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八百二十二章 武皇暖阁养病

红楼之平阳赋 第八百二十二章 武皇暖阁养病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大内皇宫。

晌午的时候,内阁的一些阁臣,已经回用膳去了,只有值守的一人,卢阁老在内阁未走,简单的吃了一些,

与此同时,通政司那边,参知政事的马仲儒,已经早早坐在书案前,整理内阁上奏的摘要。

值守的大殿,也因为武皇的规定,必须有人和内阁一般,有人值守,所以,设于内阁部堂以西的武英殿偏殿,以便天子随时召见值守大臣,咨问军国大政。

此时的马仲儒准备去内阁抄录一些奏折,就在出了殿门的时候,正好见着兵部侍郎卫占英,另有武选清吏司郎中方清安、以及兵部主事刘同。

三人步履匆忙,脸色沉重,迅速进了门廊,进门就问;

“马参政,这几日值守的时候,可有京南那边的折子?”

马仲儒停下脚步,见到赵尚书焦急的样子,显然是出了事,但是不敢多问,京南的折子,这段时间是一直没有的,摇了摇头回道;

“赵阁老,京南的折子一直没有,就连早之前知府曾泽的折子,也只有一份,剩下的了无音讯。”

回的干脆利落,

让来的三人脸色又难看了几分,兵部主事刘同,一抱拳道;

“阁老,咱们不能再等了,必须把折子递上去,汝南城魏湘平的加急文书,可等不得。”

“是啊,阁老,再等下去,或许出乱子了,”

武选清吏司郎中方清安也是催促着,今早的时候,赵阁老值守的时候,汝南郡守魏湘平,竟然送来加急折子,说是怀州陷落,隐约有贼军十万之重,魏大人让守将段中山派斥候查勘,死伤惨重之后,得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好像那一路人马,不像是太平教的,具体是谁还不得而知。

所以魏大人三思之下,匆匆递上了折子,并且让汝南城开始戒严,修建防御工事,招募了青壮。

并且四下散出皇城司的人,希望查出那部人马的来历,可惜,一无所获,对方十分警觉。

马仲儒一头雾水,还不知出了何事,只能先安慰道;

“阁老,您也知道,朝廷大军南下之后,只有王节度的信使来回传信,京南那边的消息,早就断了,内阁这边也是一样,下官每日更换书文,也会清理一些折子,并无发现,”

“好,既然如此,你多留意就是,老夫去见皇上。”

赵阁老也知道,他刚刚所谓是在做无用功,搜集不到消息,如何了解京南的局势。

也不等马仲儒说话,领着人匆匆往养心殿而去。

微风徐徐而来,吹过了养心殿的庭院。

殿内暖阁,

武皇周世宏躺在龙榻上,面色有些疲惫,戴权在身边伺候,东阁窗户左侧,还上了炉子熬着药,一旁的御医坐在那,拿着扇子在扇火,

自从上一日,武皇感到身子不适,疲惫不堪,本以为休息一日就好,谁知一躺下,就难受不已,戴权心思谨慎,早早安排了御医前来,诊治一番,原来武皇前一夜留宿内庭,受了风寒之症,为了避人耳目,不让朝臣知道,就在暖阁内,让御医亲自去抓药,来此煎药给陛下治病,一连三日,终归是见了效。

清晨的时候,武皇醒来后喝了药,复又眯了一会,待到晌午的时候,精神好了许多,见到戴权依旧在此,问道;

“戴权,内阁那边可有动静?”

