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七百九十六章 今日唯有自保

红楼之平阳赋 第七百九十六章 今日唯有自保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京城,

夜里的打更人,游荡在大街小巷,已是半夜子时。

含元殿内,

众多考官,已经是完成手上批阅的卷子,尤其是前面,已经过了三轮审阅,不少官员,疲惫不堪,哈欠连连,

就算是躺在那,半梦半醒的张瑾瑜,都感到身子仿佛被掏空一般,虚的不行,

“储大人,可批阅完卷子了?”

“回侯爷,已经批阅完毕,我们几位,连着冯大人,还有,孟大人,又重新筛选了一遍名额,甲等文章,三十二人,乙等文章,共一百零八人,乙上的文章,三十六人,乙下文章,七十二人。”

储年大人,拿着记录的花名册,又细细数了一遍,正好,

但是躺在那听着的张瑾瑜,忽然睁开眼,暗道,这不是闹的笑话吗,又不是一百零八好汉,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么巧,

“咳,既然如此,那就大差不差了,拿过来我瞧瞧。”

张瑾瑜还惦记着前三甲的人该如何定,人数不到一百五十人,刚好,就不动了,还有此前的心思,贾兰定在何处,还有那贾宝玉,上没上榜,

储大人点点头,分别把甲等文章折子,还有乙等文章折子,一并递了过来,

张瑾瑜坐起身,伸了个懒腰,先是翻看甲等名录,也就是之前的那些人,再后来就是一些文官国子监的子弟,书院那些考生则是不多,

再翻开另一个折子,写上的乙等名录,也不看是哪家公子,迅速查看有没有荣国府贾宝玉,毕竟多少日子没见,进来一瞧贾宝玉的样子,竟然变化极大,想来是学问做大了,

谁知,

看到了最后一名,也没,也没有贾宝玉的名字,倒是白担心一番,

“嗯,不错,所有子弟,尽皆照顾到,储大人用心了,”

张瑾瑜还真不是客气,虽然没怎么细看,但是来的人当中,各部书院,还有国子监等,能有的都有了,勋贵里,贾兰也算其中,也能做个交代,至于其他勋贵子弟,有几人尚可,其余的人文章写的,确实不如意,还不如去贡院那边考试呢,

“侯爷客气了,下官只是陪衬,前三甲如何定,还请侯爷写下名录。”

储年听明白了侯爷的话语,心中松了一口,就怕侯爷误会,而后拿过一张空白的折子,递了过来,

张瑾瑜也不客气,打开折子,拿着朱笔,想了想,贾兰还不能上案首,太扎眼了,前三甲都有官职,还不如从九品翰林那边入手,不离开京城,荣国府的事,还少不了他,

位列第三甲就成,想过之后,就把贾兰的名字,写在第三甲的位子,储年大人瞧得清楚,也知道贾兰的文章,确实独到,侯爷竟然点了他,正想着,觉着侯爷的字体有些熟悉,心中惊讶,一回想,这不就是贾兰写的字体吗,算得上是师承洛云侯!

张瑾瑜也没管其他人反应,心中还在想着案首是何人,忽然,想到之前储大人递来的文章,徐长文写的,虽然了解不多,可是每一次,此人仗义执言,不畏权贵,实在难能可贵,

就他了,

随即提笔,写下了徐长文大名,在三甲榜首的位子,储大人暗道,不出所料,此人倒是极为有才华,

至于第二人,张瑾瑜嘴角一翘,既然都是熟人,那也好办,那个给自己做楫之人叫什么来着,高文,就是他了,随后添了一笔在甲等第二的位子,略微吹了一下,合上折子,

“储大人,前三甲已定,让人收好这些东西,折子另写一份呈交内阁,这些,直接递到养心殿,收拾好之后,各位回去好好睡一觉,明日就可以休沐了,”

储年接过三张折子,抬眼看向洛云侯,不是应该递给内阁,再由内阁呈给圣上,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想问又说不出口,遂应了一句;

“侯爷放心,都安排好了。”

“既然安排好了,本侯先走一步,”

说完话,一招手,带着人就出了殿宇,留下储大人一个人有些发愣,片刻后,又拿出三个折子,把名录抄录一遍,吩咐道;

“所有东西收拾好,回去休息吧。”

“是,储大人!”

南城贡院,

算是用了相同的法子,屏弃了以往一人阅卷的情况,诸多翰林官员,先是一起直接过一眼卷子,凡是第一个策论,不合格的文章,直接流放,后续的诗词答题等,不再批阅。

合格的,单独挑选出来,重新审阅,速度也快,对他们这些老翰林来说,什么样的文章没见过,只要是一眼,就知道文章大概写得好不好,考生的水平如何,虽有四千多考生的卷子,可是,半夜的时候,竟然直接粗略的筛选出来,可以阅卷的学子,

竟然只有不到八百人,楼下的裴少卿,一个个数着,又怕出错,连续数了三遍,这才上了阁楼,对南大人禀告,

“启禀南大人,季大人,刚刚下官合计数了一番,合格者不到八百之数,是不是人太少了。”

一听能入眼的文章不到八百,武英殿的季明平显然有些不相信,再问;

“裴大人可是数的清楚了,贡院的考生可有四千之数啊?”

