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七百七十六章 贾敬血撒午门

红楼之平阳赋 第七百七十六章 贾敬血撒午门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宫城午门外,

禁军值守的甲士,尽皆一脸的萧瑟,平日里,在此巡逻,哪会发生眼前的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禁军里面相传,最为轻松的就是午门值守,无非是站站岗,巡巡逻,但是自从有了一个言官,那一日敲了登闻鼓以后,成天提心吊胆,深怕出了差错,如今那么小心,还是出事了。

街口酒肆二楼,

一脸羞红的周良浩,拿着茶碗,以茶代酒,告了罪,

“王兄见谅,这几日一直不敢出屋,生怕惹了麻烦,一直待在院子里,要不是今日王兄相邀,弟恐怕还不想出来呢。”

话虽说如此,但是知根知底的人,必定知道原因,乃是那夜回来之后,周良浩就派人去了长乐坊,刚刚来的一批清倌,听说还是扬州“瘦马,”

也不多买,就买了两位在身边伺候着,显而易见,干柴碰烈火,伺候伺候就上了床榻,温柔乡如刮骨钢刀,本就是胸无大志的周良浩,一尝味道,就欲罢不能,外面的事,也不过问,

“你小子,倒也谨慎,”

周业文夸赞了一句,谨慎些为好,毕竟现在都在等宫里面的信,想来之后,父王他们,也会传话过来。

只有坐在西面的陈王世子周运福,有些怀疑的瞧了二人一眼,这么谨慎的样子,可不像他们二人的习性,但也不好多问,

“业兄,既然是贾敬来了,那宫里面,说不定会改变旨意,毕竟一下子就断了宁国府的根,贾家能愿意,勋贵老亲能做事不管?”

要是别的勋贵也就罢了,这可是四王八公脸面,贾家牵扯那么多人,王子腾还在南边带兵,文官那么着急做什么,虽说爵位还在,但嫡脉无人继承,落入旁支,可悲可叹。

“此事为兄也没看明白,贾家的事,文官撕咬可理解,勋贵虽然出声,但没出力,也不知怎么想的。”

这也是来京城之后,几个藩王世子瞧不明白的地方,

“哎,两位王兄,快看,宫里面来人了。”

周良浩一直瞅着那边,一见宫门打开,就伸手一指,

二人也不多话,急忙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真,宫里有人出来了,

瞬间,围观的人,又多了起来!

午门前,

登闻鼓放置地方,

贾敬一身道袍,随风飘荡,自己也是立在那闭目养神,脸上丝毫看不清神色,周围的禁军,则是守在那不为所动,

只见宫门的侧门打开,御史钟玉谷急匆匆的一路小跑过来,满脸的细汗,来不及擦拭,衣衫也在跑步的时候散落,显得狼狈不堪,

刚出了午门,就瞧见,宁国府贾敬竟然还在那,心中有些复杂,想当初,京城贾家,何曾受过这些难为,前太子还在京城的时候,宁国府一府之地,何其风光,如今只能是阶下囚,连这位方外之人,也要抛头露面了。

都是旧识,多少尊重一下,只能停下脚步,整理衣衫,摆正了官帽,

这才缓步走到了近前,

开了口,

“贾学士,陛下,陛下不准施恩,让贾居士回去等着消息。”

话到了嘴边,也不变得有些婉转,想到御书房武皇怒气冲冲的样子,看来,宁国府贾珍父子,怕是真的没救了,多说无益,贾敬算是白来一趟,

听见御史大人的话语,贾敬忽然睁开眼,抬头望向宫门的方向,以往的事历历在目,

尤其是那一夜,前太子周永孝,已经率军打进了午门,苏元奎的兵明明都已经进去了,可惜,贾家的两位老国公的背叛,引京营偷袭后路,到手的胜利就随之而去,

自己是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无能无为力,最后落得,殿下东宫**,假死脱身,靖南侯惨死东城门下,以往的部将,尽皆战死城内,那一夜的忠勇之士,尽皆成了孤魂野鬼,

