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七百七十四章 登闻鼓的末路

红楼之平阳赋 第七百七十四章 登闻鼓的末路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含元殿,

最后的一日科考,殿内的气氛,显得极为紧张,

众多考生,也没了前两日的懒散,皆是聚精会神的答卷,只有张瑾瑜,坐在大殿入口处,端着一大碗的羊肉汤,拿着馕饼,就着咸菜,在那大口吃了起来,

院内的一番行头,张瑾瑜也让手下亲兵,赶紧大体收拾一番,不然等下午时候,龙门大开,考生一出来,看着乱糟糟的,岂不是丢了颜面。

“侯爷,您慢些吃,日头还长,要不了多久,东西都收拾完了,马粪什么的,也收集起来埋在了东边树下。”

张瑾瑜刚刚吞了一口羊肉在嘴里嚼着,听着宁边的话,还没咽下去,又吐不出来,卡在嘴里,狠狠瞪了他一眼,勉强吞下之后,一口馕饼顺顺口,

“弄了就弄了,这还吃着饭,你顶个马粪在嘴上,吃还是不吃,”

“侯爷,末将这不是开心吗,龙门一开,末将派人去外面,给侯爷订点酒菜,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宁边早就吃过了,但是羊肉再好,连吃了几日,谁不腻歪,才有此一说,

张瑾瑜心中一动,倒像个好法子,不过,怎可如此奢华,

“你就知道吃,等晚一些,你拿着腰牌,去买一些熟食就成,什么订菜,太扎眼了,另外,这个拿着,”

说完,把身后的一个水囊递了过去,

宁边接过水囊,晃了晃,里面没有水声,显然是空了,

“侯爷稍等,末将给您灌水去,”

“等一下,急什么,”

张瑾瑜一把拉着急忙离开的宁边,吩咐道;

“不是灌水,你去屋子那边,不是有几车酒水吗,扯开一坛酒,灌满。”

“是,侯爷。”

也不知心血来潮,还是嘴馋了,想起殿下送的酒水,算是提前喝点庆功酒,这样一想,一口把碗中的肉汤喝干净,递给了身边的亲兵,

朝着殿内望去,几位正堂的大人,也不似以往时候坐着,轮换的时候,都是带着人四处巡查,

没等一会,

宁边就拿着水囊走了回来,恰巧,三位皇子,也知道今日事关重大,竟然没有多睡一会,用了膳之后,也带着人走到大殿门口,见到洛云侯坐在那,堆着笑容,就迎了上去,

大皇子周鼎,到了近前,没等张瑾瑜起来,竟然先行了一礼,

“小王见过大统领,”

张瑾瑜心中暗骂了一声,竟然来这一套,瞧着手上的馕饼还没吃完,顾不得许多,起身回礼,

“大殿下客气,臣哪里敢受殿下施礼啊。”

“哎,侯爷此言差矣,昨日在,养。咳。”

一想到昨夜的事,大皇子周鼎立刻住了声,此乃机密之事,万不可胡说,咳嗽一声打个愣,伸手拍了拍三皇子周隆,让其带人搬来桌椅,

就在殿门口,坐了下来,刚坐下,就有伺候的太监,端茶递水,拿着糕点摆上,看着一桌子上好的吃食,张瑾瑜嘴角一抽,这里,就像筛子一样,什么都漏了进来,定然是陛下安排的,

二皇子也不含糊,伸手就摸了一个送入嘴中,瞧着桌上还有一个水囊,拿过来开了口,就往嘴中灌去,

张瑾瑜想着事,还没来得及阻止,只见二皇子,噗嗤一下,就喷了出来,

“咳咳,怎么回事,里面是酒啊。”

不说脖子,衣服,对面的三皇子,受了无妄之灾,一口酒水,全喷在三皇子脸上,糕点的残渣,还有酒水,沾了上半身,

“殿下鲁莽不是,来人啊,送二殿下,三殿下回去洗漱,再换一身衣服,”

“是,侯爷,”

两位皇子满脸黑线,不得已,起身随着太监就回了大帐,临走时候,气不过骂道;

“狗奴才,快点啊,”

“是,是殿下。”

人一走,只留下大皇子晋王周鼎,和洛云侯坐在那,

“侯爷,昨夜之事,你的猜测可有几成把握?”