裴少卿苦笑一声后,一抱拳,点点头,

“季大人放心,下官也不敢相信,连番数了三遍,共有七百九十一名考生可以批阅,其余的,不是卷子污了,就是答非所问,另外很多滥竽充数者,直接写了论语经意,胡编乱造者不知凡几,实在不可入眼。”

裴少卿心底也有些疑惑,要说少数人这样也就罢了,可是如今那么多人如此,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季明平闻言,也没了刚刚的气愤,眼里有着思索之色,显然也发现了问题,

“裴大人,不对啊,既然策论不写,那就不写罢了,为何还要把论语经意抄一遍,这是为何?”

季大人疑惑的地方就在此,策论不管写不写,那也要审题破题,如何会写论语经意呢,潜在的意思何为?

就在二人不语的时候,

身后,传来南大人深沉的话语,

“哈哈,还能有什么意思,他们不过是在发泄情绪,花银子买了考题,谁知来此,考题变了,换成是你,也是一肚子怨气不是,倒是让洛云侯给破了局。”

一声爽朗的笑声,把屋里阴沉的气氛一扫而空,也让他们二人心头巨震,

科举舞弊,

谁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售卖考题,看下四周,翰林的官员,还在聚精会神的批阅卷子,显然是没有听到,

季明平赶紧往后退了几步,走到了南大人身边,小声问道;

“南大人,此事可有确凿的证据,下官以为,此事万不可由我等贡院这边,传出去,要不然引起天下学子注意,就麻烦了。”

裴少卿眼里更多的是好奇,为何老师会知道这些?

“哼,之前老夫就隐隐约约听说,有道人在兜售恩科考题,本是不信,没在意,开考的时候,洛云侯闹得这一出,老夫就觉得心中有异样,当时候并未联想此事,可是裴少卿所言,策论竟然默写的论语,老夫就想到一件事,可以验证真伪?”

南子显眯着眼睛,一旦在心中起了疑心,此事定有蹊跷,那么多考生都写了论语,会不会说,原来的考题就是他们花银子买的,一个人十五两银子,十个人就是一百五十两,如果一千人,尝到了甜头,那到了会试的时候,提高十倍的价钱,也是有人买的,无本万利。

“南大人,下官不明白,如何验证真伪,会不会是咱们多想了,”

季明平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他没想到怎么验证,所谓的真凭实据,到了街边那里,不过就是遇上了江湖骗子,这些就算事发,拿到朝堂上,也不会被作为证据,所以,这些,该如何里外验证,太难了。

裴少卿站在那,也没想明白,这些事既然没人提,那就不要给掀起来,科举舞弊乃是大案,朝廷刚刚安稳一些,要是再出乱子,于老师也是不好的,反而开口劝道;

“南大人,季大人,下官以为,此事就此作罢,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先由宫里面含元殿的洛云侯,先发现的,就算有疑问,那也应该是含元殿先提出来,未必真的有此情况。”

裴少卿也是为了南大人好,此次恩科主考官,好不容易轮到武英殿这边,还被洛云侯分润出去那么多,本就是惹得南北乡党那些文官眼红,要是真出了事,说不得有人下绊子。

季明平也反应过来,此言说的极是,不管真假,决不能去验证,假的还好说,万一是真的,作为主考官,是报还是不报,

“是啊,南大人三思,此事暂且放下,既然洛云侯知道,那宫里也应该知道,只要把卷子批阅好,不出差错,有没有也不成问题,毕竟换了考题,谁也不知,谁也不晓。”

此番劝慰的时候,南子显也在犹豫,说的都对,可是这一点,心中不安,刚刚想的法子,也就是拆开原来的考题对比,要是对上了,一切都是真的,要是对不上,那就是谣言,

不过,原来的封口原封未动,要是动了,不好向天下人交代,罢了,到时候面圣再说。

“你们二人所言无错,是老夫心里着急了,想要验证真伪,必须拆开原来皇榜考题对比,但是封漆口一动,就算再多嘴也解释不清,只能在圣上面前验证真伪,你们二人,一人一层,严格把关,等一等,就把阅卷的名额递上来,今夜务必完成,想来洛云侯也是如此。”

见南大人说的着急,二人也没有怨言,连夜阅卷也是不得已为之,毕竟要是慢的,出了情况,何以补救。

二人遂点头;

“是,大人,筛选出来的卷子,批改也很快,严格一些,那甲等人数可就少了。”