如今,

再望着午门那鲜亮的摸样,有时候定然会漠视这一切,想到主子如今在京南完成了布局,

京城这边,也无需再理会朝廷,想到此,决然之色凸显在脸上,

眼里忽然看到,午门前,隐约有靖南侯带兵攻入宫门的身影,眼色一红,怒喝一声,

“苏兄,贾某来了,主子,臣走的迟了,”

临了也不忘留下迷惑的话语,

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贾敬忽然怒发冲冠,用手中的佛尘,掉过头,对着大鼓中间,狠狠一戳,登闻鼓立刻闪过一丝哀鸣般的鼓声,正面的蒙皮,瞬间破了大洞,而后,贾敬仰天大笑,留下一句话,

“主子,臣走的迟了,这就来寻你,”

一声凄厉的呼喊,

对着午门前登闻鼓压阵的石台神像,一头撞了过去,一声闷哼,只见登闻鼓前的石作上,沾满了触目惊心的鲜血,眼看贾敬的眼神涣散,鲜血洒满了整个石台,不光御使大人吓得两眼泛白,就算是禁军的守卫,也愣在那不知所措,

至于对面街口围观的人,更是轰然大喊一声,死人了,死人了,人群慌乱奔跑,也害怕受此牵连,四散而逃。

酒肆二楼,

还在看着热闹,说些闲话的三位世子,见到午门前那一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太阳下,把那一滩鲜血,照的极为显眼,

反应过来的宋王世子周业文,急声问道;

“浩弟,你可看清楚了,死的人是宁国府的贾敬吗?不会是看错了吧?”

就连陈王世子周运福也是转头盯了过来,他可不信,堂堂宁国府贾敬,也算是精明之人,怎会自尽于午门前的登闻鼓那里,只算是逼宫,还是被逼的自尽,那御使刚刚出来说了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必须先确定是不是贾敬本人。

此时的吴王世子周良浩,咽了咽唾液,结巴的回道;

“两位王兄,应该不会错的,确实是贾敬,穿的那么明显,而且那马车的挂饰,一看就是宁国府的,怎会错。”

说完还想去找马车,却见在街口停下的马车,竟然不见了踪影,疑惑问道;

“不对啊,刚刚那个马车还在这街口停着,如今却看不到影子了,”

疑惑之间,寻不到马车,是跑了,还是被人群冲散了,怎么也没个影子,

而吴王世子和陈王世子,竟然扭着头看向街口地方,乱糟糟一片,哪有什么马车的影子,

“应该是回去报信了,既然刚刚还在这,等会,贾家的人就过来了,说不得有个热闹看。”

吴王世子周业文,做梦也没想到,宁国府贾家的人那么刚烈,竟然敢血染午门,勋贵要是知道这些,还不知闹成什么样,

说不得是个机会,陈王世子显然也意识到了吴王世子的意思,望着午门前的慌乱,这一点不利用,可不行啊,

“热闹要看,人也要撒出去,把此事,在京城散播出去,”

“对对,此事重要,来人啊,”

周业文点点头,准备喊人,却被周运福拦着,

“文兄,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躲一下,省的因小失大。”

陈王世子说的因小失大,就怕禁军的人反应过来,把他们这些围观的人也给拿下,封其口舌,当然,现如今有他们参与,这就不能封住了,

二人点点头,确实,周围喝茶的人,三五成群聚在窗户边看着热闹,也不避人,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闪。

三人好似商量好一般,起身就要离去,店小二还想拦着问要银钱,身后跟着的侍卫,直接一锭银子扔了过去,店小二接在手里,拿在嘴里狠狠咬了一下,嘴角随即裂开,

“谢谢各位爷,常来啊!”