“回陛下,内阁那边,几位阁老轮班值守,并未有要紧的事。”

戴权小心走到床榻前,把武皇搀扶起来,在后面,添了靠背的被褥,坐起身后,武皇抬头看向窗外,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是个好天气,心情就好了许多。

不多时,屏风外,帘子响动,有内监低声道:

“陛下,督公,皇后娘娘已至宫外。”

说话的空档,江皇后在一应女官、宫女的侍奉下,款步盈盈进入殿中,这位身姿丰腴的丽人,一身澹黄色宫装,云鬓高挽,鬓发之间别以金钗步摇,雍容华美。

这几日陛下没有去后宫,一连三日,江皇后心中不安,这才堪堪过来探寻,人未到,脆音传来,

“陛下,该用午膳了。”

江皇后掀开帘子,近前,唤了一声。

谁知,刚过了屏风,却见陛下一脸病容躺在床上,在东首的位子,还有御医煎着药,这是,陛下病了,眼神一慌,失声道;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快步走了过去,戴权低着头,往后退了退。

武皇摆了摆手,抬眸看着丽人,笑了笑道:

“玉卿,来了,朕没事。”

宋皇后一脸的担忧,拉起武皇的手,问道:

“陛下,臣妾这几日疏忽,没有给陛下请安,以至于,戴权,御医怎么说?”

恍惚间,一丝后怕在皇后心中升起,这时候陛下要是有了差错,她又该如何,戴权在身后小声回道;

“娘娘不必担忧,陛下偶感风寒,用药三日,已经去了热证,今日清晨用了青粥小菜,已然好多了,还是陛下不让消息传出去,此时谨慎为上。”

戴权的话也算是提醒,此时多事之秋,稳妥为上,龙体欠安的事,万不可传出去,江皇后也明白内庭的事情,眼睛一红,依偎在武皇身上,

“都是你一人扛着。”

“唉,朕没事,小病而已。”

武皇周世宏心有所感,倒也伸手安抚皇后,

忽然,

外间屋子,又是一声通传,

“陛下,兵部赵阁老,协兵部侍郎,主事,还有武选清吏司等人在殿外候着,说是京南汝南城加急奏疏,”

屋内几人闻言,立刻神情一怔,武皇对着戴权使了眼色,戴权会意,缓缓而退,

出了屏风殿外,在外间看到赵阁老等人;

“阁老,何事那么着急。”

尖细的嗓音响起,让赵阁老等人抬头看去,是内相来此,赶紧施礼,

“原来是内相,京南汝南加急奏疏。”

赵阁老也不废话,伸出手,把折子递过去,戴权面色一沉,汝南城可是被陛下惦记的,之前陛下就想让汝南城府军西出,夹击林山郡,被保宁侯和洛云侯阻止,难不成那些贼军快了一步。

伸手接过,刚想打开折子,却又给合上,

“辛苦赵阁老,还请阁老回去,此事,杂家会给陛下汇报,清吧。”

眼看陛下没见到,就要被内相撵人,除了赵阁老,其他几人都是面色诧异,还想再问,赵景武点点头,

“还请内相代为传达,如若陛下召见,老臣随之就来。”

说完话,转身就走,

身后几人见此,不得不拜,行了大礼之后,转身跟上,到了院内,兵部主事刘同问道;

“阁老,为何不请见陛下,汝南城出了事,不是应该。”

“闭嘴!”

赵阁老一声呵斥,转过头狠狠瞪了刘同一眼,

“内相既然让我们离开,必然有理由,陛下不想见,如何敢叨扰,君臣之间,犹自君父相待,回去等着。”

“是,阁老。”

刘同头一缩,紧紧跟在身后,不言语,此间路上无人出声,只有赵阁老心中,许些有了些猜测,陛下三日未见,或许是

养心殿暖阁,

戴权把人赶走之后,拿了折子,匆匆回了暖阁,在屏风外汇报;

“陛下,赵阁老递上折子后,人就回去了,奴才把折子拿了过来。”

“嗯,送过来。”

“是,陛下。”

得了武皇的首肯,戴权这才缓步迈入内间,挪移到床榻,把折子递了上去,

此时的武皇已经更了衣,顺带着喝了一碗粥,神色大好,坐在龙榻上,接过折子准备翻开,忽然停下手中的动作,问道;

“折子你可看了?”