季明平知道大人着急,只是阅卷严格,人数要是太少,会不会不好,岂料南子显招了招手,他们二人往前靠了靠,

“只管按照吩咐去做就是,今岁不同以往,虽然名义上是乡试,可是内里和殿试一般,答题折子都要送入宫里和内阁,出来的名单及时报于我,定了前三甲,明日清晨,就要送进去,万不可耽搁。”

“是,大人。”

二人应了声,知道事情着急,一抱拳告退,一人一层,就去规整榜单名额,

而南大人,叹息了一口气,忽然觉得,如今的朝堂诡异,每走一步就是如履薄冰,造化弄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

后半夜的时候,各自拿了甲等名录,和乙等名录过来,季明平脸色有些难看,楼上阅卷四百八十人,甲等名额只有十八人,乙等名额四十人,

再看从楼下而来的裴少卿,同样如此,名额人数多点有限,

“南大人,千余名的考生,入榜不过三百人,是不是少了?”

南子显把二人递来的名录折子看了一番,三十名的甲等名录,不算少了,至于乙等的也未多看一眼,毕竟按照惯例,这些在以前都是不能上榜之人,

“不少了,这些也算有个交代,老夫点了前三甲,你们把名录抄录两份,明日里,一人送去内阁,一人递到养心殿,而后回去好好休息,”

说着话,着眼又扫视一遍名录,在前三甲位子,写上了案首,徐东,第二名,庄锦文,第三名,迟疑下,把中山郡李家的嫡脉,李长宁写在三甲位子,而后放下折子推了在二人面前,

看到南大人随意点了三人,裴少卿想问原由,但是又不知从何问起,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抄录。”

还是季明平反应快,接过名录,拉着裴少卿下了楼,只有南大人一人独坐在屋内,望着黑暗中那一摇曳的烛光,呢喃了一句,

“老夫算是还了李家以往的恩情了,哎”

荣国度,

西边小院,

贾兰一个人背着包裹,沿着碎石路走了回去,不远处,一道身影迎了过来,见到兰哥儿之后,惊喜喊道;

“兰哥儿,您可回来,大奶奶还在屋里担心呢。”

素云加快了脚步,一个人寻了过来,把贾兰身后的包裹接了过去,

“多谢素云姐姐,之前考完的时候,和几个同堂考试的学子说了几句话,这才回来晚了,”

贾兰擦了一下鼻尖的汗水,回的话也开心,毕竟也算是有同年恩科的好友,虽然是书院子弟,但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总比府上的其他人要好些,

素云虽有疑问,但是见到天色已晚,也不再多话,领着贾兰就回了院子,

刚进屋,

就看见李纨和几个婆子丫鬟,早早在花厅等候,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向屋门处,只见素云领着贾兰进了屋,

李纨眼睛一红,总算是熬出头了,

“碧月,快把饭端上来,”

“是,奶奶。”

碧月欠下身子就出了屋,西边屋子里,炉子还没熄灭,一直温着饭菜,就等着兰哥儿回来吃,

贾兰刚进了屋子,

来到李纨身前,躬身一拜;

“让母亲担忧了,儿子考完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一幕,李纨不知等了多少年月,总归是看到希望了,素云把包裹放在一边,来到李纨身边,赶紧给兰哥儿倒了碗茶水,递了过去,

“兰哥儿先喝口茶水,坐着谢谢,饭菜一会就到,瞧着兰哥儿气色,奴婢斗胆问一句,兰哥儿考的怎样。”

见到自家小姐一直担忧此事,想问不敢问,素云索性替奶奶开口问询,刚问完,却见自家小姐狠狠瞪了自己,不免有些委屈,

贾兰接过茶碗,倒了谢,抿了一小口,就把茶碗放在桌上,母亲的动作也看在眼中,知道母亲担心,遂笑了笑,

“母亲大人不必担忧,素云姐姐问的也对,儿子本就是科举的,哪有出了龙门,不过问成绩的,今岁恩科,途中被洛云侯换了考题,一个是以京城为背景的诗词,另一个是。”

贾兰抬起眼睛,有些狐疑的盯着李纨瞧着,有些事母亲怎会料到的,八股策论那些文章,怎么会在林姨那边,

李纨刚听了一半,没见贾兰出声,还有那眼神,朱唇轻启,

“怎么话说一半呢,无非是最后的策论,填词的也不过是一些经意,难不成没考到。”

没考到的那些,不就是冤家说的论语经意,不会是骗自己吧。

见到李纨皱眉,贾兰不再犹豫,双手抱拳,回道;

“母亲,那倒不是,考题被改,只有一篇策论,分两侧,只是策论的题解,就是母亲告诉儿子的,在林姨那边拿来的书稿里。”

一听此话,李纨有些没反应过来,从林姑娘那边,拿来的书稿,那可就多了,自己告诉他的,好像也只有那句什么话来着,

“你说是那句话,什么来着?”

“母亲,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策论就是此题。”

贾兰则是出言提醒,让李纨目瞪口呆,惊呼一声,

“什么,竟然是这一句,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