只一声,人就没了影子。

却说午门前,

御史钟玉谷,见到眼前的一幕,吓得不知所措,两眼一翻,人就晕倒在地,把禁军校尉看傻了眼,不得已,吩咐周围士兵警戒,自己转身往午门跑去汇报,

刚抬脚要走,却见到云公公带着一群小太监,急匆匆赶了过来,喘着粗气不说,脸色都发白了,

到了近前,

眼看着地上躺着御史大人,还有宁国府贾敬,神情大变,捏着纤细的公鸭嗓子喊道;

“怎么回事,人怎么躺地上了。”

由于刚来,视线受阻,只瞧见了贾敬的身子,没看到前面头部流的鲜血,所以云公公猜测,认为是贾敬忍不住动了手,打了御史钟大人,

可是身边的禁军校尉,战战兢兢的回道;

“卑职参见云公公,刚刚钟大人过来传话,也不知怎么,贾翰林忽然起身,一头就冲了过来,撞在石台上,看样子,人是不成了。”

此话一出,

还想喝骂的云公公,顿时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吐不出声来,憋的脸色通红,

随机脸皮,由红转白,极为难看,快步走过去,只见登闻鼓破了一面蒙皮,石台上,鲜血撒了一片,而且宁国府的贾敬,已然一动不动的躺在了血泊之中,

云公公脸色惨白,伸手探过去,按压贾敬的脖颈,哪知道,手指传过来只是一片冰凉,毫无动静,这是,死了。

再回头望向倒地的御史钟大人,狠狠踢了一脚,

“还不起来,快去叫御医,你们留在这看着,杂家回去禀告陛下。”

“是,云公公。”

倒在地上的钟玉谷,此时也不晕了,麻利的爬起身,冲着午门跑去,寻了御医去,

云公公则是小步子快走起来,边走边叹气,瞧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心中感慨,无中生有,祸从西来,罢了。

而另一边,

目睹了宁国府敬老爷的惨样,荣国府二奶奶手下的奴才来旺,吓得赶紧驾着马车,急匆匆回了宁荣街,

到了荣国府大门处,

还没把马车停稳,直接扔下缰绳,慌张的跳下马车,只因为太着急,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大门处,

值守的小厮,见到二奶奶院子里的来旺,下马车摔倒在地,几人对望一眼,

急忙上前,一起过去把来旺扶起来,本想说些好话听着,谁知,来旺一起来,双手把那些看门的小厮推开,嘴里骂道,

“都滚开,滚,耽误了大事,你们有几个脑袋。”

焦急的话语声传来,让周围的小厮不明所以,但也不敢再围过去,立刻散开,让出了路,

来旺也不浪费时间,推开几人,急匆匆的就跑了进去,留着一众小厮,站在门外面面相觑,有人开口问道,

“怎么回事,不都是说二奶奶院子里,来管事待人极好,为何今日会这样,”

像是有些疑问一般,开着玩笑,另一个人也是悄悄看了下四周,忽然开口,

“诸位,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按理说早晨出去的时候,来管事可是送敬老爷去宫里的,如今只有来管事一人回来,那敬老爷人呢?”

这话引起了其余人的好奇,更有甚者,悄悄来到马车前,打开车帘子,往里面看去,

“还真是,敬老爷没回家,”

其余人也都是跟着窃窃私语,猜测来管事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而在荣国府的东边梨院内,二奶奶正坐在屋里品着茶,双眼朝着窗外看去,只见几个婆子和丫鬟,正在院子里晒被子,还不时拿着木棍用力的抽打,

“平儿,怎么回事,今的天,才刚刚放晴,湿气还没下去,怎么就开始晾晒被子了?”

平儿此时正在屋内收拾衣服,正巧,昨日送来的新衣服已经到了,看看做的怎么样,而后在浆洗干净收着,

突然听到二奶奶问话,平儿停下手中的活,回头看了奶奶一眼,只见奶奶坐在那,凝眉看向窗外,眼神里颇有心思。

“回奶奶的话,她们这些人本不想拿着被子出来晾晒的,只是因为前些日子下了大雨,因为风大,把西边几个厢房的窗户吹开,靠着窗户的几间屋子的炕上,被子淋了雨,湿了被褥,所以今个就要拿出来晾晒,虽说湿气大,但天这么晴,一天也就晒干了。”

听着平儿的解释,王熙凤的脸才好看了许多,倒也是,晒上一天,就算有些湿气,也总该没了,倒是西边那几间下人住的屋子,

“西边那些屋子怎么回事,门户是坏了,还是忘了关紧?”

