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98章 各自揣摩圣意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98章 各自揣摩圣意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长公主府上,海棠依旧,肆意的花香,满园飘荡,无不诉说殿下之美。

明亮的内堂暖阁,主仆三人,都是愣在那,刚刚卫淑云所言,不光是胆大妄为,言语更是发人深省,一个小小秀才县令,竟会有这般见识,难道是国之栋梁,又一个名臣名留青史。

还是说,洛云侯的眼光,天下少有。

“都说天下社稷之言,不上邢堂,不管官位高低,人人都有谏言之权,此话虽然言语大胆,但不乏有些道理,或者说,此人敢说真话,就这样来京城,现在居住在何处?”

长公主已经收起了轻视之心,如此人才,又是文官一列,恐怕日后,又是一位明相,心底也起了爱才之心,

“回主子,此人和另一位徐县令,住在南街水桥边户部整改的院子里,听说是借了洛云侯的银子安家,二人来京,是吏部下了调任文书,二人暂且在六部给事中,挂着户部主事的官职,”

卫淑云也不明白,这样的调任,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县令的官,才做了一个月有余。

“哼,这就是明升暗降,地方官有实权,京官,看似光彩,可不出政绩,如何升迁,就不知洛云侯和南子显,如何补救了,另一位徐大人,可有出彩之地。”

既然有一人刚正不阿,另一位敢陪着,想来也不是简单之人,

“主子睿智,另一位徐东徐大人,当日并未出言,但脚步始终是陪在徐长文左右,不曾有过退让的意思,在江南呈写供词的时候,就是此人一字不落的记录,并且留下签名的。”

想来又是一位敢作为之人,

“嗯,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点不假,暂且看看,本宫总觉得此事并没完,不知三司会审,刑部尚书可曾判案子。”

周香雪放下茶盏,既然审问明了,后日就是太上皇寿宴,时间紧迫,应该早些结案为好,

“殿下,宋大人并未结案,而是说,太上皇寿宴过后,继续审查,以此为由,拖着案子延后,”

卫淑云想了想,回想昨日情报,传来的消息,宋大人只审不断,想来是有顾虑。

“哼,都说姜是老的辣,一点不假,拖着还算好的,你回了,让咱们的人,多注意鸿胪寺那边,总觉得几位王兄,不甘寂寞了,”

“是,主子,”

主仆二人,快速简短对话,都已察觉,事情有变,应该更加小心,待卫淑云告退后,长公主这才心中惆怅,今日不同于往日,越是看到几位王兄的实力,越是知道,自己的地位早已经不在,若不是当今圣上所出,只有三位皇子,这长公主的名号,怕是也没了,

想到宫里面的事,也不知太上皇的宫门,可曾进去过人,

“刘月,宫里可有消息?”

帘子处的刘月,一袭白色宫装,在外接了食盒,提着走了进来,靠近桌子后,打开食盒盖子,端出一碟碟菜品,和一碗白粥,

“主子,先用膳,这些事,都是后话,不说几位王爷,就连那些朝臣,也都是各自有自己的打算,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私心者,比比皆是,就连那洛云侯,不也是想着往自己一亩三分地,运送物资,当然,那些流民百姓也想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说起来也是好事。”

把一碗浓稠的白粥递了过去,而后满眼的心疼之色,

“宫里面,无非还是老样子,皇上一直在养心殿里面,足不出户,太上皇更是在长乐宫潜心修道,倒是听说今日,皇后娘娘召见了三位殿下,在坤宁宫摆宴席呢,”

吃着碗里的白粥,喝上一勺子软糯糕点,这味道,口齿留香,别有滋味,

“你说的啊,不无道理,这天下间,无非就是一个权字闹得,可是回头一看啊,那不曾争的,或许也能得此气运,郑王兄他们,苦心经营到最后,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太上皇看似修道,无非是掩人耳目,禁军那边,左右两卫军禁军,已经收编完毕,动作不可谓不小,罢了,咱们这些女流之辈,只能听之任之了。”

虽是这般说辞,可长公主眼中的精光,不曾丢过,

“是,主子,奴婢会盯着的,”

“那就好。”

洛云侯府,

张瑾瑜用完膳之后,给母亲请了安,而后在东云楼内,和两位夫人说了一些闲话,就被宫里的太监寻来,

“侯爷,侯爷,您赶紧的,陛下召见,可不能耽搁了,”

已经在屋里换上朝服的张瑾瑜,脸色颇为无奈,这一天天的,也没个安生时候,尤其是那些官员,没事不在家娇妻美妾搂着看戏,整天想着参别人一本,累不累,

“知道了,公公,今日不知陛下有何事问询。”

不管知不知道,先是问一句话稳妥,门外传旨的小黄门,急着直跺脚,眼见着侯爷不紧不慢的换着朝服,忍不住催促着,

“侯爷,不是杂家着急,而是皇上那边,催的急,您来之前,宋大人先是去了御书房,应该是为了昨日的案子,”