周鼎脸色一正,低头问道。

张瑾瑜狐疑的瞧了晋王一眼,这算是何意,还是陛下不放心再来打探,不会吧,

“殿下,并无把握,只不过未雨绸缪,战场上瞬息万变,谁胜谁赢,谁知道呢,”

模棱两可的话,让周鼎微微皱了眉,侯爷昨夜还信誓旦旦,今个怎么变了,

“那要是真如侯爷所言,朝廷不是需要快速出兵吗。”

这回轮到张瑾瑜挑了挑眉,大殿下这是试探,

“殿下有话直说,臣洗耳恭听,可有吩咐?”

“呃,并无吩咐,只是孤觉得,侯爷所言有理,朝廷做好准备也是应当的,要是侯爷领军出征,作为主帅,小王的意思,侯爷可不可以把小王也带上,从小,孤心中梦想就是驰骋疆场,领军打仗,如若可以,小王就去求父皇恩准。”

晋王周鼎,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真的有此理想,昨夜听得洛云侯和父皇言谈,心中热血澎湃,战场自己没去过,或许可以去见识一番,所以才有了刚刚的言论,

张瑾瑜端着茶碗刚抿了一口,听见晋王殿下的理想,嘴里的水,一口气没上来,就吐了回去,

睁大眼睛,瞧着弱冠之龄的大皇子周鼎,暗自嘀咕,现在这年纪,都有心思了,是想染指兵权,还是有人给晋王出的主意,占据先机,会是谁呢,

想了一下府上,那些伺候的人,太监侍卫,还是宫女,亦或者是禁军的人,要是真有,那就不能留了,

“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话,随大军出征,是谁给你提议的,亦或者有人向殿下谏言,俗话说战场无眼,箭矢刀枪可不管你是将军还是统帅,就算皇子保护的再好,几十万大军,混乱无比,什么事都能发生。”

而后又把前朝皇子前线监军之事拿出来,

“的时候,几位皇子随即跟随大军出征,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死的不明不白,其中的凶险,臣不说,殿下也应该明白,”

几句话一说,极具威胁性,张瑾瑜的眼睛,始终盯着大殿下瞧着,只见眼有些畏惧之色,回的话也有些结巴,

“回,回侯爷,小,小王也没听谁说,就是见到昨夜侯爷威风,又有几十万大军跟随,就心生向往,想去战场见识一番,所以今日,才寻了机会,问一问侯爷,可否?”

张瑾瑜盯着大殿下的眼睛,仔细瞧瞧,也没有躲闪之意,看来不是有人撺掇,那还真是自己所想,这事,倒也不是不行,有个皇子跟着,虽然是累赘,但是能让陛下,还有朝廷安心倒也是真的,更别说京南那一批骄兵悍将,吃了败仗,一肚子窝囊气,就给他们踹回去,

“此事不急,殿下应该好好再想一下,等阅卷结束后,出了含元殿,要是殿下真的想清楚了,大殿下就应该去陛下那里说明情况,皇上同意了,臣自然是同意的。”

这就叫以退为进,把事情推给皇上,让去就去,不让去就回,这样一来,也能知道陛下心中所想,毕竟整个京营,可是朝廷在中原最后的敢战之兵,在谁手里也不放心。

想来京南那边,不出事为好,王子腾也算是熟读兵法,万一战力爆表,说不得一战而下,也未可知。

可是,看着眼前的大皇子,由以为想之以往,就算汉武帝的心腹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做到虎贲抬轿,羽林垂首,天子降阶,算做到了武将最高处,