“回陛下,奴才未曾翻看。”

戴权老老实实回答,却见武皇忽然抬手,把折子扔了回来,幸好戴权有所准备,眼疾手快接住,

“给朕读一下。”

“是,陛下。”

戴权心中暗喜,赶紧翻开折子,上下秒了一眼就读了出来,

“臣,汝南城郡守魏湘平,拜见武皇五月初,臣察觉怀州异状,让汝南守将段开平,分派斥候百人,向西而寻,谁知,仅半日,死伤惨重而回,汝南以西,怀州城沦陷,另有近十万贼军盘踞怀州,臣心中惊异,以为是太平教之人绕道,遂再次派军,可反复查看之下,却不是太平教的贼子,其所部兵甲俱全,乃是精锐,于是臣连夜组织青壮和城防,此间军情,六百里加急.元丰八年,五月初。”

戴权越读,脸色越差,怎么可能,十万兵马在怀州盘踞,还不确定是太平教的人,那又会是谁的人,

而在床榻听读的武皇,脸色铁青,手上不由得用了力,手掌内的柔夷也被握的通红,江皇后忍着痛,安抚道;

“陛下宽心,朝廷大军已然南下,许些宵小之辈,顷刻间灰飞烟灭。”

听到皇后的劝慰,武皇忽然松了手,一脸的愧疚,

“让玉卿担忧了,朕心中一直隐约有些不安,之前洛云侯的猜测,朕是不信的,不过为了为了以防万一,这才让保宁侯彻查整个京城的军械粮草,原本以为虚惊一场,谁能想到,京南群魔乱舞,该跳出来的,不该跳出来的,都来了,”

说完站起身,叹息口气,

“只是这一次,可怜王子腾,他,一番忠心了!”

武皇话音,让皇后有些听不明白,可是立在身侧的戴权,如何听不明白,这一战,王子腾所部,胜负难料,或许真的会“败了,”

“陛下,要不要快马加鞭,连夜过去传信,让王子腾暂缓南下,朝廷继续增派援军,或许。”

或许还能救上一救,等洛云侯集结大军完毕,即可南下,换下王子腾,能不能好一些,

可惜,

只是戴权一丝幻想,

“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敢明目张胆的暴露行踪,显然已经备好万全之策,只看王子腾自己造化了。”

武皇脸上的皱纹闪现,仿佛又深了许多,

帘外,

又是一阵脚步声,有内侍太监传声,

“禀告陛下,督公,京南王子腾四百里加急。”

“快传上来。”

武皇神情一动,赶紧吩咐,戴权转身就去了外间,寻了人,拿了折子回来,刚想递过去,就被武皇呵斥,

“你直接读。”

“是,陛下。”

戴权停下脚步,迅速拆开信封,打开折子,念叨;

“圣恭安,臣王子腾所率大军,于明日清晨必到大梁城,臣决定休整一日之后,决定于第二日,全军南下林山郡城,控制全城,前后三日,所到之处尽皆无恙.”

本以为祸不单行,谁知王子腾上奏的文书,竟然平平无常,怎会如此,

武皇沉思片刻,江皇后也听出是军国大事,也不敢出声,

“戴权,立刻去飞鸽传书,让王子腾暂缓出兵,可派先锋兵马掌控郡城,如果无恙,才可率军南下,如若不然,紧守大梁城,固守待援,随时向京城汇报军情,要快,”

“是,陛下,”

武皇吩咐完,戴权立刻转身就走,刚走到门口,又被武皇叮嘱一番;

“让洛云侯进宫,还有保宁侯,快。”

“是陛下,老奴领旨。”

话音匆匆离去。

暖阁内,烦闷的气氛围绕四周,江皇后也知道南边出了大事,又不知如何安慰;

“陛下不必着急,臣妾虽然不知军国大事,既然有了一日的时间,兴许不是陛下想的那样,”

“玉卿所言极是,这一回,是朕心存侥幸了,对了玉卿今日来,所为何事?”