眼见着侯爷已经更衣完毕,赶紧随了一嘴,张瑾瑜笑了笑,心中有些惊讶,看来,昨日审完案子,那位宋大人竟然没有去宫里,还真的是沉得住气,点下头,道,

“知道了,走。”

府外,

宁边早已经备好车架,传旨的公公一见,面色大喜,也在前头上了马车,一行人,直奔着宫里面而去,

就在洛云侯动身的时候,安湖大营的王子腾,也收到了消息,盯着手上的秘旨,沉吟片刻,吩咐左右,

“去把王仁,还有贾琏叫来,”

“是,节帅,”

亲兵拱手领命,则去演武场寻人,

随着诸多大军回营以后,就是全军休整,王子腾节度使的位子,一成不变,监察使襄阳侯柏广居,则是未曾来大营,加之洛云侯在京城,所以安湖大营的兵权,依旧是在王子腾手中,眼看着王仁和贾琏手底下的精锐人马,已经不多,只得在留守大军当中,各自抽调一万五千人马,补充其麾下,并且通州的精锐大军,并未撤回大营,

“报,贾将军,王将军,节帅传二位将军过去,”

在校场上,

虽然天气炎热,但二人各自统领麾下,练习战阵,一刻不敢停歇,听见亲兵通传,二人对望一眼,各自下令全军回去休整,

便一同打马前去中央大帐,到了帅帐以后,二人各自翻身下马,快速入内,刚进了帐篷,就寻见节帅已经端坐在帐内,沉着脸,二人有些忐忑,各自抱歉,

“见过节帅,”

“嗯,你们二人来得正好,编练的部众如何了?”

王子腾早已经把秘旨塞入衣袖中,望着眼前的二人,略感欣慰,虽然才能一般,但是忠心不二,在京南守城的时候,若不是这二人拼死护着自己,怕是留的性命在京南了。

“叔父,还是老规矩,以老带新,由京南留存的残部精锐,负责整训,留守这些兵丁,训练尚可,可堪大用,”

王仁当仁不让,说出此话,让叔父放心,安湖大营诸位将军,眼底有了许多傲气,这些,可都被他们看在眼里,怕的是叔父为难,贾琏也跟着点点头,回道;

“叔父放心,我等编练部众,合起来有两万余,加上通州城,尚有三万精锐未动,叔父若是有差遣,即刻回大营。”

贾琏这几日是深有感触,一个是大营内,各部兵马带回的银子,竟然全都散发出去,就连他们二人所部兵马也有一份,想来这些,就是洛云侯搜刮回来的,银子如此之多,惊得二人有些心惊胆战,好在朝廷对他们也是略有嘉奖,

“好,你们二人只管带兵,其他的一律不要多问,这一次朝廷,和皇上开恩,未追究我等败军之将的过错,又将功勋签发,实在是皇恩浩荡,对了,尔等用军功换了什么?”

说到军功,王子腾眼神有些考究,银子官位,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爵位才得以传世,

“这,叔父,我和链弟商量一番,这一回,链弟用军功换了爵位,而我则是官升两级,做了荡寇将军,终归只要有一人,替叔父分忧的,”

王仁面带愧色,也不是他贪恋权位,乃是这一回,京营精锐损失太多,诸多将军已然有些闲言碎语,所以,若是提升官位,做了将军之后,这统领的兵马,也就名正言顺了,

“好,做得好,你能想到这些,总归是能独当一面,爵位的事,我已经把军功兑换成三等子爵,正好叔父也无子嗣传承,已经报给宗人府,把爵位给你继承,这样子,你就有了底气,京营先锋将军,你来当,贾琏为副,好好做,”

“这,叔父,您,”

王仁眼睛一红,没想到叔父竟然会用自己军功,给自己兑换爵位,子侄竟然当子养之,再也忍不住,跪拜在地叩首,

王子腾故作训斥,

“男子汉大丈夫,何以作女儿态,今日陛下召我入宫,想来事情有些不简单,现在京城内,局势诡异,你们两个,务必把兵集结好,还要盯着驿站那些王府精锐,勿要在眼皮子底下,把人看没了,”

想到昨日三司会审,闹得沸沸扬扬,宫里宫外传言众多,加之太上皇的寿宴临近,如履薄冰啊,

“是,叔父,侄儿已经派了心腹过去盯着,必然会万无一失,不知皇上叫叔父入宫,会不会牵扯京营。”

心下还有些担心,毕竟洛云侯的头衔也没有去除,大营水军已经全部调走,给侯爷运送那些投降的流民了,可整个大营,无人敢问,

“这些你不用管,只管带好兵就成,叔父去去就来,”

“是,叔父,”

二人抱拳领命,安排王仁和贾琏看护大营之后,王子腾便带着亲兵,奔着京城疾驰而去。

至于保宁侯那边,却得了秘旨,不为所动,眼见着传旨的公公离去,保宁侯康贵臣,拧着眉毛,细细揣摩皇上的话,编练精锐一万兵马去午门,护卫太上皇寿宴,这命令,来得太蹊跷了,毕竟他若是调兵前去,那左右两位兵马,必然会同时闻风而动,难道陛下是察觉什么了,

想到此,心下一紧,一股惊悚的紧迫感,从脚底直透脑门,就这个样子,被刚入屋门的嫡子康孟玉瞧见;

“父亲,可是遇上难事?”

