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八百零二章 来个先声夺人

红楼之平阳赋 第八百零二章 来个先声夺人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而侯府门前,

既然宣读了前三甲,张瑾瑜也不拖拉,让宁边安排亲兵,十人为一队,按照甲榜名录,前三甲报喜,为一队人马,甲榜名录余下者,为两人送信报喜,把东西送入还逗留在京城的学子手中,

按照这样的安排,先走的人,拿着官服文书,就开始出发了,侯府的旗帜竖起来,大门前,炮竹声不绝于耳,热闹气氛,瞬间到了**。

围着的学子,有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榜上,虽然是乙等,可是乡试过了,那就有了秀才身份,不少人掩面大笑,笑着笑着就失声痛哭,

还有的人对着家乡方向,跪地叩首,泪流满面,人间百态不过如此,

忽然,

不知谁先带的头,有位上榜的考生,第四名者赵明生就在其中,脸色有些犹豫,随后一想,圣人之道,岂可随意更改,今岁恩科,含元殿座师就是洛云侯,自己榜上提名,也是出自侯爷之手,老师之名,无可更改,

今日这般,要是第一个拜洛云侯为师,必然在侯爷心中留下印象,虽然两手空空,但机会难得啊!

想到此,脸色坚定,迈着步子,走到侯府正门前,在台阶下跪着,喊道;

“学生通州赵明生,秋水书院子弟,拜见老师,学生清苦,买不起礼物,只有祖传玉佩一件,作为老师贺礼,”

赵明生说完,先叩拜过后,在身上摸索一番,把怀中玉佩掏出,来双手奉上,跪在那。

瞧得张瑾瑜直愣眼,眼前的人,一身粗布衣裳,还打满了补丁,人长得还算英俊,做事虽然光明磊落,但私心慎重,敢为天下先,要的就是第一个,

并且,看了看此人身后,脚上穿的也不是布鞋,竟然是草鞋,话说朝廷发的二两银子哪里去了,你还真是光棍,这就登门了,什么祖传玉佩,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能要,

“你就是赵明生?”

“是,学生确是赵明生,”

显然侯爷虎威慎重,回答时候都有些口齿不清,心中忐忑,刚刚鲁莽之举,不知侯爷会不会怪罪,

“起来吧,把玉佩也收起来,既然是祖传之物,定要收好,恩科录用,是为朝廷选才,汝既然高中,必然是有真才实学,收起自己的心思,不管以后如何,报效朝廷,忠于陛下才是正理。”

张瑾瑜话锋一转,满嘴的忠君报国之言语,说的周围的学子,满脸羞愧之色,

“谢老师,学生谨记在心。”

赵明生面脸通红,自己这点心思,侯爷是看出来了,并没有故意训斥,还给自己保留颜面,实乃愧疚,

“来人啊,既然认了本侯为师,见面礼不好不给,现在也没什么傍身,这样,来拜师的,全部一人十两银子。”

“是,侯爷。”

宁边会意,

立刻让身后亲兵,回屋搬了一箱银子出来,拿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塞入赵明生手里,

拿到银子的赵明生,手上之物仿佛有千斤重,忍不住开口;

“老师,学生惭愧,弟子,弟子.”

赵明生满脸通红,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取巧的心思算是没了,一点贺礼没送,还被恩师赐予银两,传出去如何见人,

赶紧复又跪下,

“老师,弟子惭愧,实在是羞愧不已。”

张瑾瑜笑了笑,还算是能补救之才,知道羞愧就是好的,要是遇上那些老官吏,不说面色不变,心中早就静如死水一般,算了,

“起来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取巧的事,只能做一次,多了,路就堵死了,”

“是,老师,弟子铭记于心,”

磕了头,

起身立在那,竟然没走,

张瑾瑜也不问他,

台下之人,眼见有了带头的,早就瞧见此间的事,诚意伯府的公子宋兴俊,赶紧招呼手下奴才,去周围商铺买些礼品,

“愣着做什么,赶紧去买贺礼啊,耽误了本公子大事,饶不了你们,”

“是,公子,稍安勿躁,周围都是沿街铺子,糕点礼物,奴才们这就去买。”

被呵斥完之后,身边一水的奴才小厮,挤着人群,就去了最近的几个铺子,赶紧买了一些礼物,匆匆回来,

宋兴俊理了理衣襟,提着礼物,走了过去,先是来了大拜,

“学生京城宋兴俊,诚意伯府的庶出子弟,拜见老师,”

把手上礼物放下,先是拜了三拜,算是入门师礼,

眼见着有个有眼色的,张瑾瑜满脸堆笑,诚意伯的儿子,啧啧,都冒出头了,

“行了,起来吧,你父亲是勋贵,本侯话不多说,不管在哪,上报朝廷,忠君报国,下报百姓,心中正道,”

“是,老师,学生谨记在心。”

