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五百章 两位阁臣争执

红楼之平阳赋 第五百章 两位阁臣争执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500章两位阁臣争执

大内养心殿内,

本还是一头雾水,急匆匆赶来的王子腾,气还没有喘平,更没有看清形势,稳住心神,就听到武皇点了自己的名字,问自己出了何事,一着急,就出了细汗,两步子跨了出来,回道,

“回陛下,臣,王子腾,恐有负圣恩,臣这些时日,一直待在大营整训京营士兵,并未出营半步,所以,陛下刚刚所述京南的事,臣是真的不知道,请陛下责罚。”

说完,王子腾撩了衣服,就地跪下拜倒在地请罪,书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沉默不语,还有的面露鄙夷之色,不一而就。

文官看不起勋贵由来已久,更看不起勋贵明明是武勋,分要装成文官的样子,更是不耻。

尤其是王子腾,文不文,武不武,靠着祖上的庇护,还有王家女人的联姻,尤其是靠着贾家宁荣二府的底子,这才坐上了京营节度使之位,倒是成了一方人物,虽然左右逢源,可毕竟是勋贵一列,和文官是靠不拢的,所以很多少朝廷之事,王子腾和保宁侯康贵臣很少知道,很多都是事后才知,这也是武皇故意如此安排的感觉,不然统兵之人结识朝臣,实在是不放心。

王子腾当然看得清楚,所以即使回了府上,歇息几天,也是闭门谢客,文官一律不见,就是勋贵姻亲,除非必要的,也就是见上一面,更多的是待在军营之中,紧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然后盯着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倒也是坐得安稳。

至于说保宁侯,更是府上基本也不回,在禁军大营直接收拾了一间屋子,常住在那,每几日,更是亲自去养心殿汇报,所以自从武皇周世宏登基之后,朝臣变化之大,可是禁军和京营几乎未动,他二人坐的安稳。

本以为皇上会有责怪,

可是武皇见此,心下里对王子腾还是很满意的,不为外事所动,还能一心为京营操练士兵,实在难得,尤其是和保宁侯一样,谨言慎行,不结交大臣,更不联系勋贵,这样才用的放心,再看一下堂下神态各异的朝臣,各位阁老今日反应,颇为反常。

“起来吧,爱卿还是一心为公,朕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京营的事务必上心,各营的军士,这些日子也要及刻整军,鼓足士气,随时听用。”

“是,陛下,臣,铭记在心。”

王子腾随即拜谢,叩首起身退了回去,只是心底难免心惊,听陛下的意思,好似京营的兵立马整训,这是要动兵了,动了京营大军毕竟是大事,刚刚皇上所提京南的事,难道那边又是出了动乱,亦或者是民乱,还是说白莲教死灰复燃,由不得王子腾不多想,京南之地,虽然土地富饶,人口众多,可是此地缺水,粮食不丰,随意百姓贫苦,常有流民四散而出,当年就是因为天气干涸,百姓颗粒无收,流民众多,地方官员又贪污成风,赈灾无力,白莲教又是登高一呼,一呼百应,京南动乱导致整个中原糜烂,震惊整个天下。

要不是宁容二府两位国公,领着京营士兵,力挽狂澜,在大梁城击溃白莲教主力,恐怕中原怕是彻底没救了,今日陛下又是提起此事,定有蹊跷。

必然不是旧事重提,想来贾琏所说,前几日的官仓失火恐怕是早有预谋,京南之地必然民乱四起,这是压不住了,看着还神情自若的文官阁臣,王子腾心里除了惶恐之外,更多的是愤怒,尽是些贪官污吏,致使朝廷如此被动,还个个自命清高,自称是圣人子弟,贪污成风,残害百姓,难道也是圣人教的,无耻至极。

武皇周世宏抚摸着桌子,倒是也不生气,看着诸位朝臣,反而一笑,

“呵呵,看来诸位臣公还真的不知道,朕,不管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此事让戴权再给诸位臣公说一说,都好好听听,什么事,竟然还连夜把你们叫来。”

然后武皇看了一眼戴权,一直立在一旁的戴权立刻会意,往前走两步,说道,

“各位阁老,今夜这么晚了,还把你们叫来,必有起因,今日,皇城司接到线报,京南之地发生民乱,且有太平教的叛逆作乱其中,目前已知定州城,赵州城还有陈州城三城失陷,林州城和卫州城没有音讯,恐怕也是遭遇不测,而最南边的林岳府城,也被太平教反贼重重围困,危在旦夕,而京南将军顾平已经率领其麾下三万人马,从林山郡城出发,前去林岳府城解其围困,虽还未有结果,可是依杂家之见,胜负恐在五五之数!甚至是不到四成,如果是这样,林岳府可就危险了。”