可惜,

最后也没有劝慰汉武帝回心转意,一个巫蛊之祸,就杀了太子,

好像太上皇一般,真杀太子时候,毫不手软,最是无情帝王家,看来,或许王子腾输,也是勋贵的一条出路,这样说来,倒也不能全给打没了,

想的多,就显得心不在焉,

对面盘坐的晋王周鼎,

见侯爷并未拒绝,晋王殿下脸色一喜,应了声,

“是,侯爷,小王记得,”

片刻,院子中央,

就瞧见离去的另外两位殿下,一脸气闷的走了过来,晋王殿下赶紧住了声。

此时的崇文门,

禁军守将于定之,起了大早,看了眼天色,晴空万里,昨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于将军,今日就是科举结束的时候,等龙门大开,考生一走,咱们就能回去休息,三天了,连个女人味都没闻到,难受的紧。”

校尉孙善,一脸愁闷,话说的也没个遮掩,想到府中新买的清倌,还没给开脸,心中饥不可耐,浑身不自在,还没迷糊过来,头盔就被于将军扇了一巴掌,骂道;

“你小子,净想一些不靠谱的事,想婆姨女子,晚上回去慢慢想,今个虽说是最后一天,但也是最主要的一天,可别罪受了,苦吃了,临了的时候,出了差错,”

于定之一向谨小事微,就算是偷懒喝酒,也是安排好了一切,才偷懒的,所以在整个城门守将中,稳稳坐的至今,还升了官,靠的就是谨慎,

“将军放心,刚刚不过是发个牢骚,回去什么时候都有,再说了卑职府上都是庸脂俗粉,哪像人家侯爷,府上那么多娇妻美妾,侯爷都能忍住,也说不到末将忍不住。”

孙善叹息一口气,仿佛是给自己找理由,只是这个理由找的,让于定之脸色一黑,洛云侯府的事,是你能想的吗,

“你小子,嘴上就没个把门的,洛云侯的事,是你能闲聊的吗,哪天,你就是毁在你这张嘴上,抓紧,让弟兄们好好休息,晌午过后,就准备了。”

于定之也懒得再说话,吩咐一番,带着人就上了城楼,留下孙善一人,摸了摸嘴,好像真的话太多了,

随即,转身离去,

崇文门又陷入一片安静,

只是他们不曾知晓,

皇宫的午门外,

不远处来了一辆马车,停在了街角处,而后车帘打开,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家居士,从车中走下,细细看去,不是贾敬还有谁,

只见贾敬,整理了衣冠袍服,拿着佛尘和奏折,缓步奔着午门前的登闻鼓而来,

虽只有一人,但是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前些日子,登闻鼓响起,震惊朝野,所以,有心人就留意,午门前的登闻鼓的情况,并且御使大夫也固定安排人在此,守卫的禁军也多了一倍人马,

今日,

贾敬身穿道袍,一人前行,早就被有心人注意到,街角的茶摊,不知谁喊了一声,

“快看,有个道士往登闻鼓走去了,”

仅仅一声呼喊,

周边的路人,还有茶铺的食客,纷抬头望去,果然,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竟然走向皇宫大内,

瞬间,人群中就传来纷纷的议论声,

“一个道士,怎么会去皇宫?”

“谁知道呢,京城开年以来,怪事不断,也不知是不是犯了邪祟。”

“你小子胡言乱语,什么都敢说,不要命了。”

也不知哪里来的争吵,让四下议论的人,瞧个热闹。

茶摊的一处桌子边,太平教的堂主骆飞,眯着眼仔细打量着前头的道士,看样子面善,有些熟悉,低语道;

“潘舵主,属下瞧见来人,怎么那么面善,好像哪里见过?”