宋兴俊满脸喜色,竟然能拜入洛云侯门下,跟做梦一般,见到宁将军递过来的银子,也不推辞,直接收下,

至于那些礼物,被赵明生收进了院内,做个跑腿之人,这一切,都看在张瑾瑜眼中,下面,开了口子之后,随即拜师的人也多了起来。

见到如此,张瑾瑜心中笑开了花,总算有一些可用之人围在身边了,就像是收了小弟一般,

忽然,心头来了兴趣,都说诗会就在恩科之后,也不知长公主周香雪那娘们,又要出什么心思,人都在京城了,怎么也不从北山行宫,明面上回来呢,不会想着什么坏事吧。

这心思,也只有洛云侯他自己,敢这样琢磨,换了其他人,还不是毕恭毕敬,再看西面的戏台子,心底涌现一个想法,都说江南书院的山长厉害,诗会的时候,也不知来的目的,先下手为强,

“赵明生,”

“弟子在,”

赵明生一愣,听到侯爷叫自己名字,下意识抱拳回道,

“你去西边戏班子,让江班主,把新编好的中原峦山音唱一首牡丹亭,教他怎么嘲讽江南那个什么来着,水磨腔,就说水磨腔不过如此,一文不值,怎么招眼怎么来,最好能传出去,可明白?”

赵明生听是听明白了,可是不明白侯爷何意,江南昆曲水磨腔,风靡京城,能唱者寥寥无几,皆是大家先学会的,只有那些达官显贵能听到,要不是桃园那边有个栗大家,什么水磨腔,只闻其名,不知其声,现在侯爷的举动,是想打压江南那些人,

“是。老师,弟子领命,敢问老师,话应该说到什么份上才成。”

毕竟水磨腔可是白鹿书院的山长所改,名声太大了,弄不好,在读书人当中,会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那些南方世子,一向骄横惯了,侯爷这是?心中有了猜测,嘴上回应可不慢,

张瑾瑜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要把江南那曲调,说到什么程度为好,既然做都做了,那还不做到底,该怎么压制,就怎么压制啊,

“这还用问,既然我都做了,还怕得罪人,你能想到的,都说出来,”

瞧着侯爷有些阴恻恻笑容,赵明生打了个哆嗦,点点头,就朝着西边的戏台子走过去,

只留下有些傻眼的宋兴俊,傻愣愣的问道;

“老师,为何说那水磨腔不好啊,学生听得还可以,京城有些人想听还听不上呢,”

“哈哈,是啊,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听不到,江南的曲子再好,也不如家乡的曲子好听,既然如因此,为何还要听南边的,本侯甚至觉得,北地小调别有韵味,对不对。”

张瑾瑜并未说出原因,但是打压的意味,显而易见,江南那些学风,也该压一压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傲成那样,恩科考试,全部是他们的人了,

早之前在江南的时候,就发觉江南文风鼎盛,那些书院子弟,目中无人不说,许些有关朝廷的话,竟然敢当街议论,去年科举,带头闹事的也是江南学子,

闹得朝廷和陛下不安稳,如今自己作为主考官,会试那边,副主考也是少不了的,这样一来,先杀杀他们的锐气,白鹿书院的山长,叫什么来着,时间一长,再忙一点,人,名字就给忘了,

管他是谁呢!

“呃,老师说的也不错,这个调子不好学不说,确实没有阳刚之气,听得有些绕弯子,不过人人都说好,学生也不敢不说不好,其实,去了青楼时候,有窑姐陪着,什么曲子,谁听得出来,”

宋兴俊语出惊人,让周围不少人刚入门的学生,目瞪口呆的望着他,许是察觉出了异样,见到洛云侯瞪着自己,脸色一红,立马知道说错话了,一紧张,嘴都张不开,

“会说话就说,不会说话就憋着,大庭广众之下,一点涵养都没有,不是给你父亲府上抹黑吗。”

张瑾瑜也算服了这些勋贵子弟,明显是散漫惯了,说话没个遮拦,训斥一番,

“是,老师,弟子知错了,”

断断续续回了话,还用手狠狠扇了自己几巴掌,这一次,脸是真的红了,张瑾瑜摆摆手,让其停下,目光看向西边的台子。

只见赵明生寻到江班主,把来意说明;

“江班主,侯爷让栗大家准备一下,唱牡丹亭山峦音,你呢,去台上,好好讽刺江南昆曲水磨腔,说的越难听越好,可知道。”

江班主身子一顿,面色有些难看,这不是合着跟江南打擂台吗,他本就是一个小小的班主,如何比得上书院大家,

“公子,可难为小老儿了,江南那些人,哪里是好惹的,小的就一个戏班子,可扛不住啊。”

见到班主如此反应,也在赵明生意料之内,笑了笑,

“班主,自然是不需要你去扛,侯爷不是在的吗,这是侯爷的意思,此曲调,是侯爷所定,与你无关,事你要办的明白。”

语气上微微加重了一点,算是提点的意思,但落在江班主耳中,不就是威胁吗,无法,只得点点头答应,

“公子放心,小老儿会做的,稍等片刻,找小女合计一下。”