望着屋门外,匆匆离去的身影,康孟玉面带好奇,一身精甲,从外面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这一次,父亲竟然给他补齐两万铁甲精锐,就连骑兵,也给了他一万人马统领,单独编练一军,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不同寻常,

书案之后,

保宁侯安稳坐在那,望着儿子坚毅的面容,略感欣慰;

“你啊,这一趟南下,打的仗也漂亮,能在败退途中,伏杀敌军,也算是胆大心思,可惜,王子腾这一仗,打的有些轻敌了。”

言语中有些可惜,这些情况,当时候出征以前,他和洛云侯都曾有过推演,而且三人前后都有商量对策,没想到最后,竟然让他还是中了那些妖人的计策,提前出兵南下,以至于被埋伏,损失惨重,

“父亲,其实并不是王节度轻敌,而是那林山郡城里的百官,已经投降那些妖道,布下迷阵,迷惑我等,不能说是轻敌冒进,儿子觉得倒是没有,只因为敌众我寡,硬是杀不透敌阵,若是左右两翼能再坚持一会,或许战局可变,”

想起贾琏所部,拼死抵抗,可贼军军阵内,突然多出七万援军,这些,可不是战力能弥补的,

“你啊,就是喜欢猜测,战场之上,只有胜负,没有或许,败了就是败了,如今你也有带兵的经历,更能知道如何练兵,这些日子,哪也不要去,就在大营里盯着,把兵看在身边,”

保宁侯眼神有些锐利,盯着自己儿子嘱咐道,似有所指,康孟玉身子猛然一震,眼底惊讶神色吐露而出,猛然看向皇宫那边,难道陛下要,

“父亲,儿子知道,儿子还有一事,京南布政使于仕元,乃是太上皇的心腹,早年间任太子太傅,后来去了京南,如今又不知所踪,其麾下大部,早已经投降太平教,这些人既然有牵扯,为何皇上不彻查呢。”

是不能查,还是因为长乐宫,父亲既然有了交代,必然是宫里传来旨意,想到上一次午门前对峙,右卫统领和孝成所部人马,已经回京补充编练完毕,近在咫尺。

“我儿长大了,既然你问起,为父就和你说说,你怎么知道,宫里没有去查呢,于仕元的府邸,早已经被布控,跑不了,现在不是他的问题,而是那些王爷和太上皇的事,寿宴在即,就怕几位王爷不自量力,所以禁军看守左右卫,乃是保宁侯一脉首要之事,若是为父猜的不错的话,洛云侯定然会带兵入城。”

随着低沉话语传过来,康孟玉眼睛瞳孔一缩,若是洛云侯的铁骑入京城,以侯爷战力,甚至可以快速杀穿皇宫,难道陛下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父亲,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看好大营,为父入宫了,”

保宁侯康贵戴上铁鹰头盔,着一身铠甲,从侧后角门,带着亲兵离开。

不提这几人行踪,

大热天,

张瑾瑜也未骑马,只是坐在马车里,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外面,街面上的百姓,依旧熙熙攘攘,还有不少闲散之人,在茶馆酒肆,相互攀谈,

这场面,难免引起张瑾瑜好奇,

“宁边,这几日茶馆酒肆里面,都在谈论什么,本侯瞧见,还有不少说书人在那里赚个吆喝,人还那么多。”

“侯爷,京城里面说来也怪,从昨日开始,案子审完以后,整个京城都传遍了,尤其是那些酒肆茶楼的说书人,几乎是统一口径,末将派人去调查,说是有人故意如此,但这背后之人,却极为难寻。”

宁边跟在车边,用手遮挡阳光,看向街角的茶楼,里面喧闹叫好声一片,说的什么听不清,但也能想到昨日打听来的事,看似是谣传,但内里的事,句句属实。

“何必去查,京城的人那么多,既然有人想做局,定然是有不可告人目的,昨日堂审,那么多官员在此,想瞒也瞒不住,徐长文想做直臣也好,清官也罢,都是他自己选的路,照着本侯猜测,天下官员,能有此心者,寥寥无几,”

张瑾瑜并无猜忌这些,只是有些可惜,所谓的直臣,清官,哪有一个人是有好下场的,人这一辈子,过得开心的就好,当然,若是能入得了朝堂上,或许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可惜,他自己吃喝享乐惯了,就算是两世为人,当牛马的生活,那也不能要的,

“是,侯爷,但末将以为,今日入宫,未必不会于此没有牵连,案子查到宫里,谁敢再查,”

宁边还想在说什么,突然,后面追来一人,凑到车前,小声道;

“报,侯爷,宫里密报,刑部尚书宋振,入阁了,”

“什么,这么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