知道了,

看来,杨驰真不管真的还是假的,必须疯,这样一来,案子恐怕就成了无头案,查不下去的时候,无非是几位大人渎职,谁做的事,谁负责,怎么也好打发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尔等退下吧。”

不等二人还想再问些话,武皇就开始撵人了,无奈,张瑾瑜只能拱手一拜,和首辅大人一同退了出去,到了养心殿外的院子,张瑾瑜恭喜道;

“恭喜首辅大人,一门两位阁臣,可谓是恩宠有加啊,”

“你小子,净说些好话,潮生入内阁,也算是他的造化,老夫哪里来的喜,倒是你,什么话都敢说,如今京城势力纷杂,多方阻挠,江南的案子另有波澜,几位藩王,必然会追问至此,所以,案子怎么审,还不确定,你的那位门生,或许另有乾坤。”

也不知为何,李崇厚忽然心中忐忑,一种无言的心情,冲上心头,张瑾瑜却不以为意,这官场上的事,无非是妥协二字,你好我好大家好,总不会有人,硬着头皮死扛到底,再者说,江南的事,都是那些府衙官员参与,小小县令,没去几天,就算发现贪腐之事,又能如何呢,

“老大人放心,就算另有乾坤,只要他不贪腐,能为百姓做事,为圣人之道尽心,朝廷自然看在眼中,小子以为,一人做事,理应惠及天下百姓,若是府上真的有贪墨之事,绝不可信,”

既然几位王爷都要彻查,那就查一查,家财到底有多少,或者说,大武江南的官,能贪多少,他也想看看,

“侯爷还是悠着点,此事看似简单,但背后,长乐宫那边的牵扯,还要从长计议,另外,江南那些人,已经入京了,”

或者说,三司会审,有可能就在明日,就看宋震如何审案,恐怕变数就在他那边,这内里的事,回去后还要斟酌一下。

“谢老大人告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