一个疑问,让对面吃着汤饼的潘朝佐定住手中的碗筷,能让骆飞感到熟悉的,必然是认识的人,放下碗筷,着眼望去,一身华贵的道袍,显然不是一般道观出来的,再仔细瞧瞧,脸色一变,

这不是宁国府的贾敬吗,他怎么出来了,

“果然是熟人,城外玄真观的贾敬,他怎么来这里了,”

一声问询,让身边的二人,有些愕然,忽然,万香主开口道,

“舵主,堂主,昨夜里有消息传来,说是宫里定了宁国府的罪,已经传了圣旨,至于说什么,还没有打探到,想来贾敬就是因此而来的,啧啧,想不到,以往威风八面的贾家,也有这情形。”

不阴不阳的话,明显有嘲笑的意思。

潘舵主摇了摇头,叹道;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贾家是罪有应得,如今报应来了,只是不知,下的何种旨意,能让一个出家修道的人出山?”

“那还用说,必然是夺了爵位,着急了呗。”

骆堂主最恨朝廷的当官的,嘴里自是没有好话,却不见潘舵主摇了摇头,

“这倒不会,他们那个狗皇帝,可小心着呢,就算杀了宁国府的人,也不会动勋贵的爵位,”

潘舵主对京城的局势,还是有大致的了解,此事之前问过楚教主,宁国府会不会被夺了爵位,可是楚教主冷笑着摇摇头,说就算宁府的人死绝,爵位也不会动,动了它,勋贵兔死狐悲,朝堂定然动荡。

就在几人私下小声讨论的时候,

贾敬已经走到了登闻鼓面前,鲜亮的大红色,显得那么刺眼,鼓面宽大,而且重新用酥油浸泡过,宛如一新,回想宁国府的一切,皆因此而生,那么就因此而落吧,

丝毫不迟疑,拿过鼓棒,对着鼓面,狠狠敲了起来,

“咚,咚,咚,咚!”

禁军守卫见到道士都来敲鼓,一时间不知所措,却见领班校尉大喊,吹号。

随即,一排禁军拿出号角,一起吹了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

鼓号齐鸣,又一次响起,

值守的御使,说来也巧。竟然还是御史钟玉谷,只见此人脸色煞白,哆嗦着走了过来,问道;

“何人如此大胆,不知登闻鼓,乃是朝廷官员才可敲打的,你一个方外之人,胆子大得很啊。”

“哈哈,钟大人,别来无恙,贫道自然是方外之人,可是贫道,忠义亲王的陪读翰林侍选的身份,可一直没有被削去,官身一说,还是有的。”

贾敬丝毫没有惧怕之意,见到钟大人没有认出自己,索性先开了口,

钟玉谷脸色一变,瞧着来人,不是贾敬还是何人,他怎么来了,想到宫里昨夜印诏的圣旨,哆嗦着嘴问了一句,

“下官见过敬大人,不知敬大人为何敲登闻鼓,可有冤情,”

这一声大人,钟玉谷不得不叫,毕竟贾敬在翰林院算是从三品的文官,可比他小小御史大多了,

“有,贫道有折子递上给皇上,还请御史大人递上去。”

也没有多话,就把写好的折子递给了钟玉谷,后者小心翼翼接了回去,明黄色的折子,仿佛千斤重,不得以,揣在怀中,急匆匆就跑回宫里,

养心殿,

武皇和李首辅,还在诉说君臣之情,意犹未尽的时候,也听到窗外想起了鼓声,随即传来的号角声,也让君臣二人变了颜面,这是有人敲了登闻鼓,

“戴权,派人去瞧瞧,谁那么胆子,又敲了登闻鼓,”

“是,陛下,老奴这就派人过去瞧瞧。”

戴权脸色阴沉,陛下些许高兴地时候,竟然出了这么个事,对着门口伺候的小云子,使了眼色,

小云子点点头,转身就离去,

刚出去没多久,御书房入口处,却见到小云子复又跑了回来,戴权一见,眼角一挑,

“怎么又回来了呢?”

小云子躬着身,急匆匆进来跪下,

“督公,御史钟玉谷大人,拿了折子,已经到了殿外,说是敲鼓之人上了折子,还是一位道士。”

“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