此事敏感,万不可外传,武皇不想皇后牵扯进来,转移了话题,

江皇后自然是明白陛下用意,笑道:

“陛下,臣妾这几日已为三位皇儿的妃嫔,事先圈定了人选,略作观察之后,臣妾想给定下,还请您过目。”

说着,递上一份儿鸾凤和鸣图纹的烫金柬纸,正是为晋王,魏王,楚王选妃的名单,人倒不多,也就十余个人,正妃、一侧妃、一才人,其上记载着家世、年岁,以及平常言语、品行。

“哦?”

武皇轻轻道了一声,接过柬纸,阅览着其上文字,都是世家勋贵的女子,还有些是朝臣府上的女子,随口问道:

“上次,朕记得,不是还有个王家的?是王子腾那一脉的孙女吧?”

江皇后玉容嫣然一笑,轻轻柔柔道:

“陛下,臣妾曾闻,这王家女子,多不读书,有些人还不知礼仪,遂罢此议,臣妾也觉得不太妥当,天家最重门面,遂从名单上去除了。”

其实是身边春禾提醒了江皇后,王子腾如今虽然如日中天,王家女子也颇为有名,可是府上的女子不懂礼数,读书甚少,甚至还颇有龃龉,江皇后自然不能坏了儿子名声,也就罢了此念。

崇平帝阖上柬纸,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这份名单,说道:

“此名录上的人,暂且观察一段时间,如若一切安好,皇后可自行安排。”

藩王开府,册封正妃,自是要以诏书形式公布,另将妃子名姓录之于宗谍。

三位皇儿自然需要助力,可惜,洛云侯也没个妹妹,保宁侯府倒是有族女,但是太子未定,暂且拖一拖,至于王子腾的族亲,女子皆是泼辣,虽有能力,但京城荣国府的事,怎能没有耳闻,王姓女子性子刚烈,但是善妒,在市井之间尚可,但是宫里面,上不了大雅之堂。

见到陛下虽然口上答应,可是神情却不如意,显然是推却之词,江皇后闻言,心中不免有些焦急,这些人,可都是她精心挑选的,文官重臣,还有勋贵之女,甚至于,荣国府的三春之女,都在名单上,

至于年纪,江皇后却不曾考虑过这些,要知道,天家人娶亲,只看背后实力,女子只要贤德,知书达理即可。

那些没有背景小门小户之女,只等的日后,落个宠妾的恩典即可。

但如今陛下不同意,却不知所为何事,

“陛下是否有顾虑,臣妾可以再改,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眼见着皇后殷切的眼神,武皇周世宏也为隐瞒,缓缓开了口,

“现在不合时机,一个是京南未定,二是京城还未稳妥,最后一个,玉卿,三人皆是聪慧,可是诺大的朝廷,日后必然需要有担当的太子,太子未立,夺嫡自然是晚一些为好,看天意吧。”

武皇显然是把话说开了,所谓立贤不立长,以后放手让三人争夺太子之位,江皇后一愣,显然没料到陛下竟然存在这样的心思,心中有喜有忧,想到三位皇儿从小在一起长大,为了储君之位,相互.

一时间心中忧虑不以,

“陛下的心思,臣妾知晓,可是陛下,自古都是拥立嫡长子,要是放手下去,朝臣可能如愿?”

这也是皇后担心的,魏王心思敏锐虽然有些不拘小节,遇小事疏忽,老大晋王随然沉稳,可是遇事不够果决,进取不足,老三楚王年岁虽小,但是聪明好学,只是性子胆小,遇事思前顾后,要是选储君之位,江皇后还是中意老大,守成之君未尝不可,但是此话也只能埋在心底,

“玉卿宽心,朕之所以不立储君,刚刚所言只是表面,内里还是等着那边啊。”

武皇周世宏缓缓坐下,一指长乐宫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