此话说完,

王子腾一脸的震惊之色,还真被自己猜准了,京南民乱四起,虽然来的猛烈,可是仅仅刚刚出现苗头,战力必然不强,说不得还是个机会,对京营和自己来说,军功可是难以获得,此次说不得就是自己晋身之资,可是为何内相却说胜算不到四成,京南将军顾平麾下三万人马难道是吃了空饷不成。

而其他阁臣,也是颇为不解,怎么会这样,相互嘀咕了几句,只有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脸色有些难看,此事就是他们二人给压下的,户部尚书顾一臣更是冷笑,想看着二人如何去收场。

底下人的反应,被高座上武皇尽收眼底,

“事情都说了,诸位阁臣有何见解啊!”

“回,陛下,臣礼部尚书边正如有一事不解,想请教戴总官,”

第一个出列的,不是顾一臣等人,反而是礼部的人站了出来,不由得让众人看了过来,武皇也是好奇,

“可以,边尚书请问。”

“谢陛下。”

边正如整理了一下袍服,然后对戴权施了一礼,问道,

“请问戴总管,刚刚说京南将军领着麾下三万人马前去林岳府城救援,竟然说胜负五五之数,可能还不到四成,可是谁下的结论,”

戴权始终是面无表情,听完边正如的问询,拿着佛尘扫了一下,也不知扫的什么,

“自然是杂家下的结论,边尚书可有不同的见解。”

“哈哈,当然有。”

边正如立刻挺直腰身,看了一眼周围,又问道,

“那么再请问,刚刚戴总官所言,顾平领着三万人,这是虚数,还是实数。”

这一问可是问题核心,在大武,就是皇上也知道各地驻军的缺额,吃空饷比比皆是,更遑论南边穷苦之地了,有一万人就是顶天了,哪知道戴权笑着回答,

“边尚书所述的意思,杂家明白,可是这一次,边尚书倒是猜错了,顾将军麾下是实数,三万步军两千骑兵,十足精锐。”

“这,既然如此,南下林岳府城,配合守军里应外合,难道还打不赢吗?”

“边尚书,你说的不无道理,可是接到的密报,太平教那伙人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可不是那些乱民能比的,再说那些乱民,人数无法统计,俗话说一拳难敌双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边正如还想反驳,可是又无从辩解,从开始就是自己想错了。

“回,陛下,老臣有话说。”

顾一臣站出列队,中气十足的回话,武皇见着是顾阁老,心中倒也疑惑,户部出头了,替边正如解了围,

“顾爱卿,那你来说说。”

“是,陛下,老臣觉得,打仗的事,是那些将军的事,战机如何,定然不是在这随意猜测的,臣的疑问,就是京南之事有些蹊跷,按理说出了那么大的事,怎么也会呈报内阁,然后再呈报陛下,可是老臣在内阁并未看到这些折子,属实有些奇怪了,卢阁老,你说是不是。”

顾一臣见解倒是没有,可是内阁的疑点先给抛了出来,此事也是武皇想知道的,不管什么打仗胜算,既然打了,如今就是有万千计谋,也传达不过去。

有此一问后,

本以为应了顾一臣的质问,吏部尚书卢文山会有慌乱之色,哪知道卢文山站在队伍前面,面色不变,微白的胡须一动,嘴角微微一笑,也是出言回道,

“启禀陛下,此事,老臣来说。”

“好,卢爱卿你就来解解疑惑吧。”

武皇点头答应,目前为止,内阁之人的话,信又不信,只能看看他们作何解释,可见南北隔阂是越来越大了,难不成还是他们自己内部之争引出来的。

卢文山卢阁老,不慌不忙的走了出来,看着周围的人盯着自己瞧,面上似有嘲弄的神色,也不心慌,不紧不慢的说着,

“回陛下,京南之事,是老臣自作主张给压下来的,还自作主张用内阁的名义去了信,给京南布政史于大人去了急信,让他开仓放粮赈灾,安抚流民,并且集结京南之地所有敢战之兵,即刻扑灭可能有的乱民,把灾祸消灭于襁褓之中,解决朝廷心腹大患,也为皇上想周全,去奇烦恼,可是天不从人愿,本是好事,可是被那些地方乡绅豪强,勾结官员贪污成风,以至于酿成大祸。”

卢文山边说着话,边看众人的反应,都是一脸的惊讶神色,实在不敢相信,卢阁老自己承认了,

只见其继续说道,

“陛下,老臣自知此事是有欺瞒陛下的嫌疑,可是老臣的忠心日月可鉴,就在前些日,内阁还未收到京南的奏折,可是林山郡知府曾泽的奏折送来的时候,老臣就大惊,京南之地怎会如此败坏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心惊。”

“那还不是你卢文山的功劳,欺上瞒下不说,那么重要的事,竟然敢隐瞒下来,要不是林岳府城快要丢了,想必你卢尚书还是坐的安稳,坐的坦然。”

正说着话,就被户部尚书顾一臣打断,出声声讨一番,点明其要害,脸上似有愤怒神色,

卢文山听后哈哈一笑,嘲讽的看向顾一臣,

“啊哈哈,顾阁老可是心急了,此事暂且不说我的之过,就说说你户部有没有责任吧,尤其是你顾一臣。”

“哼,还想狡辩,我户部有何责任?”