“哎呀,奶奶,哪里能坏,还不是他们几家忘了关紧,早晨时候,奴婢就过去问了,说是落的窗户没上栏。”

平儿迅速把几件衣服叠好,放在一遍,然后拿出一件翠绿色的上衣,青色的绸缎,带着轻纱,别提多好看了,赶紧走过来,给二奶奶比划比划,

“奶奶,快瞧瞧,这件衣服做的可是新款,您看,上好的绸缎,还有一层轻纱散落,要是奶奶穿上,给二爷见了,别提多美了。”

一提起贾琏,王熙凤心中就沉甸甸,虽说整日里埋怨他,说他没点涨进,可是从心底还是担忧他的,自从随着叔父南下之后,连个音讯都没有,也不知他到底如何了,

毕竟战场刀剑无眼,也不是逞能带兵就上,记得在府上,最后见一面的时候,自己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到了战场以保命为主,领兵作战,让着兵去就成,哪有将领冲锋在前的,也不知那个死鬼听没听进去。

一想到这,什么心情都没了,

“衣服收着就好,洗干净放在那,等你家二爷回来再说,也不知他现在到哪儿了。”

一时间的惆怅,让平儿也有些思念贾琏,但还是把衣服叠起来收好,劝慰道;

“奶奶放宽心,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十几万大军南下,兵那么多,怎会轮着二爷冲锋陷阵,无非在后面督战,混些军功就好,不会有那些不好的事,再说,二爷也不是争强好斗之人。”

嘴里劝着话,手上捧着一碟糕点就递了过去,可惜王熙凤不领情,挑着眉就开始挑刺,

“呦呵,你倒是知道你家二爷的心底,什么事想的都比我清楚,还不知私底下怎么谈的,想着法子挤走我这当家太太,让你上了位,还别说,这几日,我这心底,总是担着事。”

说是担着事,还不是提醒之语,平儿嘟着嘴,把手中的碟子端回来,自己先拿了一个糕点送入口中,

“奶奶既然这样说,奴婢也不敢回话,这糕点留着自个吃了,”

说完就要走,刚转身就被王熙凤拉住衣服下摆,骂道;

“你个小蹄子,胆子大了,竟然敢给奶奶我撂了眼色,再给你几天时间,你还不翻天,”

二人正在屋里拌嘴,

来旺惊慌失措的跑进了院子,一进院子,又是脚下一滑,摔了个狗啃泥,这动静,把院子里婆子丫鬟瞧得稀奇,毕竟来旺被二奶奶升了做管事,可从没有这样狼狈过,还想过来问一问,

只见来旺顾不得身上的泥土,直接扯着嗓子喊道,

“奶奶,奶奶,出事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一声哀嚎,

人都哭了起来,

惊得院子里的人,都停下脚步,朝着这边看去,也不知外面出了什么事,

堂屋内的王熙凤,

正想着伸手打着平儿,听着这一声哀嚎,手一抖,竟然把平儿手中那一碟糕点打落在地,

二人都有些惊讶,什么大事,

“奶奶,好像是来旺回来了,”

“你去把他喊进来,狗奴才,正事不办,就知道嚎丧,晦气不。”

王熙凤本就在气头上,这一下碰到,闷气,定然撒在来旺身上,平儿也许知道,但也没有解释,地上的糕点也没有收拾,急忙去了外间屋子,开了门,

“来旺,奶奶让你进来回话。”

“是,平儿姑娘。”

来旺此时也没了之前的稳重,泪眼婆娑爬进了屋门,也不管平儿还在那,直接跑进内屋,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