“好,静等江班主的佳音。”

一抱拳,赵明生完成任务后,就走了回去。

街口摊位上,

郑王世子周正白,望着那边拜师的场面,竟然也有了嫉妒之心,如今看来,最大的赢家,是洛云侯,

“老师,众多势力纷争,没想到最后得利的会是洛云侯,座师之名定下,以后这些人,不就成了他身边的助力。”

范文海不知从哪里,要来了一个酥饼,用油纸包裹,拿在手里狠狠咬了一口,那叫一香甜,

“世子,你只看到了表面,眼前的,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多少人都无所谓,乡试,不算什么,就算有人放了官,无非就是三个,最主要的是后面,会试和殿试,南子显那个老家伙,一直盯着,洛云侯也只有这些人收一批,后面的,还能收多少,文官那些人精着呢。”

范文海又咬了一口酥饼,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朝廷那边,几个老狐狸,都在想法安排自己人的官职,眼下这些利益,不过是放在前面吸引世人目光的,就算是他们这些王府的人,不也是准备上供的幌子吗。

“老师说的也对,无非就只是这些人,对了,老师,手下人传来消息,最多五日的时间,咱们上供的队伍可就到了,到了那时候该如何?”

这也是世子最为关心的,各地藩王的封地,距离远近不一,所以,上供的队伍,在路上来的有早有晚,另有一点,队伍多,人心就繁杂,

到时候,也不知他们,能不能在京城站稳脚。

“不急,队伍来了之后,就在城外驿馆先住着,想必,驿馆的人,已经被忠顺王给换的差不多了,咱们贸然进京城,不留下一些把柄给他,宫里能放心吗。”

范文海莞尔一笑,如今各个势力齐聚京城,眼线众多,防是防不住的,那就反其道而行,坦坦荡荡的,让所有人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暗地里的文章就好做啊,

所谓的灯下黑也不为过,至于其他王府的行动,想必也是一样,除非是,西王宫家,和南王郎家,他们两个异姓王爷的车队到了,要么带头进去,要么最后进去,等还是不等!

“老师说的不错,越是捂着,他们越是要看,还不如大大方方拿出来,只是不知道,为何最后,西王宫家,还有南王郎家,也要上供呢?”

周正白显然极为想不明白,他们这些王府做事,本就是带有目的,太上皇那边,已经去宫里见了,虽然太上皇没说同意不同意,可是那一夜的话语,里外算是默认,西王和南王同时来京城,谁把消息透露出去的呢,

“哈哈,世子算是长大了,学会去思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许在咱们各地王府,准备车驾动身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知道了,”

毕竟养的眼线,可不是吃干饭的,另外,动静着实有些大了,把手上酥饼一口吃完,咽下去,笑了笑;

“世子,你想想,既然知道了,咱们还都是打着尽孝的名义,你说西王宫家还有南王郎家知道后,会无动于衷,只怕京城的北王府,和东王府的那些人,早就等着咱们进城,一块上供了。”

范文海眼里闪着莫名的寒色,俗话说四王八公,这四位王爷可是吃人的老虎。

郑王世子周正白,张了张嘴,似有所悟,未在言语!

此时,

摊位旁的百姓,有多挤了挤,往后退了许多步子,只见洛云侯府的游骑兵,领头的一人高举红布,后面几人端着托盘等物,举着旗子跟在后面,一连多少队伍跟了出去,消失在街口尽头,

而侯府西边的西台上,江班主在后面,和自家女儿商议,如何去说这些话,

“闺女,侯爷刚刚让咱们去抹黑昆曲的水磨腔,为父心中还有些忐忑,要知道江南那些人,别的不行,嘴上的功夫,一个顶三,咱们小小戏班子,如何口出狂言,”

谁知坐在那想着曲谱的栗姬,好像没听明白一般,回道;

“让你说就说呗,女儿都觉得水磨腔不怎么样,虽然有着江南柔弱,但不太适合北地人听,女儿要是改得好,可比他们强多了,就算有人闹事,就去找侯爷去。”

这一番话,说的江班主哑口无言,不知女儿是真的有信心,还是说话说蒙了,不过想到女儿自小聪慧过人,比自己强多了,

也罢,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索性从乐师那,借了铜锣拿在手上,

“”

的一声敲响,就上了高台,开始大言不惭的嘲讽一番;

“诸位老少爷们,刚刚唱的是江南昆曲水磨腔,听说是白鹿书院山长研墨时候,琢磨出来的,要小老二说,这曲调不过如此,只能合适那些娘们头听,酸软无力,对不对!”

说话的时候,一些江湖的浑话都喊了出来,能敢说水磨腔是娘们听的话,在京城还是头一回,不少学子还没反应过来,

好事者的百姓,哪里管那么多,起哄吆喝的大有人在,

也不知谁附和一声,喊道;

“对啊,我说怎么听的不顺耳,给娘们听的,那不就是了!”

“哈哈,哈哈,”

台下轰然大笑起来,旁若无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