顾一臣哪里会被卢文山框住,毫不客气反问回去。

卢文山忽然面色一正,盯着顾一臣的眼睛质问,

“还没有你户部的责任,顾阁老这一句话,可把自己的责任撇的倒是清楚,那你猜猜,在老夫给于大人的回折子的时候,京南布政史于仁则是怎么回折子的吗?你可知道!”

说完话,卢文山冷笑一声,然后从怀中拿出一本奏折,反身双手奉上,

“陛下,这就是于仁则给内阁,给臣的回复,请陛下预览。”

武皇周世宏默不作声,眼睛锐利的看着堂下,虽不知内情,可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戴权见状,也是小步子走过去,接过卢阁老手中的奏折,然后缓步走到御案前,把奏折小心翼翼放在武皇的面前,然后退了下来,回了原处。

武皇并未翻开奏折,神情颇有玩味神色,看向卢文山,此人乃是自己还是王爷时候跟随的近臣,也算是劳苦功高,被自己依仗为心腹之人,登基后此人颇有才干,谏言献策,无有遗漏,更是一心侍奉。

思前虑后,也为了谋划文官,就把他放在了吏部,历任吏部郎中,侍郎,然后一举任了吏部尚书,还入了内阁,没想到,现在卢文山翅膀硬了,敢行此事,虽没有忤逆之举,可毕竟事做了,至于其他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如今也理解父皇当年为何会倚重勋贵,也不放任文官,今日却也是明白了,文官弄权恐怕比勋贵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贪得无厌,不过也好,发现的早。

武皇沉思不语,让堂内朝臣脸色有些忐忑不安,尤其是卢文山,也感到了不妙,早年间跟在武皇身边,知道皇上越是表现的不在意,心里越是温怒,恐怕自己这一次马失前蹄,失了圣意,以后怕是难了,至于首辅之位,更是过眼云烟,可是自己当不了,顾一臣你也别想得到,心下一狠,有了计较。

“卢爱卿,你继续说,朕不想看,想听你说。”

“是,陛下,老臣所呈上的奏折,乃是于仁则亲手所书,就是写的状告户部的折子,折上所言,户部为了核实天下官仓,派人下去督查,在林山郡城更是严令收集粮草,尤其是郡城所在官仓,必须按期满仓才行,为了应付朝廷的督查,京南各地府县的存粮,还有赈灾用的粮食,全部拉回来,填补堆满了官仓,哪知道,户部的官员见到官仓满了之后,验了粮食,直接封了仓,然后拿着户部的令牌说道,所有粮食不可动一粒,违令者,斩。”

然后卢文山满脸悲愤之色,看着武皇带着哭声说道,

“陛下,京南之地云云百姓何其多也,都在等着那些粮食救命,可是户部之人拿着手令说道,官仓的粮食谁动了,谁就是谋逆啊,林岳府城内,还有下面的城池,里面官员都吃不饱,更何况那些百姓,尤其是赵州城县衙,除了县令和县丞几人,其余官吏有四十七人,尽皆饿死了,实乃天下之天大的笑话啊,陛下。”

卢文山猛地用手一指顾一臣,厉声道,

“顾大人,顾尚书,此事你不可能不知道,户部的那些官员难道不曾给你写信不成,就是林山郡的知府,想必也和你上书折子吧,那奏折呢?你给你放到哪去了!”

顾一臣,脸色阴沉如水,好一个卢文山,好一个卢阁老,果然厉害,死中求活的本事,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至于其他人,都是震惊内阁竟然发生如此多的事,王子腾和康贵臣震惊之余,相互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文官的人,下手真是狠,说话都是绝路。

顾一臣冷着脸,沉声道,

“卢大人问得好,敢问卢大人,京南之地的官仓,是真的没有粮食,还是那些粮食被你的门生故旧,宗亲商户给吃了,郡城各官仓,老夫要是没记错的话,去年就应该把官仓存满的吧,为何今岁还没有满,那些粮食去了哪里,难道自己长腿跑了不成,要不是老夫派户部的人严查,那么这些仓内的粮食,恐怕还是空着呢,那么到了最后,要是连这些粮食都不见了,卢大人,你来说说,那时候怎么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